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北宋大丈夫小说免费阅读 > 第917章 灾情如火,棍子太硬

第917章 灾情如火,棍子太硬


  尉氏县,骄阳似火。

  田野上,无数农人在看着远方。

  地里的庄稼低垂着头,外表渐渐有枯黄之色。

  “来了……”

  一辆辆大车缓缓而来,拉车的老牛气喘吁吁,嘴角有白沫。

    大车上全是装水的容器,各种木桶,以及坛子。

  “这是我家的!你别抢!”

  水车一到,那些农人就开始了争抢。

  “这是我的!滚开!”

  两个大汉扭打在一起,最后坛子掉落下来,水花四溅……

  “别打了!”

    一个老汉跺脚喊道:“有这功夫不如去拉水来!”

  众人麻木的开始浇水。

    勺子舀一勺水浇下去,已经出现裂缝的土地贪婪的吸吮着,瞬间那些水就消失了,土地渐渐恢复干裂状态。

  再来一勺,依旧如故。

  一桶水全部浇灌下去,这一片田地依旧干裂……

  老农抬头,绝望的喊道:“没了……没了呀!”

  他用水勺敲打着空荡荡的桶底,仰头骂道:“贼老天,为何不下雨?为何不下雨?”

  农人们看着蓝天,绝望的情绪在蔓延。

  “翁翁!”

  一个老农重重的倒在地上,他的孙儿过去抱着他,喊道:“翁翁。”

  老农牙关紧咬,好不容易撬开灌水,悠悠醒来。

  “今年……今年不行了。”

    老农喊道:“别拉水了,没用,不够啊!去请人来,打井!”

  “咱们就在惠民河边上,能打井。”

  汴梁周围的好处是水系发达,但坏处就是大家对旱灾没什么准备,以至于遭遇旱情之后,不能拿出最有效的应对办法来。

  农人们没头苍蝇般的去寻人,可那些会打井的人早就被请走了,留下的只是绝望。

  “咋办?”

  大家都有些慌,但却没有应对办法。

  该是乡老和士绅们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找官府!”

  乡老们给出了这个上千年来的标准答案。

  “可官府很忙。”

  官府是很忙,在旱情之前,尉氏县的官员们压根就没有准备,以至于旱情爆发后,他们束手无策。

  士绅们呢?

    他们该有办法吧?

  高宅大院里依旧歌舞升平,士绅们的日子不错。

  “他们早就请了打井的人,如今地里的庄稼都不愁浇灌……”

  老农悲叹道:“要读书啊!看看,看看,读书人就知道阴着请人打井……”

  “是啊!读书真好。”

  “那些打井的工匠呢?”

  既然如此,咱们也打井吧。

  “他们在那几家吃好喝好,说是……说是还要打井。”

  “打个屁!”老农怒道:“这是卡着人手呢,逼着咱们去向他们借贷。”

  这是套路,当遭遇灾荒时,就是这些士绅发财的好机会。

  “咱们只要借了他们的钱,那就一辈子都还不清,最后只得把田地给了他们,全家佃种他们的地……或是全家进城寻找活路。”

  在商业上,资本的积累从来都不干净。但在民间,农业资本的积累更显得直接和血淋淋。

  山高皇帝远永远都实用,那些士绅们在灾荒之际就露出了狰狞的面孔,通过高利贷来盘剥百姓,而这一切很荒唐的被律法保护着。

  是的,在大宋高利贷是合法的,那些钱多的没地方投资的都会找到放贷的头目,然后把钱投资进去让他去操作。

  这种人叫做钱民。

  乡间的钱民就是士绅和富农,而放贷的都是些类似于泼皮的大汉,他们和官府多有勾结,不管从公从私都能让借贷者无路可走。

  所以除非是活不下去了,没人敢去借贷。

  但现在就是绝望时刻。

  “咱们怎么办?”

  “官府得给个说法吧?”

  “没说法,知县在县衙里享乐呢!”

  “真想造反啊!”

  “不行了,现在造反不会被招安,不会被编为厢军……”

  “那咋办?”

  “不知道……”

  “村里好像谁以前跟着人打过井,去问问他。”

  “那人是赘婿,早就被请走了。”

    一群农人绝望的看着县城的方向,只隐隐约约的看到几骑在疾驰而来。

    “是谁?”

  有人举手遮在眼上,眯眼看着,“是三骑……打头的是个老人家……来了,他们过来了。”

  三骑疾驰而来,近前后下马。

  打头的是个老人家,两个大汉紧紧跟着。

  “怎么回事?”

    老人家顺着田埂走进来问道:“为何没打井?”

  老农看着他,迟疑了一下,说道:“没工匠,不懂。”

  从古至今旱灾无数,束手无策的是大多数。

  “工匠呢?打井没多难,人呢?”

  老农低头揉揉眼睛,“都被人请走了。”

  老人家眯眼看着这些农人,脑门上的青筋蹦跳了一下:“为何不去找官府?”

