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缔婚全文免费阅读 > 第1章 第1章

第1章 第1章


深秋最后一场雨,将庭院梧桐树上的黄叶打得七零八落。

        天还没亮,丫鬟乔荇出了门,刚踏进院子里,便一脚踩在湿滑的落叶上,险些摔倒。

        她连忙叫了院里的粗使小丫鬟。

        “快把这些落叶扫了,谁若是踩着摔倒了,可就不好了。”

        她说完便往去茶饭里烧水了,便没看见身后的小丫鬟,不服气地朝着她偷偷撇嘴。

        乔荇这边利落地烧了水,提了壶在正房门前轻唤了一声。

        “夫人,可醒了?”

        一室静谧,接着传出来一个柔和清淡的嗓音。

        “醒了,进来吧。”

        乔荇推门进了,一眼便瞧见了坐在窗边的女子。

        这冷清房中没有旁人,只她一个。

        她已经穿好了衣裳,是件半新不旧的杏色暗花长袄,虽不是浓墨重彩的色泽,但却恰到好处地衬着她修长的脖颈和白皙的脸颊。

        她唇色不丰似淡粉的花瓣,鼻梁秀挺却并不显突兀,秀眉下,一双清亮如明月下的湖泊的眼睛半垂着,没多看梳妆台上的铜镜,便手下利落地将缕缕青丝尽数盘了上去,盘成了规规矩矩的妇人发髻。

        乔荇并不喜欢夫人的妇人发髻。

        夫人从前还是项家姑娘的时候,鬓角留着细长的辫子,浓密的青丝梳起来的堕云髻,只需坠几颗东珠,便令人见之忘俗。

        但自从嫁到了这谭家来,项家姑娘变成了谭家的宗妇夫人,别说堕云髻了,连时下流行的妇人发髻也并不梳了,每日规规矩矩地梳着最挑不出毛病的发髻,然后簪上一只银簪,就没了下文。

        在项家好端端的,嫁到谭家就褪了色。

        更有丈夫新婚一月便进京赶考,留她一人在家,中了第后在京做官,三年都没回家了。

        “夫人要不把头发散了吧,奴婢昨儿看大姑娘梳了个江南流行的发髻,端地是好看,咱们便把那新发髻变变样子,也梳一个来。”

        她希冀地看着自家夫人。

        项宜听了笑了笑,“姑娘家金贵,自然要梳妆得俊俏一些,我难道还同姑娘一样吗?”

        “怎么不一样?您比大姑娘又能年长几岁?”

        不过是姑娘有人疼,您在这里没人疼罢了

        乔荇是项宜奶娘的女儿,两人从小就在一起,项宜知道她疼自己,递去安慰的笑意眼神。

        “好了,我们来谭家又不是攀比来了,做好我们的事便是了。”

        乔荇就知道夫人会这么说。

        在夫人心里,来谭家就是做事来了,至于旁的从不在意。

        可再怎么样,夫人也是嫁进来谭家,嫁给了谭家宗子

        乔荇还要说什么,项宜已经起了身来。

        “好了,时候不早了,该给老夫人问安了。”

        乔荇不好再多说,只能不甘心地叹了口气,伺候项宜净了面,替她浅浅染了眉,便一路挑着灯,伴她去往老夫人的住处。

        老夫人住的秋照苑离正院路程不短,两人顶着寒风一步没敢停留,到秋照苑的时候天已蒙蒙亮了,幸好没晚。

        说是老夫人,但赵氏年纪不算大,尚不及不惑之年。

        当年大赵氏留下谭廷、谭建两个年幼的儿子无人照看,而谭氏族人又对嫡枝宗子的地位虎视眈眈,谭家便与赵家商议让小赵氏续弦进来,照看两个幼子。

        赵氏性子闲散一些,在谭家做宗妇这些年做的十分辛苦,待项宜嫁进来,便急忙将这些事情都推给她来担。

        当下赵氏也才刚起身,胳膊支着脸,由婆子伺候梳洗,见项宜来了,才打起几分精神。

        项宜请了安。

        这时外面刮起一阵疾风,吹得窗棂作响。

        赵氏讶然,“这般大的风?”她问项宜,“今日外面是不是更冷了?”

