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宁可信其有
平常开会的时候,李轩都是会给这些臣子们充分的争论时间,甚至很多时候他都不出声,一直等到臣子们争论结束,做出结论才说那么几句。
不过大事要事的情况下,他却是会跳过这些,从而进入一个极大的反差状态,那就是他自己说,臣子们听着就行了。
这一次虽然李轩也是说了那么几句,问臣子们该如何应对,也是给了几分钟臣子们发言的时间,但是面对臣子们的争论,李轩却是直接就制止了。
这都什么时候,还吵,吵个屁!
时间紧迫啊,现在大雨已经是逐步向北转移了,再等那么几天,估计淮河流域就会开始下大暴雨,然后是河南和山东地区,这么下个十天半个月,洪水就来了。
李轩那有时间听着他们吵架啊。
当场就是直接抬起了手!
当李轩抬起手的时候,众多臣子们一个个都是正襟危坐,同时很自觉的闭上了嘴巴。
这些大臣们,都是混在朝堂多年的老油条了,一看李轩这个动作就是知道,圣天子要讲话了,赶紧做好,同时记好笔记,要是听漏了那么一两句,从而办错了事,那么事情可就大条了。
李轩环视一圈,见二十多个正二品高官以及七八个陆海军的上将、中将们已经是齐齐抬头看向自己,这才是放下了手。
然后缓缓道:“这一次的气象预报,有可能是虚惊一场,但是也有可能是真的会发生,而一旦发生,那就是会波及数省地区,数千万百姓,所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京畿各衙门,各地方衙门都要对此事保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防洪抗洪的各种措施!”
李轩继续缓缓说着:“内阁方面需要立即组织救灾物资,尤其是粮食以及药物!”
“吏部和督察院以及农部、工部等机构共同派员,向各省道派出防洪督导组,督导各地地方衙门的积极防洪抗洪以及后续救灾事宜!”
“再准备一笔救灾资金,不得少于五百万两,用于后续可能出现的救灾支出!”
“同时要提前转移危险地区的百姓,避免大范围的伤亡!”
李轩的语速不算快,说的话也是很简单,但是下面的大臣们,没听到一句话都是会直接记下来,因为这个时候,圣天子李轩已经是直接发布任务的,办不好就等着丢掉乌纱帽吧。
甚至更加严重一些,如果因为工作出了差错,丢掉身家性命也是有可能的。
李轩说完这几句后,又是把视线投向了军方的将领,开口道:“不管是敌人入侵还是天灾,面对危难时刻,帝国军人都应当勇敢的站出来,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一次军方应当积极参与防洪抗洪,保家卫国!”
李轩并没有说的很仔细,因为他不用说的太仔细,防洪抗洪,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他李轩就算是有着后世的见识,但是也只能说一个大概,而具体措施,还是需要结合时代和地区,因地制宜。
所以李轩的话,实际上只是一个总纲,具体怎么做,李轩不管,但是他要看到成效。
说完这些后,李轩也是没有在会议室里停留,而是很快就是出去,留下那些大臣们自行讨论。
离开会议室后,李轩又是召见了翰林院调查统计科的官员,让他们重点关注北方各地区的情况,尤其是河南、山东、皖北道、江北道这四个省道的情况,一旦有动乱的迹象,立马报告。
天灾将会带来可怕的后果,这个后果不仅仅是对民生经济的影响,同时也有可能造成动乱。
这种混乱时期,总会有一些野心家试图趁机搞事。
而李轩自然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
等到午后时分,一群大臣们也是陆续走出了会议室,而身为众臣子之首的御书房值班大臣,大学士柳八苟也是向李轩递交了关于此次防洪抗洪的紧急措施。
整体上,大部分的措施都是根据李轩所提的要求所制定的,所完善的只是细节而已。
李轩略微翻看了后,就是点头道:“就这样吧!”
得到李轩的正式批准后,大唐帝国也是迅速行动了起来!
