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清穿]后宫升职专家顾四木 > 第97章 迟来的反应

第97章 迟来的反应


“喀尔喀的格格们这会子入宫做什么?”裕妃遗憾离开牌桌,  与姜恒往慈宁宫来。这个选秀的时间点,令裕妃很自然就联想到选秀上:“说来也有几年没有公主嫁到蒙古去了,莫不是皇上要纳几位蒙古嫔妃?”

        姜恒则想起皇上之前提过,  想给弘时找个有主见有脾气的蒙古格格,大概这几位就是皇上挑中的候选人?

        毕竟皇上只能看蒙古诸部的王公是否得用,划定个范围,  具体格格们的性子还是要太后来看。

        姜恒和裕妃是在慈宁宫门口遇到熹妃的,  三人彼此见礼,  一并入内。

        太后宫里从来没这么热闹过。

        只见太后还穿着选秀女时穿的吉服坐在上头,  下首左右陪坐着几位太妃,五个穿着本族服饰的蒙古格格虚坐在下头。

        蒙古的格格与蒙军旗的姑娘不一样。

        蒙军旗跟满汉军旗的旗人一样,  都是按照皇上的安排,世代住在各驻防城内。大清开国日久,许多蒙古出身的蒙军旗人,  早就渐渐被同化,因朝上都用满汉双语,  有的年轻一辈连自家老祖宗的蒙语说的都不太利索了。

        跟正经住在草原上的各蒙古部落完全不同。

        这些蒙古部落的格格,  才带着真正的来自草原上的气息,  她们的笑容就像穿满了红玛瑙绿松石的头饰一般灿亮。哪怕来到这陌生的宫廷多少还有点拘谨,但言谈里头蓬勃的英气是规矩挡不住的。

        三妃到了慈宁宫,  一番请安就耗时颇长:三妃要分别给太后太妃们请安,蒙古格格们又要站起来给三妃请安让座,  彼此认脸,  互相寒暄,等终于按序重新入座的时候,姜恒看了一眼钟表,果然一刻钟已经过去了。

        在座的几位太妃,  有姜恒曾见过的并颇为熟悉的,比如太后右手边坐着的和太妃。

        和太妃也出身瓜尔佳氏,从前宫中偶然见着,对姜恒就很和气。

        尤其是敏敏出生后,和太妃于太后处见姜恒就更多了。因和太妃只在先帝爷四十年生过皇十八女,然而公主甚至都没正式序齿就夭折了,自此和妃也没有生养。

        如今宫中好容易添了位公主,和太妃就很稀罕很喜欢,但凡太后娘娘带敏敏,她就总想来蹭看一眼。这会子见了姜恒,就又额外对她笑了笑。

        且说和太妃年纪比皇上还小几岁,今年才刚满三十,虽是太妃,却性子活泛与一般只顾礼佛养老的妃嫔不同,跟太后能玩到一起去,太后今日也是叫她来热场子的,免得蒙古格格们太紧张。

        在座的还有一位姜恒素日少见的宣太妃。

        这位是如今宫中硕果仅存的唯一封妃的蒙古嫔妃,这会子有草原上的格格来,太后就将总是深居简出的宣太妃也请了来一并说话。

        亲不亲故乡人,比起和太妃显然是来完成任务热场子的,宣太妃的激动就真切多了,叽里呱啦跟几位格格轮番说着蒙古话,问着草原上的事情。

        在座除了宣太妃,其余人自太后起,蒙古语都属于生疏选修课程,只会点‘吃了吗?’‘孩子怎么样’之类的家常话。

        一大串连起来就听不甚懂,只是各自微笑。

        等激动的宣太妃告一段落后,太后看了看时辰,就适时发话可以散场了。

        “几位格格就先住在建福宫,熹妃裕妃,带格格们去安置一一,信妃先留下,哀家还有话跟你说。”

        建福宫?

