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免费 > 第255章 告别陆院,最后一夜!

第255章 告别陆院,最后一夜!


这次被调离,不同以往临时安排任务,陈钧除了学生会的工作要具体交代外。

    大三这边负责授课的导师,他也必须去跑一趟。

    总不能自己后面的事,都让副院长来负责擦屁股吧?

    那也不太现实。

    陈钧大三跟着的导师名叫候胜平,也是个牛人,别看平时嘴上喊的是导师,人家评上教授已经有不少的年头了。

    专业四级,大校军衔,边防委员会专家,陆军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专家,还担任着陆军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曾经完成多项国家社科重点课题,编著出版专著、教材二十多部,发表学术文章一百多篇,就连全军军事科学优秀成果奖都有十几项。

    这种级别的教授,也就是在陆院兢兢业业的教学了。

    但凡换个单位,那都是普通学员阶段,难得一见的牛人。

    头衔加起来那长度,用杨帆的话说,那真是比两条腿的腿毛加一块都长。

    目前在候胜平的带领下,陈钧这边还有一个《军队信息化建设与战场情报集成技术》的课题没有完成。

    课题一旦立项,从原则上讲,那肯定是不允许退出,除非是存在正当的理由,需要以书面的形式申请,得到批准后才可以。

    陈钧目前这理由就很很充分,但必须自己亲自跑一趟才行。

    “笃笃笃。”

    从学生会过来后,陈钧直奔候教授的办公室。

    “请进。”

    候胜平作为专研学术方面的导师,身上没有带着军人那种凌厉迫人的气势,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抬头看向推门进来的陈钧:“哦,是小陈啊,有什么事情。”

    “导师好。”陈钧大步走进办公室,先是立正敬礼,而后快速解释道:“导师,我这边接到通知要去京都阅兵村报道。”

    “可能短时间内回不来,看看能不能申请把立项的课题给取消掉。”

    军事学院的导师一般情况下,不喜欢拐弯抹角的讲话,讲究的就是一个直接。

    “去阅兵村?”

    候胜平神情错愕的抬头,随即抬手指向办公室左手边的文件柜。

    “中间右边抽屉里有退出立项申请书,你现在填写一下,然后放在我这就行。”

    似乎是觉得可惜,候胜平摇摇头继续道:“目前你们专业,关于信息化建设还有战场情报集成的学习,正处于关键点。”

    “课题不做没有多大关系,我担心的是你错过这次机会,到了部队会不适应啊。”

    “不过阅兵也是影响深远的大事,你这时候确实该把精力放在那上面,以后有机会回学院我在和你讲吧。”

    “谢谢导师。”

    陈钧重重点头。

    这個时候正是信息化全面铺开,军队关于这方面的建设,和战场情报集成技术研究,自然也就成为了当今时代重要课题。

    其实说的直白一点,就是研究怎么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提高军队战斗力,实现远程立体化作战。

    这就是后来合成营攻防一体,火力联动系统的雏形。

    目前还只是在磨合阶段,没有真正作用到基层单位,陈钧以前对这些东西的原理,了解的不是很清楚。

    但操作起来却没有任何问题。

    再加上近些时日,导师带领着,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其实作为指挥官对他来说,目前掌握的已经足够用了。

    陈钧又不是走什么技术流路线,单论指挥方面的话,也不用搞懂那么多。

    按照导师刚才指的地方,陈钧大步走过去拿过申请表,“刷刷刷”的写上所需的信息。

    递给候胜平。

    导师这边的事情忙完了,陈钧又马不停蹄的跑到李钊办公室,去坐着聊一会。

    李钊是陈钧他们那一届新训时的区队长,后来调到大一指挥信息系统工程专业,担任体能训练方面的大队长。

    这种都是随年级升的,虽说陈钧平时除了考核外,不怎么随班去训练,学生会杂事比较多,跟大队长见不了几次面。

    可不管怎么说,这该走了,也要去打下招呼啊。

    去猎人营地报道那次,后半夜还是李钊开车送他过去的,这该走了不去看看,实在不太合适。

    听到面前自己一直最看好的学员要走了,李钊也是一阵唏嘘。

    整个陆院,要说谁是一直看着陈钧从进入陆院到现在,成为整个本科院最优秀的学员,那也只有李钊一人了。

    “去吧,好好努力,以后有时间了别忘记回咱们陆院看看。”

