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重生大宋做权臣小说 > 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不找事事找人

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不找事事找人


  张宝不是善男信女!做事为达目的难免就会有些不择手段。像何去非、杨时这样的事情,张宝所采取的不过是最有效的手段而已。两老头虽对大宋朝堂感到不满,对当今官家赵佶感到失望,但也不会“自暴自弃”的甘愿选择与张宝这样的“贼人”为伍。

  若是张宝客客气气的登门去请,两老头就算不报官,也不会给张宝任何好脸色,至于张宝的邀请,他们更是会直接断然拒绝。而张宝预料到了这一点,自然也就不会去做那种无用功,管你干不干,先把你骗过来再说,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耽罗岛与大宋有大海相隔,两老头只要上了岛,那就跟上了贼船没什么区别。想要回大宋没别想,大不了张宝就当养两个闲人,反正张家不缺那两口吃的。这就跟熬鹰是一个道理,先别管有用没用,先限制你的自由,贴上自家的标签,至于能不能收服,那是以后的事情。

  这法子虽说有些下作,但不可否认,效果的确简单有效。何、杨两老头虽很愤慨张宝用这种上不了台面的手段将其诳来,但正应了那句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闲不住的两老头虽对张宝颇多怨言,但好歹如今开始在耽罗岛教书育人,不再整天闹着要返回大宋了。

  两老头的学问那是不需要张宝担心的,何去非是个武博士,虽未亲身经历过大战,但对于战争有着独到的见解,而杨时更是学问大家。而且更关键的是,这二人皆是品德出众的智者,由他们教导出来的弟子,出现品德败坏之人的几率要低的多。

  通过闻焕章之口,何去非、杨时自是也知道了张宝这个胆大包天之人如同天方夜谭般的大计划。

  人常说,人的年纪一大就变得胆小。其实并非是人的胆子变小了,而是所要考虑的事情多了,自不会跟年轻人一样单凭满腔热血鲁莽向前冲。

  何去非、杨时是经久宦海的老江湖,看待张宝有意海外称王一事自也和别人不同。在年轻人眼里,张宝此举那就是大逆不道,该千刀万剐,诛灭九族。而何去非、杨时却能在这件事里发现一些被人忽略的东西。

  首先张宝并未与大宋为敌,也就是说张宝并不打算造大宋的反,否则以张家如今的财力,早就可以拉起大旗割据一方与朝廷抗衡。但张宝并未那样做,你可以解释成张宝深谋远虑有自知之明,也可以看做是张宝不想跟本族自相残杀。

  其次便是张宝将目标定在高丽的高明,大宋与高丽并不接壤,虽然高丽是个穷地方,跟大宋的富庶没法比,但只要好好经营,将来也能不愁吃喝。而更关键的是,高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汉人与当地人的交流并没有太大问题,假以时日,高丽的原住民就会被同化成华夏一族内的新成员。

  再次还是张宝这人的隐忍叫何去非、杨时暗自心惊。若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他二人是做梦也不会想到在旁人眼里会成为官场新秀的张宝竟然会瞒着所有人在海外创下这片基业。而在惊叹张宝“老成持重”的同时,两老头也对满朝堂都是有眼无珠之辈感到悲哀。

  无论是何去非还是杨时,二人如今都是已经黄土埋过腰的年纪,也没多少年可活了,相对的,二人看待事物的看法也就与过去有所不同。对于江山是谁家的,二人其实并不十分看重,所在意的,更多是百姓能否安居乐业。

  像张宝这种“大奸大恶”之人,在何去非、杨时眼中却并不算是十恶不赦。至少耽罗岛上能够安居乐业的十万百姓对张宝感恩戴德。而等到拿下了高丽,那至少又可以有百多万大宋百姓可以摆脱大宋的“暴政”,得到喘息的机会。

  两老人一不为荣华富贵,二不为后代子孙,单只是为大宋百姓才动了助张宝一臂之力的念头。当然想要两老头出山也不是没有条件的,拿下高丽只是第一步,两老头还希望张宝能够赌咒发誓,将来不会轻启战端,侵攻故国。

