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山东大旱(十八)
火焰仍在燃烧,战马仍在嘶鸣,屠杀仍在继续!
清军的突然袭击给东岸人来了个措手不及,不过在烧杀抢掠了半个多小时后,他们的好运差不多也该耗尽了,留给他们逃走的时间已然不多——
“轰隆隆!”在放火又烧了许多帐篷,并拿刀砍杀了一些如无头苍蝇般乱撞的朝鲜夫子后,浮桥对岸传来了沉闷的马蹄声,显是东岸人那边有骑兵增援过来了。这令来袭的清军有些着急,故在匆匆又放了几把火后,石康急急下令撤退了!
今夜战果已然不小,更且达到了对东岸人震慑的目的,现在该做的是溜之大吉、保存实力,而不是继续留在这儿等待黄衣贼的援兵抵达。于是,在东岸百多名骑兵拥挤在浮桥口争相渡河追击的时候,清军数十骑也快速收拢了起来,然后头也不回地朝预先规划好的撤退路线逃窜而去。而且,如果撤退不是很顺利,埋伏在外的崇年也会率部出来接应,以确保大家都能够脱身,至于脱身后黄衣贼会不会追上来,那就很难说了。
撤退的过程总体来说勉强算是顺利,或许因为是夜间,或许因为东岸的马队还没来得及赶来,总之无论是突击队还是后援队,都成功脱离了战场——在摆脱了少许追得较快的骑兵第五大队哥萨克骑兵的骚扰截击后,大部分清军都成功溜走,死在战场上的不过十数人罢了。而他们却给东岸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三十多名士兵、团丁在突袭中伤亡,十余民众、干部在大火中伤亡;朝鲜夫子的伤亡就更大了,估摸着得有大几十;至于屯垦的山东民众,因夜间多集中于屋内,故伤亡较小,不过区区几个倒霉鬼而已,但精神上普遍受到了很大的惊吓,后果尚未可知。
除此之外,大量帐篷、房屋被烧毁,粮库被烧毁,物资库被烧了三分之一,牲畜栏被焚,一些牛羊不是被烤熟就是不知道逃哪去了,总之损失还是相当大的。这种情况也说明,组织数万人于野外屯垦,确实照顾起来极不周到,容易被人寻着罅隙钻进来敲一通,这次崇年组织的突袭行动就是明证,而且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今后类似的事件很可能还会继续上演,就看谁耗得过谁了。
11月8日凌晨,突袭得手而归的崇年、石康二人率部偷偷潜入了凤凰城以东的某处村落,这里是他们预定的休整场所,战斗结束后于此养伤、补给物资,然后再做下一步行止的打算。数十名自觉打了胜仗而归的骑手们兴高采烈的,一进村子就“呼啦”一下子散开了,然后纷纷拍门并大声叫喊,让村民们起来给他们烧水、做饭什么的,身上带伤的可能还需要处理一下伤口,总之事情还是非常多的。
这些村子的村民也是八旗子弟,只不过以老弱妇孺居多罢了(成年男丁都已被凤凰城那边征调了过去,听说是要防备黄衣贼打过来),此时在面对这些兵痞杀神的时候丝毫不敢多嘴,一个个都唯唯诺诺,生怕被他们挑出错处来好好整治一番。要知道,自从当年精锐好手被睿亲王带去关内后,留在这关外苦寒之地的要么是老弱不堪战的、要么是习气深重的、要么是不好管教的,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总之还是对他们小心客气些为妙。
村头空地上已经有人燃起了篝火,在夜幕下特别显眼,这令崇年又皱起了眉头。这些人,怎生这么麻痹大意,这还不能确保脱离了黄衣贼骑兵的追击呢,就已经燃起篝火、喝起庆功酒了?现在最要紧的,是赶紧找一些食水填饱肚子,给马松松肚带、收收汗、喂喂豆料,随时准备朝下一个地方转移,怎么还滞留在此处,且连酒碗都端上了?
真是糊涂啊!崇年有些痛心疾首地想道,要是当年老汗、大汗、睿亲王治军那会儿,谁敢是这种习气,那就是一辈子留在旗里给人当奴才种地的命!还想上战场去抢明国?做梦去吧!大汗才不会收这种吊儿郎当、习气十足的混子,说破天让你当个跟役或辅兵,一辈子在别人后头吃屁。可是没想到,这才二十年啊,咱八旗子弟就已经有些堕落了吗?
