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把火(三)
1691年5月16日,华夏东岸共和国首都东方港,东风五级,晴。
“这些年人口增长速度不及预期啊……”穿着一件皮衣的邵耀光刚刚从港务局餐厅内离开,不顾众人劝阻,坚持下到了码头栈桥上。
海上的风浪有些大,但邵耀光毫不在意,而是弯下腰抚摸起了栈桥粗糙的水泥地面,像是在缅怀什么一样。良久以后,他才站起身,对着一众官员们说道:“想当年先辈们在此登陆,披荆斩棘,一路坎坷,很的是很不容易啊。你们看,这条钢筋水泥的栈桥,可是废了老鼻子劲了啊。尤其当年那个年代,科技没现在发达,机器没有大规模普及,一切全靠人来堆,想想就不容易。”
众人听后连连点头。这个栈桥他们也是服的,当年要填海、要运材料、要施工,这成本确实相当之高昂。说起来,这都是先辈们受苦受累,把基础给打好了。因为就连他们后来扩建东方港,都是在此基础上来的,当时工程量都不小,别说刚登陆那几年了。
近年来有呼声说要三度扩建东方港,将这座港口扩建成一个可以容纳上百艘船只的大港。据说本来是很有戏的,结果迁都的事情一出,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一下子就停止了。给出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那就是东方港附近水文、地质条件不好,容易淤塞,每年清淤费用巨大,不建议扩大。
当然这些原因都是明面上的,真正的原因还是资金和人力的问题,尤其是后者。新首都洛阳府建设在即,这势必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邵耀光已经和其他几位执委碰了头,定下了基调,即全力保障新首都的建设,为此将开通一条从圣菲通往洛阳府,以及从上海县通往洛阳府的铁路——盐城通往洛阳府的铁路也要规划,但排序可能稍稍靠后。
修铁路,无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这除了在老区各县征发徭役之外,就只能从国外想办法了。再直白点就是,想办法弄更多的非国民劳务工过来!关于这事,执委会高层已经讨论过好多次了,有人直接就建议,法国、西班牙现在不是闹饥荒吗,德意志不是打成一锅粥吗,直接从那儿招揽就好了!人又多,这会为了活命肯定也容易弄人,单次航程也只要三个月,成本低,多好!
提出这个建议的是分管农林牧渔的执委陈科,另外还有两人也支持他,提出的理由也十分充足,听起来确实不错。不过邵耀光觉得这事很不靠谱,提出了反对意见,将这事搁置了下来。他觉得,东岸人现在750万人口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远东的明人及其后裔,如果一下子引进了太多的欧洲人,就会极大地改变国内的人种构成,可能会给未来埋下隐患。这种隐患倒不是说他们会他们会造反,这不可能,主要担心的是文化和思想上造成的混乱,延缓东岸民族的融合。
对这个观点,分管科教文卫及宗教民族事务的邱海洋执委也表示赞成。他是第一代穿越的中学生,曾经在义成地区当过行署专员,后来又干过科技部长,是老资格的执委了,影响力很大。邱老认为,现在国内信仰天主教的基本都是欧洲移民及其后裔,同化他们本就需要花费时间,如果一下子再涌进来太多人,恐怕会增加难度,因此他不赞成让太多欧洲人移民过来,认为像现在这样每年转正一批非国民的节奏就正好,不多不少,刚刚好。
邱海洋这么说,其他人也不好反驳他,因此这事就给否了。
但修路、建首都所需要的劳动力缺口又真是存在着,谁都无法视而不见。所以,邵耀光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拿出来一个新的对策,那就是照样从欧洲引进大量难民,不过却不是到本土,而是运到南非的黄黑分界线那里定居垦荒,充实当地的人口。另外,新华夏岛、澳洲等殖民地也有分配名额,以让他们那空空如也的大地上有些人烟。而作为交换,上述几个殖民地不得再随意截留从远东前往东岸本土的移民。即便有移民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滞留在当地,日后也要遣返到本土,不得在当地定居。
