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面圣(二合一)
汴京城作为宁朝国都,能够容纳上百万人口,是整个宁朝最繁华的城市。
汴京城一共分为内城、外城以及皇城。
外城是普通百姓安居之地;内城是汴京城的王公贵族、汴京百官和少部分富商安居的地方;皇城则是皇帝和皇族居住之地。
陆景进入内城之后,发现内城豪宅遍地,各种府邸建设得富丽堂皇,令人目不暇接。
来到皇城外后,陆景感觉到一股肃穆威严之气扑面而来。
宁朝立国已有两百年,在历代皇帝的营建下,宁朝的皇城显得气势恢宏,庞大巍峨。亭台楼阁之间,皇者气息尽显。
“来者止步,此乃皇城禁地,擅闯者死!”一声厉喝从皇城城门楼上传来。
陆景抬起头,看了眼足足有十几米高的城楼,城墙上的御林军守卫正虎视眈眈盯着他,一些御林军手上还拉着弓箭对着他。
仿佛陆景只要稍微显露出一丝敌意,御林军们就有可能放箭。
原来,为了守卫皇宫和皇帝的安全,皇宫的城门通常都是紧闭的。就算是每次大朝会之时,也只是按时打开城门,很快就会关闭。
每次有人进出城门,包括朝廷大员进入宫里,都要事先禀报,经过御林军们的第一道检查。
陆景没有托大,朝着城楼朗声道:“我是杭州商务司司长陆景,奉圣上口谕,进京面圣。还望诸位通禀一声。”
“奉圣上口谕?”城门楼一名军官模样的男子听到这话,急忙对身边一名御林军将士吩咐道,“你去宫中确认一下。”
“是,大人。”御林军将士应声离去。
在宁朝,皇帝的口谕分为两种。
一种是皇帝的面谕,也就是皇帝当面说的话,这个不存在造假或者传错的情况;另一种是传奉口谕,它是由太监、大臣或者锦衣卫去转达的。
别看只是口谕,但也有专人书面归档。
陆景看了看这名军官,很年轻,也就三十岁左右,应该是一名校尉。
校尉再次看着陆景,说道:“把你的官凭送上来,验明正身。”
很快,城楼上就放下一个篮子。
陆景从怀中拿出商务司的官凭,走上前放入篮中。
很快,篮子被拉了上去。过了片刻,城楼上就传来一道声音:“开门,只准一人进入。”
不一会儿,紧闭的城门缓缓打开一丝门缝,只够陆景通行。
陆景在心里感叹了一句这繁琐的规矩后,走进了这警戒森严,神秘莫测的皇宫重地。
步入城楼后,陆景还是被御林军拦了下来,两名御林军先检查了陆景的身子,确实没有携带任何利器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时,刚刚和陆景说话的校尉也走下楼,打量了一下陆景,将陆景的商务司官凭还给陆景,冷淡道:“已经通报宫里,先在这里候着吧。”
陆景只能点点头,耐心的在城楼处等候。四个御林军军士站在陆景身边,虎视眈眈地盯着他。
……
垂拱殿。
天启皇帝赵睿正在批阅奏折,一旁的内监总管德喜从旁侍候着。
突然间,德喜见殿外一名小太监朝他招手,德喜当即轻手轻脚的来到殿外。
小太监在德喜耳边耳语几句,德喜点点头,重新回到殿内。
“官家,杭州商务司司长陆景正在宫外等候,不知官家是否接见陆景?”德喜躬身道。
“陆景来了?”赵睿放下手边的奏折,笑道,“宣他进殿。”
德喜正欲吩咐下去,却听赵睿又道:“对了,顺便宣户部尚书张九龄,工部尚书孙谦,工部侍郎管竺觐见。”
“是,官家。”
……
城楼处。
陆景已经等候多时,突然见一名小太监从远处跑来,先和御林军亮明身份,交谈一番后,这才走到陆景身边。
小太监扯着自己略显嘶哑的鸭公嗓,说道:“陆大人这边请,官家宣你觐见。”
“有劳公公了。”陆景回了一句。便跟着这个小太监步入皇宫之内。
