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未来发展
甘亚东和叶怀远听出了张廷言话中决然的语气,两人心中生出大丈夫生当如是的感慨。
“请张副司令放心,我甘某人也不是怕死之人,只要是抗日打鬼子我甘某人愿意接受抗日军安排”甘亚东起身说道。
“副司令,就是让我叶怀远拎一杆步枪上去和战士们一起打鬼子我也绝无二话”叶怀远正色道。
“两位的心意我心领了,抗战打鬼子各有分工,所谓术业有专攻,你们两位就适合坐在后方管理好的地方,为前方提供充足的物资”张廷言说道。
张廷言最关心的就是今年的播种情况及预计产量,这一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东北的种植业发生了变化。
粮食产地逐渐北移,也就是从辽中平原逐渐转移到松嫩平原,这对抗日军来说是件好事,辽中平原此时处在日军控制范围下,而松嫩平原则处在抗日军的掌握中。
只是这一时期东北大豆成为东北农业的主要作物,尤其是辽中平原地区大豆种植面积超过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这与大豆作为当时外贸主要出口产品有直接关系,大豆及其制品占东北农产品出口的60%,大豆种植面积由南往北逐年递增。
1931年,东北粮食种植面积为1373300公顷,大豆种植面积为4202000公顷,占30%,产量更是达到了540余万吨。
之所以出现此类情况变化,主要还是因为东北大豆对气候土壤的适应程度比小麦高,加上东北大豆品质好,国产小麦面临着外来小麦的冲击,东北一直以来南麦北豆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听完甘亚东和叶怀远的解释后,张廷言才对东北作物有了更深的了解,前世他只知道东北是全国有名的粮仓,但对东北粮食具体情况并不了解。
他一直信奉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看来张做舟并没有选错人。
“甘厅长、叶厅长,大豆是我东北对外输出的重要农产品,我们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缺乏工业品,想要获取西方英美等国的工业品就必须拿农业品和他们换,大豆的产量不能减。”
“但如果都种大豆我们抗日军和黑吉两省的老百姓就没了口粮,必须要保证我们这两个省老百姓的口粮,稻米、小麦、玉米、粟等杂粮的产量也不能减。”
“这听上去有点为难人,但是这就是现实你们动员人手,统计好我们黑龙江、吉林两个省份能开垦耕种的土地面积,各种作物做好合理布局,我们可以实行计划经济”张廷言说到。
听到计划经济,叶怀远有些惊讶地望着张廷言,他听到计划经济这个说法,还是看剑桥大学凯恩斯教授在他的著作中提到过。
只不过他所就读的伦敦大学学院大部分教授信奉的是市场经济,不过他并没有像学院中的一些教授迷信市场经济,他认为市场经济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
“副司令,黑龙江还有大片土地无人开垦,若是我们有足够的人口才肯这些土地,东北的粮食产量必然会增长”叶怀远说道。
叶怀远提出通过增加耕种面积来提高粮食产量,“杨厅长,我与李部长商量过克山兵工厂正计划制造2.5吨卡车,到时候会再开辟一条生产线专门生产民用车辆”张廷言给两人透露了一点消息。
叶怀远听到此消息喜出望外,他在英国留学时见过当机械作为一种生产力投入农业,对农业产生的巨大作用。
“另外我还计划与美国合作修建一个拖拉机厂、一个化肥厂,以解决我东北农业面临的困局”张廷言接着说道。
目前中国国内还不具备生产化肥的能力,化肥依旧主要依靠进口,所用的化肥主要是氮肥,也就是硫酸铵。
中国国内每年进口化肥至少16万吨,耗资2000余万元,进口的化肥中以英德等国的化肥品质较优,但价格也高,日本的化肥价格低,但品质差。
英国和德国制造化肥采用的是电流法,将空气中的氮气变为铔质,因此品质较纯杂质少。
“副司令,这都是功在千秋利在万代的好事啊”甘亚东兴奋的说道。
拖拉机厂和化肥厂建立起来不仅能解放大量劳动力,提高粮食产量,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化肥厂制造的化肥够多,还可以向关内出售,使中国摆脱依靠外国化肥的窘境。
“当然这些工厂都属于抗日军和抗日军政府所有,我们也鼓励民营企业家们投资这些领域及其他民生领域,例如纺织厂、面粉厂、食品厂诸如此类。”
