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红鸾记小说 > 第一百二十九章赠如意光绪难如意 册珍嫔宠…

第一百二十九章赠如意光绪难如意 册珍嫔宠…


皇帝自称天子,紫微垣在人间的投影,就是皇帝一家的居所——紫禁城。

        越过层层宫墙,人们看到了一个与前朝大不相同的后宫。

        在这里,皇子皇孙像宫外的孩子一样,热衷着放鞭炮的游戏。

        在这里,皇后嫔妃像宫外的母亲一样,关爱着自己的孩子。

        在这里,皇帝像宫外的父亲一样,享受着天伦之乐。

        紫禁城以乾清门为界,南面为前朝,北面后宫。

        后宫由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以及东西各六宫组成,这里就是皇帝的家。

        皇帝寝宫为乾清宫,皇后为坤宁宫,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是交泰殿,意味着“乾为天,坤为地,天地交泰,阴阳和合”。

        紫禁城宫殿的文饰图案,到交泰殿第一次出现了凤。东西六宫的名称,也大多暗喻男女,生儿育女。

        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十月的一天,正是慈禧皇太后为光绪帝选妃的日子。

        1888年冬天,来自全国的妙龄少女汇聚在御花园。她们将有人成为大清国的皇后。此刻,她们都被称为“秀女”。

        中国历代的后妃,大多来自贵族权臣之家。然而,为了巩固皇权的联姻,往往潜伏着更大的政治危机。

        到了明代,为了防范外戚干权,朱元璋一改旧俗,明文规定皇室后妃应选自民间。

        清朝入关后,皇帝的后妃主要来源于八旗秀女。

        顺治朝规定,凡满蒙汉八旗官员的女儿,年龄在13到17岁之间,都要参加每三年一届的选秀。

        其中不仅产生皇后嫔妃,也为皇子皇孙,亲王郡王等皇家宗室物色福晋。超过17岁又一直未被选中的才可以另行婚配。

        如此严格的选秀制度确保了皇族婚配的优先权。

        若按惯例,光绪皇帝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应当选妃,但满清有一条祖训,幼帝一经大婚之后就要亲政。

        因此,光绪皇帝的婚事一拖再拖,拖到了十八岁,属于慈禧太后的文武重臣安排好了,这才让光绪皇帝选妃。

        但是,与其说是选妃,倒不如说是慈禧太后安排一个人来监督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让宫女装束完毕后,非常的兴奋,一方面是他终于可以娶皇后,一方面是他大婚之后,可以实现真正的亲政,可以指点江山。

        经过反复选看,五位女孩幸运地走到了最后一关。

        他们是副都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静芬;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德龄和容龄;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

        但她们可能并不知道,真正决定命运的却是皇帝身后的这个女人。

        选后是在体和殿,事前准备了玉如意一柄,绣花荷包两对,谁收到玉如意就是皇后,收到荷包为嫔妃。

        在选妃现场,慈禧太后坐着,光绪侍立于旁,荣寿固伦公主和福晋命妇都在慈禧太后的座后伺候。

        光绪的前边有个小几凳,上面放着一柄玉如意和二对红绣花荷包,这就是所谓的定选信物。

        按清朝的选妃惯例,选中为皇后的,就把如意交到她的手中;选中为妃子的,则交以荷包。

        待五女站好后,慈禧太后拿起玉如意,对光绪说:“皇帝看谁最合适,你自己作主,你觉得合意的就可以授以如意罢。”

        说完,便把如意交到光绪手中。

        光绪说:“选后这等大事,还是请皇爸爸决定,子臣不能自主。”

        慈禧太后故作大度,非要光绪自己选,光绪见慈禧太后说得认真,便拿着如意看了一圈,踱步对这些女子一一观看。

        当走到叶赫那拉氏面前,他眉头紧皱,心想,这位姐姐似是年龄不小了,而且生得也太丑了,若选她为后,岂不有失大清脸面?况且自己真地难以喜欢上她。

        光绪皇帝黑着脸问她:“敢问姐姐你芳龄几许?”

        叶赫那拉氏不敢隐瞒,回道:“回皇上,奴婢今年二十一岁。”

        光绪皇帝听罢,心下已是冰凉。于是便越过桂祥之女,向德馨之女走去。

        光绪手持玉如意来到德馨的长女面前,见她仪态大方,姿容秀丽,很合心意,光绪情不自禁地想将玉如意递给她,忽然间听到慈禧太后大声说:“皇帝!”

        光绪连忙扭头望皇爸爸,只见慈禧向着交给桂祥的女儿直努嘴。

        光绪稍有犹豫,便立刻听到皇爸爸指着旁边李莲英手中的鸟笼说道:“这鸟儿翅膀长硬了哟。”

        李莲英一听,明白了当中的意思,展开他阴阳怪气的声喉大声说:“它翅膀虽然长硬了呀。若不听太后的,那他就会被赶出去,饿死在外头的!”

        光绪无奈,只好照办。

        他苦着脸将如意双手递给了叶赫那拉·静芬,瞧着她得意地接过如意,脸上浮起了笑容。

        她若不笑尚且够丑的了,这展颜一笑,皱纹横生,暴牙突起,越发让人难受了!

        慈禧见光绪喜欢德馨的女儿,怕她俩要选入妃嫔的话,恐怕也会有夺宠之忧,对叶赫那拉·静芬形成威胁,便不许光绪再选,而是命荣寿固伦公主,也就是当年丽妃之女,直接拿起那对荷包给了长叙的两个女儿。

        这样,选妃过程草草结束,光绪一下就傻眼了。

        于是,叶赫那拉·静芬被选为皇后,而长叙的两个女儿被选为妃。

        这叶赫那拉·静芬到底是何许人也?

