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五十章 无巧不成书

第五百五十章 无巧不成书


“.也不是没有可能哦。”

        随着这句话的响起。

        整个隐蔽建筑内。

        无论是站着的乔彩虹、周绍平、章公定。

        亦或是坐在椅子上的郑涛、叶笃正、钱秉穹几人。

        现场所有人员都在刹那之间如同遭遇了一阵绝对零度的狂风,表情生生冻结在了脸上。

        过了足足有好一会儿。

        啪嗒——

        钱秉穹一不小心推翻了桌上的茶杯,方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

        他先是深吸了一口气,强行按耐住扑到徐云面前的冲动,对徐云问道:

        “韩立同志,你说什么?”

        “把海对面的侦察机给击落下来?这你知道那架侦察机的参数有多恐怖吗?”

        徐云点了点头,指了指一旁的叶笃正,说道:

        “叶主任刚刚不是说了么,那架侦察机的飞行高度可以达到两万米以上,比国内的战斗机强大很多。”

        “至于它的飞行时速.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在一小时800公里左右?”

        钱秉穹顿时瞳孔一缩,一个问题脱口而出:

        “等等,韩立同志,你怎么会知道它的时速?”

        要知道。

        U2侦察机虽然服役于1955年,距离现在已经有些年头了。

        但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它的存在都只是一些模糊的传闻而已。

        直到一年前毛熊在境内用导弹击落了一架巡航的U2本体,这款神秘的侦察机才算真正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但毛熊却从未向兔子们提供过U2的具体参数,目前即便是U2的飞行时速也算是个机密数据——倒不是说知道的人很少,而是一般人接触不到这种数据。

        看着一脸诧异的钱秉穹。

        徐云则很是淡定的笑了笑。

        早在意识到来者是U2的时候,他便想好了自己接下来该讲的话或者说打的窝。

        只见他朝窗户外的某个方位努了努下巴,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那儿赫然是此前气象多普勒雷达的基台:

        “钱一同志,您可别忘了,我在雷达方面算是略有心得,高低也能算是个爱好者。”

        “目前国内想要发现U2航迹,显然只能靠着在闽省的岸基雷达这一个途径——毕竟国内的侦察机只可能来自那什么地方。”

        “厂子里响起警报的时间是三个多小时之前,算上闽省那边传递消息的时间再用路程一除,大致就能判断出它的时速了。”

        “.”

        钱秉穹沉默片刻,方才微微点了点头。

        这种解释倒是还挺有道理的,只是一般人估摸着不会想到这一层罢了。

        光是岸基雷达这一个概念,就可以阻隔很多外行人了。

        随后他顿了顿,继续问道:

        “韩立同志,你既然知道U2的时速和高度,那为什么还会说出可以打下U2这种话?”

        “要知道,别说咱们国内的战斗机,目前就连各种防空导弹也没有击落U2的能力。”

        “想要击落U2侦察机,必须要拿出一种更先进的武器才行吧?”

        “莫非.你有一种提高战斗机高度的优化方案?”

        徐云忍不住又看了钱秉穹一眼。

        恐怕钱秉穹自己都没注意到。

        此时他提出的这些问题,可丝毫不像是一位锅炉工的业务范畴.

        同时他身边的叶笃正也没有出声纠正,这显然足以说明一件事——

        这两条鱼进塑料袋了。

        当然。

        钱秉穹此时说的倒也不全是实话。

        在真实的历史中。

        其实眼下的兔子已经从毛熊那边引进了萨姆2地空导弹,组建起了某支简称为二营的传奇导弹部队。

        哪怕没有徐云的出现,再过一年多点儿,兔子们也会击落下一架U2。

        并且在往后的五年里。

        兔子每隔一年就会打下一架U2侦察机,还俘虏了两位飞行员。

        这个战绩夸张到什么地步了呢?