        熹妃和裕妃一时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若这几位格格是皇上要收的蒙古嫔妃,应当住到储秀宫去。

        可太后娘娘让住建福宫……那并不属于东西六宫范围,而是紫禁城最西边一处闲置的狭长宫殿,倒真是待客的规格。

        熹妃裕妃带着几位蒙古格格告退后,宣太妃又恢复了往日平静中带着无聊的神态在原处坐着,开始回味方才家乡姑娘告诉她的草原诸事。和太妃则有眼色多了,看出太后单独留下信妃有话要说,于是叫上几位太妃:“今儿天好,咱们也回去摸牌吧。”

        姜恒闻言不由莞尔:还好裕妃已经早一步走了,不然听说肯定羡慕坏了。

        她们这属于好容易放年假,却从牌桌上被拉来加班的苦命人——接下来的年假肯定也泡汤了,太后皇后还在忙着选秀女,那三妃必要负责招待这几位蒙古格格。

        诸位太妃都告退后,太后才长长出了一口气,乌雅嬷嬷上来给太后摘掉一看就重的不得了的吉服冠。

        太后摘了手上的金指甲套,抬手按了按自己的眼眶:“这几日选看秀女,真是看的哀家眼睛都要瞎掉了。”

        乌雅嬷嬷就在旁急道:“娘娘又说这不忌讳的话了!”

        太后就对姜恒道:“你是经过的,自然知道,秀女们都穿着浅蓝一色,一样的装扮一样的衣裳,一排排看过去,岂不眼花。”又随手指了个宫女:“去体元殿传个话,哀家今日就不过去了,辛苦皇后吧。再给皇后送一盏”

        待说过几句选秀的闲话,太后歇了过来,与姜恒道:“哀家留下你,是有缘故。皇帝的意思,是要给弘时选一个蒙古出身的福晋,这些格格的出身倒都差不离,只看个人品性罢了。”

        “偏生哀家跟皇后这些日子脱不开身,且在这慈宁宫里,她们这些小姑娘也都拘着规矩,一时半刻也难看出什么来。倒是你私下多瞧瞧,她们每个人脾性如何。”

        姜恒有点想婉拒:“到底是三阿哥的福晋,臣妾并非……”

        太后叹气:“熹妃和裕妃都有自己的儿子不便说话,哀家也信得过你的眼光。且你只帮着掌掌眼,到时候来告诉哀家个人脾气就是了。”

        姜恒只好接单:“太后娘娘想要个什么样的孙媳妇呢?”

        太后想了想:“那件事后,弘时吓得胆子细了,人也闷了。既然皇上定了必得是蒙古福晋,那就要个活泼天真些性情好的。”

        -

        “要个稳重有主见,性子厉害的。”

        姜恒听到皇上这么说的时候,直接深深叹了口气。

        白日她刚从太后那接完单,夜里皇上也到永和宫来,就弘时的福晋提出了相反的考核标准。

        听她叹气,皇上就猜到了,笑道:“朕不叫你为难,皇额娘有什么话你只管应承着就是了,朕这里自然有话说服她老人家,一点儿不与你相干。”

        姜恒安心了:有皇上这句话就成。

        ==

        且说五位蒙古格格入宫,在宫外激起的水花,绝对比宫里要大。

        几个格格来自于喀尔喀蒙古,分属于其下三大部,出身各不相同;入宫住了建福宫,没有入住新人嫔妃该住的储秀宫;太后以客称呼——从宫里传出来的各种零碎消息,让适龄的宗亲都有些着慌。

        皇上不会是想让他们联姻蒙古格格吧?!

        要知道,先帝爷四十岁的时候,那都嫁了好几个公主郡主的到蒙古去了。而皇上今年也要过四十岁生辰,膝下却只有一个亲生的公主,且还在襁褓之间。再看四公主出生后,皇上种种殊荣,也不像舍得把女儿远嫁抚蒙的样子。

        自来朝廷跟蒙古的关系多靠联姻巩固,皇上不会没有公主嫁出去,就要反其道行之,拿他们这些宗亲的婚事顶上,娶蒙古格格们过来以作拉拢吧!

