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在线 > 第330章 伟大的建筑学和物理学

第330章 伟大的建筑学和物理学


第330章  伟大的建筑学和物理学

        展览馆回形楼的开口向南,分东楼、北楼和西楼。

        北楼是主楼,三个楼的楼顶按照古代建筑的风格。

        北楼以古代建筑、诗歌、哲学、诗歌、文学为主;东楼以数学、物理、化学、农业为主;西楼以饮食、武术、艺术展为主。

        一、建筑:

        以描述古代建筑发展历史为主线,把各个时期的建筑特点以模型的方式展示给大家,初步估计会占用三层楼。

        一楼以阿房宫为主,二楼以大明宫为主,三楼以故宫为主。

        按照历史的发展,同步展示西方历史上出现的建筑,已经比例对比关系。

        所有的建筑,只有主殿按照严格的工艺和配件按比例搭建,其他都是示意模型。

        即使如此,这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没有关系,人不够,招人。慢慢建,十年、二十年也无所谓,完成一部分,就展览一部分。

        二、物理:

        重点展示中国古代物理发现,比如力学、光学、声学、热学、电磁学。李国成会根据学科做出实物,让大家了解中国古代对物理学的探索。

        (1)力学

        《墨经》中对时间和空间概念分别作了正确的定义。如“久,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

        就是说,时间是不同时候的通称。空间是包括各个方面的一切地点。并区分了时间和时刻的概念,如“始,当时也。”“时,或有久,或无久。始,当无久。”

        墨家又把机械运动定义为“动,或(域)徒也”。意思是说,运动乃是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动。

        《墨经》中对力的概念提出了初步的论述。“力,刑(形)之所以奋也。”即是说,力是使物体开始运动或加快运动的原因。

        《墨经》中还进一步把重量与力联系了起来,“力,重之谓。下与(举),重,奋也”。显然它指出了物体的重量也是一种力。

        并说明物体下落或向上举时,都有力的作用。墨家以桔槔和秤的工作原理为例,总结了杠杆的工作原理,提出了“本(重臂)”、“标(力臂)”、“权”、“重”等概念。

        论述了等臂杠杆和不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并指出“挈,长重者下,轻短者上。”即杠杆的平衡,不但取决于两物的重量,还与“本”、“标”的长短有关。

        可见墨家已知道了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调节杠杆的平衡,并已进行了杠杆原理的探讨。

        墨家还叙述了斜面上的物体失去平衡的道理,以及利用斜面来提升重物的方法。他们曾设计了一种装着滑轮的前低后高的斜面车,称为“车梯”,用来载重物沿斜面不断升高,以节省人力。

        《墨经》中说:“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端,无间也”。

        即认为“端”是物的起始,把物体分割到“无厚”,便达到处于最前(即分割到最后)的质点。端是最基本的东西,最基本的东西是无间隙的。这可以说是原子论的萌芽。

        《考工记·轮人篇》在论述车轮制造时,以受力、运动和不同接触地面的影响等因素出发,在讲到轮子的形状与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时说。

        《考工记》还分析了与弹道有关的技术。

        《考工记》最早作出了关于物体惯性的论述。在《辀人篇》中说:“劝登马力,马力既竭,辀尤能一取焉”。

        意思是说,马拉车的时候,马已停止用力了,但车还能前进一段路程,这里指出了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惯性,这也是世界上对惯性现象的最早论述。

        在《论衡》中王允指出了人的视觉,在观察物体的运动快慢时会造成错觉的原因和如何量度物体运动的快慢。

        (2)光学

        《墨经》从早就被人们认识的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出发,首先提出了影与光、物之间的关系。

        如“景不徙,说在改为。”就是说影是不动的,为什么有时看到影在移动呢?这是由于光源(或物体)移动而使影改变位置的缘故。

        “景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指出了小孔成像之所以倒立,是由于光线在小孔处交叉,至于像的长短,则与小孔的位置有关。

        并进一步说“光之人照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具体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

        《墨经》还介绍了平面镜成像,叙述了凹面镜、凸面镜成像的规律。

        在《梦溪笔谈》中,有许多光学方面的观察和实验的记录及其分析。如对日蚀、月蚀的成因作了理论总结,并第一次用类比演示实验来验证月亮圆缺的科学道理。

        《梦溪笔谈》中还对我国的一种古铜镜透光镜的透光原理,也作了精辟的解释。

        《草象新书》是我国古代突出的实验物理学家赵友钦(1279—1368)所著。

        他在书中对光学现象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描述,并用实验进行小孔成像的研究,指出了小孔成像的规律。

        (3)热学

        《考工记》中论述的热学知识。“凡铸金之状,金(铜)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

        指出了冶炼金属时加热后先呈暗红色,温度渐高,依次是呈橙色、黄色、白色、最后是青色。

        这是因为金属里含有碳、钠一类的杂质,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汽化点,所以可以根据汽化物质的颜色作为判断火候或温度高低的标准,最后达到“炉火纯青”,就可以浇铸了。

        这个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区别冶炼金属程度的实际知识,传至今日,仍为冶炼工人所利用。

        《论衡》中有“夫近水则寒,近火则温,远之渐微,何则?气之所加,远近有差也。”

        “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冰凝者,皆由地发,不从天降也。”

        这些论述可以说明,王充不仅用“气”来解释热现象,指出热传递与距离远近的关系。

        而且对自然界中雨、露、霜、雪的成因也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它们都是地面上的水蒸发所致,所以实质上他已进入了物态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推荐!求月票!求评论!


  (https://www.lw00.net/2357/2357985/11643684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