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大宋有种 > 第441章 儒家,今天教化了吗?(求订阅,求月票)

第441章 儒家,今天教化了吗?(求订阅,求月票)


    曲阜,孔庙,第一次儒门大会现场。

  赵楷已经答完题了,听他答题的四百多个儒生中的大部分人,心里都是哇凉哇凉的。

  能不凉吗?他们的高官厚禄悬了!

  赵楷的意思很明确,以后要当官,特别是当大官,必须得有真才实学!还得是治国、理财、用兵、外交等方面的真本事。

  而这些本事,特别是理财、用兵这两项不是靠吹就行的,都是可以实践检验的——这个理财可以少理点试试水,弄个小县城管管先。用兵也一样,给个三五百兵带着去杀鞑子!

  而且一科只取三五十个进士也容易考察,考察个三五年的,行不行的就都清楚了。

  所以赵楷提出这样的要求,就是在为难广大儒生啊!

  大宋朝以往那么多进士,有几个能理财,有几个会用兵的?

  甭说现在了,就算名臣荟萃的仁宗朝,那些青史留美名的名臣谁敢说自己会用兵?李元昊就在西北等着他们来用兵呢!

  而且理财也不行啊!到仁宗朝的庆历年间已经入不敷出了,只好让名臣范仲淹来搞庆历新政,搞到最后啥也没搞成,财政的窟窿照样越来越大......

  虽然赵楷摆明在为难大家,但是要驳倒他却也不容易。因为赵楷提出的“科举取真人才”的路线,已经经过了实践检验。不仅北宋的科举一直如此,就连赵桓统治的南宋在“废武用文”之后,也越来越重视武进士的武艺了,而且南宋武进士的仕途还渐渐压倒了文进士。

  “官家!臣有一言!”

  就大家伙的心越来越凉的时候,已经有人举手发言了。大家伙儿定睛一看,举手的正是赵桓的恩师耿南仲耿老相公。

  赵楷笑着说:“耿相公,有话请讲吧!”

  耿南仲缓缓的站起身,先向赵楷行了一礼,然后道:“官家,臣听说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宏,勇服于孟贲,足蹑效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然而勇力不闻,伎巧不知,专行教道,以成素王......可见吾等儒生,应该首重道德品行,而非勇力伎巧。”

  他说的“孔子之通”是《淮南子》中的原话,意思是孔子是个本领高强的牛人,智谋无双,武艺高强,力大无穷。但他却不愿意显摆自己的本人,而是专心教化传道,最终成为了所谓的素王。也就是没有政权、土地、人民,只有声望的王。

  赵楷听了耿南仲的话却放声大笑了起来,“耿相公所言之事,正好用来回答朕所提出的三问中的第二问。”

  什么意思?

  耿南仲一愣,心说:这难道就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吗?

  赵楷道:“耿相公你说文宣王勇力不闻,伎巧不知,专行教道......那么这个教道又是什么?”

  “当然是教化人心之道!”

  赵楷问:“如何教化?”

  耿南仲道:“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

  “这就是了,”赵楷点点头,笑道,“孔子有教无类,授徒三千,乃万世师表也......这才是我儒门高士应该去做的事情!诸位,你们教化了多少弟子?”

  就一个!

  耿南仲心说:老夫就教化了一个弟子,就是你那个不中用的哥哥,官家都不会当,真是笨死了......早知道这样,老夫就该教化你这个聪明伶俐的乱臣贼子!

  赵楷并不晓得有人后悔选错了徒弟,他还在笑呵呵的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今日汇集大成殿外的儒者有四百多人,如果一人能教化三千弟子,那可就是一百几十万弟子啊!

  我儒学之所以成为显学,应该就在于此吧?我儒学有教无类,门人众多,其中不乏才能杰出之士,所以才能为国所用......如果孔子当年没有授徒三千,而只收了三个徒儿,便是闻得大道,也未必能传到今日啊!

  吾等儒门后学,难道不应该效法先贤,办学授徒,为人师表,有教无类,也教出三五千能文能武的徒众吗?如果天下的名士大儒,人人都能以效法孔子,教化生民为己任,何愁天下不太平,何愁四夷不臣服?”

  赵楷这回算是找到了儒家存在的价值和儒家在没有科举制度扶植的情况下,继续生存发展的办法了。

  这个办法就是向孔子学习,教化传道,以书院学堂为根基,立足民间。

  “官家,妾身有一言!”