        项宜说是,“母亲多加件衣裳吧。”

        赵氏说自己倒也无妨,顶多不出门便是了,但她有想起了旁人,叫了身边的丫鬟。

        “去传话给二爷和姑娘,今日都不要来请安了,莫要着了风寒。”

        小丫鬟听了话要去,赵氏又唠叨着补充。

        “让他们把炭火都烧起来,多穿衣服,不要出门,万不要冻着了。他们两个又不是那等身强体健的,冻着可怎么得了”

        旁边伺候的嬷嬷都笑起来,“老夫人可太为二爷和姑娘操心了。”

        项宜在旁笑着,接过丫鬟手里的茶,亲自给赵氏斟了奉到手边。

        赵氏这才想起了安静坐在旁的项宜。

        “对了,距离建哥儿的亲事,从今日算起可不到一个月了,你还得多上些心,务必要把这喜事办好了。天虽然冷,但今岁事却多,你可不能马虎,里里外外都要抓起来。”

        项宜连声应下。

        赵氏又喝了一口热茶,忽然想到了什么,放了茶盅,烦恼地揉了揉额头。

        “还有楚杏姑的事情,这事不能再闹腾下去了,今日该有个了断了。你去看着办吧。”

        然后她又大小提了几件事,都是交给项宜办。

        不管怎么办,只要办妥别惹麻烦就行。

        项宜一一应了下来,出了赵氏的房门,风从廊下裹着冬日的寒意漫过来,顺着脖颈往衣服里渗。

        乔荇连忙替项宜拢了拢披风。

        “晨间的风太大了,夫人先回房吧,等风小了再出来办事。”

        天色灰蒙蒙的,风还不知多久能停。

        项宜抬头看了一会,叹气说算了,顶着风,转身往谭家善堂的方向去了。

        “老夫人吩咐的事情不能怠慢,先把杏姑的事办了再说。”

        楚杏姑的事不好办。

        楚杏姑是清崡县一户秀才家中的姑娘。

        父亲楚秀才寒窗苦读二十年,只考中了个秀才。

        他虽科举不成,但学问甚好,甚至比一些举人还要强些,于是经人介绍进了谭家族学做了开蒙先生。

        楚秀才在谭家做了十五年开蒙先生。两个月前的一场风寒,陡然就将他的命夺了去。

        楚杏姑自小有弱症,亲事一波三折,楚秀才突然没了,越发没了着落。

        接连打击,杏姑没如何,她唯一相依为命的老娘却病倒了。母女两个都要靠药续命,亲戚朋友见状无不避的远远的。

        天寒地冻,房顶漏了也无钱修缮,药吃不起了,家里的米粮也见了底。

        杏姑母女两个实在过不下去了,只好上了谭氏的门,请求谭氏帮扶一二。

        到底楚秀才在谭家做了十五年的教书先生,项宜知晓后,直接将这母女安置在了谭氏善堂,又延医问药替母女诊治。

        这母女二人自是感激不尽。

        可还没过三五日,这事传了出去,谭家的族人竟闹了起来。

        “楚秀才在世的时候,是谭家给了他饭碗,月月发钱让他能过上好日子。不然他一个寒门庶族的秀才,怎么可能安稳在谭家教了一辈子书?”

        “他不感恩戴德,怎么现在死了,妻女还赖上谭家了?”

        他们都要把这寒门庶族的母女撵走。

        原本世家大族同寒门庶族并无太多交集,若是有寒门子弟科举顺畅,兴许还能与世家联姻。

        可是近些年,世家与寒门之间关系却冷了下来。

        世家看不起寒门穷酸做派,都道便是做了官的寒门子弟,也多半汲汲营营丢了读书人的风骨。

        寒门也瞧不起世家仗势欺人,认为他们在各处虎踞龙盘,连科举都要握在手中,让寒门书生倍加艰难。

        寒门人多势众,世家占据高位,不管是朝堂之上还是乡野之间,到处都有无形的紧绷气氛充斥。

        从前还常有世家接济寒门的事情,如今,若非是写了投靠书前来投靠,世家多半不会对寒门有什么帮扶。

        楚杏姑母女的事情,谭家族人不愿意,还道年成不好,宗家不该把钱用到外人身上,闹腾着要把杏姑母女撵走。

        这些闹事的谭氏族人,都是些自己过得不好的,在外面没本事赚钱,只能从族里捞点钱,眼下见族里出钱给旁人花,便如同花了他自家的钱一般肉疼。

        项宜原先没准备理会他们,但他们还是闹到了秋照苑赵氏那里。

        赵氏最不耐管这些事。况这般情况,撵了杏姑母女过于无情,而照顾杏姑母女,这些族人口中是没什么好话的。

        她不接手此事,让项宜看着办。

        当下,这些族人一早便到善堂聚在一起说三道四。

        “不是我们不饶你们,是今年大家都不好过呀?又不单单你们不好过。”

        “说到底,你们母女不是我们谭氏的人,识相点赶紧走吧。”

        还有个四十出头的妇人,长下巴瘦脸,目光厌弃地打量着病弱的杏姑。

        “你一个未出阁的寒门女儿,赖在我们谭家又是怎么回事?还想伺机嫁进来不成?”