    这是李钊对陈钧说的话。

    也是陆院其他负责陈钧文化课方面的导师,以及辅导员讲过的话。

    目前军改的口号越喊越亮,陆院很多领导已经意识到,这也就是70年大阅兵耽搁了军部的工作进度。

    否则,今年军改的形式,一定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在这种节骨眼上,正是上面大动作接踵而至,不断探新,纠错,研讨的过程中。

    突然启动雏鹰培养计划,还把计划中的陈钧调过去,参与大阅兵典礼,随便想想都知道,这对陈钧日后的影响,绝对不会低。

    成就方面,只要他不在部队里面犯下大错,那就是坐着火箭炮“蹭蹭”往上升的类型。

    陆院领导的见识,可比陈钧多的太多了,这帮人虽不像他一样经历过后世的变化,但根据眼下的时局判断。

    也会比他这个当事人更清楚,陈钧作为陆院近几年最优秀的学员,铁定是要借助军改的机会,真正实现毕业就飞跃的质变了。

    当然,他们也不清楚。

    所谓的借势,借军改机会,也是陈钧来陆院报道的半路上,就已经制定好的计划。

    毕竟,没有信息差,没有夜以继日的努力,时刻不敢放松的盯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狂奔。

    又哪来无缘无故的机遇呢。

    副院长消息通知下来的当天,陈钧就把该处理的事情,该去碰面告个别的导师,或者校领导那里,都去跑一圈。

    连武院老耿那里,他也打电话说了一遍。

    耿魏东作为陈钧前世最铁的战友,这一世,经历过香江的任务后,虽不能说二人恢复到前世那般,同生共死,亲密无间吧。

    至少一起执行过任务,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洗礼,其战友情也远远超过了普通战士之间的相处。

    老耿听从了陈钧的建议,没有选择离开武院去选拔什么武警特战队。

    而是着手开始准备硕博连读,为自己提升校官做准备。

    武警学院基本和部队一样,只要是指挥系的,本科毕业后想要继续考研,必须有两到三年基层经验。

    当然,其中也包含合训分流期间任职培训啥的。

    就比如说耿魏东毕业后留校,负责给武院的新生担任教官,这虽说不是基层经历吧。

    但也算在内,从香江回来后,算算日子也符合报名的标准,那小子就在武院。

    这方面倒也方便。

    等忙完所有事,陈钧回到宿舍时,基本已经过了晚饭的时间。

    这段时间,学院临近暑假,很多课题要收尾,应付期末考试。

    再加上集训报名各方面的事情要忙,学院没啥特殊的安排,类似新闻联播什么的,都取消强迫性质了。

    除非哪个系的涉及到实时新闻,自己去多媒体教室或者电教室上自习就行。

    这种情况下。

    杨帆,梁魁,沈从军这几个吊货肯定就没啥自觉性了。

    平时有学院要求着,必须去看的时候,他们还要安慰自己,是看在夏丹,或者萌萌(新闻联播主持人欧阳夏丹,李梓萌)的面子上才去的。

    学院一旦不强制,这两位的面子也不好使了。

    平时这个时间段,没啥事干的时候,是整个宿舍最热闹的点,不是坐在一起吹牛逼,就是凑在一起相互借鉴有关课题资料的内容。

    私下串点答案啥的。

    但今天,气氛明显不同。

    陈钧推开门走进宿舍,梁魁坐在最里侧一言不发,他本身块头就大,缩在那里一动不动,给人的感觉,都能把整间屋子的气氛都给压沉闷了。

    杨帆低着头坐在马扎上扣着手指头,低头不语,沈从军靠在进门右手边的铁皮柜上,一副沉默寡言的模样。

    何京也回来了,手中正捧着水杯,看着推门进来的陈钧。

    一群人都在一块呆了这么多年,陈钧推门的那一刻就知道。

    何京肯定把自己要走的事,提前给大家说了。

    对此,他也只能暗中叹了口气。

    毕竟,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聚在一起,四年同窗好友,临毕业不还是要各奔东西?为自己的生活而奔波。

