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打扶桑抢黄金
虽然自身的品级不算高,但夏伍言好歹也是督办扶桑事务钦差大臣,勉强也算是够得上是帝国高层官员了。
因此夏伍言也是知道一些帝国的政策,知道帝国一直都是想要提高黄金储备,然后搞什么金本位制度。
为此帝国最近这些年都是在搜罗黄金,据传财务部那边为了最后能够实行金本位制度,正在收罗海量的黄金,而收罗的规模都不是用两来计算的,而是用吨来计算的。
帝国为了黄金,连遥远无比的澳洲和美洲都去了,更别说近在眼前的扶桑了。
而最近这些年,帝国在扶桑的贸易,主要也是以出口货物,然后换回来各种金银为主。
如今发现了一个大金矿,而且还是一个岛屿上的金矿,并不是向土肥金矿那样地处本州岛关东地区,因此夏伍言动心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虽然已经是打算出兵佐渡国了,但是如今刚在大阪打了一仗,作为主力部队的第一混成旅都还在大阪呢,因此这一时半会的也难以抽调兵力去佐渡国。
对此,夏伍言也不着急,反正扶桑地区已经是处于帝国的掌控之中了,什么想要打,打哪里,那基本都是帝国说了算,一时半会的也不着急。
就当夏伍言在扶桑折腾的时候,国内地区也是正式开始了法定货币的正式发行!
十一月份,帝国通过大唐朝报,正式向全天下昭告,从宣平十六年开始,正式施行废两改元,并推出法定货币‘元’。
这份昭告内容说的比较详细,基本上是把民众们所关心的都是正是通报了出来,包括废两改元后的一些详细措施。
比如原有的银票可以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进行兑换新货币。
同时禁制民间铸造银币,禁制银行发行纸币等,禁制外国铸造的货币在国内进行流通等。
为了避免社会动荡,对帝国的金融改革政策造成阻碍,实际上这一次的废两改元,更多的还是象征意义,而实际改动的并不多,尤其是和民众息息相关的一些东西并没有改动多少。
民众所拥有的财富,不管是以现有的银票所持有,还是以以往发行的金币、银币、铜币,乃至前朝时代乃至如今私人所铸造的银块、金块这些,都不用发生贬值的情况。
对于普通人而言,最大的改动兴许就是原有的银票换成了纸币。
但是这种看上去并没有进行多少实际性内容的改动,其意义却是非常庞大的,只要帝国把法定货币的概念推行下去,然后让民众开始逐步接受法定纸币,那么后续帝国就能够真正的实施金本位政策。
并且逐步把日常使用的货币,从以往的贵金属货币过渡到纸币中来。
这一点,才是帝国最希望看见的。
十一月份公布的这份圣旨,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动荡,甚至连股市那边都是没有引起太大的波动,人们很平静的接受了明年法定货币的发行这个事实。
开了这么一个好头后,也是让李轩安心不少,如今看来,经过多年的习惯培养之后,帝国的民众对官府发行的纸币排斥力度已经是不大了。
等到十二月份的时候,帝国上下已经是完成了对这一次废两改元的准备,财务部下属的造币局,已经是提前铸造了大量的新型硬币,包括金币、银币、铜币。
而这些货币都是按照新法定货币的币值所发行。
同时发行的还有大量的法定纸币。
这些银币和纸币,已经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前储备到皇家银行和帝国银行的众多分行,只要等到宣平十六年,就能够正式向全国发行。
在准备的过程中,十二月悄然流逝,在十二月的月底,按照帝国多年的传统,自然也是制定次年财政预算的时候。
而制定财政预算的时候,其货币单位已经是从之前的两改称了元。
当然了,按照废两改元的详细政策,实际上一元钱和一两银子的价值是相当的,因此,数据都是一样的,只是单位变了而已。
但是,按照金银比例的逐步变化,以后一元的价值就会逐步比一两银子多了,没办法,谁让从全球各地输入到帝国的银子越老越多,银子持续贬值呢。
在十二月下旬,经过军方和内阁的争论,然后军方内部的陆海军争论,内阁自身也是进行了诸多争论后,正式确定下来了宣平十六年的财政预算。
大唐帝国宣平十六年的中央财政收入预算为一亿元,在这份财政收入预算里,第一产业,也就是种植、养殖等农业、畜牧、林业、渔业等相关等产业,所贡献的中央财政收入大概为四千万五百万帝国元,占据的比例是百分之四十五。
仅仅是从这个比例,就能够看得出来,第一产业对大唐帝国的重要性依旧是非常重要了。
要知道,这个数字其实已经是大唐帝国严格控制农业税的结果了,为了扶持国内民生,鼓励农桑,大唐帝国除了最早统一时期因为军费的缺口,而调高农业税外,实际上其他年份,普遍都是调低了农业税的征收。
要不然的话,也不会这么多年过去了,农业税方面的收入不增反降了,要知道过去这么多年里,可耕地的面积可是持续增加呢。
通过各种方式的减税、补贴,也是大唐帝国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同时刺激农村经济活跃度的的重要手段。
农业税方面多年没有增加,但是大唐帝国的财政收入却是年年增长,而且增加的幅度还非常大,这自然是因为工商业的发展。
除了来自于农业的税收外,剩下的财政收入自然是来自于工商业了,工商业的税收包含了众多税种,比如盐茶特别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企业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等超过一百多种税种。
其中的企业所得税乃是重点!
