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贤
禁苑,龙武军行营。
昏暗的甬道中,有士卒带着几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走过,在廨房外禀报道:“郭将军,永王的使者到了。”
“唔。”
屋子里响起了沉闷的回答,好一会儿,郭千里才半睡半醒地道:“进来吧。”
杨序、李台卿等人入内,只见一个满脸虬髯的大汉正坦着圆滚滚的肚子半倚在榻上,打着哈欠,屋子里还有一股浓烈的汗臭味。
“我等奉永王之命,前来宣慰郭将军。”杨序双手递过一份礼单,道:“这是给将士们的赏赐,将军过目。”
郭千里睡眼惺忪,瞥了那长长的礼单一眼,大概是没看出它的份量,因此没有太大的反应,依旧是一副摆谱摆到天上的样子。
“知道我为何放永王入长安城吗?”
“将军深明大义。”
“嘿。”郭千里道:“永王不是说了吗?他要除奸宦,杀窦文扬。那杀呗,我早看那宦官不顺眼了。”
杨序一时无言以对,道:“事情不是这般简单。”
当然不简单,这是永王想当皇帝的事。
他原本以为只要进了长安就行,可惜能力、威望不够,面对长安的官员将领们,反而不知该怎么服众。
所以前来一个一个地劝说。
“我是这么想的,杀了窦文扬。圣人还是会信任别的宦官,这祸根,出在圣人身上……”
“怎么?”郭千里喝问道:“你这话是何意?还想阉了圣人不成?指斥乘舆,不想活了?!”
杨序张了张嘴,差点就说自己就是来造反的。
偏偏郭千里不捅破这层窗户纸,他也有些不好意思。
还是一同前来的李台卿更干脆,道:“郭将军可曾想过拥立永王登基?从龙之功,王侯自取。”
郭千里掏了掏耳朵,问道:“凭什么?”
李台卿见他如此反应,紧张地舔了舔嘴唇,问道:“郭将军想要什么,尽管开口。”
“我想要什么?”
郭千里想了想,自己也有些迷茫,把指甲里的耳屎对着杨序一弹,沉吟道:“我想要……兴复大唐,再造盛世!”
他功成名就、衣食不缺,想到后来,说出这八個字还有些兴奋。
李台卿愣了一下,当即变了脸色,脱口而出道:“你果然是雍王一党?!”
杨序连忙拉了拉他,李台卿马上就意识到自己失言了。
郭千里哈哈大笑,问道:“你们也觉得还得是雍王能兴复大唐?”
“雍王身世可疑,能有今日之爵位已是莫大恩典,如何比得了永王?永王才是诸王之中最贤者……”
“郭某不在乎这些。”郭千里连连摇手,原本就半倚着的姿势更显得慵懒,大咧咧道:“我还真就告诉你们,我才不是雍王一党,就算我和他还算亲近,我也不会跟着他夺位。”
杨序、李台卿大喜。
郭千里却接着道:“总之,造反的事我不干,既不跟雍王造反,更不会跟永王造反!现在雍王没造反,永王造反了没有啊?!”
“永王他……没有。”杨序道。
“没有没有。”李台卿道:“永王是奉诏入京除奸佞,并非造反。”
郭千里一听,径直就在他们面前躺下了,肚皮依旧坦露着,黢黑的长毛微微晃动。
若杨序、李台卿有胆量,此时只需忽然暴起、用匕首给郭千里开膛破肚,也许就能助李璘成就大业。
可两人只是看着那一撮黑毛发愣了一会,悻悻地退了出去。
郭千里睁开一只眼看着他们的背影,嘟囔道:“永王这废物,都不敢亲自来见我,竟还想当皇帝。”
他翻了个身,就要再睡过去,却有亲兵过来,递上了一封信。
郭千里一看那笔迹,当即精神起来,倏地站起身道:“好嘛,总算要回来了。”
~~
李璘一脸期待地迎回了杨序、李台卿,问道:“如何?”
