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陶邑之战二
崽子他们这伙人在经历了十几天的跋涉之后,终于到达了蓝田大营,和他们所想的不一样,他们同村的伙伴并没有和他在一起,老公士也进了另外的营帐,他所享受的待遇要比他这个新兵好上许多。
他像一群被赶着的鸭子进入了大营里,穿着黑色甲胄的军官们只是训诫他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他就被分到了破破拉拉的土瓦房,里面有着和他一样的四个刚从村里走出来的年轻小伙,也有着一个样子苍老的老兵,这是来交他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的‘前辈’。
比如在蓝田大营的伙食不是非常好,只有简简单单的野菜汤和掺杂着糠的粗面饼,粗面饼也不够吃的,每天只有三个,这面饼比较大,不过却是比较黑黄,看样子里面掺杂的糠也是很多。
可是在那些公士就有一星期可以吃肉的待遇,再上几级,就有天天吃肉的待遇,这样的生活,是崽子这一个过惯了穷日子的人不敢想象的,他一度以为那些达官贵人每天有吃不完的细面饼子就是好生活,竟然还有肉食这种东西。
每天在早训之后,就会有乡邻的农妇、农夫挑着自己的吃食在这里叫卖,这些吃食有白的发腻的细面饼子,有着肉味的肉汤。有些家境稍微宽敞的甲士就会前去解解馋,这些吃食看起来或许不贵,可是谁家过日子是天天下馆子的,就算有金山银山也招使不住。崽子摸了摸自己兜里的大钱,去买了一个细面饼子,喝了碗肉汤。
在经历了几天老兵的训诫之后,因为幸运,崽子被分到了弩兵,这一支不用去前线拼杀的队伍,可是崽子却是很是失望,因为这样就不会完成自己的“目标”,成为一名公士。可是直到老兵告诉自己,弩兵在大战之后,可以分到一批人头的时候,他就对自己的遭遇产生了庆幸。
每天清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他们就被击鼓声赶到了校场,摸着给自己派发的弩,足足有自己的一臂长,黑漆漆油亮的弩上下面有着一个小小的半弧状的木片,崽子知道只要用力碰一下这个,就会将箭发射出去,据比老公士高上一级的上造给他们将,这是‘悬刀’,在后面还有着竹片般的东西防止误触悬刀,这就是‘关’,他们在这个早晨就是训练如何发射箭矢,如何听懂命令。
“弩者,怒也言其声势威响如怒,故以名其弩也。”秦弩源于弓。威力又远远大于弓。在秦代,秦弩制造的如同现在的自动步枪一样精密。它即可以延时发射,也可以精确瞄准,和只靠臂力拉弦的弓不同。秦弩基本上都是蹶张弓,也就是脚踏弓于,臂拉腰拽,以全身之力上弦,所以号的发射速度远不如弓。但发射出的箭族威力极大。飞行速度几倍于弓。所以弩机发射时,箭镞刺破空气,弓弦回弹与空气剧烈的摩擦,发出尖锐的呼啸声。
秦弩由秦国统一督造,弓干扁圆,一般长130~145厘米,为桑木制作,但却又不是所谓的单质弓。因为整个弓干皆由密实的皮条缠扎。这样不仅增强了弓干的结构强度,而且皮条的韧性极好,弹力强,可以积蓄更多的能量,以桑木为芯,外缠皮条的复合弓干,结合了自然界中植物弹力和动物弹力。
西方罗马的弩炮也是用动物肌腱缠绕的扭曲力来弹射弩箭的。可是过于笨重。一般只用于攻城,这就和元朝时的回回炮很是相似,回回炮就是波斯人传给蒙古人的,在蒙古攻打襄阳的时候,回回炮就是攻破襄阳的利器,在攻打欧洲的时候,回回炮就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不过回回炮更像是投石机,远没有秦弩小型化、单兵化。
而且领先于世界的中国漆器制造技术也让秦弩熠熠生辉。大异于四夷简陋的弓箭。秦弩外表通体涂以褐色的生漆,在干中间弩臂含弓处又涂上朱红漆。这样既威武美观,又防水,防霉,而且木蕊与皮条浸漆后两中材质才真正的整合为一体。弹力大增,阴雨天也威力不减。