本来关税也不少的,但是大唐帝国为了鼓励海外贸易,采取的是低关税,而且如今大唐帝国的贸易,主要是以出口贸易为主,进口的都是一些原料,数量其实很少。
因此,企业所得税就成为了重点!
但凡是在大唐境内从事工商业,甭管你从事什么行业,只要是经营活动都得交税。
所以企业经营好不好,赚不赚钱先不说,但是税务局肯定是有税可以收的。
得益于国内的工商业发展迅速,这工商行业所贡献的税收所占据的财政收入比例,也只从早年的百分之二十,再到三十,再到五十,然后是到如今的百分之五十五左右。
实际上根据财务部的统计,如果从全部税收来统计的话,其实来自于工商业方面的税收比例会更大,可以达到百分之六十几。
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因为大量地方普遍采用减免税收的政策来吸引企业落户、投资,所以很多工商业的税收是没能收上来的。
比如大名鼎鼎的临高渔业工业区,这个以渔业发展而闻名的工业区,一直都是采取优惠力度非常大的招商政策,除了国家政策外,人家地方财政甚至敢直接返还大部分的税收给企业。
临高渔业工业区算得上是比较极端的工业区,其他城市不会搞的这么极端,但是多少都会有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下,其实帝国是损失了一部分税收的,但是这也是发展过程中所必须做出的牺牲!
对于很多地方而言,如果不以税收优惠等各种优惠作为吸引力,资本根本就不会跑过去建立工厂,同样的条件,他们为什么不去上海?而非要跑到你这个穷地方来投资?
为了地方发展,帝国里的所有地方官府衙门,都是一门心思的向中央申报优惠政策建立各种工业区,而帝国中央为了扶持地方发展,有时候也是不得不批准。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损失了大量税收的话,工商业所贡献的税收,至少还能够再提高百分之三十以上。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帝国给予丰厚的各种政策,国内的工商业也不可能发展的如此迅速。
宣平十六年有一亿元的财政收入预算!
如果是按照帝国最近几年严格控制财政收支,财政支出预算不会多也不会少,大概也是在一亿元,而且极大的可能性会一亿元,留出部分作为财政盈余。
但是今年,财政支出预算却是达到了惊人的一亿一千万元,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出现高达一亿元的财政赤字,这样的财政赤字,在往年几乎是不可看见的。
然而多出了财政赤字的前提下,军方所获得的军费总额却是和往年持平,内阁各部门的行政费用基本上也是和往年差不多。
然而今年的财政支出预算,一共也就九千五百万两银子,也就是说,在今年财政支出预算达到一亿一千万的情况下,包括军费在内,以往的众多预算比例却是相对应下降了。
那么多出来的钱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
这多出来总数达到一千五百万元的财政预算,全部都将会用于水利建设。
大唐帝国的君臣是被今年的黄河-淮河大规模洪涝给吓怕了,死伤数千人,受灾人口达到千万之巨,经济损失就更不用说了,最保守估计也是超过五千万。
他们担心今后再发生类似的大规模洪涝或者旱灾,所以不管是李轩还是御书房的那些大臣们,都是下了决心,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水利设施搞好。
为此,他们不单单把今年增加的财政收入填进去了,还准备发行高达一千万两银子的国债。
而这些钱,无一例外都会用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水利设施建设的。
这么多钱砸进去,李轩就不信搞不好水利建设!
(https://www.lw00.net/1917/1917727/43969154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