        夸张到U2在全球一共被击落7架,兔子们便独占了其中五架。

        后来兔子们还用这五架的残骸拼凑成了一架完整机体,陈列在军博供游客参观。

        17年的时候兔子甚至邀请了U2已故设计师凯利·约翰逊第二次婚姻时生下的儿子维拉利亚·约翰逊,到军博参观了一次。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父亲没有把遗产留给自己的缘故,维拉利亚·约翰逊当时在U2残骸边还笑的很开心.

        但另一方面。

        一年后的U2其实已经侦测到了不少有用的图像信息,为海对面分析兔子们的研究进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兔子们理论研究临近收尾的时候。

        某个脑洞大开的美乐帝便差点儿狗急跳墙,若非穗宗不信任海对面的情报,兔子们的核基地很可能就要遭重。

        不过眼下有了徐云这么个变数,有些事情恐怕就不太一样了

        想到这里。

        徐云的嘴角不由扬起了一丝钓鱼佬买到好鱼的微笑:

        “没错,钱一同志,就飞行高度而言,U2侦察机目前在全球的确是头一档。”

        “遑论歼6了,即便是米格17这种全世界顶尖的战斗机,距离U2的航行高度都有很大的差距。”

        “而战斗机的飞行高度优化起来非常复杂,无论是抗压材料还是冲压发动机,都不是一张图纸或者一个优化方案所能解决的。”

        听到徐云这番话。

        钱秉穹下意识点了点头。

        上辈子是战斗机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战斗机的航行高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

        如果一直小角度爬升,随着气压降低你会发现一个情况:

        空速越来越低,但实际速度已经达到了很高,最终.

        进入死亡棺材角。

        在这个角。

        气压已经低到升力不足,但油门已经到头。

        这时候机体加速无力,减速就失速,强行拉杆也是失速。

        如果蓄积了足够的速度大角度跃升,到了最高点,会立刻失速下坠。

        因此想要提高一架飞机的飞行高度。

        除了发动机之外,还需要考虑翼型、机体材料、喷射燃剂等一大堆模块。

        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几乎就是重新设计一架飞机。

        而飞机想要从设计图到实战环节,又需要很长很长的实验时间。

        所以即便徐云能够拿出一份优化或者设计图,哪怕上头无比信任他,飞机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正常落地。

        想到这里。

        钱秉穹感觉自己猜到了徐云的想法:

        “哦,我懂了。”

        “所以韩立同志,你的意思是可以对防空导弹进行优化?”

        孰料徐云却果断的摇了头,否认道:

        “.很抱歉,也不是。”

        “不瞒您说,我本人对于导弹可谓是一窍不通,去掉个弹字还差不多呢。”

        钱秉穹:

        “?!”

        徐云说的确实是实话。

        导弹研发。

        这在后世可是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

        且不说军工和民用的壁垒吧。

        光是工图、控制论、惯性导航、航空器设计这些专业,就不是徐云能轻易妄言的了。

        徐云和导弹专业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对高数的研究还算比较深入,以及各种计算机程序略有研究。

        所以你要是让徐云打个下手,提出一些边角的优化方案,说实话还是有可能的——不管能不能成功吧,至少可以试试。

        但想让徐云直接拿出一个具备实战的新导弹模型.

        开玩笑。

        这还不如指望他明天更新二十章呢。

        眼见导弹和战斗机都被徐云否定了,钱秉穹的表情不由愈发疑惑了起来:

        “那么韩立同志,你说的打下U2是指”

        徐云朝他神秘一笑,伸出手指指了指天上:

        “钱一同志,除了战斗机和导弹,你想想还有什么东西能上天?”

        钱秉穹再次一愣。

        能上天的东西?

        这可就太多了。

        鸟可以上天。

        气球可以上天。

        前年面世的59式坦克据说将来也能上天.

        蓦然。

        钱秉穹忽然想到了什么,诧异的抬起头看向了徐云:

        “韩立同志,莫非你说的是卫星?”