  对于两老头的要求,张宝当然满口答应。何去非、杨时虽都是智者,可他们并不熟悉历史,而张宝则不同,他很清楚再过上几年,金兵就会南下,而那时,就是大宋的浩劫。估计到时就不是自己要不要发兵的问题了,而是两老头强烈要求自己出兵拯救大宋的问题。

  见到张宝满口答应,负责传话的许贯忠自是心里暗松了口气。闻焕章的要求他总算是办成了,虽然并不清楚张宝为何会答应的如此痛快,但至少自己是完成任务了。

  “东主,在想什么呢?”见张宝若有所思的模样,许贯忠出言问道。

  “贯忠,你说咱大宋应该还有不少身具才干但却受人排挤的能人吧?”

  “……你又想干嘛?”许贯忠闻言心里冒出不好的预感,就听张宝继续道:“既然他们被人嫌弃受人排挤,那我们何不想办法将他们招揽过来。”

  “招揽?……你不会是想要像对待何、杨两位老先生那样如法炮制吧?”许贯忠试探的问道。

  张宝闻言一拍许贯忠的肩膀,笑着说道:“啧啧……贯忠,你真是我的知己啊,那这事就交给你办了。”

  “别,这事东主还是找别人吧。”许贯忠赶忙拒绝道。

  “一事不烦二主,贯忠你就不要推辞了,我会让时迁负责协助你的。记住,咱们要绑就绑那种愿意为民做主的,忠不忠于大宋不要紧,反正到了耽罗岛,他们就是笼中鸟,想跑也跑不了。”

  “东主,咱们难道就真的那么缺人吗?以至于让你不择手段?”许贯忠苦笑着说问道。

  “贯忠,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虽说闻先生那里一直都在培养下级官吏,但能够有能力担当太守一职的没有几个。高丽虽不大,但仅靠现有的人手还是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而且高丽又并非是你我的终点,提前做好人才的储备,有利而无害。”

  被张宝这么一说,许贯忠顿时想起了张宝的远大抱负,海外称王并非张宝的最终目标,收回汉家故地,才是张宝做此大事的动力。而且仅靠高丽一地如何与大宋分庭抗礼?唯有收复了汉家故地,才能有与大宋平起平坐的底气。

  许贯忠是聪明人,自然清楚仁义道德不过是嘴上说说,用来糊弄人的言词,真正想让人正视,唯有自身的实力不容人小觑才行。否则,谁会搭理你。高丽只是张宝用以开创基业的出发地,只有等到收回了幽云十六州,大宋才不敢对张宝生出非分之想。

  这样一想,许贯忠觉得眼下张家麾下的那些文人的确有点不够用了,玩转高丽那是没问题,但想要再进一步,的确有些捉襟见肘。

  “东主果然深谋远虑。”许贯忠佩服的说道。

  “啊?呵呵,你知道就好。”张宝闻言一愣,不过随即便呵呵笑道。

  大宋重文轻武,张宝自是不希望将来自己也要面临这个问题。只不过眼下这天下姓赵,张宝就算大肆招揽读书人也不会有几个人买账,倒不如自己花钱培养。但自己花钱培养的终归是有限,而且张宝更注重下层的建设。

  张家这些年培养了不少人,但大多数都被张宝安排在了基层,无论是从军还是从政的人,都对张宝忠心耿耿,而这也就保证了张宝在张家势力集团内的绝对话语权。哪怕将来真的出现有意背叛张宝的人,那人也休想调动手下的人掉头来对付张宝。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燃。张宝不喜欢在事情发生不可挽回的局面时才去后悔当初。他习惯将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那样即便将来真的遇上了糟心的事,他也可以做到问心无愧。

  张宝是主,许贯忠是臣,张宝让许贯忠干得事情又并非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许贯忠虽不太愿意,但最终还是应了下来。毕竟具体操作还是时迁、秦羽那帮神出鬼没的家伙负责,许贯忠要做的一是挑选合适的目标,二便是妥善照顾那些被看中的人,送他们去耽罗岛接受闻、何、杨三位老先生的“再教育”。

  “东主,有件事我差点忘记跟你说了。”许贯忠像是刚刚才想起,对张宝说道。

  “什么事?”

