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三 路漫漫其修远兮
却见月楼之上,有一位太阴皇者,对着众人招手。
却是一位不辩男女的神明,头戴凤冠,却身穿帝王华服。
在此广寒洞阴之宫,集结月中仙人,神人,一同作乐宴饮。
汤秋儿见此有青华紫桂之林,枝叶红兰,上有华实,粒粒有橄榄一般大,此时微风撩拨,便有桂实落下,跌落凡尘,便是帝流浆。
桂林之中,有大量的玉兔,或者在捣药,或者在采桂实,或者取寒泉之水,或者在药园劳作。
其中白兔子,黑兔子,花兔子极多种类,更有者头顶玉盘,上有佳肴鲜酿。
汤秋儿和送子娘娘没有搞清楚情况,以为真到了月宫盛境, 有些畏畏缩缩。。
几个仙娥云步而行,前来出城迎客, 却见其个个面容标志, 然而各有特色, 好似满月,新月, 自有风度。
且各自身着素色香兰纱衣,有着珍珠衫作压裙的坠子,在素雅之中, 又有几分富贵,香肩裸露,双臂如藕,有白凤环绕的臂钏,叫人不觉艳俗, 反而有几分庄严。
且每個仙鹅身后又有素白, 奶白, 雪白, 鹅黄,浅青,各种灵绸仙带,飘飘然,乃飞仙之相。
且其发髻都是月相,上有桂花银簪, 白玉蟾儿口衔月珠。然而却各自有所差别,并不千篇一律。
而且其都似乎会发出光亮一般,身边更是有一团氤氲之炁,一举一动, 一颦一笑, 都似乎画中人,云中仙。
“几位贵客, 今日乃是太阴诞辰, 乃是喜日,因此陛下宴请群仙群神, 还请随我等同去。”
汤秋儿看着这些仙娥,不禁自行见惭,虽然如今汤秋儿比起这些仙娥来也并不算差。
送子娘娘却挽住她的手:“虽你我修持尚浅,却也不必羡艳, 只怕他们还要羡慕我们,月宫清冷, 始终不如凡尘自在。”
“哈哈,这位姐姐说的是。”为首的仙娥道:“月宫清冷,只是我们倒也住惯了,冷清也有冷清的好处。”
送子娘娘点点头,随后便跟着汤秋儿一同跟随着这些仙娥一同前去白玉京中。
漫步一二,丝竹之声便越发明显,还有金石之音,悠悠扬扬。
“天君造访月宫,可是稀客。”
太阴元君在主位上,身后挂着两列五十四口编钟,数个月宫乐官,正在演奏。
“太阴元君过誉了,贫道适才凭栏仰望,旦见霜华遍地,万里一碧,便生一念,既然月光普照万方,光灿皎洁,那么月亮之上必定是兰宫桂殿,观阙嵯峨,蔚然壮观。”
“因此一时兴起,携二友人同来,却不想今日是元君诞辰,如此冲撞。”
“月上不过一片冷清寂静之地,并无什么新鲜的,便是这些仙娥, 这些宫阙,也不过是虚幻之物,因人望月, 觉得有什么便是什么了, 都是无聊之人, 消遣打发罢了。”
“皎皎明月一轮如镜,望月不过望心,否则哪里来的嫦娥应悔偷灵药呢。”李郸道哈哈道。
“看来天君,已经了悟。”太阴元君笑道:“今我令嫦娥献舞一支,天君可看仔细了。”
却听见仙娥歌声渺渺茫茫,似乎远,似乎近。
远处太阴池上,有一水榭楼台,上有氤氲雾气,有一极美之人,翩翩起舞,只是李郸道看去,这人似乎很是熟悉。
但是面容绰约,似乎雾气朦胧。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此一出场,便夺所有人之目光,似乎心能随之喜,随之悲,随之惆怅迷离。
“五溪深锁烟霞了~~,定知不是人间世~~轩然九老~~排云一笑,苍颜相对~~星斗垂空,月华随步~~酒醒无寐,广寒已近~~天风动、摇丹桂~~极目层霄如洗~~正千岩、棱棱霜气,飞泉半落,苍崖百仞,珠翻玉碎,金衲松成~~”
歌声也是如此飘渺茫茫,好似天籁,地籁,人籁,三籁俱成,叫人如听仙乐耳暂明,后悔没有把耳朵洗干净再听。
而其舞姿,却让人不敢眨眼,生怕漏去一目,遗憾半生。
连着歌毕舞停,众人也没有反应过来。
“天君以为此舞如何?”
