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锦衣状元最新更新 > 第三百六十七章 没有倾向的考题

第三百六十七章 没有倾向的考题


  题目出得中规中矩,不带有任何政治影射,看起来完全就是张邦奇出于对士子学问的考校。

  在院试中,摒除了像邝洋名这样把个人思想强加到科举考题的行为,这样的题目看起来很工整,但恰恰就是这种文章不好写,因为你不太好把握主考官的政治倾向。

  没法从题目中发掘其政治倾向,那就没法探知他的好恶,写文章时反而容易出现瞻前顾后,甚至写出冲撞主考官政治理念的文章,就算你才学再高,最后也要落得个铩羽而归。

  第一题。

  孟子题。

  意思很简单,就是治理天下和耕地不可能同时来做,官员有官员的事,小民有小民的事;有人用脑,有人用力。

  至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话很经典,说的就是你想成为社会上层,就要靠读书来博上位,如果只想靠体力在这世上存活,那永远要受人治理。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是表明一个道理,被治理者向别人提供吃穿用度,管理者的吃穿用度则仰仗于人。

  朱熹的《孟子章句集注》中,此段表述为:“治于人者,见治于人也。食人者,出赋税以给公上也。食于人者,见食于人也。此四句皆古语,而孟子引之也。君子无小人则饥,小人无君子则乱。以此相易,正犹农夫陶冶以粟与械器相易,乃所以相济而非所以相病也。治天下者,岂必耕且为哉?”

  通篇来讲,就是社会分工的问题。

  就算你是治人的劳心者,也要靠劳力者来养活,这算是对社会关系的一种诠释,在人类这种群居动物面前,必须要做到分工明确,才能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最终成为万物之灵,统治这个世界。

  孟子在一个社会生产力极度落后的时代,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也是他能成为儒家亚圣的重要原因。

  朱浩认为第一题,不涉及政治倾向,比较容易写,只要把论点说明便可。

  “事出于专而精于行焉,国治平而不乱则在各行其道。”

  开篇破题,讲究一个稳。

  符合唐寅的忠告,在这种一心求稳的主考官面前,不需要讲什么大道理,不需要冒头,只要能把所思所想在纸面上表现出来,就算合格,你一个县案首便能确保获得秀才功名。

  至于论述方面,只需符合破题中“各行其道”的论点便可。

  ……

  ……

  第一题,对朱浩和在场考生来说,应该不算太难。

  难在第二题。

  第二题的字面意思是: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大行于世,我知道原因了,在于“智者过,愚者不及”;一个人不能理解中庸之道的博大精深,也在于“贤者过,不肖者不及”。

  朱熹论述:“道者,天理之当然,中而已矣。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则生禀之异而失其中也。知者知之过,既以道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常不行也。贤者行之过,既以道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此道之所以常不明也。道不可离,人自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

  孔子讲这一段时,可说是非常符合中庸之道。

  一般来说,你学无止境,达到“至善”的标准,对人世间种种规律和人情世故都能参透,也明白万物变化的道理,总该明了中庸之道吧?对不起,孔子说了,你是智者、贤者,你理解不了中庸之道的高深。

  朱浩有种“这他娘的是在说我”的错觉。

  因为从某种程度而言,朱浩觉得儒家的中庸之道是一种祸害人的思想,逼着人从至善往“亚善”,甚至往平庸的路上赶,人不追求至理,只追求中庸,说好听点这样方便你在人世间立身处世,但这恰恰是统治者希望看到的结果。

  像朱浩这种天生没有皇权至上思想的人,不会接受被人愚弄,为了在人世间生存就要各种委曲求全。

  当然说“愚者不及”,那就更好理解了。

  你笨,理解不了,就没有资格达到圣人所言的“中庸”,在圣人看来,人家的思想还是很高端的,不是下里巴人能奢求。

  问题来了。

  意思谁都明白,可怎么论述呢?

  论中庸之道?

  可问题是,题目是让你论为何会出现中庸之道不能大行于世的原因,仅仅是聪明人和笨人各自因为超出了认知,不能达到一个上下几何数的范畴,所以被摒除在外?

  再或是这世上过于聪明的人和过于愚蠢的人太多?

  更重要的是,你不知道张邦奇心中是怎么想的。

  朱浩就要好好研究了。

  ……

  ……

  朱浩闭上眼认真思索。

  没有政治倾向,恰恰才是最大的政治倾向。

  张邦奇属于少年得志,青年时便已考中进士,科举路顺风顺水,他会追求中庸之道吗?

