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张良论天下局势!
张良隐居不出,让太子萧锐亲自去请?
李元芳很生气,觉得此人很过分,就算有才能也不能恃才傲物!殿下身边又不是没有谋士,贾诩和郭嘉都是人精,难不成还差他一个张良?
萧锐却笑了。
前世有刘备三顾茅庐请卧龙出山,今世有太子萧锐请谋圣张良入世!
啧啧,以后必然是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甚至乎…以后做皇帝没啥名声,靠着这段佳话混迹在后人记忆中呢,所以要去,为什么不去!
当即,萧锐入殿去请旨。
“父皇,儿臣想去一趟宣州!”萧锐开门见山。
夏皇正在批阅奏章,忽闻萧锐这个请求,诧异地看着他。
“昨日才有刺客刺杀你,你今日就要去宣州?胡闹!不准去!”夏皇训斥了一句,但他了解萧锐,继续问道:“去宣州干什么?”
萧锐笑道:“父皇在宣州长大,那里沾染龙气,据说人杰地灵。昨日儿臣休沐,巧遇明义伯之女吕素,她向儿臣举荐一名贤才,名为张良!儿臣昨日派人去了一趟宣州,但可惜,此人有傲骨,不愿进京。儿臣起了爱才之心,所以想亲自去请!”
“你召他入京,他都不愿意来?此人就算有才,也太高傲了!而且才能分为很多种,此人到底如何,道听途说可不行!”夏皇说完,看向一旁的颜小小,问道:“你从宣州而来,可曾听过此人的名声?”
颜小小恭敬道:“回禀陛下,奴婢听说过此人的大名,在宣州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据说曾受仙人指点,学得兵法。都说他聪明绝顶,精通谋略,有制胜于无形,决胜千里的本事。但因为出身寒门,虽然精通四书五经,但迟迟不能高中,便隐约山野。”
夏皇点点头,道:“身为太子屈尊去请,本不合礼数,若此人真有大才,倒也不失一段美事。乱世出英雄,如今国战开始,很多埋没的人才都会显露出来,你亲去宣州的传出去,必将引起反应,让有才之人心生鼓舞。”
萧锐倒是没想到这个,如今深入一想,发现这是一个大契机,于是忙道:“父皇,儿臣有个主意!”
“说!”夏皇道。
萧锐笑道:“儿臣的詹事府缺人,何不成立招贤馆,招揽天下能人异士!这几天就让《大夏日报》先宣传,形成议论热潮,等儿臣去请张良回来,在由《大夏日报》推广,经有此事,招贤馆必将名闻天下…虽然朝廷有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但毕竟还有很多能人异士不善四书五经,只能埋没岁月之中,蹉跎一辈子。儿臣向往的大夏,能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夏皇也忍不住地重复念道,他何尝不知道科举制度的局限性和束缚,但是就连他也不敢擅动科举。毕竟祖宗们好不容易推翻察举制,把选拔人才的权利从世家、门阀手中夺下来,再推翻科举制度不是自打脸吗?
就算夏皇智商过人,也想不出一个能取代科举的选拔方式!
夏皇感慨道:“若真是如此,那大夏必将更加兴盛!皇儿,朕与你共勉之!”
“另外,招贤馆的主意不错,朕准了。”夏皇笑道。
萧锐连忙抱拳,道:“谢父皇,儿臣这就去准备,这就出发去宣州!”
夏皇一瞪眼,说道:“朕什么时候恩准你去宣州了?”
“刚刚父皇说准了啊!海公公也听到了!”萧锐赶忙指向了海大富。
海大富一脸悲哀,他现在已经不敢说话了,一说话就得罚俸禄,他的棺材本啊。
夏皇哼道:“别再难为海伴伴了…你既然想去,也不是不可以。但不能公开前往,暗中的刺客都在虎视眈眈呢,要去只能悄悄去。”
萧锐笑道:“父皇放心,儿臣明白!儿臣带够高手,乔装打扮必然无人察觉。”
夏皇点点头,这才恩准。
随后,萧锐离开皇宫,让李元芳、典韦、养由基、伍战法准备,并带十位铁龙骑精锐,十余人准备好后分批出城,在城外集合,然后前往宣州。
当天傍晚来到江城府暂歇,次日早上继续赶路,晌午之前来到了宣州府。
一行人没有进城,而是直接前往张良定居的地方,青岩山。
青岩山山势俊秀,顺着羊肠小道进入山中,曲曲回回间,在一处山谷中有一处茅舍。
茅舍旁有山泉水汇聚而下的湖泊,反射阳光,熠熠生辉。虽是冬季,但茅舍旁青葱翠竹,平添了一抹绿色。
萧锐下马,步行走向茅舍。此时茅舍外的小道上,一位书童模样的少年站在这里等候,看到萧锐走来,赶忙问询:“可是萧公子?”
萧锐点点头,道:“我是,你是张先生的书童?”
少年应道:“我家先生已经泡好了茶,萧公子请!”
