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诱国士最新章节 >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赵萦承诺过,  阅兵典仪结束后再等两日,赵渭在连桥镇遇刺的事便会水落石出。

        她没有食言。

        十二月十一清早,令子都亲自送来连桥镇遇刺案的相关卷宗,  当面交给赵渭。

        连桥镇遇刺,  事关赵渭与皇属军械研造司,  本非寻常刑案。

        如今又惊动了都督赵萦亲自过问,这事就更大了。

        不对,  根据军府重查的结果,如论赵萦是否介入,这事本来就很大——

        刑律院院正辅官石琴主谋。

        其弟朔平县令石棋、财税院户仓署督办于格志、城镇巡防小旗唐成蓝、军府朔平营翊麾校尉章故均为同谋。

        布政司辖下四名中阶官员,  外加一个军府中阶将领。

        这犯案阵容,  想大事化小都不可能。

        事情的经过不算复杂:

        赵渭要亲自带人去黄石滩试炮,  都督府接到来自赫山的报备后,  通传城镇巡防令提前排查沿途可疑人员。

        城镇巡防小旗唐成蓝得到消息,告知石琴。

        石琴迅速制定行刺计划。

        财税院户仓署督办于格志出钱,从邻近的钦州紧急招募江湖杀手,并从当地黑市买到来自吐谷契的诡药“提线香”。

        朔平县令石棋提供了连桥镇及周边山地详图。

        军府朔平营翊麾校尉章故根据这详图,在外围布防时,故意忽略那座荒废的小坟山,  为刺客留好出入通道。

        可惜,  花巧计谋在绝对强力面前往往难堪大用。

        彭菱出手就将刺客全灭,从开打到收尸就半个时辰的功夫。

        这还玩个屁?白忙一场罢了。

        那天之后,城镇巡防小旗唐成蓝负责扫尾。

        她陆续将一些知情的小喽啰送出利州,或灭口,  或另行安置。

        叶知川在钦州秀竹官驿落脚那夜,  遇到有人打架,  就与此有关。

        当时唐成蓝的人奉命送走章故身边的亲随小兵。

        出了利州界,  两名小兵怀疑自己可能要被灭口,入住秀竹官驿后便想趁夜逃跑。

        唐成蓝的人怕他俩逃回利州自首保命,双方一路打到官驿外的荒郊野地。

        “……有人暗中相助那二人,向唐成蓝的人掷出一枚古怪暗器。两名小兵侥幸逃生,至今不知所踪。”

        令子都说到此处,对向叶知川笑笑。

        “恰好那天你也在秀竹镇过夜。唐成蓝将此事告知石琴,石琴担心你就是投掷暗器之人,更担心那两名小兵已在你掌握中。”

        他们想试探叶知川是否知情,但赫山自成一体,叶知川没事不会跑到利城来乱晃。

        直到此次赵渭受邀前来观看阅兵典仪,叶知川做为随护住进都督府客院。

        恰好令子都又让章故找凤醉秋和叶知川当面核实案发时的细节。

        章故是军府将领,查案问情并非本职,也不是强项。

        他请刑律院石琴陪同协助,并没谁觉得奇怪。

        “三日前,都督府客院那杯加了料的茶,本是要送给叶校尉的。”

        令子都抬手比了比凤醉秋。

        “可惜他们运气不好,碰上火眼金睛的凤统领,被当场识破。”

        更妙的是,凤醉秋反手就将那茶灌进了石琴嘴里。

        在那天之前,令子都是查到不少证据,但始终缺少有力人证。

        那杯茶下肚后,石琴这主谋就成了最有力的人证。

        她不但证实了许多已有线索,还吐露不少令子都没查到的事。

        真相就此大白。

        虽军府这边有个章故涉案,但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布政司辖下。

        令子都没手软,拔出萝卜带出泥,干脆利落地一网打尽。

        证据确凿、脉络清晰,口供翔实无漏洞,案情本身已无可争议。

        赵渭走马观花地看了石琴的口供,确认与令子都所言一致,便递给凤醉秋。

        对石琴这份口供,凤醉秋当然是信的。

        石琴只是文官,又不像她那样接受过长期的耐药训练。

        大半杯提线香下去,石琴只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实,做不了假。

        但有个问题,凤醉秋实在百思不得其解。

        “石琴他们想杀赵大人,这是有多大的仇啊?”