  这个时候又有人举手发言了。

  赵楷一看,原来是个中年妇女,当然就是李清照了。

  赵楷道:“易安居士,有话请讲。”

  李清照也站起身,向赵楷行了一礼,然后不紧不慢地说:“官家您让我们办学授徒,可是这办学之资怎么筹集?学生又从何而来?如果没有考试做官的路子,又有多少人愿意读书呢?想当年文宣王孔子可以授徒三千,不也是因为这些孔门之徒又机会出仕列国吗?”

  赵楷点点头,道:“易安居士问得很好......吾以为能否得到办学之资和学生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出仕的机会,只要能够出仕,这些都容易解决。”

  有机会当官当然不愁没有钱和学生了!可问题是官有那么容易考上吗?

  赵楷顿了顿,又道:“而出仕,也不一定要一步登天考上进士啊!还可以考官办诸学堂,可以考幕职官和伎术官。以往一科进士取数百人,门荫入仕之官比进士还多,以至于仕途被进士、门荫所垄断,吏员不得晋升,有功兵士亦难得官,所以寒门之士才独好科举。”

  宋朝的冗官是很多的......不是办事的吏员多,而是有品级的官员多。在宣和之难前,官员的数量差不多有五万!

  这可不是没有品级的吏和校尉,而是有品的官!那么多的官堆积在上面,下面的吏和军校当然就很难升官了。

  而赵楷将“勋位”、“爵位”和“官位”分离,而且还开办了炮、步、骑、工、辎等五军学堂和大学堂,用来了吸纳拥有勋贵子弟(平民当然也可以考进去,有平民的额度,不过平民人多,自然难考),这样就可以堵上门荫的窟窿。

  门荫的窟窿堵上以后,吏员,也就是幕职官、伎术官上升的空间就大了。

  所以在赵楷统治的北宋,半数幕职官和全部的伎术官,都要通过考试才能当上。另有半数的幕职官可以走征辟的路子......

  赵楷接着说:“但如今重开之朝,事事精进,并无门荫之弊,进士数量也少。所以幕职官、伎术官、学堂入仕之员晋升的机会很多。而帮助寒门之士考上幕职官、伎术官和官办诸学堂,就是诸位儒门名士需要去做的事情了。”

  “官家,”李清照接着又问,“不知这幕职官、伎术官要考些什么?吾等又该怎么教导学生,才能让他们可以考上?”

  这些问题大概也只有李清照想搞清楚吧?

  因为她是个女人,又生活在歧视女性的古代,不可能考上进士,只能当个老师......至于其他人,肯定还是想亲自做官的!

  赵楷道:“幕职官和伎术官都是要办实事儿的......自然要考实学了!

  既然是官,就要做好守土卫国的准备。所以不仅要修文,还应该习武。所以文、武、实三学都要会。而且这些人不仅可以考幕职官、伎术官,还可以考进士,还可以考炮、步、骑、工、辎等五军学堂和大学堂,也许还有海军学堂,因此要学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不过也不要让学生们没完没了的学下去......应该分级教学,由浅入深。一个学士从入学到学成,有个三年五载的也就差不多了。如果什么都考不上,还可以趁早改行,免得误了终身,变成一个措大。”

  原来赵楷想要通过这些儒门精英办起来的是一些民办中学......这里四百多个儒,都是有点名望的大儒、中儒,如果平均十个儒可以撑起一所民办中学,那就是四十多所中学啊!

  而一所中学下面还可以挂上十所蒙学,那就是四百多所蒙学。

  一个儒家的教育体系,不就基本成型了?

  成型以后还可以慢慢做大,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四十所中学就会变成四百所乃至四千所。平均每年可以教出多少学生?而这些学生,当然都是儒生了。

  这样儒家的根基不就扎实了?

  而且随着赵楷殖民全世界的事业,这些儒家中学和蒙学,也可以跟着一起往外扩张,儒家的教化事业不也就跟着出去了?

  另外,这些儒家学校也是组织啊!而且儒家学校传播的不仅是文化、武艺、伎术,还可以传播儒家的世界观......比如“存天理、灭人欲”或是别什么。

  “可是官家,”李清照眉头微皱,“您觉得吾等儒学之士,教得了文韬武略实学吗?”

  是啊!

  这些人就会写道德文章,不会实学也不会砍人啊!

  赵楷笑道:“诸位不似孔子之通也无妨,正好可以专心教道。至于所传之学,咱们可以慢慢商量,定出一套教材,再因材施教......因诸位之材,来施以教道。”

  


  (https://www.lw00.net/1402/1402172/63344030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