“但那些事关军工和东北命脉的行业必须掌握在我们手中,此外严禁外国企业掌握东北矿产资源和重要工厂,重要厂矿收归抗日军所有”张廷言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对于在东三省开设工厂的民营企业,免除大部分税费鼓励,对向外输出的产品免征关税,鼓励民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张廷言建议道。
甘亚东和叶怀远对视一眼,两人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讶,若是张廷言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说出这些话他们两人或许不会感觉到突兀,但张廷言也就20多岁他又是从哪知道这些的呢,这些可都是只有真正见过才说得出来的。
因为张廷言前世并不是学经济的,因此他对于如何进行经济建设也知之甚少,只能提出几个后世见到的好点子,但这对于甘亚东和杨怀远来说已经足够了。
而一旁的张做舟则早已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张廷言,张廷言从小算是他看着长大的,小时候的他不能说不学无术,至少对于读书没有太多兴趣,更喜欢舞枪弄棒。
没想到竟然与甘亚东、叶怀远聊起来,还知晓这么多,甘亚东和叶怀远表现的像个小学生一样。
“还有你们两人开始着手逐渐建立起我们抗日军的货币体系,等我们的工农业产量上去以后,我们抗日军控制区再使用以前的货币就不合适了,现在需要未雨绸缪”张廷言说道。
甘亚东和叶怀远听到这话感到压力山大,两人原以为只是单纯的与张廷言见面,没想到张廷言给两人布置这么重的任务,不过两人都没拒绝应了下来。
等把两人送走后,张廷言疲惫的靠在椅子上,张廷言几乎将后世自己所知道的涉及经济的大部分知识都告诉了两人,对于经济发展自己也属于外行,无法亲自上阵,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出现问题后再想办法解决。
没多久张做舟走进来,他刚才将甘、叶二人亲自送了出去以示尊重,“廷言,我可真是没想到你还懂经济,这叶怀远可是喝过洋墨水的,我看他在你面前也是洗耳恭听呀”张做舟笑着说道。
“司令,我和他们比还差得远呢,人家毕竟是内行,我只能给他们提一点建议罢了”张廷言说道。
“司令,我有要事与你商量”张廷言坐直身子说道。
见张廷言严肃起来,张做舟坐在张廷言对面说道:“廷言,你说吧。”
“司令,眼下我抗日军表面上看似实力强大,实际上面临着根基不牢的危机。”
没等张做舟开口询问,张廷言接着说道:“抗日军想要击退日军所依靠的就是东北人民,但我抗日军只能控制到各县,诸如县以下的镇村,我抗日军根本没有能力控制。”
“廷言,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根基薄弱?”张做舟问道。
“是的,日军前不久发动的春季攻势占领了昌图,我抗日军只控制了昌图县城,因此昌图一丢失,整个昌图便不在抗日军的掌控之中。”
“如果我抗日军能控制到昌图下面的镇村,即使日军占领昌图县城,但广大的农村依旧在我抗日军的控制中,日军只能龟缩在县城中,哪怕他们占领东北全部城市,他们就如同待在一座座孤岛中一样”张廷言说道。
听到张廷言的话张做舟陷入沉思,通过将触角伸到每个镇村,进而控制东北全境这是以前自己想都没想过的。
“廷言,我们如何才能控制住镇村呢?”张做舟问道。
“我们可以将每个县划成几个区,建立区一级的政府,他们管理所在辖区的村子,可以建立起区小队这种基本武装力量。”
“比它高一级的县政府,则负责管理全县事务,县一级建立起县大队,并与附近抗日军驻军建立起联系。”
“廷言,我们恐怕没有这么多人手”张做舟为难的说道。
“我计划新建一所政治学院专门培养政工人才,他们毕业后就直接派往各地,同时各地政府还可以吸纳我们抗日军中的因伤残而退伍的抗日军战士,这样可以一举两得”张廷言说道。
历史上抗战时期我党对于人民群众动员工作做到极致,将组织工作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做。
这样一支有组织有秩序有执行的力量的出现,最终完全颠覆了中国基层一直以来的格局,这一点即使在21世纪也被证明仍然有效。
张做舟只想钻进张廷言的脑袋里,看看他的脑袋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他随时蹦出来的奇思妙想令张做舟感到叹服。
(https://www.lw00.net/2227/2227159/9065143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