“臣等有负大王重托,未能说服郭千里。”
“怎会如此?”
李璘好生失望,如此一来,他就不能通过武力控制宫城以及百官了。
一旁,季广琛见状,正打算开口劝李璘退而求其次,放弃登基转而助太上皇重掌权力。
登上权力巅峰的路本就该一步一步地走的。
然而,杨序见到李璘如此失望,先开口道:“臣有一个办法。”
“说!”
“长安城的文官武将们之所以不配合,无非是因为轻视大王,认为大王兵力不多。大王若在夜里把士卒们悄悄派出城外,待到白天再当众列队入城。造出有援兵源源不断的景象,长安官民自然会敬畏大王,奉大王为天子。”
季广琛一听就皱了眉。
这几日江陵没派出更多的援兵来,他觉得十分奇怪,已经派人去打探了。说回眼前,要想服众,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用小伎俩来提高威望,等到李琮召集各路勤王兵马,或者薛白举范阳兵马杀来,依旧难以抗衡。
他正要开口相劝,李璘已拍掌叫了一声“好!”
“便依杨先生这妙计行事。”李璘道,“到时见我兵势大振,且看谁还敢与我推三阻四!”
如此数日,长安官民见到永王每日都有援军不断进城,态度果然发生了变化。
就连韦见素每次见李璘的态度都恭敬了许多,甚至表示他要登基也并非不行,现在只担心李琮那边再提兵反攻长安。
李璘就问杨序,是否只要再假装增兵直到把李琮也吓倒了,皇位就到手了?
“正是如此。”杨序道,“试想,一个望风而逃的懦弱之主,听闻大王兵势雄壮、援兵络绎不绝,岂有不降之理?”
“哈哈哈哈。”
李璘不由大笑,意气风发。
恰在此时,季广琛大步进来,禀道:“大王,出事了。半月前雍王已攻克江陵,后与山南、淮南、河南等诸路兵马合兵,逼近长安了。”
李璘脸上的笑容渐渐止住,脸色难看,正待发火。
坏消息却还没完,季广琛又道:“另外,郭子仪已率兵自西而来,快要抵达奉天了。”
李璘几乎是跳了起来,恼怒道:“这是何意?我举江淮之兵攻取长安,难道还不能成事吗?!”
他似乎还不明白,进入长安并不代表着天下人就会奉他为皇帝。
季广琛十分失望,心想一个自幼在十王宅里享乐的皇子,也只有这点见识了。
但他还是按捺住心中的不耐烦,给李璘出谋划策,道:“大王,时至今日,唯有请太上皇出面证明大王举兵归京并非造反,而是奉诏除奸。如此,或可阻各路兵马进兵。”
李璘又怒又怕,烦躁不安地咬着手指,道:“有用吗?太上皇出面,他们就能不进军吗?那个薛逆可就从没把太上皇放在眼里。”
他似乎忘了,就是在不久前,他才说过薛白算什么东西。
诸路勤王兵马之中,季广琛最忌惮的也是薛白,思忖着,回想到薛白曾经与李璘作的约定,终于给了一个让李璘惊诧万分的建议。
“大王可与雍王合作。”
“什么?!”
李璘气急道:“我与他合作?他凭什么?我是何身份?他又是何身份?”
哪怕薛白真是李瑛之子,那也是落罪贬黜过,沦落为奴过,顶多是当今天子之侄。他却不同,乃是真正的龙子龙孙。
季广琛却已经完全想明白了,薛白之所以怂恿李璘举兵是借刀杀人,是借李璘之手教训李琮,顺理成章地保住兵权,可论实力,双方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换言之,李璘这次完全就是被薛白利用了。既然如此,那不如合作。
把这些道理掰开揉碎了给李璘讲了,最后季广琛道:“秦末争雄,刘邦与项羽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虽刘邦先入关中,可实力不济也只能暂时隐忍。现在雍王迫需盟友,大王若是能支持立他为储君,当能保住权位,以待来日。”
“什么?!”
