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免费阅读 > 第295章 司马懿误判局势,诸葛乔号称十万(

第295章 司马懿误判局势,诸葛乔号称十万(


在得到“汉军主力围攻许昌”的情报时,司马懿就有怀疑诸葛乔在故意制造许昌危机。

    此刻忽闻刘备复生、汉兵围攻襄城,司马懿更坚信是这是诸葛乔的诡计。

    目的就是为了乱司马懿在豫州的部署。

    “我在豫州的部署,万无一失。”

    “只要诸将谨遵我的军令守城不出,诸葛乔就无计可施。”

    “刘备复生?”

    “呵呵,如此拙劣的伎俩,岂能瞒我!”

    司马懿对颍川不多理会,只是叮嘱了亲信斥候去打探情报。

    对夏侯霸和曹休送来的情报,司马懿不信任!

    司马懿的关注重心,依旧在了巢湖的诸葛乔身上。

    诸葛乔拿满宠练兵的诡计虽然失败了,但最近的动作却让司马懿看不懂了。

    探子回报。

    诸葛乔的军士在演练名为“太极”的动作,据称勤练“太极”就不容易晕船。

    不仅军士练,屯田的民也在练,甚至还拉着过往的行人旅客一起练。

    司马懿让探子摹仿了太极的动作。

    虽然看明白了太极对强身健体有好处,但对诸葛乔的意图依旧看不明白。

    江东的军士还会怕晕船?

    屯田的百姓需要靠打太极来强身健体?

    在司马懿看来,这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人力。

    有这时间,不如多练练拼杀之术、多开荒垦田。

    猜不到诸葛乔意图的司马懿,只能让探子持续关注。

    而在巢湖舟船上。

    诸葛乔却是在观察和记录军士习练太极后的数据。

    习练太极来让军士提高抗晕船能力,不是诸葛乔凭空臆想,而是后世海军大量数据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诸葛乔的军士中,亦不是人人都能适应舟船颠簸。

    最重要的是。

    诸葛乔亦想测试太极对抗晕能力的实际效果。

    若真有效。

    今后北伐用不上水军的时候,诸葛乔就得着眼于出海了,譬如夷洲和亶洲。

    “探子回报,信阳的文聘、西阳的司马师、六安的贾逵,都未有兵马调动。”

    “司马懿并不相信襄城和许昌有我军主力。”

    “虽然用兵谨慎是好事,可谨慎过头了,亦会延误战机啊。”

    张嶷护卫在诸葛乔身边,对最近的情报表达了看法。

    虽然职位是亲卫大将,但张嶷的职务不仅仅是亲卫诸事。

    从王平开始,能当诸葛乔亲卫大将的,今后都会单独统兵。

    然而。

    不是谁都能独当一面的,这对统兵大将有极高的要求。

    张嶷不仅要负责情报的整理,还得负责情报的分析,向诸葛乔表达对情报的看法。

    对不对不重要,重要的是张嶷要自主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和俯首听命。

    “若你是司马懿,你会怎么做?”诸葛乔轻摇羽扇,笑容和煦。

    张嶷不假思索:“我以为,不论先帝复生的消息是真是假,都不能忽视。”

    “襄城和许昌若是被我军夺走,大军就能北上陈留、东郡,抢占黄河渡口。”

    “大军深入防备空虚的兖州腹地,司马懿在信阳、西阳、六安一带的部署就无用了。”

    诸葛乔指了指地图上的伪魏兵力部署:“襄城的曹休有三万兵,许昌的夏侯霸有两万兵。”

    “若是固守两城,我军未必能破城。”

    “可若轻易调兵去救,牵一发而动全身。”

    “司马懿不知我在巢湖和夏口藏了多少兵,若是轻动,信阳、西阳、六安和合肥,可未必就守得住了。”

    “兖州虽然空虚,但邺城有兵、虎牢关有兵,两处兵马皆可调动。”

    “我军也未必就占尽了优势。”

    “我不在颍川,颍川的汉将在司马懿眼中,就只是泛泛之辈。”

    “司马懿的应对,并无差错。”

    张嶷沉吟片刻,闻道:“将军,先帝出现在襄城的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

    在初得这个情报时,张嶷的心中亦是震惊的。

    死了一年的刘备忽然复生了,在没亲眼见到刘备的情况下,张嶷是不敢相信的。

    诸葛乔轻笑:“你希望这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

    张嶷脱口而出:“我自然希望这是真的!”

