乐文小说网 > 正德日不落手机阅读 > 第70章,天津变成了忙碌的工地2

第70章,天津变成了忙碌的工地2


  朱厚照骑着马行走在宽敞的水泥马路上面,再看看眼前热闹非凡的天津港,也是满意的直点头。

  经过这几天时间的以工代赈,天津各处的工地都已经开始逐渐的步入正轨,起初的时候还是很混乱的,毕竟麾下的这些人也是缺少经验。

  但很快也是从流民当中提拔了一些有经验的人来帮忙管理,一个个工地也就很快变得井井有条起来,速度也是快速慢慢的提高了。

  “水泥真乃神器也!”

  “仅仅只是几天的时间,就已经修建起如此宽阔的码头,宽敞的水泥马路!”

  朱厚照的身边,杨廷和也是忍不住再次感叹起来,感叹水泥的强大,感叹这个神器。

  看看眼前忙碌的港口,几天前浇筑的水泥路都已经干了,非常的坚硬、平整、又干净,行走在上面的时候可比走黄泥路舒服多了。

  再看看港口新建的码头这里,规模比起原先的小码头要大的多,不仅仅可以用来停泊大型的船只,而且还可以用来放置大量的货物。

  就像现在,三艘拖网捕鱼船回来了,此时此刻,整个码头这里都热闹非凡,大量的小孩子闲着没事做,一个个都来看热闹,看着船员们一担、一担的将海鱼给挑下来,看着港口码头这里堆积如山的海鱼,他们这才明白,这几天天天吃的鱼原来是从海里面捕捞上来的。

  “确实是神器,有了这水泥,我大明以后无论是修桥铺路,还是巩固边防、城墙、水库、堤坝等等都将非常的容易、轻松,还会变得更加的坚固耐用。”

  “此物的用途实在是太广了!”

  旁边的沈整也是跟着感叹。

  “哈哈,有好东西也是要想办法将它推广起来,要想办法让更多的人受益,我大明的好东西还少吗?”

  “可是又有多少是真正的得到了推广的?”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笑着微微摇头。

  杨廷和一听,顿时就沉默起来。

  仔细的想一想,还真的是和朱厚照所说的一样,大明的好东西很多,有很多的技术都是非常不错,也是非常有用的。

  可是真正能够得到推广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文人们将这些视为奇巧yin技,是旁门左道,甚至于根本就不了解这些东西就直接下了定性,认为不过是一些无关重要的东西罢了。

  就像自己写信给京城的一些好友、同僚说起水泥的事情,他们一个个的回复几乎都是相同的语气,不过是一种建筑材料罢了,仅此而已。

  对于京城里面那些高高早上的官员来说,他们更在乎的是手中的权力,在乎是儒家的统治,关心的是朱厚照这个太子为什么不在京城好好的读书,而是跑到天津这里乱来。

  为此杨廷和也是遭到了很多的弹劾,不少的大臣弹劾杨廷和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没有教导好太子殿下,以至于太子殿下不在宫中好好的学习为君治国之道,反倒天天跑出京城去好奇巧yin技,行商贾之事。

  杨廷和为此也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弹劾,心里面也是委屈的很。

  一开始杨廷和也是和他们所想的一样,但跟在朱厚照身边时间久了之后,慢慢的也是改变了一些想法。

  就比如眼前的捕鱼船。

  以前杨廷和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海洋是一个大粮仓,可以向海要粮。

  但是现在,三艘捕鱼船每天都可以运回来三十万斤海鱼,这些海鱼吃都吃不完,以至于现在天津港口这边都在大量的廉价贱卖海鱼,一文钱一斤!