        作为目前国内原子能事业的领头人。

        钱秉穹对于很多前端项目的了解,要远高于叶笃正甚至老郭和陆光达等人。

        因此他很清楚。

        虽然如今卫星研发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

        但在未来的规划中,卫星武器确实是一项可能实现的技术。

        这项技术甚至比气象多普勒雷达出现之前的雷达研究位次还要更高,只是因为此前提过的原因项目被搁置了而已。

        并且与战斗机不同的是。

        卫星的设计图虽然同样复杂,但难度上显然要比战斗机容易的多——至少不用考虑风洞测试,光这一步就赢太多太多了

        然而就在钱秉穹认为自己猜对答案的时候,徐云却再次摇了摇头:

        “钱一同志,我说的并不是卫星哦,不过离卫星已经很近很近了——无论是概念还是现实位置上的接近。”

        钱秉穹脸上立马冒出了一个问号:

        “?”

        随后徐云轻咳一声,转身看向了叶笃正,对他问道:

        “叶主任,你是气象专家,所以应该知道大气层随高度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并且有着不同的称谓吧?”

        叶笃正点点头,这算是他的专业领域:

        “没错,所谓大气层,指的就是因重力原因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

        “目前根据从近地表到天空的气体结构情况,学术上一共分出了五个层次。”

        “也就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增温层和散逸层。”

        “目前的民用客机一般在对流层上端飞行,军用战斗机则在平流层与对流层交接的地带飞行。”

        听到叶笃正的介绍。

        徐云下意识就想打个响指。

        但刚做出这个动作,便被指头的疼痛给刺激的龇牙咧嘴了起来:

        “哦痛痛痛.”

        叶笃正and钱秉穹:

        “.”

        众所周知。

        地球大气层按照温度结构共分为五层,自下而上便是叶笃正介绍的五个术语。

        其中对流层是最靠近地面的大气最底层,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

        高度约在从地面到上空的10~12千米以内,模糊点说就是万米高空之下都是对流层。

        对流层相对于整个大气层而言是很浅薄的一层,其厚度不足整个大气厚度的1%。

        但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

        对流层集中了约3/4的大气质量,90%以上的水汽质量,以及几乎全部的气溶胶粒子。

        近地面的水汽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就容易成云致雨。

        所以大气中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因此对流层与人类活动最为密切。

        对流层再往上的区域,便是平流层。

        平流层也叫同温层,局地高度大约在7-12km至50-65km也就是六万米左右。

        这层含有臭氧,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使得地球上的生物不会被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直射。

        在这一层中。

        大气主要以水平方向流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较弱,因此气流平稳,几乎没有上下对流。

        至于往后的中间层、增温层和散逸层便不多赘述了,它们再上头的区域便是星际空间。

        顺带一提。

        很多人熟知的电离层,其实是中间层与增温层之间一段特殊区域的叫法。

        区分它的方式是物理的电磁作用,和大气标准其实是没什么太大关系。

        至于卫星的高度.这就比较复杂了。

        因为卫星根据实际的飞行高度,可以分成三种情况:

        低轨道卫星、

        中轨道卫星、

        以及高轨道卫星。

        大家传统认知也就是在太空转啊转的卫星,基本上都是高轨道卫星,距离地面3.6万千米。

        但实际上。

        这部分区域的卫星数量并不是最多的。

        数量最多的卫星普遍位于中轨道区域,比如兔子们的空间站的高度就是400千米左右。

        低轨道则一般是侦察卫星的运行区间,例如锁眼卫星就经常可以下降到120千米。

        好了。

        视线再回归现实。

        看着侃侃而谈的叶笃正,徐云则用手比划了一个区间,对众人说道:

        “没错,从叶主任的介绍中不难看出,在平流层的下端区域,其实存在着一个特殊空间。”

        “那里飞机上不去、卫星下不来,只有极少数的火箭偶尔会从那边穿过。”

        “但事实上呢,平流层里的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

        “那里的水汽和尘埃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很少有天气现象,可谓是无风又无雨。”

        “所以钱一同志,您觉得是否有这样一种可能呢”

        说罢。

        徐云将食指和中指伸直,在空中做了个游泳时双脚扑腾的动作:

        “也就是往平流层区域发射上某个可以停滞数日的飞行器,飞行器上装载有数枚特殊导弹。”

        “在U2即将飞抵飞行器下方的时候,飞行器上的导弹落下,然后”

        “boom!”