萧锐让李元芳、典韦在外等候,他随书童进了茅舍,就看到一位外表俊美的男子正在那里品茶。
男子而立之年上下,和郭嘉的年纪差不多,不过他的长相偏阴柔,故而用俊美形容。萧锐记得前世看过《史记.留侯世家》,其上描述张良:“状貌如妇人好女”,意思就是男生女相,长相女气,所以萧锐用俊美形容,还算恰当。
萧锐打量张良时,张良立即放下茶盏起身,恭敬行礼:“草民张良,拜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光临寒舍有失远迎,还望太子殿下恕罪!”
萧锐上前托起张良,笑道:“久闻子房兄大名,这次冒昧打扰了。”
张良忙请萧锐上座,然后为他斟茶,说道:“这是草民在后山种的茶树,自己采摘自己炒制,味道欠佳了一些,还望殿下莫要介怀。”
“哦?是吗?那本王倒要好好尝尝!”萧锐举杯一品,顿感口腔中充斥淡淡茶香,并略微带着苦涩。
味道的确不如御茶,但是萧锐却笑道:“茶的味道好不好,看和谁一同品了。今日这茶香,远胜宫中御茶。”
堂堂太子拍张良的马屁,张良也受宠若惊啊。
他虽然有智慧和才能,但毕竟是寒门出身,又无功名,此次全凭一身傲骨不接太子召见,一是试探,二是心灰意冷。
如果太子真的愿意礼贤下士,他张良愿意肝脑涂地,不然,那自己还是继续隐居,逍遥物外吧。
让他没想到的是,太子殿下果然来了,而且还表现的如此重视和随和,出乎他的意料。
士为知己者死!
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古人的操守!
张良起身,再次致歉:“殿下,小人不尊礼法,枉顾纲常,行为上肆意胡闹,劳烦殿下奔劳至此,小人深感歉意,愿意受殿下惩戒。”
萧锐挥挥手,道:“子房,若是亲自来此能让你看到本王之心意,本王甘之若饴!莫说宣州,就是福州,数千里之外,本王也不介意。能得子房这样的大才,如左膀右臂,更是大夏之福也!”
张良被夸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自己虽然优秀,但也没有这么优秀吧!
“殿下对小人如此看重,小人深感惭愧。”张良感动道。
萧锐问道:“那子房愿意随本王回京吗?”
“小人愿意,愿意效犬马之劳!”张良起身,再次鞠躬拜道。
萧锐又托起他,两人相视大笑。
接下来,两人继续品茶畅聊。
“子房,你觉得将来天下的局势会怎样?”萧锐问道。
张良试探萧锐的招贤纳士,萧锐自然也考究他的能力。而且萧锐没有难为张良,知道他隐居山野,所以并没有问他如何打败赵国,而是问他天下局势。
真正的大才谋士,会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观察天下局势,而这个局势是任何人,包括夏皇、赵皇等人都无法左右的,因为它暗含天地运转规矩的发展,单靠一个国家的皇帝是控制不了的。
就如同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他提出三分天下的对策,便是对天下局势的一种解析,并对刘备提出的安家立业的隆中对策。
郭嘉和贾诩都有自己的格局,并对天下的局势有一定的把握,张良自然也有。
此时,面对萧锐的询问,张良正襟危坐,他知道现在该他表演的时候了,既然决定了出山效忠殿下,那就得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不能让殿下失望!
“殿下,我有幸听闻了京都传来的《十胜论》,条理清晰,分析透彻,赵国虽然兵马众多,却是穷兵黩武,不出六个月,天气炎热之时,赵军必败!”
萧锐点点头,继续等着他往下说。
张良又道:“不过,依小人之见,赵国亡,不是亡在大夏的征伐,而是来自其他因素!”
萧锐眉头一挑,问道:“子房你认为是秦国灭掉了赵国?”
张良笑道:“殿下身边有两位顶级谋士,相信也进行过推测。而我的观点也是如此,而且按照现在的局势来看,十之八九!”
郭嘉和贾诩推测过,如今赵国全力攻打夏国,腹地空虚,虽然秦岭三座雄关各屯兵十万,依靠秦岭天险可挡百万秦军,但是攻城是下下策,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才是攻城。秦国不是元国,会干强行攻城的傻事。
“子房认为秦国会攻破赵国的三座雄关,大军长驱直入,一旦杀入赵国如入无人之境,从背后直插赵国皇都,覆灭赵国?”萧锐故意问道。
张良点点头,却又摇摇头,并笑道:“赵皇也不傻,他在三座雄关屯兵十万,都是精锐,而且带兵的大将都是心腹,亲人老小都被赵皇控制,想要拿下三关,难矣。”
萧锐来了兴趣,赶忙问道:“子房快快说来!”
张良笑道:“当夏赵两国打得如火如荼之时,秦国会在北枢关附近明修栈道,试图翻越秦岭,随后暗度雪原,此乃第一计!”
“考虑到秦国北方雪原的恶劣,无法大规模行军,所以侵入赵国的秦军不会多,也不用多,三千人足矣,便可趁着赵国腹地空虚,长须直入攻打皇都,此攻击为佯攻,所过之路的村庄屠杀殆尽,寸草不留,在百姓心中制造恐惧,凭三千人的机动性,想要彻底围剿可不容易!此乃第二计!”