李璘更惊诧了。
一开始说好了来当皇帝,进了长安李隆基却让他当储君,现在好了,储君都要让给薛白,那他算什么?
分明一路大胜,可结果却越来越坏,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璘几乎要脱口而出一个“打”字。
大不了就是打一仗,与薛白打、与郭子仪打!
“大王,事不宜迟。”季广琛道:“末将可去与雍王谈。”
李璘张了张嘴,嘴里那句硬话却是好半天没能吐出来,只是脸色愈发苍白了。
~~
奉天。
自从圣人避难至此,奉天城内外已是戒备森严,人心惶惶。
这日,一个好消息传来,终于是提振了人心。
“来了!来了!”
有宦官狂奔过城中的街道,终于到了窦文扬面前,拜倒道:“援军来了!郭子仪奉诏勤王,不日就要抵达奉天了!”
“什么?来得这般快?!”
窦文扬闻言,脸色却是一片煞白。
他此前已经听说了,包括太子李俅在内的不少人对他专权祸国非常不满,已暗中派人联络了郭子仪。
所以,等郭子仪的援军一到,在所有人都认为圣人转危为安之际,他窦文扬的人头就要被砍下来祭天誓师了。
窦文扬若要保命,必须想办法阻止此事。这几乎是死局,可竟真让他想到了办法。
“我得去见圣人。”
李琮今日受了凉,身体有些不适,昏昏沉沉地,正躺在那长吁短叹,悲悯自己命不好。窦文扬入内,先是欣喜万分地禀报了郭子仪快抵达的消息,好让圣人先开怀一些。
接着,他不无顾虑地道:“可是,奉天地近乾陵,乃高宗皇帝安寝之地,若是让郭子仪大军前来,惊扰了高宗皇帝,恐世人要指责圣人不孝啊。”
李琮讶然,撑起身坐起,道:“变乱连二接三,若惊扰早便惊扰了,岂还差这一回?”
“陛下慎言。”窦文扬郑重其事地行礼道,“永王叛乱,却假称奉太上皇之诏,如今他占据长安。必然会借此事损毁圣人清誉。郭子仪本是奉诏勤王也会变得师出无名啊。”
李琮沉默了,还在想着这事是否这般严重。
所谓惊扰祖宗陵寝,若没人提,大家装作不知道,也就含糊过去了。可一旦有人指出来,以他的身份,是绝对不能说这件事没关系的。
窦文扬又道:“臣以为,与其让郭子仪赶到奉天,不如命他直接去收复长安。倘若他能够收复长安,即可证明他确实对圣人忠心耿耿,也免得他到奉天来万一对圣人不利。”
“你怀疑郭子仪也……”
“臣不敢。”窦文扬道,“臣只是担心万一。”
李琮与他日夜相处,很快就捕捉到了窦文扬神态之间的异样之色,追问道:“到底出了何事?说。”
窦文扬不敢说,吞吞吐吐的。
奈何,经不住李琮的逼问,末了,他只好据实禀报,称太子曾悄悄遣人与郭子仪联络过。
他说的确实是实话,只是隐下了李俅派人与郭子仪联络的目的是为了除掉他。
李俅年轻,做事并不稳当,能被窦文扬得知,人证物证自然也有。
证据一拿上来,李琮的眼神就阴晴不定了起来。
人心隔肚皮,毕竟李俅也不是他亲生的儿子,面对现在这内忧外困的情况,李俅能做出什么来也不好说。
“臣不敢离间圣人与太子。”窦文扬连忙道:“想必太子是有心为圣人分忧,遣人去催促郭子仪出兵罢了。只是觉得,以防万一,还是让郭子仪先去收复长安为好。”
李琮当然不可能只因听说李俅与大将来往就做出太大反应,点点头。
“就依你所言吧。”
“喏。”
窦文扬大喜,当即就拟了旨意,遣使者快马送到郭子仪军中。
这一年来,郭子仪忙着平河北、防吐蕃,好不容易捱过了隆冬,又开始主持军屯。军屯当然不是薛白在河北独有的政策,两人也算是所见略同了。
原本想的是天下太平,逐渐让一部分将士卸甲归田,不料变乱又起,郭子仪只好匆匆统军前来平叛。
他都想好了此番前来,第一件事就是劝说圣人斩杀了祸乱朝纲的奸宦,然后拥护圣人回京,劝其任贤用良,励精图治。
不曾想,还未到奉天,一道诏令传来,圣人竟是根本就不见他。
郭子仪难免感受到了一股失望,对于大唐的未来也愈发忧虑。
“臣领旨!”
