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书魂——真书九十二法最新文章 > 第36章 联撇忌排牙

第36章 联撇忌排牙


  盐亭县榉溪乡,文物发现处的帐篷里,何满子与舒婷坐在桌子前。舒婷面对着监视器,监视器内,显示的是摄像机镜头里的内容。何满子在旁边,在查看笔记本电脑里面的照片。

  此时,萧雨婷正站在舒婷身后的工作台边,手持着何满子刚刚使用的那台摄像机,对着华敏伟的手上拍摄。

  在冯衡和工作人员们的注视下,华敏伟带着手套,手里拿一把小刷子,细心地清理着那支竹子笔上的泥土。

  “这节看似普通的烂竹子,其实,是一支古代的竹梃笔。是用竹杆削制出来的,磨尖的这一端就是笔尖,用来醮上有颜色的漆,然后进行书写。史书上记载,上古无笔墨,以竹梃点漆书于竹简上。说的就是这种笔。战国与秦代时期的简牍帛书,以及商周时期的钟鼎文,就是用这种笔,事先写好底样,然后,再雕刻出来的。”华敏伟说。

  “笔管里面,好像有东西!”,坐在笔记本电脑前的何满子大声地说,他轻点鼠标,一张放大了的竹子笔照片,显示在笔记本的屏幕上。

  华敏伟用一把镊子,轻轻地从竹子笔的笔筒内。夹出了一团土褐色的团状物。华敏伟把团状物夹到一块洁净的玻璃上,小心翼翼地把团状物展开,摊平。

  萧雨婷手持摄像机,认真地记录着华敏伟的动作。

  “胡麻困人身,紫苏解忘泉!”舒婷对着监视器的屏幕念道。

  “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还是简体字,楷书?”,冯衡指着玻璃上已经摊平的团状物,仔细辨认着上面的字体说。

  华敏伟默默不语,他取过一只放大镜,仔细观察着玻璃上摊平的团状物。

  “赫蹏(hè  tí)。”。华敏伟说:“从材质上看,这就是赫蹏。古人用上等的蚕茧抽出丝,织成绸子。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后,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了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就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也称为方絮。方絮就是造纸术发明之前的纸张雏形。”,华敏伟向大家解释说。

  “秦代的赫蹏上面,怎么还会有现代的楷书呢?而且还是简体字,这上面的字体,不像是毛笔书写的,是用什么样的笔书写的呢?”,冯衡不解地说道。

  “的确是个难解之谜,从竹挺笔的陈旧程度上看,的确象是秦代的。也是在发掘坑附近发现的。从赫蹏的陈旧度上看,不像是现代的产物。奇怪的是,字体是现代的简体字,笔墨的陈旧痕迹,根本不象是现代人写出来的。”,华敏伟也显得一头雾水。

  “让右者,右伸左缩;纵撇忌鼠尾,联撇忌排牙。”,舒婷盯着显示屏内的字体说:“‘胡麻’这两个字的写法,不就是《真书九十二法》的写法吗?《真书九十二法》第二法,让右者,右伸左缩;第五十三法,纵撇忌鼠尾;第五十四法,联撇忌排牙。何满子,是不是你写的啊?”

  “你怎么想的呢?”,何满子说:“你是说。我穿越到秦代去了?我倒是很想穿越过去,可是我去不了啊!”

  “我怎么看,都象是你写的字。”,舒婷说。

  “你是说,我造的假?我到哪里去找这个什么秦代的‘赫蹏’啊?再说,这几天,我们都是在一起工作,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我做过什么,没过做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何满子说。

  “谁和你住一起了?我没有和你住在一起!”,舒婷大声说:“你是不是假装跌倒,故意扔出了的这支笔。”

  “你真是胡搅蛮缠!这是文物,文物造假是违法的,我有什么理由,去干这种要坐牢的事情呢?”,何满子生气地说。

  “婷婷!”,冯衡叫住了舒婷说:“你这是要干什么?大家都在工作呢?你们无缘无故地,闹什么呢?”