秦弩木臂一般长60~75厘米,宽4~5厘米。木臂前端有合口。上唇短下唇长,正好嵌住弓弣。再用皮条绑扎。往后系结在木臂两侧的耳上。这样弓与臂紧密无间。蹬弓拉弦和射箭时的反作用力与震动便不能使其脱开松动了。弩臂上有凹型箭道,可以盛箭并增大了与箭的表面接触面积,增大了发射阻力。但是箭道可以有效的固定箭簇在弩臂上的位置,提高于准确性,防止了放空弦导致的发射失败。所以增加的一点阻力无关大碍。而且箭道一般都经过精细的打磨,显得异常的光滑,上面也涂漆、涂蜡,用以减少发射时箭与箭道的摩擦力。
在弩臂后部装有发射瞄准装置,这是一套用青铜精密铸造的组件。由望山、悬刀、牛组成。
望山是瞄准装置。但秦代其上还没有刻度,一般高7.5~8.5厘米;悬刀也就是现代的扳机。一般长9.5~10.5厘米;牛是设计的最精巧的物件。牙与悬刀相联,但是不直接承力,而是通过牛为枢纽。上弦时,弩手拉弦抵于望山,望山后移,牙正位后牛复位。牛上承牙力,下抵悬刀,弓弩就进入备发状态了。如果弩机发射,过程正好与上弦正好相反。弩弓扳动悬刀,牛一松更下沉。牙没有了支持,顷力下沉,弓弦带箭飞离。这种精密的设计极大提高了投射可靠性,误发率大大降低,而且减少了发射时的震动,可以大幅提高射击命中率。
秦弩机上最具人性化的设计有三:
1.在悬刀四周用竹片作环状的关,以防止不慎触悬刀而发伤人。这也从侧面反映秦弩射击时有完整的制式的编队与严格的射击流程。
2.在木臂下端两侧开凹槽,便于手持指抠,这不禁让人想起现代枪具那五花八门的握柄设计。从这点细节的精细设计也反映了秦人对于精确射击的极力追求。增工时制凹槽以使手得力,手得力则持弩稳、弩稳则射击精准。
3.弩机各部零件大小标准全国统一,可以互换,已有初步标准化和通用化概念。秦箭都是由镞、禀(箭杆)、羽和栝(箭末小叉)组成。镞是青铜所制,而且镞头一般都是三棱锥体,实战证明,三棱锥体的稳定性和穿透力都是最好的。如同现在的三棱枪刺,箭杆有竹和木两种。镞铤插入细竹中,外缠细丝绳,然后表面再涂漆,一般前段70%是朱红色,后段涂褐色的生漆。栝两端尖锐,一般尖叉有1厘米深,用来把箭稳定在弦上,完整的箭通长68·72厘米。
“放!”上造大喊道。
崽子们看着周围的人纷纷半蹲着,将手中的秦弩抵在自己的胸膛,目不斜视,他也有样学样,和着周围的人将弩机向上扬起大约四十五度。
只听见嗖嗖几声,几百支弩箭就这样被发射到了天空,密密麻麻的好似蝗虫过境的弩箭齐齐射到了远方不远处的木板上。
“好!”上造高兴的喊道。
崽子听到之后,心里也有淡淡的喜意,爱不释手的摸着那光滑的漆,这是他挣爵位的保证,可是这只不过是开始,在接下来的十几天。他们不仅仅要训练发射的角度,准度,而且也要听懂各种的旗语,打哪个旗语就要将弩机放到什么角度,也要听懂什么是进攻,什么是撤退的命令。
“风!风!风!”秦军竭力大喊道。
崽子在一群人的中间,左右是车兵,前面有着端着两尺长(大约六点六米)的长矛的长矛兵,在中间有着拿着剑戈的拼杀营,这些人是正面上战场的部队,在他的后方则是金鼓兵,这群人掌握发号施令,鸣鼓收金。
在1974年,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发现大量兵器,这些兵器让人们看到了秦军鲜为人知的一面。一条6.3m长的矛柄遗痕,加上矛头,整个长矛接近7m。这种长度的刺杀兵器,端平都十分吃力,秦军是怎样用来作战的呢?如果用来单兵作战,7m的长矛根本无法自由格斗。但是,在古代希腊,亚历山大的军队就以拥有7.2m的长矛而闻名,由长矛组成的方阵曾经使他们战无不胜。专家推测,秦步兵中应当也有类似的长矛方阵,长矛的威力在于集体的力量。