    诸葛乔反问:“说说你的想法。”

    张嶷道:“倘若先帝复生是真,那么自洛阳而来的这支兵马,士气必然高昂,而襄城的曹休会因此而惊恐。”

    “先帝在襄城,十万兵马要破襄城和许昌并不难,再趁着兖州空虚北上,兖豫除了司马懿无人能挡。”

    “司马懿又被将军拖在了寿春,善战的满宠也在合肥。”

    顿了顿。

    张嶷恍然大悟,语气也逐渐激动:“将军这是以身为饵,用令伪魏君臣胆寒的名气和威望,将伪魏善战的司马懿和满宠都拖在了淮南。”

    “如此,先帝就能长驱直入,夺颍川、入陈留!”

    “即是说,先帝,是真的复生了!”

    诸葛乔大笑:“自古以来,谁又有复生之能?伯岐,你这是想多了。”

    张嶷微微思索,猜到原因:“不是复生,莫非是诈死?”

    很快。

    张嶷的语气又多了几分惊骇:“皇帝诈死,古今未见。陛下今后恐怕会引起诸多非议了。”

    一国之君,不仅诈死,还诈死了一年多时间。

    这种情况,古今未闻。

    往大了说,这是在挑衅“礼”。

    张嶷一个武夫,都能想到刘备诈死这事会引起什么样的风波。

    诸葛乔轻笑纠正:“陛下在长安!如今在襄城的,是镇国大将军!”

    “不用在意这些细节,只要镇国大将军大胜,自然会有士子为镇国大将军歌功颂德!”

    “传我将令,令夏口和樊口两处水军,北上攻取信阳和西阳,虚张声势,不可贪功。”

    “让徐盛和丁奉来见我。”

    徐盛和丁奉是诸葛乔灭陆逊时所擒。

    两人一开始都不愿投降,直到孙权跑路、满宠攻破建业后,徐盛和丁奉这才认清了现实。

    就如同吕布死前张辽拒不投降一样,徐盛和丁奉亦有各自的坚持。

    徐盛久随孙权,受孙权恩重,诸葛乔就以同为琅琊人、北伐回祖籍为主施恩威。

    丁奉先后跟随甘宁和潘璋,虽然年少从军又常先登,但在江东并不受重用。

    诸葛乔就以黄忠为榜样,向丁奉道出大汉军功制,只要肯拼杀,功劳少不了。

    虽说魅力不如刘备,但诸葛乔同样是个善察人心的。

    不多时。

    两人联袂而至,齐声问礼:“末将参见将军!”

    诸葛乔看向徐盛,徐徐问道:“徐盛,我曾闻,昔日逍遥津一战,你连牙旗和长矛都丢了,可有此事?”

    徐盛满脸通红:“昔日临阵胆怯,我常以此为辱!”

    诸葛乔道:“知耻而后勇,善莫大焉。我有意再攻合肥,你可以愿引兵为先锋?”

    徐盛吃了一惊:“将军要让我统兵?”

    降将,正常是不能统兵的。

    通常都是以军中悍卒的身份冲锋陷阵。

    立了大功,才会有实权,否则即便升迁为将军,也只是福利待遇比悍卒更好一些。

    统兵?

    那得考验忠诚。

    诸葛乔徐徐而道:“我又听闻,建安二十二年,曹操进兵濡须口,时遇大风,诸将胆寒,唯有你敢引兵上岸杀敌。”

    “我平生最敬勇烈之士,又岂会因为你是降将而对你有猜疑之心?”

    “我知你受孙权大恩,降我亦是无可奈何;然而我的生父诸葛瑾乃是孙权至交,我的堂兄诸葛恪亦是孙权女婿。”

    “你我本无大怨,又有同乡之情,让你统兵又有何妨?”

    “徐莫非是不敢统兵,亦或者怕有了兵权后会滋生反叛之心?”

    徐盛连忙道:“末将不敢!”

    诸葛乔又道:“你有没有反叛之心,其实并不重要。”

    “都是琅琊人,我料你也不会再投伪魏;孙权如今又不知所踪,孙登等人又被满宠掠走。”

    “身后无主,你反了亦无用。”

    “重要的是,你敢不敢统兵去打合肥。”

    “满宠三日就拿下了合肥,我都觉得这是羞辱啊。”

    徐盛被激起了好胜心:“末将愿听将军号令!”

    诸葛乔又看向丁奉:“丁奉,你曾短兵击败沙摩柯,我很欣赏你的武勇。”

    “然而,沙摩柯只是大汉武陵郡的都尉,你赢了他,算不得本事。”

    “我听闻你最喜欢陷阵先登,勇武过人,不知你可敢在合肥城陷阵先登?”