  一文钱一斤的肉,这根本就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但是现在就真实的发生在身边,一天三十多万斤鱼,让天津人敞开肚子来吃都吃不完。

  如果没有这个捕鱼船,杨廷和相信,天津这边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看看道路上那些还在源源不断往天津这边过来的饥民就可以知道,一个个饿的瘦骨嶙峋、面黄肌瘦,形同枯槁。

  再看看那些奸商们的嘴脸,粮食的价格一天比一天高,完全不管别人的死活,盯着饥荒之年大发国难财。

  杨廷和都能够想象到天津之外的各地,那一定饿殍满地、易子而食的凄惨景象。

  再比如眼前的水泥,从京城的回信当中可以看得出来,京城的那些人根本就没有将这个东西给放在心上,尽管自己一再强调这是神器,是基建的神器,但他们根本就不关心。

  他们只关心自己手中的权力,心里面也只想着如何往上爬,至于百姓的死活,这东西是可以拿来做文章,是可以拿来拿捏天子的,除此之外根本就不重要。

  这大明朝什么都缺,唯独就是不缺人,饿死了又如何,反正也饿不到他们这些当官的人头上去。

  可是自己看看眼前的工地,看看这快速修建起来的水泥路。

  仅仅只是几天的时间而已,一条条水泥路都已经逐渐的成型了,相信再过上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天津港这里将变得四通八达。

  太子还要修一条前往京城的水泥马路,杨廷和也是非常赞同和支持的,是该要让所有人都看看水泥这种神器!

  “走吧,去其它地方看看。”

  朱厚照这几天每天都会在各地看看,现在天津是有种日新月异的感觉。

  昨天的时候一条路还是黄泥路,可是过两天就变成了宽敞的水泥马路,走起来非常的舒服;前两天的时候,港口这边很大一片区域都还是海边的滩涂地,可是过了几天的时间,这里就已经规划的整整齐齐。

  建起了港口、码头、堤坝,规划的整整齐齐,焕然一新,以至于现在天津这边的很多老少爷们都不太习惯于这种巨大的变化。

  还有水泥厂这边的变化同样也是非常巨大,一天一个样子,一座座烧制水泥的高炉不断的建起来,热闹非凡,水泥厂门口的道路,前几天看的时候还是黄泥路,转眼间就变成了水泥路。

  很多人第一次见到这个水泥也是好奇的跑到水泥路上面去跺脚,跺的脚发麻了这才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天底下竟然还有这样的道路,如此的平整、坚硬,就如同是用一块块巨大的岩石铺成的道路一般,行走在上面到时候很多人甚至于觉得比自己家里面都干净的多。

  造船厂这边同样也是日新月异,一栋栋房子拔地而起,造船厂的规模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多。

  原先破败不堪的造船厂,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焕然一新,崭新的房子,外墙刷白,上面还写上了各种各样的标语。

  “我厂是我家,爱护我家从我做起!”

  “努力学习,报效东家!”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诸如此类的标语,随处可见,激励着造船厂内的学徒们努力学习造船技术。

  天津本地的老少爷们都已经有些不太习惯了,不太习惯天津这边的巨变,尤其是那些在县城里面的人,因为害怕流民、饥民什么的不敢出县城的人。

  当得知天津这边的流民和饥民一下子就减少了,几乎要消失殆尽的时候,起初还不相信,但直到看到县城外面再也看不到什么饥民的时候才相信了这一切。

  等他们来到天津港口、造船厂、水泥厂一带的地方看一看的时候,一个个都傻眼了,每一处地方都是热闹非凡的工地。

  成千上万的人在不断的忙碌,一条条崭新的宽敞水泥马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派繁忙的景象。

  再看看天津港,记忆中的小码头、小港口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是规划的整整齐齐、大气磅礴的大型码头、大型港口。

  而且这个天津港一直在沿着海边不断的建设过去,有些区域的码头和港口都开始深入海中,似乎要建设深水的港口和码头用来停泊大型的船只一般。

  岸边这里,可以看到一处处大型的仓库、厂房、房屋在修建,估计着再过上十天半个月过来的话,大部分都可以修好了。

  “这还是天津吗?”