        “.”

        徐云这番话说的相当尽兴,但他对面的钱秉穹和叶笃正却并没有显得特别激动。

        过了片刻。

        叶笃正缓缓的开口了:

        “韩立同志,你说的情景确实很吸引人,但是”

        “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来说,想做到这种效果似乎有些困难吧?”

        只见叶笃正摊开左手,左手大拇指弯曲到掌心,右手食指在大拇指上点了几下:

        “首先,你说的平流层飞行器就是个大问题,我们现在的飞机都飞不上去呢,你用什么东西能把导弹送到平流层?”

        “其次,就算真给你搞出来了飞行器,那么我们如何能知道U2侦察机的具体轨迹?”

        “最后还有一点,你怎么能保证最少数千米、实际差值可能达到一万米的高度上落下的导弹,可以命中U2侦察机呢?”

        叶笃正的问题很尖锐,也很现实。

        要知道。

        目前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能把飞行器发射到平流层区域——火箭那种途经除外。

        即便是海对面和毛熊也是如此。

        更别说想要发射导弹,就必须要使用火控雷达。

        火控雷达的波频是三毫米X微波,与探测雷达的波段是两种类型。

        根据毛熊公开的信息。

        U2侦查机上有着三台侦测雷达,发现火控雷达信号后,可以在30秒内便迅速拔升高度。

        毛熊之所以可以打下那架U2,真正的核心原因其实并不是单纯靠着技术,而是因为一个老六的存在:

        他们的情报机在很早的时候就通过各种渠道侦知,白沙瓦是U2高空侦察机的主要基地之一。

        于是他们派了一个叫彼得的特工,以勤杂工的身份进入了白沙瓦空军基地。

        彼得对停机坪上的U2高空侦察机动了手脚,使其实际飞行高度与显示的高度不一致,最终才让毛熊顺利击落了U2。

        可问题是这年头的兔子压根没办法做到这事儿,倒是大陆内的敌特压力更加巨大。

        因此在叶笃正看来。

        徐云的这个所谓方案,完全就是痴心妄想。

        如果不是考虑到徐云的贡献。

        叶笃正甚至想无聊的挥一挥手,说一声散了散了。

        他身边的钱秉穹看起来也有些失望,毕竟徐云的这个方案实在是太天马行空了。

        而就在叶笃正打算讲些场面话收尾的时候,徐云却开口了:

        “你说错了,叶主任,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件事。”

        叶笃正顿时错愕的抬起头,看向了徐云。

        只见徐云此时像是在回应叶笃正质问的动作似的,先是竖起了左手的一根食指:

        “第一个问题,没错,目前我们的战斗机也好民航客机也罢,确实都没法飞抵平流层。”

        “但是叶主任,你恐怕忘了,我们其实存在另一种很原始的工具,具备做到这一步的可能。”

        叶笃正眨了眨眼,下意识问道:

        “什么工具?”

        徐云闻言转过头,指了指被方钟缠在食指上把玩着的气球,说道:

        “气球,或者说飞艇。”

        叶笃正声音拔高了几分:

        “飞艇?”

        “没错。”

        徐云点了点头,又做了个量身高的手势,解释道:

        “叶主任,您是气象专家,所以应该对海拔和气压的关系并不陌生。”

        “一般来说,在海拔30KM的区域,大气压约为10hpa,真空容器每平米受到的大气压大约为0.10吨,也就是100公斤。”

        “如果充满氦气浮力,那么它的内外压力差还会变小,对材质的要求会更进一步降低。”

        “所以如果设计好翼型升力并且选好材料,我认为飞艇完全有可能上升到平流层的高度。”

        徐云的语气非常笃定。

        因为上辈子在读书那会儿,他就曾经参加过首届“飞航杯”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并且还得到过不错的名次。

        这种设计大赛可不是画个图或者建个模那么简单,需要设计出具体的原理、材料甚至模拟出升力轨道才行。

        最后还要经历过黄瑞松院士、刘永才院士、黄文虎院士、李椿萱院士四位工程院院士的指导点评,才能公布最终的名次。

        后来科大还将徐云他们的飞艇图纸具现成了实物,顺利在平流层停滞了三天。

        “.”