        赵渭是出身贵重的皇族宗亲。

        军械研造司还是皇属的国之重地。

        若非血海深仇,凤醉秋实在想不出他们那儿来的勇气谋刺赵渭。

        说到这个,令子都苦笑叹气:“他们不为私仇,也不是只针对赵大人一个。”

        据石琴供述,除此次连桥镇刺杀外,过去几桩针对军械研造司仁智院数位官员的刺杀,也与他们这伙人有关。

        昭宁二年秋,高饮、郁绘在黄石滩遇刺;

        昭宁三年春,陈至轩在朔平遇刺;

        昭宁三年夏,郁绘、王文林在归云城遇刺;

        同年冬,近卫校尉叶知川、潘英率队,在赫山北麓击杀刺客二十一人。

        昭宁四年春,近卫校尉张成烨在南麓哨卡击杀刺客五人。

        这五件旧案,都是石琴一伙所为。

        赵渭和仁智院那群怪才是昭宁帝的心头宝,却是周边四邻诸国噩梦。

        自军械研造司成立那年起,针对他们的刺杀就没停过。

        石琴等人便浑水摸鱼。

        他们分工协作,每次都能借职务之便及时查漏补缺、掩盖把柄,于是这些案子就被一并当做外敌派来的刺客了。

        如令子都所言,他们不是针对赵渭一人,甚至也不是真想要赵渭的命。

        他们是想让军械研造司——主要是仁智院——人人风声鹤唳,并判定利州不安全。

        凤醉秋迅速浏览那口供,然后惊呆了:“为什么啊?”

        赵渭嗤之以鼻:“昭宁元年,军械研造司在遂州初建,却因我遇刺而迁来赫山。他们想效仿遂州,再逼我去别处。”

        “三公子是明白人。”

        令子都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三公子,都督让我给你这苦主一个交代,我算交代清楚了吧?若无异议,我就得立刻去写结案陈词,下午议事时要用。”

        只要苦主对案情再无异议,将涉案人员该抓的抓、该判就判,照律法来就是了。

        “辛苦令将军,”赵渭颔首,将卷宗还给他,“下午议事厅再会。”

        令子都走后,凤醉秋追着赵渭刨根问底。

        “你是明白了,可我没明白啊!”

        她脑子里一团乱麻。

        “为什么最初在遂州,现在在利州,当地都有官员想赶你走?”

        就很奇怪啊。

        军械研造司是皇属,凡事自成一体,与地方政坛没什么利益冲突。

        就连赵渭这个“司空”的职衔,都是昭宁帝按前朝旧例为他特设的。

        要说是因他在仕途上挡着谁的路,这也没可能。

        “你什么脑子?不会拐弯的?”

        赵渭鄙视地乜她。

        “因为军械研造司的开销,有三成是需本地州府负担的啊!”

        军械研造司的开销,可不止是近两千号人吃穿用度或俸禄之类。

        就说上次黄石滩试炮,炸的那几个“百虎齐奔”和“神机箭”,背后消耗的矿藏、火药之类,折算下来就耗资不菲。

        那还只是一次试炮。

        军械的研制需要大量测试,然后反复找问题以便改进。

        这背后消耗的人力物力,说穿了就是“倾举国之力”,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利州府虽只需负担其中三成,可基数太大,这三成便是天价。