一路走去,每隔一段距离,都有御林军在两边站立守卫。此外,不时还有御林军小队在来回巡逻。
皇城之内,宫殿接连不断,各种宫墙就如一道道帷幕,将陆景的视线挡住,并不能让他很好的观察皇城内的情况。
纵然如此,管中窥豹,也能感受到这座皇城恢宏的气势和磅礴的形态。特别是远远望去的太极殿等多个宫殿,占地庞大,建筑高耸。
琉璃金瓦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栩栩生辉,一股王者的气势扑面而来。
陆景经历过现代的信息大爆炸,各种关于宫廷的电视剧、电影看了许多,从某些方面来说也算“见多识广”。
前去面圣的途中,陆景乘机和带领自己进宫的小太监打听消息。
乘着无人注意,陆景快走一小步,将一小包银子塞到了小太监手中,笑道:“公公辛苦,有劳公公带路,这是一点小意思。我第一次面圣,还望公公提点一下面圣时需要注意什么。”
小太监愣了愣,看了一眼手上的银子,轻轻掂量一下,便知道陆景出手大方。
他稍稍犹豫一下,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悄无声息的将银子收了起来,和善道:“陆大人多虑了,官家是明德之君,只要不失礼,就不会有什么差错。”
说归说,小太监还是将一些面圣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给陆景讲解了一遍。
听到小太监面授机宜,陆景心中感叹一声,这笔银子没白花。
两人谈话间,已经来到了天启皇帝所在的垂拱殿。
小太监顿时不再多言,交代陆景在一处地方等候,他则进入殿内禀报去了。
没过多久,殿内传来一声通禀,“宣陆景觐见!”
小太监去而复返,领着陆景进入垂拱殿。
一进殿内,外面的冷风顿时消失,殿内的地暖顿时让陆景整个人暖和了起来。袅袅升起的香料味,让人精神一振。
进入宫殿,陆景本想好好打量一下这垂拱殿的情况,可是想起小太监先前的叮嘱,便放弃了这般念头,老老实实的低着头,跟着小太监步入宫殿。
“官家,陆景带到。”小太监说了一句。
听到这话,陆景连忙抬头,只见殿内一张案桌后,正坐着一名身穿明黄龙袍的青年男子,坐姿挺拔,相貌堂堂,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帝王之气。
“臣陆景,叩见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陆景跪拜行礼道。
“爱卿平身。”赵睿摆了摆手。
“多谢圣上。”陆景站起身,等候赵睿开口。
赵睿打量了一眼陆景,见他仪表俊朗,年龄不过二十上下,当即笑道:“陆爱卿,商务司发行福利彩票,利国利民,朕得好好感谢你。
若不是发行彩票,国库也没有那么多银两救治灾民。”
这话是赵睿的肺腑之言,发行彩票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在各州发行后,一年少说也能为朝廷带来数百万两的收益。
数百万两银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功德无量。
“臣不敢居功,若不是圣上在各州成立商务司,将彩票推广至天下,这彩票也不会带来这么大的收益。”陆景谦虚道。
赵睿知道陆景此话有拍马屁的成分,轻笑一声,继续说道:“陆爱卿不必自谦,若不是你的筹划和主意,也不会有如今这个局面。
对了,朕听工部侍郎管竺说,你在这段时间发明了水泥,在杭州城修建出几条光滑平整、坚硬无比的水泥道路,可有此事?”