  老农狐疑的看着他,“官府……官府忙。”

  “嗯?”

    老人家怒了,回身喝道:“去县城,把常弭带来。”

  一个随从轰然应诺,上马而去。

  老农骇然道:“您是……”

  常弭就是尉氏县的知县,老人家提及他时的随意,说明不是常人。

  “老夫包拯!”

  包拯站在那里,心中的怒火在奔涌。

  “竟然是包公来了……”

  老农的身体颤抖着,不禁老泪纵横,缓缓跪下,“包公,请您为小人做主啊!”

  包拯一怔,正准备去扶老农时,那些农人都纷纷跪下。

  “求包公为小人做主。”

  包拯焦急的道:“都起来,有话好好说,老夫为你等做主。”

  老农被他扶起来,抹去泪水,说道:“包公,咱们不缺力气,可会打井的工匠都被人给请走了,咱们没办法啊!”

  “好,工匠老夫来解决。”

  包拯回身吩咐最后的随从,“去县城,找了工匠来。”

  那个随从担忧的看着这些农人,“包相,小人若是去了……您一人在此……”

  “无碍!”包拯坦然的道:“老夫行事对得住良心,怕什么?速去!”

  他相信这些百姓不会害自己。

  随从上马而去。

  包拯回身苦笑道:“可有水?”

  他从出京到现在都没停歇过,一直在各地视察抗旱的事,累的浑身酸痛,若非是一股子念头撑着,站都站不稳了。

  “快,给包公拿水来。”

  喝的水还是有的,只是看着有些浑浊。

  “这水……包公,且等等吧。”

  老农一脸羞愧,可包公却一饮而尽,又递了碗过去,“再来一碗。”

  他连喝了两碗水,这才从马背上拿下包袱,取了一个炊饼来啃。

  “包公,要不小人回村去弄碗汤饼吧?”

  老农见他啃炊饼艰难,想到堂堂宰辅竟然只带了两个人出行,真的是委屈了自己。

  “不必了。”

  包公吃了炊饼,又喝了一碗水,就开始询问灾情和地方处置的方法。

  “惠民河的水矮了大半,河边的田地倒是还好,咱们这边的水渠都断了水……”

  “官府……官府……”

  老农眼神闪烁,包拯叹息着摆摆手,“你不必说了。”

  百姓不敢得罪官府,所以不肯说就是答案。

  “一群畜生!”

  尉氏县知县常弭是被包拯的随从从后堂揪出来的,彼时他刚从乡下视察归来,热成了狗,就准备休息半天。

  尉氏县的官吏几乎是倾巢出动,当看到田间和老农般的包拯时,所有人的心都凉了半截。

  “来了?”

  常弭几年前见过包拯,此时的包拯看着多了些慈眉善目,让常弭心中欢喜,“见过包相。”

  包拯嗯了一声,问道:“为何在衙门里?”

    旱灾当头,地方官还有心思在衙门里歇凉,这本就是渎职。

  常弭苦笑道:“包相,下官早上去了城外查看灾情……”

  太热了啊!

  “打井的工匠呢?”

    “在这里。”

    十多个男子走了过来,都是工匠。

    包拯冷笑道:“你等先前在何处?”

  工匠们不敢说话,常弭说道:“包相……”

    “住口!”包拯喝道:“滚一边去!”

  常弭的脸颊颤抖一下,然后退到了边上。

  那些工匠面面相觑,包拯的随从却得了消息,说道:“包相,他们都是常知县找来的。”

  这是拍马匹!

  包拯勃然大怒,喝道:“拿了常弭!”

    常弭一慌,跪下道:“包相,下官并无过错啊!”

  “老夫这一路所来,尉氏的灾情不是最严重的,可却是最惨的,农人在田间茫然无措时,你在何处?”

  常弭张开嘴,眼皮子跳动着,“下官一直在想办法。”

  “你想了什么办法?”

  包拯的追问又快又急,常弭一时不能答。

  “那些人为了放贷,没少向你送好处吧?”

  常弭浑身一颤,说道:“下官冤枉……”

  “可要老夫派人去搜吗?”

    包拯森然道:“灾情紧急,你不是急着去为百姓排忧解难,而是急着去和那些人狼狈为奸,这样的官员,杀了都不解恨。”

  常弭一下瘫坐在地上,但心中终究还是有些希望在,“下官只是一时糊涂……”

    最多是发配罢了,过几年再想办法回来。

  优待士大夫嘛,包拯当然知道这些事儿,他冷着脸伸手:“可有棍子?”

  老农点头,“有呢,包公可是要解手?只是棍子刮屁股太硬,小人这里有草纸……”

  包拯的脸颊颤抖了一下,“拿木棍来。”

  老农嘟囔着去找了木棍来,包拯接过,转身就是一棍。

  呯!

  常弭倒地。


  (https://www.lw00.net/1827/1827970/478191647.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