    丁奉不服:“有何不敢!”

    诸葛乔抚掌而笑:“勇气可嘉,希望你的胆气不是嘴上说说。”

    丁奉双目圆瞪:“将军何故小觑我?我若有半分退缩,就算不得豪杰!”

    诸葛乔招了招手,亲卫端来甲胄。

    “这套甲胄,就送你了。”

    “稍微有点重。”

    丁奉仔细瞅了瞅甲胄,大惊失色:“将军,这甲胄?真的要送我?”

    不怪丁奉惊讶,这甲胄是极其难得的铁质甲叶的札甲,甲叶都有数百片。

    若要形象的比喻,这甲胄相当于宋步人甲的阉割版。

    这样的甲胄,穿戴的人至少也得是个大将!

    诸葛乔不以为意:“别这么大惊小怪,这样的甲胄,我有五百副。”

    “陷阵先登的勇士,死一个我都觉得很心痛,故而我麾下的先登勇士,必然是穿戴最好的甲胄,拿最锋利的武器。”

    “甲胄下有短刀,乃是大汉名匠浦元打造,取蜀江水淬刀,削铁如泥。”

    “丁奉,甲胄武器我都给你准备好了,你能第一个登城吗?”

    丁奉倒吸了一口凉气。

    刀箭难伤的甲胄,削铁如泥的神刀,若不能第一个登城,那就等于在否掉丁奉这些年拼杀挣来的名声。

    “末将若不能第一个登城,甘愿请死!”丁奉稳住激动的心情,发誓道。

    诸葛乔壮言道:“很好,若你能第一个登城,我会请镇国大将军亲自为你表功。”

    丁奉吓了一跳:“镇国大将军?”

    徐盛亦是吃惊不小。

    镇国大将军就是刘备,请刘备为丁奉表功?

    可刘备已经死了啊!

    徐盛和丁奉对视一眼,欲言又止。

    诸葛乔见徐盛和丁奉被吓住,轻笑道:“就给你二人透个底吧,镇国大将军只是诈死,并非真死。”

    “如今镇国大将军亲率关中和荆州两处将士,合计十万之众,正在强攻颍川。”

    “参战的不仅有镇国大将军,还有大汉的大将军关羽、车骑将军张飞、骠骑将军马超、卫将军赵云,以及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四镇四平四安等上将百名、良将千员。”

    “我们这支,只是偏军罢了。”

    “你们很荣幸,可以参与这场国运之战。”

    徐盛和丁奉惊骇莫名。

    刘备竟然是诈死!

    不仅诈死,颍川还聚集了十万之众!

    大汉的主力将士竟然大部分都在颍川!

    这是要一战灭魏吗?

    徐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将军此时强攻合肥,莫非是要营造出我军主力在淮南的假象,借此迷惑司马懿的判断?”

    诸葛乔左右摆动食指:“非也!十万大军在颍川,是瞒不了多久的。”

    “我只是单纯的想告诉寿春的司马懿,他的对手是我,不是镇国大将军!”

    “既然来了寿春,就不要想着再去颍川了。”

    “他若敢分兵去颍川,我就敢尽夺淮南之地。”

    “江东的兵虽然战力挺差的,但胜在人多。”

    “十万军民打合肥,这声势也不会小。”

    颍川的十万之众,原本是虚张声势,刘备来了后就是实打实的十万之众。

    巢湖的十万之众,也是实打实的十万之众,只不过这十万之众中,有大部分都是只能摇旗呐喊的百姓。

    然而。

    精兵有精兵的用法,乌合之众有乌合之众的用法。

    司马懿不分兵,诸葛乔这“伪十万之众”自然是敌不过的;可司马懿要分兵,蚁多咬死象,乌合之众亦能攻城略池。

    十万军民入合肥。

    那漫山遍野的旌旗,吓坏了合肥的斥候。

    “报!”

    “将军,汉狗大军来袭,看其旗帜和队列,有十万之众!”

    斥候胆战心惊。

    只看旗帜,还可以说这十万之众是虚张声势。

    再看队列,那密密麻麻的人却不是假的!

    “慌什么!”

    “且不说这十万之众有多少是辅兵,就算真的有十万之众,又能奈我何?”

    “这里是合肥!”

    满宠一面稳定军心,一面派人向司马懿汇报。

    看着城外如蚁而来的汉军,满宠不由心中冷笑:我在合肥有三万人,怕你这十万虚张声势的兵?(本章完)


  (https://www.lw00.net/2405/2405349/1111080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