        其中最慌的就是十五爷,十六爷。

        正如一般宗室女远嫁蒙古联姻效果不够,须得公主出嫁一样,一般宗亲男儿娶蒙古格格也没有联姻的分量,倒是他俩,身份足够,是先帝爷亲子兼当今万岁爷的皇弟,正福晋之位尚虚位以待,妥妥的联姻对象啊。

        于是给他俩急的,一边自己去跟十三哥探口风求情,一边跟宫里的生母密太嫔王氏递话,请额娘从宫里求求太后,想想办法。

        “这么不情愿?”永和宫情报小分队运转良好,秋雪知道自家娘娘最近忙着蒙古格格们的事儿,有什么新消息就第一时间递上来。

        姜恒听了是真的有点纳闷。

        据她这几日招待蒙古格格,这几位格格表现出的却是很有觉悟,很想争取嫁到大清宗室甚至是皇宫里来。从她们的满语水平就可知了,文绉绉的典故是不太通,但与宫里嫔妃正常交流完全没问题,显然是在家里就下过苦功夫的。

        她们多性子坦率,跟年纪差不多的姜恒熟了些后,有直率大胆的格格直接对她道:“你们看我们都是出身喀尔喀,但在我们眼里,彼此部族却是不同的。草原上头争的就是人口、牲口与最丰美的草地。若是我嫁给京城的宗亲,部族里头就更有底气去与外头争了。”

        见她们都想争取京城这个‘留职’,姜恒倒是心安不少,若是为了家族,三阿哥还真是个好的选择,是正经皇上的长子。

        但她没想到外头宗亲居然这样害怕娶蒙古格格。

        或许会有生活作风不同的一些需磨合的地方,但就至于抗拒成这样?

        到底不是土著,许多潜规则她理解的还不够深。

        姜恒就请了于嬷嬷来问,于嬷嬷现也肯推心置腹跟姜恒说话,就道:“旁的爷也罢了,真娶了蒙古格格也没什么。唯有十五爷十六爷格外担心。他们两位是一心想娶满洲大姓出身的贵女。”

        “娘娘也知道,密太嫔本是汉人出身,是先帝爷自江南带回来的,不在旗的女子入宫原是不合规矩,后来为了堵外人的口舌,才记成汉军旗。”

        “为此,密太嫔娘娘在京中自然是一点母家依靠也无的,之前最得宠的时候,几年里生了三个阿哥,先帝爷却连嫔位都不肯给。十五爷十六爷因没成婚,还都没封爵,本就没有母家的助力,就盼着这回选秀指一个满军旗高门大户的姑娘做福晋,能有一份妻族的助力,也算弥补自家的遗憾。”

        她说的透彻,姜恒就明白了:婚姻的本质其实是生意。

        对十五十六来说,娶蒙古格格并不符合他们的期望和诉求。他们没赶上好时候在亲爹康熙爷手里封爵——落在同父异母兄长手里,安稳性当然不能跟亲爹比了。

        皇上兄弟多,又有怡亲王珠玉在前,他们这些小的本就不显好,若再没有个强一点的妻族,常常在皇上面前提一提,扶持一把,哪怕是正经的皇弟,可能也就封个贝子之类的爵位被放到一边去了。

        尤其密太嫔跟旁人不同,自己吃过身份上头的苦,当然她再得宠,晋封的也极为艰难。

        如今更不想让儿子们重蹈覆辙,因为娶了蒙古的福晋,就一直当联姻的一块牌坊,领不了什么实差。

        古今父母为儿女的心都是通着的——孩子的事儿就是天大的事儿。

        为了孩子的一个学校名额,或是工作机会,刚强了一辈子的父母去低头求人的情况也常有。

        何况十五爷十六爷这是娶亲重叠上爵位——宗亲中最要紧的两件事都加在一块了,他们母子当然紧张,要在圣旨未下前,尽力为自己争取一下。

        -

        于嬷嬷之前是太后信重的人,现在又在永和宫当定海神针,许多秘密是知道的,比如这蒙古格格其实是给三阿哥选的。

        她不免提醒自家娘娘一句:“皇上有意给三阿哥指蒙古格格这件事,在指婚圣旨下来前,可不能从娘娘这透露出去。”

        语气很凝重:“这才是大事。”

        不用于嬷嬷说的严肃,姜恒也早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

        因自顺治爷以后,宫中蒙古嫔妃数量直线下降,朝野内外几乎公认,蒙古嫔妃再不可能成为大清的皇后。所以若是皇子被指了蒙古嫔妃,就相当于被排除在了太子人选之外!