        军械研造司做出的东西全为军用,对地方民生不会有任何直接贡献。

        反而要长期、大量消耗地方财库及人力。

        就像令子都说的那样,石琴等人想通过频繁的暗杀吓走赵渭,还真不一定有多大私心。

        搞不好,这次涉案的大小官员里,一多半儿都是真想做好官才卷进去同谋的。

        因为地方政务要花钱、需用人。

        铺桥修路、建城办学、疏浚河道、巩固城防、赈灾储备、抚恤忠烈遗属……

        这些都不是靠官员说说话就能办成的事。

        军械研造司长年累月都要占用利州府财库里的一部分,还会抢占人力,州府各司各院的公务所需,自会被挤压缩减。

        这一缩减,有些事就做不了,或者做不全。

        “为官一方自该造福一方,百姓都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石琴这帮人,若是那种对民心民意无所谓的官,反而不会这样敌视我,更不会行差踏错成这地步。”

        赵渭不恨他们,甚至有点唏嘘。

        “手段是过于偏激了,但他们能怎么样呢?就算闹到昭宁陛下跟前,军械研造司也不可能裁撤。”

        所以他们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停给赵渭找麻烦,最好让他感觉“利州并不安全”。

        只要是赵渭自己知难而退,带着军械研造司又去了别处,利州官场就会和如今举国各地一样,对他的贡献不吝称颂与尊敬。

        凤醉秋傻眼了:“照你这么说,你没错,昭宁陛下没错,石琴他们这种想赶走你的,要不是手段偏激触犯律法,说到底也没错。这算怎么回事?”

        她突然觉得,战场上挺好的。

        敌我分明,就算因人性而心有不忍,杀起来也不必手软。

        “朝局政务就这么复杂。有时哪方都不是坏人,只是大家各在其位,方向不同,若不冲突就尽不好自己的职责。”

        赵渭无奈叹气。

        “只要我不挪地方,这事就无解。没了石琴,以后还会有张琴李琴,始终都会有人想赶我走。”

        好的是,有石琴这群人的下场在先,往后至少不会有人再轻易动用刺杀这么偏激的心思。

        凤醉秋心里很不是滋味:“真是没处说理了。”

        赵渭和军械研造司,明明于国有功、不可或缺。

        但走到哪里都注定要被暗暗刁难驱赶。

        可那些想要赶走他的人,又不是因为什么坏心。

        “那,你会离开利州吗?”凤醉秋耷拉着眉眼。

        “你想什么呢?”赵渭勾唇哼笑,“如今的军械研造司,已不是昭宁元年初建时那般情况了。”

        现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换地方就会伤筋动骨,所有事全乱套。

        “那以后还会有人找你麻烦,怎么办?”凤醉秋闷闷抿唇,心烦意乱。

        “见招拆招呗。”

        朝局政务就是这样,各方势力需相互协作,有时又得相互制衡。

        在对抗中携手协作,在冲突中相互制衡。

        波澜永远不会真正平息,谈不上什么善恶对错。

        赵渭挑眉:“很难理解吗?”

        凤醉秋点头:“太复杂了。我脑子要炸了。”

        “行啦,你是武官,职责就是保护好我、保护好赫山。别的事,想不明白就不要多想。”

        赵渭顺手拍拍她的头。

        “对了,下午都督召集部分官员议事,你也需列席。到时你只需听着,就算被谁的话气到要当场去世,也不要试图跳起来替我冲锋陷阵抱不平,懂吗?那是我的战场。”

        “你吩咐就吩咐,别突然摸我的头啊!”凤醉秋反手按住自己的头顶。

        赵渭如梦初醒,尴尬地看看自己的手,无言以对。

        见鬼了,他为什么突然手贱?!

        凤醉秋越想越气,讪讪磨牙,小声哔哔:“我不是不给你摸,可你能不能别专挑我没洗头的时候摸?”

        她毕竟是个姑娘家,在喜欢的人面前……要脸哪。


  (https://www.lw00.net/2092/2092012/1093130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