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8章 仿制“边区造”手留弹
在哈布斯堡家族研究对付瑞士抵抗军的战术的时候,北海国吕讷堡草原上,马林也在和手下将领们研究如何攻破莫斯科大公国的军队大阵。
马林的要求还是很高的,他要的不是击败,而是击溃。莫斯科军队若是被击败了,也许能够整体退却。若是能保住大部分实力,接下来围攻莫斯科城也是很麻烦的。
什么?你说哥萨克的追击?马林这次也就带5000哥萨克骑兵过去,可能不够用于追杀。要知道,人数过万,无边无际。莫斯科大公国军队,是数个甚至十数个无边无际。这么多人,即使败退,在最前面的人,因为被后面人堵着,没法及时逃跑。同样地,前面的人,也阻挡住了马林军队的追杀。
若是十万军队,即使追杀十万头猪,也要耗费很大的力气和时间。若是因此被莫斯科大公国的精锐跑掉,躲进城里面,那可就困难了。
所以,马林此战的要求不是正面击退敌人,而是击溃敌人!不让他们有掩护主力逃跑的机会!
这样一来,就要求北海国的军队,拥有迅速突破其正面防御,让莫斯科军队的高层反应不过来,失去带领主力逃跑的机会。
之前,马林已经确定了战术,就是用炮击和使用独头弹的发条打火枪正面对敌的战术。
这一套战术,若是用来对付西欧国家的军队,肯定会大获成功。因为,西欧国家的军队,习惯把精锐老兵放在前排,后排是新兵。
若是独头弹和炮弹一起上,一下子就能杀伤对手大量的老兵和精锐,使其丧失大部分战斗力。
可莫斯科军队的战法和战术,沿袭蒙古。面对敌人的弓矢和火器,蒙古式的莫斯科军队,往往会在最前面放上一批炮灰,让炮灰兵吸引敌人的火力。然后,主力从后面冲上来砍杀。
这是华夏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手艺,后来的后金,也惯于使用这种手段。他们在东北的深山老林里,抓捕野蛮剽悍的“生女真”,让他们穿上重甲,冲在最前面。
但很多生女真是林中猎户,并不擅长骑马。于是,后金军队就把这些不擅长骑马的生女真绑起来,固定在马鞍上,让他们当炮灰,带头冲锋。若是活下来,赏赐几瓶烧刀子,或者放任其烧杀抢掠。若是死了……啥都没有……
莫斯科大公国被蒙古金帐汗国统治几百年,也学会了这种无耻的战术。不过,他们不是用啥野蛮人,而是直接让底层百姓拿上破旧的长矛,连铠甲都不发,让他们在前面冲锋。如果后退,正规军会对他们“执法”,当场斩杀。反正,莫斯科大公国人口众多,而底层百姓,在莫斯科大公国的王公们眼里,不过是灰色牲口而已,不怕消耗。
所以,击退莫斯科大公国军队的第一拨进攻,没啥好高兴的。因为,对方精锐肯定在第二拨。打掉对面第一拨,几乎不会让对方伤筋动骨。
因此,马林决定,学习鬼子的战术,从侧面发起猛烈的攻击,使其阵脚大乱。
之前,马林还“发明”了威力巨大的改良型的“一窝蜂”,对敌效果非常好。即使身穿东方式样的铠甲,也难以抵挡“一窝蜂”发出的神机箭。
但是,经过多次对抗演练后,马林和手下军官们发现——如果对方侧面有大盾掩护,一窝蜂的杀伤力会大大减弱。偏偏莫斯科军队中,有不少刀盾兵,手持圆木盾,经常用来保护侧翼。如果遇到刀盾兵,“一窝蜂”的杀伤力会大打折扣。
“鬼子是如何突破果军的防御的呢?”马林冥思苦想。
之前,马林以为是两挺歪把子机枪的功劳,毕竟火力压制。但一想也不对,歪把子机枪火力固然强,可果军的捷克式机枪也不弱,甚至更优秀。
然后,马林想到了鬼子最经典的武器——掷弹筒!
一般来说,面对鬼子的进攻,果军不会傻乎乎地站在那儿和鬼子对射,肯定会构建防御阵地阻挡。比如,电视里常见的在街道上堆砌沙袋。这种沙袋,防护力很好,子弹也打不穿。歪把子机枪再厉害,也难打穿沙袋,最多压制得果军不敢抬头。但是,要端掉这种防御阵地,显然是火炮更好使。
可问题是,鬼子一般负责侧翼包抄的机动部队,是不大可能抬着火炮上的。即使九二步兵炮轻便,那也是两百多公斤,四百多斤呢。
所以,鬼子的突击部队,一般携带的是另一种神奇的火力压制武器——掷弹筒!
掷弹筒射程较短,正面对轰,肯定不是正经火炮的对手。但是,两军交战,炮兵阵地一般都是针对正面敌人的,不会有人傻到把火炮闲置下来,防备侧面可能出现的敌人。
所以,一般军阵对决,侧面很少有火炮,最多购置机枪阵地和机枪暗堡。而掷弹筒呢,正面对轰不行,但非常擅长拔除机枪阵地。若是暗堡,就只能请九二步兵炮直射了。
但野外战场很少出现暗堡,一般只有要塞,才会修建很多暗堡。毕竟,暗堡修建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仓促间,构建的机枪阵地,往往都是堆一点沙袋,或者,挖个战壕,堆点土,就构筑成了机枪阵地。
若是用枪械对射,进攻部队哪有那么容易打得过有沙袋和战壕掩护的机枪阵地啊?但是,掷弹筒能!掷弹筒射程不愿,一般也就两三百米。但是,它是曲射的!