  “东主先前不是让我派人注意大名府的生辰纲吗?这事已经有结果了。”

  “哦,怎么样?那杨志是不是先悲后喜,绝处逢生?”张宝感兴趣的问道。

  “可不是嘛,那杨志带人路过黄泥岗的时候中了晁盖那伙人的圈套。本以为丢了押送的生辰纲,却不想生辰纲最后又失而复得,让他能够向梁世杰交差,你当时是没看到他那副样子,真是恨不得欢天喜地。”许贯忠说着说着面露鄙夷的神色,张宝见状摇头道:“那杨志命苦,没赶上好时候,你就不要鄙视他了。说说晁盖那伙人,他们发现费大力气弄到手的生辰纲是假的以后是何反应?”

  “还能是什么反应?自然是暴跳如雷。不过那晁盖还真是个讲义气的,虽然没有劫到生辰纲,但也没让手底下那帮人白忙一场,自掏腰包分给手底下那些人一笔钱财。只是他手底下有一人坏了事,走漏了消息,结果引来了官府的注意。”许贯忠说到这不由摇了摇头。

  “……那晁盖一伙如今在哪里?”

  “先前被官府派人锁拿的时候晁盖一伙曾经躲到咱们水军在石碣村的水寨,也曾打退了官军的一次清剿。不过那水寨并非易守难攻之地,晁盖那伙人在击退官军不久便选择了离开,据说是逃去了青州,但具体位置暂时还不清楚。”

  “青州?青州有名的山头除了二龙山外,还有清风山、桃花山跟白虎山,不过这三座山头都是有主的,不知道晁盖那伙人去了会选择投奔那座山头?”张宝闻言说道。

  “东主,你说万一晁盖那伙人去投二龙山怎么办?”许贯忠问道。

  “唔……这倒的确是个问题。二龙山对外也是个强盗窝,晁盖那伙人倒是有可能会去。对了,郓城县的宋江最近有什么动静?”

  “还不是跟以前一样,市恩沽义,结交江湖好汉。东主,那宋江不过是郓城县内一押司,值得你去关注?”许贯忠不解的问道。

  “呵呵……贯忠,莫要小瞧了那宋江。你想想这世上什么人最可怕?”

  “唔……小人?”

  “小人的确令人厌恶,但比小人更可怕的,便是伪君子,打着大义的名分,却干着龌龊的勾当。”

  “……难道那宋江就是那类人?”

  “此时不显,不过是时机未到。待到日后,你就会明白我为何要‘关心’他了。对了,官府要捉拿晁盖等人的时候,那宋江有没有去通风报信?”

  “东主怎么知道?”

  “猜的。这么说他果真去了?”

  “的确去了,若不是他通风报信,晁盖一伙人说不定已经落网了。”

  “呵呵……看来有些事不是想改变就能改变得了的。贯忠,回头飞鸽传书邓元觉,告诉他不得收留晁盖一伙,我不希望将来因为一粒老鼠屎而坏了我一锅好粥。”

  “明白,我回头就写。”

  “别回头,现在就写。”

  ……

  沧州盐山

  许贯忠的情报还是晚了一些,晁盖一伙如今早已离开了青州,北上到了沧州。自打事发以后,晁盖等人便知道这郓城县是待不下去了,众人投奔哪里也就成了当务之急。梁山原本倒是个好去处,但被张家水军占了以后,便不再是首选。

  就在众人不知所措的时候,杜迁、宋万提议众人不如北上投奔河北沧州的小旋风柴进,即便柴进不肯收留,也能获得一笔钱粮在沧州境内找一山头立足。晁盖等人左思右想,便同意了杜迁、宋万二人的提议。

  一伙人好不容易到了柴大官人的庄子,而柴大官人果然名不虚传,在知道晁盖等人的来意以后慷慨解囊,资助晁盖等人在盐山落草。正所谓山高皇帝远,生辰纲没有丢失,大名府的梁中书便没有再深究此事,晁盖等人也就此得以安稳,而在安稳下来以后,晁盖不由就想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不惜犯险冒死通知自己的宋江宋公明。


  (https://www.lw00.net/1425/1425811/43081131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