  天津的老少爷们心里面都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就如同南柯一梦一般,等清醒过来的时候有种换了人间的感觉。

  “以后天津港口附近一带,要建一个大型的商业贸易街,专门用来海洋贸易,依托天津港口,将来肯定是可以繁荣起来。”

  “造船厂、海事学院这边将来主要是发展有技术的东西以及建建学校,这以后造船学院也是要独立出来,单独的运营,不能和造船厂混在一起。”

  “还有以后还是要想办法在天津这边建海军学院,没有强大的海军,无论是远洋贸易还是海外殖民都是空谈。”

  “东南沿海的倭寇、海盗都是必须要清理干净的,而且也可以借此将军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手中没有军权的话,到时候可就没办法对付那些文官集团,那些文官们,最怕的就是刀子了。”

  朱厚照看着一处处繁忙热闹的工地,也是不断的思索、规划起接下来自己要做的事情。

  想到这个时代海上的情况,朱厚照也是一阵头疼。

  倭寇就不说了,从大明建国开始倭寇就没有停歇过,时常侵扰大明的东南沿海地区,到了弘治、正德、嘉靖朝的时候倭患就已经相当的严重了,尤其是嘉靖朝,倭寇横行肆虐,甚至于都已经到了直接攻打县城、州府的地步了。

  这也是嘉靖皇帝不得不高度重视,动真格的去清剿倭寇的原因,也就涌现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英雄。

  倭患也是导致明朝不断加强海禁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朱元璋开始的思路就是坚壁清野的思路,以此来抵御日益严重的倭寇,这是被动的政策,而不是主动的想办法去清剿倭寇。

  当然从客观上来说,倭寇神出鬼没,在茫茫大海上很难找到倭寇,还需要专业的水师才能够打赢倭寇。

  所以想要剿灭倭寇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还不如将沿海地区的人往内陆一些地区迁移来的简单有效。

  除了倭寇就是海盗了,明朝的海盗非常多,而且历史上还有不少赫赫有名的海盗。

  这些海盗主要还并不是劫掠为生,而是做买卖,贩卖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等到南洋、朝鲜、倭国去售卖,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

  为了保护、垄断自己的这种海贸利益,这些海盗自然也是不断的打击其它出海的商人,进而慢慢的形成了海盗群体。

  像明朝非常有名的海盗汪直、李光头、许栋等,几乎都以商业走私起家的海盗商人,甚至于连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郑成功,他们郑家起家也是靠的海上走私。

  通过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的海洋贸易,郑家赚取了极其庞大的财富,这才能够支撑起郑家逐渐的成为明清时期东南沿海的海上霸主。

  自己以后要开海,要发展海上贸易,要进行海洋殖民,必须是清除这些倭寇、海盗的,想要清楚这些倭寇、海盗,那就必须要建立一起强大的海军才行。

  不过想要建立海军可不是容易事情,即便是自己有钱,又有造船厂,还可以培养海军人才等等。

  这涉及到军权的事情,即便是弘治皇帝同意了,恐怕满朝的官员也是会强烈反对的,尤其是这些文官。

  他们好不容易将军权抓在自己的手中,怎么可能会让天子再将这个军权给弄回去,想都别想,一定是会强烈反对的,要不然就会想方设法的插手进来。

  一旦这些文官们插手进来,到时候这海军就会变得跟边军差不多了,就没有这些文官们搞不坏的事情。

  想到这里,朱厚照就皱起了眉头,头疼的很。

  大明朝的皇帝到了现在已经是相当的憋屈了,要钱没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要军队,这军队的调动还需要经过兵部尚书的同意,而且军中都是文官们说了算,武将勋贵们没有任何的地位和话语权。

  实在是憋屈的很,偏偏这些文官们还不管国家生死存亡,依然拼命的打压武将勋贵,蛀虫大明军队。


  (https://www.lw00.net/1294/1294026/11033015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