“只怕只有天上有此舞姿,人间难有比之绝色。”李郸道回道。
“那我便叫嫦娥来陪你如何?”
“贫道对其敬佩之,并无亲近亵渎之心。”
“既然无亵渎之心,我如何觉得你心乱了。”太阴元君笑道。
旁边汤秋儿连忙帮着李郸道说话:“如此绝色,便是我一个女儿家,心死了不知道多少年,刚刚也跳得砰砰响呢,只怕再看一舞,再死一次也值了呢!”
太阴元君笑道:“那就是你们修行没有到家了。”
太阴元君道:“除却月下老人,我也掌男女情爱之事,因此最爱做媒,天君可有喜欢之人,我也可为你走一遭。”
“元君垂坐白玉京上,轻易不得动身,以稳日月阴阳之华光,怎么能为一人私情而离开呢?”汤秋儿皱眉:“如此阴阳不和谐,怕会惹出麻烦来。”
却是汤秋儿一听这位元君要为李郸道做媒,就紧张起来了。
“哈哈哈。”太阴元君道:“既安主神,便定阴阳,只要真阴不失,何患?”
汤秋儿云里雾里。
居然一朵洁白莲花自太阴液池之中生出,将在楼台上跳舞的嫦娥接引过来。
嫦娥赤足踩着莲花之上,太阴液池泛起涟漪,有银鱼绕着莲花游戏,忽然东,忽然西。
嫦娥一近,众人便发现,其虽然美丽异常,但与刚刚所见仙娥相差不大。
只是刚刚离着远,有有薄雾,仙乐加持,看着便觉得乃最为出彩一个。
“妾身见过天君。”嫦娥双目含情,然而带有一股孤傲,若即若离。
“我的儿,你看这位郎君如何,可曾入你的眼?”
“元君莫要打趣妾身了”嫦娥微微一拜:“天君于我只有相敬之心,妾身又如何敢肖想呢?”
李郸道离着近看仔细了,才发现为何觉得嫦娥看着熟悉了,原来和甄洛眉眼间有几分相似。
汤秋儿并未察觉,只是觉得自己并不比嫦娥差,可能只是不怎么会跳舞罢了,因此暗中记下歌曲舞姿,打算回去默默练习,然后惊艳所有人。
汤秋儿不知道这里是自己的“泥丸紫府”内景所化“白玉京”,李郸道难道还不知道吗?
明月一轮,便是先天灵光。
这太阴元君,也是李郸道灵光演化出来的神祇,反而这些仙娥,这些宫殿楼台,是李郸道的杂念所化。
谷邚</span> 所以太阴元君会说:不过是虚幻之无,无聊之人消遣打发便罢了。
只是太阴元君似乎做不得假,李郸道原先倒也观想过明月,因此一尊月相藏着白玉京中倒也差,因服色,与天上太阴元君相同,便有几分感应,灵性。
因此见着李郸道借泥丸白玉京,投射月宫琼楼之景,便忍不住点拨一翻。
恰好李郸道和甄洛在同一片月光下,李郸道因情劫临而感伤,甄洛在月下炼形,修炼太阴玄法。
太阴元君便将甄洛的一识念随着月华引着李郸道这处,在此白玉京上,化作嫦娥。
借镜中花儿,水中月儿之意,便好似一场幻梦,跨越空间,跨越了记忆和意识。
李郸道却以为是自己本心的声音。
此时也同意嫦娥所言:“且贫道并非良人,一心修持大道,只恐再辜负了仙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嫦娥点头。
太阴元君叹道:“如此便不好办了。”
然而此时月落西沉,太阴元君便笑道:“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今日已尽兴良多,时日不早,大家各自去吧。”
随后薄雾消散,恍惚便只有一道桥梁出现。
李郸道等三人走上桥梁,离开白玉京,便又回到了人间。
汤秋儿感叹道:“若非郎君带着我们前去,只怕这辈子也难到月宫一游了。”
“我却觉得那不像是月宫。”送子娘娘捂着嘴巴笑道。
“那像什么?”汤秋儿问道。
但是送子娘娘并不开口,只是道:“多谢郎君带我们游景散心,只是如今我们还有要事,也不好再叨扰了。”
便拉着汤秋儿,自一道夔门之中,往地府而去了。
而李郸道则是看向即将天明,已经西的月光。
另一处,洛水之下,甄洛也从定中醒来,如今已经是地仙修为了,前尘往事也通通记起。
自己原为洛神宓妃,因大鲟鱼畅游、龙马传卦于伏羲、神龟负文赐大禹等祥瑞之象也都在此地发生,使得洛阳成为建都的不二之选。