        她说着,啧了一声,“最好别打这个算盘。”

        这话出口,楚杏姑本就发白的脸,褪的一丁点血色都没有了。

        她娘听了这话,更是险些一口气没喘上来。

        “谭有良家的,你别血口喷人!”

        眼看着就要吵了起来,这时有小丫头喊了一声。

        “宗家夫人来了!”

        众人都是谭氏旁枝,一看宗家的夫人来了,纷纷安静下来,朝着项宜看了过去。

        那瘦长脸的夫人谭有良家的,嘴皮子最是利索,先前闹到赵氏出便是她起的头,当下问道。

        “宗家夫人,这楚家的母女在咱们谭氏的善堂吃住三四天了,谭氏是世家大族,这宿钱、饭钱、药钱可以不要,但她们不能就这样吃住下去吧?”

        谭有良家的说得义正言辞,说完还极快地看了杏姑一眼,见杏姑穿着孝衣一脸病容,颇有些病西施的样子。

        也正因如此,竟让她不争气的儿子上了心。

        可笑,一个寒门庶族的女儿,就是长得似天仙,也不能进他们世家的门。

        谭有良家的把话说了,众人也都跟着吆喝着让项宜今日就把人撵走。

        杏姑母女脸色灰败,不安地攥着手边的包袱。

        项宜目光轻轻从众人身上扫过,不紧不慢地开了口。

        “我今日过来,就是跟各位说一声,杏姑母女可留在谭氏善堂养病,不必离开。”

        话音一落,众人哗然。

        连杏姑母女都完全没能想到。

        谭有良家的立刻急了。

        “这是什么意思?”她看住项宜,“难不成是老夫人的意思?”

        她拿赵氏来压,项宜也只是淡淡笑了笑。

        “老夫人体乏,令我照着族规办事。”

        她说完,目光再次在众人脸上扫过。

        “按谭氏族规,凡宗族子孙,及与宗族交善之邻里,贫穷相给,祸难相恤,疾病相扶,此乃家世延长之道也。1”

        “楚先生在谭氏族学做了十五年教书先生,难道不是交善邻里?楚先生过世未至百日,妻女有难,谭氏为何不该救助?”

        “杏姑母女可以继续住在善堂,凡延医问药的耗费皆有族中承担,至病情有所好转再搬离。”

        项宜与杏姑母女并不相熟,但楚秀才为谭家做了这么多年的事,不该寒了他妻女的心。

        族规当前,众人一时都不敢反驳了,只有谭有良家的不服,开口想争辩什么。

        但项宜先她之前,悠悠提了个醒。

        “再有阻拦此事者,便是藐视族规,必施以惩戒。”

        秋风将善堂里的浊气扫荡的一干二净。

        谭有良家的想要说得话,被阻在了口中。

        杏姑母女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相互搀扶着要给项宜磕头谢恩。

        项宜连忙示意乔荇将两人托了起来。

        “我也只是照着族规办事罢了。”

        项宜说完,吩咐了看管善堂的谭庆山夫妇,将杏姑母女的支出记在账上,方便厘清。

        所有事情吩咐完,项宜便也不在多留了,跟众人点了点头,转身离去了。

        寒风旋起了地上的落叶。

        她们还没走远,闹事的谭氏族人们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忍耐不住了。

        谭有良家的直接道。

        “呀,老夫人做宗妇的时候,都不曾拿族规压过我们,她项氏凭什么?”

        “是呀,她凭什么啊?我们这些宗族子弟还没人照应呢,她倒是急着去照应庶族寒门。”

        有人这么说,忽然就有人想起了什么。

        “我明白了,她不也是出身庶族寒门吗?难怪不与咱们这些人亲近,只把咱们当贼防!”

        这话一出,众人对项宜的不满立刻如开了水的沸泡涌了出来。

        “可不是吗?每次配合官府搭棚施粥她最紧要,咱们想从中捞点油水,她都要一笔笔记账。”

        “合着她花咱们谭氏的钱,去救济她的同族去了。”

        “啧啧,也不是一定是花光了,说不定搬回娘家去了,毕竟项家被抄了家,可不得拿咱们的钱给他娘家贴补贴补?”

        项家被查抄的事,从前也是震惊朝野的大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谭有良家的见众人都这么说,直接冷嘲热讽起来,

        “一个贪官污吏的女儿,仗着旧婚约硬生生嫁进来的,脸皮都不要了,能是什么好人?她说什么事事记账,要我说,只怕她自己的账最禁不住查!”

        众人连声道是。

        但项宜是宗家夫人,是宗妇,不是他们这些旁枝族人说查就能查的。

        能查项宜账的人也并不多,德高望重的族老不会去查一个小妇人的账,老夫人赵氏又是闲散的性子不会没事找事。

        除非,谭氏的宗子、谭大爷谭廷回来了。


  (https://www.lw00.net/2054/2054169/636900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