  “年轻人,偶尔闹点小别扭,也很正常。一会儿就好了。”,华敏伟劝说着冯衡说。

  “看着就是他的写的。”,舒婷不服气地说了一句。

  “有完没完!不要再闹了!”,冯衡教训着女儿说。

  “本次发掘,可以说,是收获巨大,我们发现的竹简,刻有《秦律》的完整内容。发现的还有,古代刀笔吏使用的刀笔。又发现了毛笔的雏形,还有早期的砚台雏形,以及早期的墨粒……”,华敏伟岔开话题,对着大家,总结着工作说。

  “我有个想法?”,舒婷插话说。

  “什么想法?”,华敏伟问。工作人员们也都看向舒婷。

  “我的想法就是,大家一起过来,看一下‘胡麻困人身,紫苏解忘泉’这十个字。一起看五分钟。然后,大家走到一边,每个人都把这十个字,默写在纸上。看看谁的字,写得最象。”,舒婷说。

  “婷婷,你过分了!”,冯衡对舒婷说:“你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象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太不像话了!”

  “没关系!没关系!不如,我们就做一下这个实验。否则,她解不开心里的这个疙瘩。”,华敏伟说。

  “你怎么也任着她的性子来呢?这样也太宠着她了!”,冯衡对华敏伟说。

  “做我们这份工作,是要有她这种怀疑和辩证的态度。我们就试验一次吧!”,华敏伟说。

  “来——!大家一起,看一下这几个字。”,舒婷说着,发给了每个人一张A4纸,招呼大家一起,到工作台前,看着赫蹏上书写的几个字。

  “时间到!大家都背过身去,默写出这几个字吧!”,舒婷说:“一定要正楷。”

  何满子、华敏伟、冯衡和其他的工作人员们,拿着手里的A4纸,纷纷走到一边,找地方,书写这几个字。

  “雨婷姐,你不用写,你用摄像机录下这个过程,防止有人作弊。”,舒婷盯了一眼何满子说。

  “你怎么不写,既然是实验,你为什么不参加。”,何满子忿愤地说。

  “好!我也写,大家记住,是‘胡麻困人身,紫苏解忘泉’十个字。”,舒婷拿起一张纸,离开了监视器,大声念道。

  一张张写好了字的A4纸,被大家摆放到了工作台上。萧雨婷手持摄像机,一张一张地拍摄。

  “这张有点象,这张上的字,也有点象,这张写得一模一样,这张的字体也象,这两张是一个人写的吧?这张也很象,这是我写的。”,舒婷盯着监视器的画面说。

  华敏伟把几张纸跳了出来。有六张纸上的字体,与赫蹏上书写的几个字,比较相像。

  “怎么会有这么多象的?”,舒婷问道。

  “这几张纸上的字,都是用心练习过楷书的人写的。现代楷书的书写方法,其实,都是受益于当年黄自元先生的《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我们现代人的书法老师,早年大部分人,大多都是师承于黄自元。黄自元的字贴《九成宫醴泉铭》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影响了几代人。”,华敏伟说。

  “你看,这张是你用圆珠笔写的,你的写的字,也和赫蹏上的字有些相像。”,华敏伟说。

  舒婷盯着自己写出来的字,不知怎样回答。

  “这张原子笔的字,是张老师写的,张老师也练过书法,他的字,和赫蹏上的字也有些相像。”,华敏伟说。

  “我是练过,年轻的时候,我练过任政老师的《楷书基本笔法》。”,一位年纪稍大的工作人员说。

  “这张记号笔的字,是李老师写的吧?”,华敏伟转过头,对一个戴眼镜的中年工作人员说。

  “是我写的,我在小时候,也跟随我的父亲练过写字。”,戴眼镜的工作人员笑了笑说。

  “黄自元逝世于1918年,任政老师出生于1916年。任政老师年幼的时候,正是黄自元先生的《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最风靡的时期,任政老师年轻的时候,难免会受到黄自元的书法影响。李老师的父亲,应该也年纪很大了,那一代人的书法启蒙,大多也是那本《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张老师和李老师的和赫蹏上的字有些象。”,华敏伟说。