        此时宫外许多人猜测这几位蒙古格格到紫禁城的缘故,但还真没几个人猜测这居然是给三阿哥弘时的正福晋。

        别看皇上跟姜恒说的平静,太后也接受了这个现实,但这个消息一旦明发圣旨,那绝对是一波爆炸性新闻。

        皇上的长子,三阿哥弘时,居然被排除在了太子人选之外!

        这个消息,绝不能从姜恒这里传出去。

        于嬷嬷见信妃娘娘应的郑重,显然知道重要性,也没忍住再补两句:“老奴素知娘娘其实是个挺心软的人。密太嫔爱子心切,想去太后娘娘宫中求情,太后娘娘以操持选秀忙不开为由没见。”在太后看来,没什么好说的,等圣旨就是了,她怎么会把儿孙的事儿透露给跟她并不怎么熟的密太嫔,于是索性不见。

        “密太嫔无法,又去了熹妃娘娘宫里。”太后明面上是让熹妃负责照看建福宫的蒙古格格,密太嫔病急乱投医,就也去熹妃去走了一趟,想探探口风。

        于嬷嬷道:“熹妃娘娘向来是,跟她和四阿哥无关的事儿,都绝不会伸手张口的。”

        她看着姜恒,带着一点看喜爱晚辈的无奈:“这点上老奴却不放心娘娘。若是密太嫔过来,还请娘娘切勿看着密太嫔焦急可怜,就心生不忍,透出什么话来。”

        =

        说曹操曹操到。

        果然密太嫔很快到永和宫拜访来了。

        因出身的缘故,哪怕生育了皇子,密太嫔也总是谨小慎微的,多年下来,这种小心就变成了固定的一种气质。

        哪怕对着晚一辈的嫔妃,也总带着一种过分和蔼的客气。

        与和太妃那种大方的和气周到还不同,密太嫔几乎是把‘我好说话,我不愿得罪人,我会忍让’写在了脸上。

        但就是这样胆小只求安稳,自打康熙爷去了除了拜佛几乎不出门的太妃,为了儿子也不顾颜面真切的奔走起来,各处去求人。

        她身上衣裳只是半新不旧,但送到永和宫的几匹料子却是极稀罕的。

        正像是太后娘娘之前给姜恒的那种罕见的紫色缎料,属于可遇不可求的衣料,估计是她得宠的年月里,康熙爷私下里赏的。这些衣料的颜色织进了里头,哪怕放了许多年,也并没有陈旧的痕迹。

        大约是把能拿出来的好东西,都用来走礼了。

        密太嫔神色很憔悴,语气也流露出一种小心翼翼的恳求,似乎连求人都怕得罪人似的,露出一种手足无措的不安。

        姜恒看的很不忍,又不能给她透消息,只得将言辞放的极缓,劝了两句保重身子的话。

        可姜恒对她语气态度越好,密太嫔看起来越无措而绝望:皇上如今最宠爱的信妃,对自己这么个没有家世的普通太嫔,为什么这么客气?想来是办不成自己所求的事儿,又同情自己罢了。

        都怪自己出身不够,没法给儿子添一丝助力,以至于他们要被拿来‘和亲’了。

        密太嫔几乎是含着泪走了。

        搞得姜恒也不知如何是好,坐在那里心里很难受。

        “娘娘愿意将来有朝一日,为了公主如此折腰奔走,却还不一定能求下情来吗?”秋雪端茶上来,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

        姜恒抬头看她。

        秋雪退了一步跪道:“奴婢冒犯娘娘,罪该万死。可奴婢是真为娘娘和公主着想。”

        “若将来四阿哥五阿哥做了皇上,真遇到事儿上,难道娘娘也愿意这样去求熹妃、裕妃娘娘,将公主的安危交给旁人处置吗?”