        随后叶笃正思索片刻,对徐云问道:

        “韩立同志,我再问个问题啊——你预想的囊体材料是什么?”

        虽然叶笃正不是飞行器设计的专家,但气象气球之类的设备他倒是接触过不少。

        俗话说得好。

        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嘛。

        动力结构啥的叶笃正不了解,不过材质方面他倒是勉强可以做个判断——要是普通的材质,肯定没法承受平流层的压力差。

        “囊体材料么”

        徐云回忆了一会儿,很快说道:

        “囊体材料必须具备质轻、高强度、高导热以及高韧性的特性,所以肯定需要聚脂纤维和涤纶。”

        “另外还最少还需要氟薄膜铝层进行导热——这些以国内的现有工业水平应该都可以生产,但剩下的编织式载荷承载层要求就比较高了。”

        “它需要一种足够细微且牢固的小孔薄膜进行气体交换,材质能够耐高压,孔径最好能达到微米级,而且数量最少要上百张.”

        “当然了,如果没有这种材料,设计的过程中还可以想想其他办法.”

        提及编织式载荷承载层。

        徐云的眉头便不由微微蹙了起来。

        从设计角度来看,这玩意儿是平流层飞艇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甚至可以说是命门。

        飞艇能否按计划上升到对应区域,能否不被压力差破坏结构,很大部分就要依靠这种材料。

        所以别看他嘴上说可以想其他办法,实际上要是这玩意儿不符合标准,后续的很多环节都会受到影响。

        但没办法。

        如果在这一步就说自己无能为力,那么徐云接下来的计划就将彻底报废了。

        然而就在徐云眉头紧蹙之际。

        一旁的钱秉穹却非常坚定的开口了:

        “韩立同志,请继续说下去吧。”

        徐云顿时一愣,下意识便抬头看向了钱秉穹。

        抬眼后。

        便对上了钱秉穹极其笃定的目光。

        这种目光徐云有些熟悉,因为之前的老郭就曾经展露过相同的目光。

        徐云:

        “????”

        这啥情况?

        要知道。

        编织式载荷承载层需要的工艺对于目前的兔子来说,确实是一个很艰巨的难题。

        哪怕是上头现在决定要生产编织式载荷承载层,花费的时间恐怕都要以数月为计——这还是假设兔子们具备生产工艺的最快时间。

        莫非

        与之前的109甲机的存储模块一样,兔子们的库房里还有某些后世未曾解密的东西?

        看着一脸诧异的徐云。

        钱秉穹此时的内心其实也相当微妙。

        这算是无巧不成书了吗

        在听到徐云描述的编织式载荷承载层相关属性的刹那。

        钱秉穹便想到了504厂那批因为参数被动过手脚而无法使用的气体交换膜。

        没错。

        气体交换膜。(嘎嘎嘎,没想到吧,其实那章就暗示过了)

        徐云所说的编织式载荷承载层需要的一切特性气体交换膜全都具备,而且精度只会更高,不会更低——这可是离心浓缩铀用的气体交换膜!

        那批气体交换膜的数量大概有三千多片,此时正因为参数错误全搁置在504厂呢。

        连首都那边都对怎么处理这批气体交换膜手足无措,结果眼下徐云居然给出了这么个合适的用武之地?

        真巧啊.

        随后钱秉穹深吸一口气,继续对徐云示意道:

        “韩立同志,请继续吧。”

        钱秉穹重复的第二遍‘请继续’。

        总算将徐云的心绪拉回了现实。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继续按照原先的思路说道:

        “解决了导热、气体交换问题后,那么剩下的就是囊体的韧性加固了。”

        钱秉穹点点头:

        “那这个环节需要什么材料呢?”

        徐云看了他一眼,嘴里蹦出了几个字:

        “驴的顶浆分泌液。”

        (本章完)


  (https://www.lw00.net/2/2530/74602362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