        怎么这么令慈禧喜欢呢?

        却原来这位叶赫那拉氏正是慈禧太后的亲弟弟桂祥的女儿,也就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

        慈禧本人不是大清门抬进来的皇后出身,本就是她一辈子的心病,她一定要让叶赫那拉氏出一位大清门进来的中宫皇后,以雪前耻!

        这一次选妃对光绪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大婚庆典定于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1889年2月26日)。

        正当后宫上下为皇帝的大婚忙碌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在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1889年1月16日)深夜,这是一个雪花纷飞数九寒冬之夜,紫禁城突起大火,烧毁了太和殿前的太和门。

        大火过后,太和门化为废墟。

        这是多么不吉利的预兆啊!

        然而慈禧不相信什么上天的预兆!

        她断然做出决定:婚礼如期举行,并且皇后必须经过太和门再入后宫!

        那么太和门已被烧毁,重建显然来不及,如何才能解决皇后入二道朝门?

        慈禧再次做出令所有人意外的决定:她居然责令扎彩工匠日夜赶工,在火场搭盖太和门彩棚!

        最终也搭起一座足可以假乱真的太和门,即使长期在内廷行走的人,一下子也难辨真伪。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1889年2月26日),是钦天监选定的皇后入宫吉日。

        午正三刻,是奉迎皇后的吉日,光绪帝头戴珠冠身着龙袍,升坐太和殿,文武百官三跪九叩,礼部官员宣读册封皇后的诏书。

        奉迎正使和副使待光绪帝回宫之后,率领着奉迎大臣们前往后邸迎接皇后入宫。

        与此同时,长叙的两个女儿被封为瑾嫔和珍嫔,二人也由神武门被迎入后宫。

        在婚期过后,隆裕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

        在入宫之后,瑾嫔住在东六宫之一的永和宫,妹妹也同样的住在同为东六宫之一的景仁宫。

        瑾嫔在宫中并未如妹妹珍嫔一样,获得光绪帝之宠幸,相反的,她和隆裕皇后一样受到冷落,但瑾嫔并不以为意。

        光绪既然不喜欢慈禧太后的侄女,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去偏宠珍嫔。说到底,光绪这个皇帝,做得也实在是够窝囊的。

        对于隆裕皇后,何尝不是一种个人的悲剧?

        光绪和隆裕皇后之间几乎谈不上什么感情,而更多的是猜疑,夫妻不同心这对两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由于光绪偏宠珍嫔,慈禧太后很不高兴,屡次三番的提醒光绪要照顾皇后的情绪,让他经常和隆裕皇后呆在一起,可真去了,两人相对无言,又是一种何等尴尬的局面?

        不过,这也不能怪光绪,实在是年方十三的珍嫔太可爱了!

        她面若银盆,眼如水杏,肌肤莹白,吹弹可破。五官清秀俊美,双眼炯炯有神,整张脸都透着一股清纯与活泼,微微一笑,瞬时让光绪皇帝如沐春风,心旷神怡。

        更重要的是,她聪明伶俐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猎奇心强。

        她对皇宫中的繁文缛节、呆板的生活方式十分厌恶,尤其对宫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极为反感。

        她喜欢新生事物,喜欢过无拘无束的潇洒生活。

        这些无一不和光绪的性情暗合,光绪身为一个皇帝,却一直被控制着,时时处处都不得自由,他终日郁郁寡欢,不见一丝笑容,此时看到珍嫔灿烂的笑容时,简直如同在他面前打开了一扇晴朗的天窗,将那明媚的阳光投射在了他那孤独的心上!

        珍嫔的性格,有先天因素的影响,也与她的成长环境有关。

        珍嫔与其姐瑾嫔自幼随伯父长善在广州长大。

        广州将军长善虽为武将,却喜揽交文人墨客,他曾聘文廷式教习两位侄女读书。

        文廷式乃一代名士,后连榜高中得为榜眼。

        广州是五口通商的最主要口岸城市,开放最早,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接触最早最多,受影响也最大,思想较内地开放许多。

        加之长善本人广交名人雅士,其中多具有先进思想的著名人物,这些都对珍妃的思想和个性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再者,他的两位长兄志锐、志钧也都是思想比较开明的人物,她的母亲也很开通,整个家庭对她的熏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珍嫔十岁那年,长善卸任广州将军,她与姊姊才随同伯父一起返回北京。

        瑾嫔的容貌比起珍嫔略次一等,但是姐妹二人都可算得上是美人胚子了。

        与珍嫔不同,瑾嫔在永和宫过着很有品味的生活,时常以丹青书法自娱。

        在永和宫的摆设中,有着数样的瓶盘盆景、上头都镶嵌著精致出色的钟表和花鸟人物。

        同时她也是一位美食家,经常派人到京城附近的天福号买酱肘子供她吃早餐。

        由于瑾妃喜爱美食,因此永和宫里的小膳房,烹饪相当地出色,逊清的王公旧臣都爱吃她赏的饭。

        虽不得皇帝的宠爱,然而瑾嫔也一丝一毫也不在意,不嫉妒,不宫斗,她只是沉醉于自己的书画世界中,似乎忘记了这宫廷中的生死相博。


  (https://www.lw00.net/1946/1946559/764185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