石康看部队散了羊也有些担心,但说难听点,这些八旗旗丁们也不是他这种汉八旗子弟能管治的。这些人,哪个没点拐着弯的亲戚在沈阳甚至北京当差啊,平日里一个个都牛逼哄哄到不行的,战场上出于习惯和长辈耳濡目染的训诫,可能还会听崇明和他几句,但这会打完散了羊喝上了“庆功酒”,你要是贸贸然把他们的兴致给搅了,保不齐这些混不吝们会跟你翻脸:“爷们不就是喝点酒么,又没强奸民女、抢劫财物什么的,犯得着如此苛待么?”
如果再有那脾气硬直点的,愠意上来了,就会把鼻子一哼,说起那怪话,比如:“崇大人,你是牛录额真不佳,可弟兄们也不能天寒地冻地跟你去野地里瞎晃悠。说到底,你只是个监督的罢了,之前弟兄们已经拿脑袋跟你去赌了那么一回了,做事可别太过分!”
而一旦出现这种局面,无论是崇年自己还是石康都会明白,基本上这队伍就没法带了,因为上官的威望已经荡然无存。说到底,还是崇年自己的威望不够、沈阳方面给的职权不足,手底下这帮骄兵悍将拐着弯的门道也太多,实在是不好管教——满蒙八旗走到今天,已经成了一个庞大、复杂的军事政治集团,不再是当初那支关系单纯、朝气蓬勃的劲旅了。
石康见此,为免气氛有些尴尬,便灵机一动从某个旗丁手里端了碗酒,递到崇年手中,暗示道:“崇大人,旗开得胜呀,今天得好好喝一喝!来,干杯!”
崇年长长吐了口气,半晌后结果酒碗一饮而尽,只觉一股酒气和热气直冲上头,分外舒服。不过,他仍没有失了警惕之心,在沉默了一会儿后,他又说道:“这里不能久留,还是要尽速离开,万一被黄衣贼的精锐马队缀上来,那可就跑不掉了。你知道的,他们的马冲刺能力强,一人双马、三马追击的话,我们很难办,而且——手下的儿郎们也有些不堪战,对付明国那些烂泥般的兵士是勉强够了,但对付黄衣贼的那些大鼻子骑兵,怕还是有些不够看。唉,罢了罢了,你催促他们快些吃喝,随时准备离开这里。我这心里总是定不下来,觉着这里不安全,你也小心点,我去给马儿拾掇拾掇。”
石康被崇年这么一说也有些懵,寻思着这崇大人说的话怎么那么让人感觉瘆得慌呢?石康有心同他一般去整理装具,照料马儿,随时准备跑路。但看看村子里温暖的火炕,以及篝火边正吃喝得热火朝天的旗丁们,石康又有些动摇了,肚子也不争气的咕咕闹了起来。
也罢!就过去劝诫他们一会,让他们快些吃喝完毕,顺便自己也混得热乎的东西吃吃!想到这里,石康大踏步走了过去。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和那些旗丁们一样放松警惕的。至少,少数从沈阳来的兵(相对训练有素一些),以及从北边抽调回来的部分宁古塔兵,许是常年训练不懈的缘故,仍然维持着比较不错的纪律。此时他们多半在照料马匹,然后默默地拿出食水,就站在马儿旁边啃吃着,器械和甲具也没有解下,随时做好了战斗或跑路的准备。而这些人,一般都是在战场上死人堆里滚过几回的人了,知道任何时候一个微笑的疏忽都可能让自己丧命,因此警醒得很,不似那些在关外内地长大,对战场残酷不甚了解的八旗新丁们自由散漫。
“回去以后一定奏请朝廷,对这些关外八旗好好拾掇、整肃一番,虽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似京城八旗那般习气颇多,但也忒过去自由散漫,必须得教他们知晓军纪是个咋回事了,不然这以后还打什么仗?千里辽东早晚得丢个一干二净,全扔给了那天杀的黄衣贼!”正在整理马鞍内物事的崇年冷眼瞥向那些正喝得酒酣耳热的家伙们,暗暗想道。
不过,或许是这些在崇年眼里尚需整肃、打磨的八旗新兵们运气差,就在崇年和一些心怀警惕之心的人默默整理行装的时候,村外猛地响起一声响亮的断喝,然后便是撕心裂肺的惨叫,这令崇年等人的心猛地往下一沉,刚才惨叫的似乎是放在村外的警戒暗哨!