意思就是,他可以把香瓜手蕾,发射进对面的战壕或沙袋工事里面,直接炸飞机枪手……
没有了机枪的火力压制,鬼子的突击队就很容易突进来。然后,用歪把子机枪,在果军的侧翼肆虐。果军的汉阳造,哪里是歪把子机枪的对手?所以,很容易被鬼子在侧面击溃。
不过,鬼子这一套,在美军和苏军哪里却不太好使。为啥?因为二战时美军和后期的苏军,把波波沙冲锋枪和汤姆逊冲锋枪,都装备到了班组,也就是基本每个班都有装备。
你鬼子每个小队的确有两挺歪把子机枪,火力凶猛。可是,你突进敌军阵地的侧翼,相当于和人“短兵相接”了。这个距离上,冲锋枪和机枪的杀伤是差不多的。
果军缺乏冲锋枪(主要是子弹打不起),可美苏军队冲锋枪多啊。所以,鬼子的侧翼突击队,若是突入敌军侧翼,若是面对缺乏冲锋枪的果军还好,占据优势,击溃对手。面对每个班组都有冲锋枪的美苏军队,就没优势了,甚至是劣势。毕竟,冲锋枪在近距离战斗中比机枪轻便好使。
另外,顺便提一句,鬼子军中冲锋枪装备率很低。为啥?和果军一样,子弹打不起……
没错,鬼子国内矿产资源贫乏,金属产能很有限,制造子弹是需要大量金属的。所以,冲锋枪这种极为浪费子弹的武器,不是没技术,而是子弹消耗不起。
但是,如果把鬼子的战术,以及对付战壕很有效的掷弹筒拿去一战时期,绝对能够大杀四方。因为,一战时期冲锋枪刚出现呢,没有大规模列装。这种掷弹筒搭配歪把子机枪的火力,绝对是无敌的。
巧的很,果军的装备水平,差不多就是一战级别的。面对代差一般的火力和战术,自然不敌。不是鬼子多凶猛,而是他们的战术和火力,恰好压制了果军。只有兔军,不和鬼子刚正面,受到的损失才小一些。但在反扫荡过程中,若是正面对上,也讨不了好。
……
也就是说,马林“发明”的改良版“一窝蜂”,代替了机枪的作用。但是,若是对方竖起大盾,就需要类似“掷弹筒”这样的猛火力武器,打开局面了。
但是,就目前而言,马林没这技术能力啊。鬼子的专门用于掷弹筒的小香瓜手蕾,根本造不出来。主要是引信问题,没有现代化学能力的马林,不但缺乏大威力的装药,也没有不需要明火的引信。
现在北海国的所谓手留弹,基本就是个带细长引信的土榨弹。这玩意,若是扔出去,不巧扔进水塘里的话,引信会直接被水熄灭。扔进沙堆里,也容易被沙子遮盖住火苗,导致熄灭……各种缺陷……
……
马林左思右想,觉得搞掷弹筒不现实。但是,手蕾倒是可以发展一下。
虽然手蕾的打击距离只有三五十米,远不如掷弹筒的两三百米。但是,要看年代的啊!
这个年代,军队武器还以冷兵器为主。虽然莫斯科军队也有火枪火炮,但肯定全部布置到正面去。侧面嘛,能有弓弩就不错了。
所以,只要有合适的手蕾,完全可以靠近到三五十米的距离内,然后扔手蕾攻击……
就算对面侧翼有大盾兵掩护,面对手蕾,盾牌是无力的。即使北海国使用黑火药这种很low的装药,炸不死几个人。但是,让几步内的敌军失去战斗力是毫无问题的。
等到刀盾兵失去战斗力,其他兵种失去防护。然后,再点燃“一窝蜂”,以机枪的火力密度进行打击,肯定能奏效……
然后,问题来了——手蕾怎么造?
马林直接想到了边区造……
当年的边区造的手留弹(河蟹),那叫一个一言难尽啊。但是,也够吓人的,也能废掉敌人的战斗力……
而边区造手蕾的技术吧,就和马林这个年代一样,都是铁匠捶打出来的,技术含量很低。那铁壳子,一般铁匠都能造得出。
不过,和边区造相比,北海国是有优势的。主要是,北海国拥有优质的钢材!边区造没有钢铁厂,几乎都是用土炉子冶炼出来的劣质生铁,质量很差。想要造武器,居然要去拆铁轨。不然,钢铁质量不达标。
而北海国钢铁厂连合金钢都搞出来了,虽然和边区兵工厂一样,都缺乏现代机器。可是,钢铁质量上,却是北海国胜出。
所以,同样仿造M24手留弹,北海国的兵工厂,还是有优势的。而且,德意志人模仿德国佬的M24手留弹,没毛病……
不过,因为缺乏化学技术,马林也搞不出拉发点火的装置。因此,他只能选择引信点火了。
具体的,就是把细长的引信藏在中空的木柄里。为了防潮,木柄底端用油纸蒙上。使用时,戳破油纸,把火绳伸进去点燃引信。然后,扔出去……
严格说起来,这种手留弹,和边区造不相上下。边区造是钢铁质量差,而北海国手留弹,则是点火方式极为落后,连边区造都能搞出拉发装置呢……
(https://www.lw00.net/1928/1928093/68043449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