        姜恒放下茶盏,看着秋雪无奈摇头。

        果然是鸡妈妈型的秋雪,从未放弃过催她上进。

        不过……姜恒看看秋雪,又看看茶盏里头的莓茶,不由问道:“我还不确定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秋雪诧异道:“娘娘的事儿奴婢都记在心上,怎么会看不出。自打年后,娘娘的口味又有些变了,且还嗜睡,奴婢就已经在留心了。加上娘娘的月事一般都极准,这都晚了七八天了,奴婢当然留心。”

        姜恒喝了一口莓茶:“宫里这段时间事多,如今刘太医都还诊不出来,就不必露出来。”

        秋雪忙应了一声。

        姜恒就道:“快起来吧。”然后对上秋雪关切的眼神道:“你说的事情我已经想过了。”

        要是没有敏敏,她孤身一个,就觉得做和太妃也不错。

        但有敏敏后,又另说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宗亲也是这般。

        就像历史上的乾隆再喜欢自己的十公主,甚至封了固伦和孝公主,又定给了宠臣和珅的儿子,自然是想要保女儿一世荣华富贵的。但和孝公主在乾隆一朝再风光,等到了嘉庆帝登基,该抄和珅的时候照样没有手软,夫家出事,和孝公主的生活自然也一落千丈。

        宫中妃嫔总以为有儿女就有依靠。

        可这几日见到的和太妃、宣太妃、密太嫔,正是代表了先帝爷宫中三类嫔妃:有宠有家室有(过)女儿的,一直困在宫里熬日子的,以及在先帝一朝有儿子(甚至是多个)傍身,如今却要为儿孙求人奔波的。

        最终也只有太后,算是过上了理想的生活。

        =

        刚进三月,朝臣们就被连着震了两下。

        第一件事是选秀结束了,然而宫里居然一个秀女都没留!

        这算什么选秀?十四福晋刚听说时都吃惊极了,甚至与十三福晋说起时脱口而出:“这不是全军覆没的选秀吗?”

        十三福晋听了又是笑又是制止她:“这话去外头可不能说。”

        十四福晋连忙摇头:“都怪我们家爷,写家书回来总是提起他又打了什么仗,又让什么贼人全军覆没的,害得我满脑子都是这个词,一下子就说出来了。”

        妯娌俩关系好,十三福晋想想又笑了:“皇上还未指三阿哥的福晋呢,若是出一位皇子福晋,倒也算不得‘全军覆没’。”

        两日后,十三福晋就要感慨这话不能乱说。

        皇上下旨,将喀尔喀的一位蒙古格格指为三阿哥福晋!

        这才是一勺沸水浇到了滚油里,朝野震动。之前皇上自己不留秀女的事儿,比起这来都不够热点。

        十三福晋一听这事儿,脑子里就冒出十四福晋的形容词来:果然是全军覆没型选秀。

        =

        宫里,熹妃也被这两道消息惊住了。

        哪怕她自诩养气功夫很好,算是泰山崩于前而能沉住气的人,面对这两个重量级的消息,都没法保持镇定。

        让所有宫人都往外退后,她不禁踱步起来。

        皇上竟然给三阿哥定了蒙古出身的正福晋!这对她和弘历来说,绝对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之前他们母子再怎么揣测皇上不喜三阿哥,都不如这一道圣旨来的干脆分明,几乎断绝了三阿哥做储君的指望。自此朝臣们的目光,也会从这位长子身上移开,会看到已经渐渐长大的弘历。

        要说现在,熹妃心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那就是求神拜佛,盼着信妃一定不要有儿子。

        皇上在这回选秀里,一个人不留,为的是谁,宫内宫外都心知肚明的。

        熹妃只求信妃一直没有皇子,那弘历就稳当了。


  (https://www.lw00.net/2200/2200521/477172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