在兵马俑坑,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另外两种长柄刺杀兵器——戟(jǐ?)和铍(pī?)。戟的长度在2.8m左右,它实际上是在戈的前边加装了矛头,可以钩砍,也可以直刺。与长矛手不同,持戟的士兵可以单兵格斗,对于他们来说,掌握自由搏击的技巧和发挥个人才华是最关键的。铍很像插在长杆上的短剑,长度界于戟和长矛之间,约在3.5m左右,持铍的士兵很可能也是靠某种队形去冲击对手。
?从不同的杀伤距离来看,长矛、铍和戟长短之间既有专业分工,又可以互相保护。根据猜测,秦军的步兵方阵中,长矛手起到拒敌的作用,利用长度优势杀伤敌人,抵抗战车——当时主要的突击部队;铍手在长矛手身后,当长矛手的阵型被打乱的时候,以较小的突击阵型,利用极强的突刺能力将突入的敌人推出去;戟手则是在方阵陷入混战时,以单兵为单位加入战斗,肃清阵内之敌。
至于常说的亚历山大东征所用的马其顿方阵在秦军中也不是没有,不过秦军更注重的是长短交替作战,而且秦军的秦弩的有效射程是三百米之长,这个距离就可以射穿马其顿方阵,要知道当时的军队的铠甲可不是有多高的防御力,而且秦军的弩箭可以射穿一毫米左右的钢板,所以在战国时代想要玩马其顿方阵是找死的行为。
在亚历山大东征的时候,马其顿军有多少呢?三点三万人,这些人都是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所以进退有序,可是在战国时代,进退有序在几百年的厮杀磨练中早已经深深印在了这些武士的骨子里了,春秋战国五百年,就是五百年的厮杀史,自称为国人的士阶层,他们每一个家庭都有良好的军事素养,这也是春秋时代只招募国人为兵的原因。
可是在战国时代这些早就抛弃了,马其顿这些东西都是诸侯国玩剩下来的,所以说马其顿方阵放在战国时代就是找死,一波弩箭下来就是烤肉串。
在战国时候,作战的方式来来去去离不开孙膑十阵,这些阵法通用于所有的诸侯国,在古代战争的时候,孙膑十阵就是一个将领必备的基本常识。
在《孙膑兵法》中说道: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有数阵,有锥行之阵,有雁行之阵,有钩行之阵,有玄襄之阵,有火阵,有水阵。
方阵就是普通的正面冲杀阵法,讲究多兵种配合作战,圆阵就是一种防御阵法,在电视剧薛仁贵中传得神乎其神的龙门阵就是基本以圆阵为基,配合天罡地煞之变化,在以八卦为统筹,至于疏阵、数阵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前者是密集,后者是集中。锥形阵就是类似一个锥子的冲锋部队,在骑兵作战通常可见,雁门阵就是向一只大雁,讲究优势兵力辗轧,在作战的时候逐渐包围敌方。
这几种作战方法就是常用的阵法了,只要熟悉这几种兵阵,回到古代做一个将军还是绰绰有余的,这也是古代兵法讲究的“正”,奇正的兵法之道,“奇”就是类似于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或者是田单大破燕军所用的火牛阵。
崽子也听从自己伍长的教导,一遍遍去学习不太高明,但是却要一遍遍练习的军事常识,在部队的时候该干什么,该做什么。
ps:作者想了好几天,不知道怎么去表述大战,只能用崽子这一个秦军的见闻逐渐叙说这场大战,这也是最能了解秦军乃至战国时代作战方式的一种办法,用小人物突出时代。另外这段主要讲常识的,后续也会提及,不过总归没有一次讲清来的直接。
(https://www.lw00.net/1786/1786936/38931550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