  “华伯伯,您是说,这个赫蹏上的字,是黄自元先生的字?黄自元先生是清代的人啊?”,舒婷说道。

  “不,不是这样,我不是说赫蹏上的字是黄自元先生写的,我是说这个字体,是正宗的楷书写法,是正宗的真书楷法。”华敏伟说。

  “史书记载,楷书是王次仲创建的,王次仲具体是汉代的人,还是秦代的人,史书上没有资料可查,也有说,王次仲是秦代以前的人。楷书以前叫作真书,最早的时候,是民间的道士用来抄写真经的字体,所以,叫作真书。史上最早流传的,写得比较工整的楷书,是王羲之的《黄庭经》,后人们,大多以这本《黄庭经》为师,练习楷书。王羲之也由此,被称作‘书圣’。华敏伟说。

  “华伯伯,你是说赫蹏上的字是王羲之写的?”,舒婷问。

  “也不是,赫蹏上的字,书写的水平,的确和王羲之不相上下,但不是王羲之写的。”,华敏伟说。

  “无论是王羲之的时期,还是黄自元的时期,都还没有形成,我们现代的简体字。”,冯衡说。

  “我们顺着楷书的发展,来捋顺一下。”华敏伟说:“南北朝时陈朝的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一直生活到隋朝,他总结楷书的笔法,创造了“永”字八法。隋唐时期的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都是师承于智永和尚。最终,也都成了楷书的大师。唐朝时,楷书的高峰,是耶律涅里也就是国诠和尚的《善见律》,还有钟绍京的《灵飞经》。耶律涅里的后人创立辽朝,辽朝依据《善见律》的写法创立了契丹文。《灵飞经》也几度失传。楷书的书写,容易的是个性和放纵,最难的是法度,是规矩书写。一个人规矩一时容易,规矩一辈子更难。《善见律》和《灵飞经》,通篇无一处超出法度。都属于楷书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法作品。赵孟頫受益于《灵飞经》,创立了赵体字。元代,天下动荡,因为赵孟頫,楷书也才得以普及和流传。”

  “邵瑛的《真书九十二法》,本来的名字就是《赵子昂真书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冯衡说。

  “是的,邵瑛总结了赵孟頫楷书的写法,编写出《真书九十二法》。光绪时期,康南海等人。刻意求变,鼓动世人学习民间碑帖,一时间丑书大行其道。更有甚者,甚至叫嚣废除汉字,改汉字为拉丁字母。黄自元重新临写邵瑛的《真书九十二法》,致力普及。他简化了楷书的书写方法。将最正宗的真书楷法,传播于天下。”,华敏伟说。

  “这样说,我们这里的赫蹏上的字,就是正宗的真书楷法了?”,舒婷说。

  “是。你看,这张纸上的几个字,是我用圆珠笔写的,看着也很像赫蹏上的字。因为,我也学习过黄自元先生的《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可惜我的功力不够,才没有写得最象。最象的是,最后这两张。一张是铅笔写的,应该是冯老师的字,另一张是正姿钢笔写的,应该是何满写的。”,华敏伟说。

  “这张铅笔字的,的确是我写的。”,冯衡说。

  “冯老师是真正的书法大师,您的字博彩众长,以您的功力。对赫蹏上的字,只要看过一眼,转身就可以写得一模一样。”,华敏伟说。

  “华老师过奖了,我的确是从小就临写过《黄庭经》,若论功力,我顶多能算是初窥门径。”,冯衡说道。

  “不过,对于何满这个孩子,的确让我佩服。上次我们见到他时,他刚刚买了一本《真书九十二法》,这才没几天,他的字,就已经练得出神入化了。”,冯衡考赞着何满子说。

  “我知道了!”,华敏伟说道:“我知道赫蹏上的字,是用什么笔写出来的。”


  (https://www.lw00.net/1414/1414438/45903933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