当然仅仅这样还不够。邵耀光还打算,拨款重修移民部的运输船队,尤其是专为移民打造的“短跑冠军”级运输船,更是要大造特造,以补充这些年来的损耗。要知道,最近十来年,本土对于移民事务真的是有些懈怠了,多年未有投资,当年规模庞大的“短跑冠军”级移民运输船因为海难、退役对因素,整整缩水了接近一半,单从数量上讲甚至不如同样承担移民运输任务的笛形风帆运输船、大飞剪货船了。
当然这也和远东移民来源日渐枯竭的现状有关。现在中国大陆局势进入僵持期,登莱、宁波诸藩又安定多年,人们出海的意愿本就不是很强烈。即便是人少地多的宁绍地区,当地人也更愿意移民去登莱、黑水、满蒙等地,甚至就连下南洋去文莱、帝汶岛都觉得不错,而不是前往万里波涛之外的东岸本土,毕竟那实在太危险了,离家也太远。
于是,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挤压下,中央投资于移民的钱开始慢慢变少,逐渐转移到了本土的各项建设之中,以平息部分人对于花巨资搞移民的不满情绪。
不过邵耀光显然不认同这种看法。他受他父亲的影响很深,认为东岸产业发展到了关键时刻,对人口的需求越来越大,即便如今本土出生的人口可以抵消一部分缺口,但还是有些不足,必须从外界加入输入。因此,他打算重新增加对远东的投资,大量订购新的“短跑冠军”级移民船,争取在几年内将目前每年到岸的大约三万移民的数量增加一倍——好吧,这可能有些难度,但即便增加不了一倍,增加个50%以上也是好的。恰好这回南方的廉梧管委会成立,抓了一大批俘虏,正好分批运回本土,投入到拉普拉塔新得之地上面去,一方面修建基础设施,一方面定居垦荒,一举两得。
今天邵耀光来到东方港码头,其实所谓的视察只是个幌子,他真正的目的,还是公开发表讲话,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志传递出去。这是他执政后的第三件大事,几个月来一直在酝酿,今天就借着这个机会宣之于众。施政纲领就应该让每个人都知晓,他不害怕辩论,也不害怕激起反对,有些事情该做就做,不用遮遮掩掩。
“……六十年前,早期的移民们就是在这条栈桥上的岸。这些移民的到来,给我们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我们通过移民建起了房屋、道路、码头、工厂、农田、水库等一系列的设施,将整个国家建设得漂漂亮亮的。所以,我认为咱们移民国家的性质不会改变,也不应该改变。”邵耀光背着海风,朝跟过来的众人说道:“一个国家,只有兼容并蓄,才能够获得最大的发展。想想咱们国家历史上的盛唐时期,吸收了多少外国人才、外部文化?我们吃的面条、吃的饼,坐的椅子,用的桌子什么的,哪一样不是来自外界?就连我们现在称作传统乐器的很多演奏器具,不都是从胡人那里传来的么?一个国家把自己封闭起来,是没有好处的,是要落后的!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文化需要交流才能得到发展,不能吸收外来文化化为己用,老在自己那所谓的传统小圈子里打转,那么这个文化很容易堕落、蒙尘。我对我们的传统中华文化非常有信心,因为它包容、深邃,且充满生机,可以同化其他民族的东西,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达到革新、升华、丰富自己文化的目的。这是在历史上无数次被证明了的事情,我毫不怀疑!因此,继续加大外界移民的输入,就像不断往我们的文化熔炉中添加养料一样,是非常必要的。”
邵耀光这话说得众人一愣一愣的。他们下意识觉得,之前风传的消息果然不假,中央大概又要恢复以往对移民的投资力度了。不过这移民的方向看样子还是有所侧重,远东移民不出意外的话会占到绝对多数,来自欧洲的移民数量还是会少一些,虽然目前获取起来看样子比较容易一些。
只是,远东移民这些年慢慢变少也是有原因的,其中固然有本土投资不力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那边本身移民来源的枯竭啊!邵主席新官上任三把火,要在移民上面做文章,这大家都可以理解。只是,你确定可以捞到足够的移民人口吗?难不成,中央下达给远东诸藩的政策又要产生新的变化了?那这可真是大事了!
(https://www.lw00.net/1862/1862970/44434412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