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在线阅读 > 第154章天下近况

第154章天下近况


  春去秋天寒又至,转眼之间,时间已经来到了公元200年。

  这个时候,李翔已经年俞三旬,正是到了一个人最巅峰的时候。

  而这个时候,即便是还不包括尚未出生的蔡文姬的孩子,李翔也已经拥有七个孩子了。其中除子卫子夫所生长子李昊,以及大玉儿于雍凉大战期间所生长女李璃之外,其余三子二女皆是这几年所得。

  其中,萧美娘为李翔诞下次子李煜,

  上官婉儿为李翔诞下次女李素,

  卫子夫为李翔诞下三子李玄,

  王昭君为李翔诞下四子李安,

  武媚娘为李翔诞下三女李清。

  这几年的时间里,萧燕燕、长孙无垢、大小乔、蔡文姬几女也已经先后入府,还有就是被李翔养在外室的张丽华、陈宣华、貂蝉、陈圆圆、海兰珠、兰玛珊蒂等女,算起来,李翔的后宫也已经小有规模了。

  休整了好几年,在各地驻守的将领也分批返回与家人团聚。因此,麾下将领在这几年里也各有收获。比如,小刑天、小十三于这几年的时间里已经相继诞生。

  只是,这些孩子都不是系统植入,而是自然诞生。因此,他的未来可达到哪一步,系统也检测不出来。

  毕竟,这些孩子们的未来都是未知的,得需要他们自己来创造,天赋再好若是自小荒废光阴,不思进取的话,也不会得到什么成就。

  但若是学会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话,即便是先天差上一些,也不见得就会没有作为。

  系统毕竟是一个召唤系统,而不是一个预知未来的系统,自然是测不出这些孩子们未来可以达到什么程度的。

  这几年的时间里,也发生了许多了不起的事情。其中,便包括李翔实行科举之后带来的影响了。

  如李翔所料,李翔在推动科举之后,第一个实行科举的就是蚩尤了,毕竟,他与世家势力本来就不对付,虱子多了不痒,也不在乎这一点了。

  而且,天下诸侯之中,他麾下的文官体系也是最混乱的一个了,有些地方甚至还是军管状态。

  接下来,做出行动的却是曹操,只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实行科举,而是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之内,三下求贤令。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谷</span>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于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

  李翔的科举之中,魏仁浦、李振、徐阶、高拱等人皆是出自兖州,这可刺激到了曹操,这些人才本来都出自自己的地盘,但却全都投入了李翔的怀抱里,险些令曹操自己抽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而且,曹操自己也从来没有想到,寒门之中竟然会有那么多的顶级大才。

  科举过后,李翔表面上是说在天下之中彰显他这一次科举的公平公正,因此,便将中举士子的答卷内容传遍天下。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才让各诸侯认识到了这一次科举中举者们的质量。

  出于眼红,曹操这才在一年之内三下求贤令,表明其唯才是举,求贤若渴的心态。只论才能,不论出身,甚至不论德行!

  科举考试之后,曹操也动过一些歪念头,听从程昱之计,将李振、徐阶等大才的家眷扣留,想要以此逼迫李振等人脱离李翔,返回兖州。

  但是,李翔可不是刘备,曹阿瞒敢玩这一手,李翔直接十万大军屯兵虎牢。他只要敢继续玩阴的,李翔就敢出兵教他做人。

  兖州平原之地,地势平坦,是骑兵最好的战场。李翔只要将骑兵分成数股,也不必真正的攻打各地城池,只需要将曹操的地盘当成跑马场,让骑兵撒着欢跑一圈,放几把火,就足以让曹操抓瞎!

  接下来,做出行动的便是朱元璋了。江东世家,别看在江东那块地方称王称霸,但根本不被中原和北方那些大世家们放在哪里,看他们的目光和看豪强没什么两样。

  江东世家,往天下所有世家中一放,其实实力也就那样。更何况,江东大大小小的世家,早已被朱元璋给收拾得服服帖帖。甚至,朱元璋前期的发展,完全就是吸着江东世家的血起来的。

  但即便是如此,老朱也习惯稳妥为主,等战事差不多结束之后,才对外宣布了实行科举的消息。而且,老朱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一钉见血,丝毫不给那些世家们反对的余地。

  其实,天下诸侯也不是傻子,自然看出了李翔将科举考生的答卷公诸于世,并不是真的像其所说的那样彰显这一次科举的公平公正,而是想要吸引他们下水罢了。

  只是,李翔这一出乃是明谋,虽然能看出这个目的,但是这其中的诱惑也是实实在在的,让他们忍不住要自愿踩入李翔的算计之中。

  况且,随着科举制的实行,虽然第一次科举因为时间紧迫的原因,只有司州附近几州的士子有机会参加。

  但是,其余距离较远的各州士子,却也同样向司州出发,准备去司州发展,也是为了赶上下一次的科举。

  虽然这样的人并不算多,但自己地盘中的人才往其他人的地盘流动,这也让众多诸侯很无奈呀。

  若是不进行变通的话,吃亏的还是他们,第一次科举中出现的大量冀兖豫几地的人才就是前车之鉴。

  


  (https://www.lw00.net/2386/2386934/68327654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