果然,事情往往是朝最坏的方向发展的!就在崇年等人惊讶的目光中,一队由山丹人和哥萨克混编而成的骑兵高举着雪亮的马刀,恶狠狠地朝村头的这片篝火地冲了过来。看那样子,似乎是不把他们全部砍翻在地不罢休了!
见到这副场景的所有人立刻吓得亡魂皆冒,有些反应迟钝(或许喝酒喝多了的缘故?)的还坐在那里发愣,而有些灵醒的则“嗷”地惨嚎一声四散而去了。
反应最快的当数崇年和那些老兵们,他们本就做好了随时撤离的准备,这会看到东岸人的骑兵追杀了过来,虽然有些吃惊,但反应也足够迅速,只见他们迅速翻身上马,然后仗着熟悉地理一溜烟地朝村外跑去了。有夜色这个天然盟友的掩护,以及多年征战养成的顽强意志,他们未必就不能跑掉了。
不过那些丝毫没有准备的人可就惨了,他们有的慌慌张张朝马匹的方向走去,冀希望于能同那些前辈们一样上马逃掉;有的人则顾头不顾腚地钻进草垛、院落里,希望利用黑夜和房屋地形的掩护成功躲藏起来;再剩下的人见逃也逃不掉,则干脆横下一条心,随手拿起一些不知道被谁丢在附近的器械,嘴里大吼着给自己打气,打算充硬汉顽抗到底了,石康貌似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也是倒霉得紧。
“哗啦啦——啊!”这是篝火、铁锅被高大的战马撞飞的声音,随之一同飞出去的,还有一名手里举着短矛的八旗旗丁。而随着这名一马当先的哥萨克勇猛的行为,紧随其后的上百骑东岸骑兵也高举着马刀冲了过来,然后狠狠得劈向手忙脚乱、惊慌不已的八旗旗丁们。至于那些翻身骑马溜走的,他们也分了一部分人马过去追击,务必不让一个人逃出去——开什么玩笑,给咱大东岸的屯垦营地造成了那么大的损失,难道还想一走了之么?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这些满蒙八旗兵丁和这个村子里的老弱妇孺,都给我留下来吧!
石康这个时候也有些后悔没听崇年的话了,不过此时他已没了退路,刚刚仗着高超的搏斗技艺,用长矛将一名东岸骑兵军官挑死的他,这会已经成了众人的“焦点”。
十数名东岸骑兵下了马,发疯般地朝他杀过去,显然副中队长的死激起了他们的万丈怒火。而石康技艺再高,也应付不了这种场面,随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在东岸人的火枪射击或刀劈斧砍之下,石康在又击杀一名有些心急冲上来的东岸骑兵、同时飞斧击伤另一人后,伤痕累累的他终于支持不住,跪倒在了地上。
“我……我也是汉人,饶我一命。”披头散发的石康下意识地开始求饶,不过冲过来的那名脸上纹了许多花纹的山丹人显然听不大懂他在说什么,只见他手起刀落,石康的大好头颅便飞了起来,然后落出去了好远。
昨夜袭扰东岸营地的突击队队长石康伏诛,不过另外一位后援队队长、牛录额真崇年却带着三十余名警醒的骑兵逃走了,另外还有十多人趁着黑夜掩护及混乱的场面,躲进了野外的草甸子或树林子里,也成功逃之夭夭。除此之外,其余参与袭击的三十多人这会儿基本上都被击毙在现场了——清军,终究还是付出了血的代价!
收拾完这伙清军后,带队的东岸军官想了想,又将村子里近百名鞑子老弱妇孺全都集中了起来,从中数出了十人,全部一刀两断斩杀当场,算是震慑一下这帮人了,让他们以后再给这些清军游击队提供帮助时,脑子里也好好想想,到底会有什么后果。
做完这些事的东岸人也没有过多耽搁,随即便返身上马,朝来路退去。这个地方地处敌我双方犬牙交错的地带(更准确说是清廷统治区),不定什么时候便会出现清军大队(比如屯驻在凤凰城的那支清军),一旦被他们逮住可就惨了,因此还是赶紧溜之大吉为妙。
而东、清双方这种袭扰与反袭扰的“互相伤害”行动,就这样在整个秋天于凤凰城、丹东、九连城一带不断地上演,直到老天降下了第一场大雪,野外便得不再利于骑行为止。至此,双方终于暂时消停了下来,但暗地里的斥候战却始终未曾停止,这个更加血腥、更加残忍,也更加考验双方的神经与意志。(未完待续。)
(https://www.lw00.net/1862/1862970/327651761.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