他还是领了旨,传令让大军调头,直接前往长安平叛。李璘的那些叛军,在他眼里其实不算什么。
然而,才抵达渭水,前方却有快马赶来,给他递了一封信。
一看那笔迹,郭子仪眼神微凝,抚着长须,也不知是喜是忧。
~~
暮鼓声远远传来,从重重坊墙之间穿过,在黄昏时形成了长安城独特的韵律。
宫城中书省,陈希烈放下手中的信纸,一双老眼如古井无波。
“雍王回来了。”
他说了这五个字,面前的群臣们不由自主地长舒一口气。
这里面其实大部分人根本不是薛白一党,甚至还很敌视薛白,但他们不得不承认,只要雍王回来,局势也就要走向安稳。
百官们终于是受够了庸弱之主、无知反王的种种行径,迫切需要一个真正的贤明之人来主持局势。
李隆基长年的怠政,盛世之下早已积弊重重,再加上经历了场叛乱,朝中争权夺势的斗争激烈,大唐正处于一个极复杂且困难的境地,一般程度聪明的君王都难以治理好,又何况是一直被困在十王宅中未曾受过培养的李琮、李璘。
他们努力彰显自己的功绩、拼命证明自己的贤明,落在群臣与百姓眼里,只是一场又一场的灾祸。
该结束了。
相比而言,雍王虽身背“谋篡”之名,其实根本没做太出格之事,他辅佐圣人的那段时间,确让大唐缓了一口气。
“雍王即归朝,辅佐圣人,抚平波澜,此社稷之幸事啊。”
听得朝臣们如此说,陈希烈抚须一笑,心道此番可没有这么简单。
之前,雍王辅佐圣人,既未争储,也未谋篡,却受到诸多猜忌,外放、罢权。现在朝中大乱,雍王归来平叛,地位岂能没有任何提升?
“圣人不在长安,永王桀骜难驯,太上皇年迈。值此社稷动摇之际我以为当请雍王监国。”陈希烈道,“诸君以为如何?”
韦见素闻言,当即瞪大了眼盯着陈希烈,咬牙低声道:“你果然是雍王党羽。”
“非也。”陈希烈摆手,郑重其事地道:“我始终考虑的是大唐社稷,岂会是谁的党羽?”
事实上,李隆基能向李琮提议拜陈希烈为相,足可证明陈希烈不是薛白的人。
他就是骨头软而已。
正是因为骨头软,陈希烈此前能为薛白做事,后来也能迅速转换立场,成为最适合平衡朝堂势力的人选。
而现在,当薛白派人来一说,他也能马上知道该怎么做。
“我是以大局为重啊。”陈希烈道,“若不让雍王监国,这乱摊子如何收场啊?”
韦见素道:“自当请太上皇出面。”
陈希烈道:“你问问禁军诸将,比如郭千里,他答应吗?”