  会!

  张邦奇是否有政治野心,追求名利场上更进一步?

  这是自然。

  以张邦奇的成长经历,他应该属于壮志未酬的官员,现在天天盯着一群读书人,三十多岁当个教授,成天培养学生,但学生成绩好坏又不能决定其职称评定,混日子混到感觉似乎永远也熬不出头。

  他对于中庸之道如何看待?

  想到这儿,朱浩觉得还是不好下结论。

  他突然觉得,头年里张邦奇路过安陆时,唐寅让他去见一面,或许当时见了,跟此人多接触一下的话,或许能发现一些端倪,这道题也就好写了。

  可问题是,作为王府伴读的朱浩,以兴王府的背景跟张邦奇相见,对他这样一个少年冒尖的孩子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张邦奇不是地方知州,不用仰兴王府鼻息,人家看你不顺眼,随随便便一句话就能把朱浩本应到到手的功名给剥夺,这也是朱浩为何坚持不去见的原因。

  在未来科举考试的主考官面前,一定要表现出一种谦逊态度。

  正想着,突然木栅栏从外面被人打开。

  随后进来一名官员,正是前来巡场的主考官张邦奇。

  朱浩心想,机会来了。

  ……

  ……

  张邦奇巡场,可能就是从甲子号考棚开始,他站定后先环顾一圈,没发现存在可能作弊的情况,接下来便要顺着号舍走上一圈,最后离开。

  本来考试刚开场,绝大多数考生都没落笔,张邦奇作为主考官也不可能进号舍查看众考生卷子上写了什么,这是为了避嫌,防止被人指责某考生与其暗通款曲,他先行查看考生具体写了什么,方便最后录取。

  所以此番前来,不过是例行检查。

  张邦奇先从袁汝霖那边走起,来到朱浩的号舍时,距离门口也就几步路了,突然发现朱浩的草稿纸上已把第一篇文章写完。

  “呵呵。”

  张邦奇微笑着摇了摇头,随后走出考棚,去下一个院子巡查。

  这位主考官一圈走下来,看起来没露出多少端倪,但朱浩却看出张邦奇身上带有的那种随和。

  再加上此人出题时讲究一个工整不出纰漏,而一年下来把湖广各地走了个遍,又岁考秀才又院考生员,出那么多题,他能一一考虑出题倾向?

  有的考官直接顺着一部经典,今天出这一段,明天到了下一地,直接选取另外一段,反正都是圣人之言,你们看着写,最后只要大差不差我就给你过……

  朱浩随即想到,《明史·张邦奇传》中曾记录张邦奇治学方面的思想:“学不孔、颜,行不曾、闵,虽文如雄、褒,吾且斥之。”

  意思是,学习方面不像孔子、颜回,行为方面不像曾参、闵损,即使文章写得像杨雄、左思,我也要斥责他。

  杨雄和左思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辞赋家,可说是文辞华美,世间罕见,左思的《三都赋》流传市面时,更是促成“洛阳纸贵”这一成语的诞生。

  这就意味着,张邦奇对士子的辞藻不太看重,更注重士子修习学问时的勤勉克己。

  回到第二题涉及中庸之道,看来张邦奇的思想,跟中庸之道关联不大。

  但朱浩马上找到共通点。

  就在于“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连朱熹都说,“道不可离,人自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

  感情张邦奇提及中庸之道乃是幌子,要求学生在进学路上的自察才是你出题的目的,那要是真中了陷阱跑去论中庸之道,那你写得再好,也只能落入平庸。

  明白这一点,朱浩的破题方向也就找到了。

  修学在于修心,中庸也在于修心,这才是论题的精妙所在,而这也符合正德年间正在逐渐发扬光大的心学思想……

  “中庸者在于明学而守心,道自察明是非之理心方而定。”

  论中庸之道,先论个勤学,很符合张邦奇的治学理念,而且我隐晦去讲,还特别论了个要守心的问题,讲究的是不能因为多智就乱了本心,那就超出圣人所言中庸的范畴。

  我讲的是,学问再大也可以保持中庸,不在于学问多寡,而在于你能不能把本心守住。

  守心的要诀,在于自查和明理,做到这两点,就不怕智者过、贤者余的问题了。

  ------题外话------

  第三更送上,天子求订阅和月票支持!


  (https://www.lw00.net/2139/2139807/71193383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