“随后,秦国会在赵国境内散播谣言,宣称赵军大败,皇都也被秦军攻破,赵皇已死,赵国必灭!此谣言一出,本就恐惧的百姓必将信以为真!此第三计!”
“赵国境内谣言四起,秦岭三关必然军心动荡!秦国假装出兵百万,制造强攻北枢关的假象,军心本就动荡,北枢关将帅必将请求另外两处关口派兵增援!此第四计!”
“而秦国的真正目标,则是南离关!趁着人心惶惶,趁机用毒,潜藏在赵国的秦军发动进攻,到时…攻破南离关并非难事!此第五计!”
“一旦南离关破,其他两关形同虚设,到时腹地空虚的赵国犹如待宰羔羊,秦国直攻赵国皇都,灭掉赵国,毫无悬念!”
“赵国之败,夏军、秦军强,只占五成,余下五成中,四成是赵皇苛政,穷兵黩武,百姓怨声载道,军既是民,民心一散,军心难存。一成是太相信三道雄关防御,将八成兵力压到东方对抗大夏!秦国之野心,世人皆知,但赵皇自傲,可悲可悲…”
此时此刻,张良仿佛成了秦皇的座上宾,再为秦国出谋划策,连环五计,环环相扣,先让夏军消磨赵军,然后秦国先伐谋,再伐心,最后伐城!
到那时,夏国反倒是帮助秦国成立了大业。
张良又道:“殿下,秦国攻赵,是必然的,小人提出的计谋只是取胜的一种,损失会小一些,秦皇也许会采用其他办法攻城,但不管用什么办法,赵国的秦岭三关,挡不住秦军的狰狞铁蹄!”
萧锐点点头,忙问道:“那我们大夏该怎么办?难不成要提醒赵皇,让他小心秦朝?”
张良摇摇头,道:“提醒也没用,赵皇会信?他刚愎自用,就算朝廷有人看透,也左右不了赵皇的想法。除非赵国太子弑君登基,还可能有变数。但是…现在赵国的局势,一旦弑君,离毁灭更近了。而且,秦国为了东来,早就准备就绪,如今天时地利人和齐全,是阻止不了的了。这便是未来的局势之一!”
“秦国虽强,我们夏国也不惧他!到时候平分赵国疆土,夏、秦两国从未交过锋,所以不会贸然打起来!他会北上进攻齐国,南下进攻燕国,继续扩张!”
萧锐点点头,继续问道:“那其他国家呢?”
张良笑了笑,继续娓娓道来,“两虎相争之时,必然先清理干净四周的豺狼,燕、齐便是豺狼。到时大夏会和秦国达成一个默契,割分燕、齐两国,当然了,魏国和元国也会分一杯小羹!到最后这片神州大陆,北方为元国,南方为魏国,西方为秦国,东国为夏国!四国割据之下,会进行一个休整,暂时恢复休养生息,三年之内,不会再起兵戈。”
萧锐听完,长长舒了一口气。
真到那个时候,大夏的版图将扩充一倍。
“那接下来呢?”萧锐问道。
张良喝了一杯茶,笑道:“四国割据之下,最先挑起战争的必是元国。原因有三,其一,元国是游牧民族,他就算占领齐国之地,也是奴役齐人,齐人必会逃的逃,反的反,元国根本得不到休养生息。其二,殿下应该发现了,近年来天气越来越冷,看形势会越来越严重,恶劣的天气会让游牧民族的元国干起老本行,南下抢掠,元国奉行狼性信仰,不让他们抢掠根本不可能!其三,嫉妒和野心,这一点就不用小人多言了。”
萧锐点点头,非常认可张良的推测,不过更让萧锐担心的是这几年来越来越糟糕的天气,尤其是冬天的温度,越来越冷。
他的脑海中突然跳出一个词语:小冰河期!
萧锐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前世看过一篇报道,说中华历史上一共出现过四次小冰河期,第一次发生在殷商末年,直接导致周朝代商。第二次发生在东汉末年,导致了三国乱世。第三次发生在唐朝末年,导致了五代乱国。而第四次则发生在明末。
尤其是崇祯时期,是第四次小冰河期的巅峰,北方冰冻千里,河流结冰,漕运几乎废黜,就连南方都下了一尺厚的暴雪,有些地方的温度降到零下四十度!
极度的寒冷让农业遭受毁灭性打击,农民吃不饱怎么办?
还等什么,反啊!
而且,小冰河期不仅会让天地骤冷,还会引起旱灾,蝗灾,鼠疫等等。
萧锐响起上年年关前京都的那场大雪,就是十年内难得一见的暴雪啊,今年的天气温度更是骤降,比往年低了十度。
萧锐陷入了沉思。
若真是小冰河期,那自己就不得不早做打算了,趁着小冰河期未达到巅峰,抓紧想办法自救。到那时会有多少百姓冻死饿死...不可想象!
万幸,系统给自己降临了土豆、玉米、辣椒,算算日子,沈万三也快回来了。
(https://www.lw00.net/1942/1942952/8530476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