同时也让宓妃“坐稳”了洛阳守护神“洛神”的名号。
但是前朝隋文帝大摆“万神朝宗”风水,后来炀帝又损之,便伤了宓妃根基,而后甚至要求宓妃现身,不然就将其流放。
在求宓妃而不得后,隋炀帝便欲开大运河,前往江南寻美女,洛河之下,因此有了百万民夫之怨气。
宓妃因此转劫,投胎入长安,为骊山派观之有仙缘而收做弟子。
如今再回水府,当净化怨气,洗涤洛阳龙脉。
只是不止止记起这些,还似乎畅游月宫,翩翩起舞,见到一位少年,他说:“对自己是敬之佩之,并无亵渎之意。”
他说:“路漫漫其修远兮。”
甄洛叹息一口气,抬头看月落西沉,太阳马上就要升起。
“师姐,你醒了。”一旁的小白素贞见着甄洛叹息,却是十分高兴:“祖师说让我陪着师姐你在这洛水之中,一起修行。”
“原来是你。”甄洛看出白素贞便是骊山观福地之中潜心修炼的白蛇。
“师姐,你可不知道,刚刚好几个和尚来了,说是你是什么月光菩萨,什么水月观音,但都被祖师赶跑了。”
“祖师来了?”甄洛失神:“那现在去哪了?”
“应该回骊山了吧。”白素贞道:“不过师姐你不必担心,师祖说让你好生修行。”
甄洛只得点头:“既然如此,你便同我一起入主水府吧,你初次出山,刚刚化形,只怕还有许多规矩不懂,且我骊山派的法术,也可以教给你,如此也可帮着我收伏洛水群妖。”
“多谢师姐!”白素贞一听学东西,便十分高兴。
而另一边,李郸道再次找回了当初修炼的感觉,在吐纳朝阳紫气。
只是这一口紫气不为自己用,而摄来,滋补两个弟弟的先天元炁。
李福德一早又前往阳西县了,岭南冯盎的人,看上了那批海船了,他们不自己去打罗鸿,等着李福德做成之后,却又要坐享其成。
冯盎此人为岭南道总管,授上柱国、高州总管、耿国公。
曾经隋朝灭亡之时,有人劝说他自立为越王,学习秦时的赵佗。但他选择缓称王。
结果李渊携带五姓七望之势,一下子就建立了唐朝。
因此武德冯盎接受唐朝名将领李靖的檄文,率领部属归顺唐朝。
不过此人倒也安心做个一方诸侯王,并没有叛乱,只呆着岭南之地。
李郸道等人在岭南伐山破庙,闹出的动静很大,冯盎自然也清楚。
但是李郸道有一个“岭南道巡查御使”的官,巡查谁?
自然是巡查他冯家,有没有造反的心思,因此冯盎并没有跳出来阻挠李郸道,只怕皇帝多想,让自己不安稳。
因为就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冯盎便与谈殿等人互相争斗,很久没有入朝。
各地方州府前后十几次奏称冯盎谋反。
李世民本来打算派右武卫大将军蔺暮等人征发江、岭数十州兵马大举进攻讨伐,但是被魏征劝住了。
现在李唐朝廷又没钱,又没粮,岭南又山高路远,瘴气多,加上是冯盎的基本盘,人家还没叛变的动向,只是有人说他叛变,是不是真的叛变,派人去看看不就行了吗?
而李郸道叔叔外放岭南,其实也是李世民的眼睛,李福德不知道自己写的关于岭南风土人情的折子,每次都能传到长安,成为判断冯盎有没有叛变的依据。
又恰好李郸道要去岭南伐山破庙,李世民便把这个巡查御使的官给了李郸道,但是并没有告诉李郸道这件事情。
而李郸道对这种事情也没有掺和进取的欲望,在岭南伐山破庙不被冯盎所阻挠就没有跟他斗法的想法。
但是也没有去拜见地头蛇的想法,反而是罗浮山的几位同道还去拜会了。
冯盎对着李郸道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这些海船,如果落在了朝廷手中,只怕原本没有危险的冯盎,也要危险了,且罗鸿在沿海如此发展说不得就有其养寇自重的想法。
(https://www.lw00.net/1396/1396076/707556712.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