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大结局 > 第四百七十三章:皇权下乡

第四百七十三章:皇权下乡


  “公公深夜来见,是有什么要紧事吩咐吧?”温体仁上了淡茶,坐在一旁殷切笑道。

  王朝辅斜睨一眼,拿起这茶放鼻间闻了闻,眉头稍稍一皱,却又不失礼数的放下,道:

  “温大人猜的不错,但不是咱家有要紧事,是陛下有要紧事。”

  “臣温体仁,恭候圣旨!”

  温体仁心道果然,连忙大呼一声。

  王朝辅从袖中取出一份金黄色卷轴,站起身铺展开来,正色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翰林院编修官温体仁任官多年,兢兢业业,政绩斐然,又于天启二年治理山东有功,即日起升任吏部右侍郎,前往登州府,主持推行新盐法!

  钦此。”

  温体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吏部右侍郎!

  吏部可是个权势极重的衙门,吏部右侍郎更相当于吏部的三把手,正三品大员!

  想自己万历二十六年为官,至今历经近二十载官场沉浮,甜头尝过,苦头吃的更多,本以为不会再有机会了,却没想到,在新帝继位四年以后来了人生的转变!

  “臣、臣温体仁接旨谢恩!”温体仁山呼完毕,起身接了圣旨,搓手笑道:“公公还请体谅,家中没有余粮,这茶自然也就…”

  看来,自己方才微小的一个表情变化,这个温体仁还是察觉到了。

  王朝辅暗暗点头,更为皇帝选人的功底赞叹一番,笑道:“这也无妨,等温侍郎到吏部有了好茶可喝,别忘了再请咱家一次就是。”

  “公公慢走!”

  温体仁点头哈腰地送走了王朝辅,拿着圣旨心猿意马了一会儿,很快就是一蹙眉头。

  前往登州府主持推行新盐法?

  起先听宣旨还没注意,现在回顾圣旨内容,他却是发现,这机遇虽然看见了,可却并不是那么容易能抓在手里的。

  近日朝廷推行新盐法的事,在朝中闹得沸沸扬扬。

  和以往不同,这次内阁、军机房,甚至于六部各院长官的意见都相当一致,力推新盐法的贯彻实施。

  温体仁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新盐法在沿海地区推行受挫,皇帝这才想到自己。

  这次推行新盐法,是皇帝对自己的一次考验,也是自己这后半生唯一的机遇,把握与否,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

  想到这里,温体仁立即点起油灯,坐在床边奋笔疾书。

  ......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从暖阁回来也才睡了两个时辰左右,便就起身前往西暖阁理政。

  刚坐在龙椅上,朱由校就看见了温体仁连夜写的奏疏——《新盐法疏》。

  打开一看,也是连连点头。

  在这份奏疏里,温体仁详细归纳了有明以来治理盐政的先后过程,从洪武年间严格管理,到嘉靖年间的放松盐法,再到现在之所以会糜烂成风的原因,没有一样落下。

  这篇新盐法疏是极其考验胸中成墨功底的,通篇洋洋洒洒千余字,却将盐政一直以来之弊端列举在目,条理清晰,一看便懂。

  朱由校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看完,足足看了半个多时辰。

  看完以后,基本上对新盐法为何推行举步维艰,以及大明盐政的历史有了个清晰的认识。

  “传温体仁进宫,朕还有些话要问。”

  话音刚落,王朝辅站在一旁神色为难,回道:

  “爷,昨夜传旨后他便写了这份本子,托奴婢呈交到暖阁,就于凌晨出京前往登州府去了。”

  “哦…”

  朱由校点了点头,神情一黯,继续拿起本子读了起来。

  的确,尽管温体仁归纳的很清楚,朱由校看过以后还是觉得大明以来的盐政太乱了,到现在已经乱到不得不治理的地步了。

  温体仁说的不错,盐政糜烂到如今,慢慢治理已经不能行之有效的解决了,最好的办法,而且还有可能拖垮刚刚好转的财政。

  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快刀斩乱麻。

  在盐政革新这条路上,强龙必须力压地头蛇,敢于拦路的,都要一刀斩于马下。

  在奏疏中,温体仁还提出了一点猜想。

  他还没有到登州府,但是据他猜测,登州府各大盐场的现存盐货必定是极其丰富。

  按照以往的盐政,官盐是根本卖不出去的,必定在各盐场中堆积成山!

  而现在这个时候,替朝廷管着各盐场的东家们,肯定也都是在紧急囤积盐货,以避免被朝廷查到。

  温体仁能有此猜测的原因,便是明初至今朝廷唯一颁布的官定旧盐法——天中法。

  天中法洪武年至今经历过数次改动,但只是管理松弛与严厉的区别,具体变动不大。

  盐场是明代食盐专卖制度下,必须要明确管理盐业生产的基层管理机构,由朝廷统一分给地方上有势力的豪强们负责管理,登州府的那些东家们就是其一。

  天中法设置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更好的经营盐业,实现食盐的供需平衡。

  盐商们可以拿到盐引,然后借盐引到指定的盐场拿盐,并负责运送到指定的销售点销售,这就是天中法的主体内容。

  构想很好,崩盘的也很厉害。

  天中法之下看似“天衣无缝”的运营,实则存在很大的漏洞。

  即便到了这个时候,各地也并非是由官道连接,从而“条条大路通罗马”,交通运输依然非常不便。

  盐业兴盛之处,又往往是在那些极为贫瘠的沿海地区,盐货运出和交易都很难管控。

  盐商们作为销售商,和生产者盐场东家之间的联系在时间上几乎脱节,并不能打成循环。

  总的来说,各地有相当一部分以此为生的人们,导致盐货一直在生产,但因为交通运输极为不便,导致盐货销售往各地需要很长时间。

  为管控盐业,天中法明确规定,盐场东家不得私自贩卖盐货,必须将其交予拿到盐引的盐商销售。

  种种原因,都可能导致盐场的食盐积压。

  所以温体仁在奏疏中说各地盐场会有大量充足的余盐,这也是结合实情的合理推测。

  停留在盐场的余盐没有实现本质上的价值,因为只有将余盐销售出去,朝廷才能有利润。

  正是因为如此,嘉靖年间才在朝议上通过了实行放宽私盐买卖的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盐货堆积的问题。

  可事实证明,放宽盐业的管控以后,情况不仅没能有所改观,反而促成了如今这个私盐成风,官商勾结豪强的风气。

  这样看来,自己推行的新盐法是对的,现在的问题很清楚了,就是要如何处理地方势力的反弹。

  想到这里,朱由校靠在椅子上闭目凝思,嘴角渐渐翘起。

  “传旨,命各地驻军进入盐场,发现有私自囤积官家余盐的,杀!”

  “让各地屯守的武将再次下发一次通告,检查各地官府先前贴出的告示,若发现其中有与朝廷新盐法相悖的,抓!”


  (https://www.lw00.net/1987/1987157/61186948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