首先,是以三百里加急,部分路段甚至是五百里加急的方式,向北方各省道、州府,尤其是开封府、徐州府、淮安府这几个重点区域派出了信使,信使将会携带气象报告书以及内阁文件,要求各地方衙门要立即展开防洪抗洪工作,不得有任何的怠慢。
这是为了给北方各地区的地方衙门发去警报,毕竟这年头,能够做出完整气象报告的也就只有皇家理工学院了,而其他地方的话,对天气的预报只能是依靠老人的经验来判断,就算是经验再丰富,他们也很难判断的出来,这一场雨有可能延续一个月以上。
邮递司在这一天下午,派出了足足一百多骑,奔赴长江北岸的各省道,他们途径驿道纵马飞驰,这些骑士丝毫都不吝惜马匹的体力,用着最高速度朝着各自的目的地而去。
这些骑士,穿着特殊而显眼的红色制服,同时还会携带一面黄色小旗,小旗中间有个大黑子‘急’,同时每个骑士佩有马刀以及遂发手枪,路上如果遇上不长眼的挡住,骑士都有权力直接开枪杀人的。
虽然说邮递司已经是一个独立机构了,而且还会承接民间的商业业务,同时里头也没有现役军人担任军报使者了。
但是这个独立机构依旧是内阁和军方共同派人管理,邮递司里的大量工作人员里,绝大部分依旧是军方退役人员。
尤其是这些骑士,基本上清一色是陆军里的退役骑兵!
而驻守在每个驿站里的人员,基本也是退役军官以及退役士兵担任!
邮递司的使者,是被允许拥有武器,并且拥有对阻拦军报的人直接开火的权力,其权力,比同样是让军方控制的各大保镖公司还要更大一些。
毕竟,在电报通讯搞出来之前,大唐帝国的驿站体系将会是最为重要的通讯手段,通过三百里加急,乃至五百里加急,把消息以及文书快速传递到各地去。
当初如果不是因为驿站体系规模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难,同时为了平衡成本,不断的加大承运民间信件、货物的业务量,导致军方很难直接管理这个机构的话。
都不会出现内阁和军方共管的情况,而会是一直都属于军方管理。
这些邮递司的邮递骑士们,从金陵城鱼贯而出,然后奔向各地,当然了,他们并不会说是一口气直接跑到山东,河南什么地方去。
他们往往是是直接到了下一个驿站之后,就会把需要传递的信件交给接力的骑士,采用接力的方式不断的向前传递。
通过驿站体系向北方各地传递信息的同时,御书房的值班大臣们,也是从各部门抽调了相关官员,然后组成了四个防洪抗洪督导组,分别奔赴河南、皖北、江北、山东四省道。
他们虽然不可能做到一天跑几百里,但是也是都快马加鞭,一路上将会换乘马车前进,速度不会太慢。
这,也是得益于大唐帝国一直以来对交通建设的投入力度比较大,一些小地方,偏远的地方不好说,但是在重要区域,比如说大城市之间,都是有比较完善的官道相连的。
大唐帝国的官道,其基础自然是前明时代的官道,大唐帝国的官道体系,是在前明的官道、驿道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新建。
而大唐帝国的官道标准,其实也不算高,首先对官道的宽度没有太大的要求,普通的宽度是两米,而部分重要官道宽度可以达到了四米。
这个道路的宽度也不是乱来的,而是有根据的,首先,普通官道,必须能够通行马车,而部分重要官道,必须能够同时通行两辆马车。
而大唐帝国的马车规格,也基本是统一的,大唐帝国早年也是没有制定过什么马车的规格,而是在统一战争期间,为了让军方的后勤马车更好维护,制定了统一标准,那就是双马并排拉动的马车,其轮距为一点四米。
随后,这个轮距的标准也是被应用到了所有的官方马车上。
而官方的带头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随后民间的马车也是逐步改为这个标准。
所以到了今天,除了特殊车辆外,大部分通行的双马拉动的马车,不管是两轮的还是四轮的,其轮距都是标准的一点四米,当然了,这仅局限于新建造车辆,如果是以前的车辆,轮距那就说不准了。
同时,大唐帝国也没有强行规定说,所有马车的轮距就一定是要一点四米,这个一点四米,只是官府以及军方自己的单马以及双马并排拉动的马车轮距标准而已,实际上,官府以及军方都还有三马甚至四马并排的重型运输车辆以及炮车,其轮距可是大于一点四米,有极少数的车辆甚至都能够达到三四米的轮距呢。
(https://www.lw00.net/1917/1917740/441436532.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