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相魏全文免费阅读 > 二百三十、伐蜀前夕

二百三十、伐蜀前夕


  刚刚处理完赵王嘉的事情,那边,王贲的捷报便又传回了大梁:王贲率五千轻骑,奇袭襄平,一举灭燕,燕王喜被俘。

  这对魏国来说,是难得的好事。

  毕竟,刚刚赵国的国君赵嘉已经成为了魏国的阶下囚,现在,燕王喜也成了魏国的阶下囚。

  而此番连续灭亡燕、赵两国的王贲,已经有隐隐成为大魏战神的趋势了。

  当然,这只是百姓的口口议论而已。

  对于此事,王翦听闻之后付之一笑:“贲儿如何,我这个做父亲的不比你们更了解?”

  其实也是,无论是赵王嘉,还是燕王喜,之前都已经是躲在边地苟延残喘而已。

  无论当时庞癝派谁为将,只要不出大的差错,最后都会成功的。

  收到王贲的书信之后,庞癝当即便修书一封,命王贲派人将燕王喜押入大梁。而王贲本人,则被庞癝调往雁门,负责雁门、云中等地的防务工作,必要时候,北上草原进攻匈奴。

  自李牧于雁门大败匈奴,已经过去二十年时间了。

  二十年的时光,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极其的短暂,可有时候却又极其的漫长。

  这二十年里,不可一世的战神李牧已然去世,曾经的天下霸主秦国也已成为了昨日黄花,燕、赵两国先后被灭亡,魏国复兴之势势不可挡。

  二十年时间里,天下局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二十年时间里,被李牧击败的匈奴也已经恢复了元气。

  故而,庞癝不得不对匈奴做出相应的防备。

  细数魏国一众将领,除却上将军王翦之外,可堪大用的将领并不多,张耳只是中人之姿,而比张耳优秀几分的刘季却因野心太大而黯然下场。

  数来数去,整个魏国,除却王翦之外,也只有王贲有优秀的指挥能力,能够抗衡草原上的匈奴。

  而王翦,也即将率兵南下鄢郢,也就是现在的荆州南郡,再从南郡沿江水西进鱼复,从鱼复进攻秦国的巴郡。

  对于魏国的意图,秦国君臣都知道,知道的清清楚楚的,可即便知道,秦国君臣也是无能为力,因为他们舍弃不下世代养育他们的关中,舍弃不了这里的繁华,舍弃不了这里的花花世界。

  是的,关中对秦人来说,就是一个花花世界。毕竟于他们而言,现在的巴、蜀两地还是荒无人员的蛮荒之地。即便李冰任蜀郡太守之后,已经将蜀郡彻底大治,可那里还是人烟稀少。

  再加上错综复杂、纵横交错的山壑,即便耐苦的老秦人,也不愿意去那里。

  李斯看的很清楚,可他却不敢说出来。

  姚贾也悟出了一些,可他也不敢说出。

  秦王嬴政心中也明白如果不现在放弃关中,秦国就是死路一条,可他也不敢轻易下这个决定。

  秦国的强大,建立在军功爵制度上。

  而军功爵的基础,则是万万千千的秦国百姓。

  他们时代居住在关中平原,守着黄土地,喝着渭河水。

  离开关中,逃亡巴蜀,对他们而言是根本就不可接受的。

  更重要的是,以军功爵起家的那些高层将领,自然也不会忤逆下面将士的意思,跟随秦王迁都,甚至放弃整个关中。

  而今,迁都故都雍城,对老秦人来说已经是一个绝大的打击了。

  一旦再强行将国都前往蜀地,只怕不用魏国攻打,秦国自己就乱了。

  其实,秦国早就已经乱了。

  自魏国崛起的那一刻,秦国就已经乱了。

  秦国强大的根基是军功爵,而想要封爵,则要建功立业。

  可面对崛起的魏国,秦国却是屡战屡败。

  败多胜少的秦国,自然下面的将士也没有军功可言了。

  而没有军功,又哪来的爵位?

  一次、两次的战败,还情有可原,可面对魏国,秦国却是一败再败,将士们又哪还有力气、信念去和魏国战斗?

  不止,秦国,楚国不也是一败再败?燕、赵两国如今更是亡了国?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嬴政不解,李斯不解,昌平君不解,项燕不解,死去的李牧不解,甚至连魏国国内的很多人都不解。

  然而,庞癝却知道。

  来自后世的庞癝知道,不止在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竞争,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人才的竞争。

  谁要掌握的人才,谁就能笑到最后。

  而没有人才,那就只能一败涂地。

  楚汉之争,刘季有萧何、张良、韩信、陈平等人,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被他给杀了,不败就没有天理。

  同样如此,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并立,可魏国却在人才上对吴、蜀两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故而魏国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刘秀有云台二十八将,最终才击败王莽;李世民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最终取得了天下,赵匡胤有赵普等人,最终定鼎中原,朱元璋有李善长、刘伯温等人,最终驱除鞑虏。

  即便少数民族建立的元、清两朝,忽必烈、皇太极也懂的运用人才。要不然,最终也不会定鼎天下。

  忽必烈上位之前,蒙古和软弱的南宋抗衡数十年,可最终没有跨过长江一步,缘何到了忽必烈,就成功灭了南宋?

  难道是铁木真、蒙哥能力不行?

  其实不是,因为忽必烈重用了汉人谋士,手下也聚集了一大批的汉人谋士为其出谋划策。

  甚至于千年前的五胡十六国之时,无论匈奴、鲜卑还是羌、狄等族建立的政权,君主都任用大量汉人谋士给自己出谋划策、治理地方。

  而现在,魏国则把持着天下近八成以上的人才,且庞癝又知人善任,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比比皆是。

  既然这些士子能够在魏国本土发光发热,自然就不会离开魏国,前去秦国寻那前途渺茫的前程了。

  其实有时候仔细想想,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还真的和什么制度是否先进没有必然的联系,要不然落后的元朝、清朝也不会取代政治制度更为先进的宋朝、明朝了。

  其实只要搞清楚这些,国君想要让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就不难了。而嬴政、昌平君就是没有搞清楚这一点,最后才会一步步的将国土丢失在魏国手中。

  赵、燕两国的君主同样没有搞清楚这一点,只能成为魏国的阶下之囚。


  (https://www.lw00.net/1597/1597364/425850157.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