陆景知道正戏来了,当即正色道:“启禀圣上,确有此事。”
说着,陆景从怀中掏出一叠照片,说道:“圣上请看。”
赵睿看了德喜一眼,德喜会意,走到陆景面前接过照片,递给了赵睿。
这些照片是陆景离开杭州前,专门用照相机拍摄的水泥路照片。
赵睿定睛一看,只见一叠栩栩如生的图画映入他眼帘。
图画上画着一张张水泥道路的图片,仿佛令人身临其境。
在图画上,能够看出光滑平整的水泥路,老百姓们在道路上行走,脸上带着笑意。
有几张图上更是有马车经过,完全没有任何尘土飞扬的模样。
原本赵睿只是听管竺的口述,知道这水泥路有多么光滑平整,具体如何,心中并没有直观的印象。
可是看了这些图画后,赵睿仿佛出现在杭州水泥道路前一般。
“陆爱卿有心了,单单这些图画,你就费了不少心吧?”赵睿满意道。
陆景不敢居功,悻悻一笑:“圣上谬赞。”
照相机拍出的照片清晰无比,可赵睿并不清楚,他还以为陆景请了画师专门画在纸上。
此刻见陆景这般谦逊,赵睿对陆景的印象又好上几分。
就在此时,一名太监快步走了进来,躬身道:“官家,户部尚书张九龄,工部尚书孙谦,工部侍郎管竺求见。”
赵睿点头道:“宣他们觐见。”
“是,官家。”太监应了一声,又快步离去。
没过片刻,太监领着三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臣张九龄,臣孙谦,臣管竺叩见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跪拜行礼道。
“诸位爱卿平身。”赵睿开口道。
“多谢圣上。”等三人起身后,赵睿微笑道:“朕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杭州商务司司长陆景,之前在杭州城发行彩票的就是他。”
陆景朝着三人行礼道:“下官陆景,见过三位大人。”
张九龄和孙谦点点头,见陆景年纪轻轻,心中有些意外。
至于管竺,之前已经和陆景见过一面,对着陆景笑了笑。
赵睿见几人打过招呼,开口道:“今日让诸位爱卿前来,便是商议这水泥之事。朕准备大规模生产水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工部尚书孙谦和管竺早就对这水泥眼热无比,当即附和道:“圣上,这水泥坚固无比,用它来打造城墙、码头、道路,再合适不过!”
一旁的户部尚书张九龄突然问道:“圣上,不知这水泥成本几何?”
赵睿看了陆景一眼,笑道:“陆爱卿,你和大家说一说吧。”
“是,圣上。”陆景点点头,说道,“水泥目前的成本是一吨八百文钱,以杭州城修路为例,一条十里长的主干道需要用到一千吨水泥左右。
算上砂石等材料以及人工开支和伙食费等等,总耗费大概在五千两银子左右。”
“五千两银子?”在场几人包括赵睿在内,都发出一声惊呼。
按照以往的修路成本,修筑一条十里长的主干道,起码也得十万两银子。
没想到使用水泥修路后,成本骤减,实在令人意外。
“好!好!好!”赵睿惊喜道,“这水泥成本如此低廉,要是我朝的城墙和道路都用水泥来建造,我大宁岂不是能够奠定万世之基!”
孙谦和管竺脸上都露出笑容,圣上对水泥越是看重,意味着工部在圣上眼中的地位就大大提高!
张九龄微微蹙眉,他从圣上的话中听出了,想要大兴土木的意思。
身为掌管钱粮的户部尚书,他不得不给圣上泼上一盆冷水。
张九龄上前一步,劝阻道:“圣上,这水泥的成本确实低廉,但如今各地受灾严重,百姓食不果腹。
若是在这个时候用水泥建造城墙和道路,说不定会引起民怨,望圣上三思!”
听了这话,赵睿眉头一皱,张九龄的话不无道理。
现如今各州发行彩票,国库的确宽裕一些。倘若在此刻大兴土木,的确会惹人非议。
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而朝廷却大规模建造城墙和道路,长此以往,民间定然民怨沸腾。
这并不是赵睿想要看到的!
这时,一旁的陆景突然开口道:“启禀圣上,水泥的成本固然低廉。可目前来说,水泥的产量并不高。即使想要大规模修路,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赵睿点点头,赞赏的看了陆景一眼,心中明白陆景这话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水泥产量不高的确是一个问题,但想解决并非完全没有办法。
“既然水泥产量不高,那建造城墙和道路之事先放一放吧。”赵睿面色不变道。
“圣上圣明!”张九龄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
“张大人,你刚才说百姓食不果腹,下官记得前段时间不是各地筹集粮食送往救灾地了吗?”陆景对张九龄问道。
张九龄轻轻点头,叹气道:“由于旱灾的关系,百姓们颗粒无收,筹集粮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此话一处,在场众人都陷入了沉默。
“颗粒无收”这四个字实在太过刺耳!
陆景沉吟片刻,说道:“启禀圣上,前段时间臣种植了一种名为土豆的农作物,能够亩产数千斤。
这土豆除了亩产惊人之外,最与众不同的就是在一年之中都可以在旱地种植!”
陆景这番话掷地有声,打破了垂拱殿的沉默……
(https://www.lw00.net/1670/1670457/46364532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