韦见素闻言皱眉,许久,终是失望地长叹了一声。
此事原本并非没机会倘若李璘足够果决,一进长安城就奉李隆基主政,再与李琮谈判,承诺保留帝位让他回长安,如此,父子兄弟们团结起来,迅速稳定形势,又岂能让薛白浑水摸鱼?
到时李琮为名义上的天子,由李隆基施展手段,待适合的时机再让位于李璘,社稷自然能稳稳地在他们手中传承下去。
可惜,终是些目光短浅、自私自利之辈,难成大事。
再一想也是啊,诸王之中但凡有英明果决之人,早年间就被太上皇或废或杀,永王所谓“最贤”本就不过如此。
陈希烈拍了拍韦见素的背,叹道:“伱已尽力了,可太上皇老了,也该颐养天年了。”
韦见素不由又想到太上皇与他说过的那个摔倒后被素衣孝子扶起来的梦,他真的不想辜负太上皇对他的信任,可他确实太累了。
圣人、永王,都是怎么扶都扶不起来。
“我心力交瘁,欲辞官归隐。”韦见素黯然道。
陈希烈点点头,又摇摇头,心说韦见素终究还是不够上进。
真正上进之人怎能因这点小挫折就放弃呢?
他转过身,看向别的官员们,继续道:“我欲请雍王监国,还有谁反对此事?”
若是问谁人赞成,未必有多少人会站出来。可要众人当面反对薛白,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一时之间,堂上竟是鸦雀无声。
于是,陈希烈一边安排人去迎薛白,一边遣使去联络郭子仪,转达朝臣的意见。
至于李璘如何处置?他并不认为这是什么难题,雍王还能敌不过永王不成?
~~
“你说,我是叛乱了,还是没叛乱?”
杨序突然听到李璘这个问题,有些发懵。
只见李璘脸色变幻,时而不忿,时而恐惧。
“我虽举兵入京,但打的是奉旨除奸之名,不算叛乱,如今收手还来得及。”李璘喃喃道,“可我好不甘呐,好不容易到了这一步,只差一点点了。”
杨序听说江陵城丢了,薛白、郭子仪以及各路勤王兵马都来了,还以为李璘已经放弃称帝的念头了,没想到他还在纠结。
“大王,要不然……就打一仗吧!”
杨序本不该有这般大的胆子,但他想过了。一旦偃旗息鼓,李璘或者能因为皇子的身份而保住权势,像他这种出谋划策的幕僚却是最容易被杀。
倒不如一条路走到黑。
他遂道:“大王没叛,本就是奉旨除奸。这奸臣有两个,一是窦文扬,二就是雍王……不,该称薛逆。我有一条妙计,或可助大王成事。”
“快说!”
“季广琛既然想去与薛逆谈判,大王可暗命他借机偷袭薛逆,杀之。”杨序道,“只要杀了薛逆,则东面之围自解,大王亦于长安立威。接着便可以太上皇之名遣使见郭子仪,晓以大义,命郭子仪斩杀窦文扬。”
李璘咽了咽口水,问道:“能成吗?”
“关键在季广琛,只需他能再为大王立下一桩功劳,则大事可期啊。”
面对杨序的怂恿,李璘既担心又动心,犹豫了许久之后,终于还是不甘心就此服输,于是再次招来季广琛,阐述了他的想法。
“大王如何又变卦了?”
季广琛都已准备好要去见薛白了,闻言惊诧莫名,道:“该果决进取之时,大王优柔寡断;如今该退缩让开之际,大王栈恋不去,岂非取祸之道啊?”
李璘脸一板,怒道:“我对你恩重如山,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你却要推诿不前吗?!”
季广琛还想再劝,张了张嘴,却又把话收了回去。
他曾想过辅佐李璘成一番大事,因此面对崔圆送来的金银美人毫不动心,如今却是大失所望。
“末将……领命。”
“去吧。”李璘大喜,激励道:“只要带回薛逆的人头,我封你为王。”
(本章完)
(https://www.lw00.net/23/23352/114329442.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