    哪怕工作和安顿下来的家,都在一个城市,都很难再有相见的机会。

    何况是他们军人呢。

    所以,陈钧知道这一次分别意味着什么,何京,杨帆他们都知道。

    “集训的名单都送到副院长那了?”陈钧摆出一副轻松点的神情,看向何京询问道。。

    “嗯,送去了,一共抽选392人,老董去找的王副院长。”

    “那什么,班副,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尽快吧,虽说通知上没要求具体的时间,可这次是去京都阅兵村报道,没有让首长等着咱们的道理啊。”

    陈钧摇了摇头,又补充道:“明天中午出发吧,等下查查高铁车票,今晚收拾下行李。”

    两人的对话,基本确定了陈钧要走的消息。

    原本分散在远处都没吭声的众人,这下彻底崩不住了。

    陈钧一直以来,都是他们宿舍的主心骨,别看现在何京才是班里的班长,但几乎没用。

    或者说完全没用。

    “班副”陈钧,可比班长何京说话有分量的多了。

    这主心骨一走,整个宿舍相当于精气神都被抽走了一多半。

    “班副,这.这也太突然了。”杨帆停止扣手指的动作,他从马扎上起身,满脸不舍的看向陈钧。

    眉宇间,显得有些慌乱。

    杨帆的性格有些讨人厌,总是喜欢咋咋呼呼的,起初他也确实不怎么招人喜欢,何京,梁魁两人,也都跟他不怎么对付。

    只是后来,大家在一块时间久了,知道都没啥坏心眼,关系才打成一片。

    但陈钧是那个从始至终都能包容他的人,这份情谊,对于杨帆这种从小就寄宿在亲戚家里的人来说,尤为难得。

    “我”梁魁从角落走过来,他张了张嘴,平时最洒脱的东北爽快人,这时候,却连也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没有经历过同吃同住同训练的人,是很难理解他们这种战友情,即将分别时的场景。

    梁魁倒没有杨帆那么感性,可他刚来学院的时候,新训期间也曾因为高中那段,不算感情的感情所折磨。

    也是陈钧帮他从这些阴影中走出来。

    事可能不大。

    但对于当时处事还显稚嫩的青年来说,陈钧的帮助那是没办法,那么容易就能够从心里剔除。

    更何况还有三年的相互扶持,相互鼓励。

    包括沈从军同样如此,若非陈钧那时候极力劝解,带着全宿舍的人为他操心,怕是这陆院没等新训结束,他就要离开了。

    这时候,众人都围了过来,不舍的情绪和别离的氛围在宿舍蔓延。

    所有人中,可能也就何京比较淡定,因为他知道消息的时间最早,经过一天的调整,至少表面上看不出什么。

    面对朝夕相处的室友,陈钧深呼了一口气,旋即伸出手用力的揽过杨帆,揽过梁魁。

    几人同时红了眼眶。

    “班副,以前咱们经常讨论毕业以后的事情,就是没说过毕业以后不能见面的问题,这怎么时间就这么快呢。”

    “班副,你要去参加阅兵,一定要好好练习,我知道能去参加阅兵的人都很厉害、但咱不怕他们,咱要比他们表现的更好。”

    “对,不用怕他们,再说了咱们班副到哪也不需要怕谁呀。”

    几人可能是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这个消息,说话间都难免有些无与伦次。

    但是心意,陈钧已经感受到了。

    他抬手拍了拍众人的肩膀,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道:“兄弟们,没什么的。”

    “学院的生活只是咱们军旅生涯当中的一部分,以后大家会接触很多新的战友,也会接触很多新的搭档。”

    “部队里面有句话叫做,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就算是暂时分开了,那又有什么关系?”

    “我陈钧,你杨帆,还有伱梁魁,难道咱们就不是兄弟了?”

    “我们身为军校学员,早已在军旗下宣誓过,要保卫我们的祖国,用我们的信念和勇气来迎接未来的挑战。”

    “没有毕业之前,我们可以在学院里面畅谈理想,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毕业了,军队的大舞台上展翅高飞,创造无数辉煌,前程似锦,这都是我们以后的目标。”

    “担心什么兄弟们?只管大步向前走,没关系的。”

    陈钧言语慷锵,刻意弱化自己要走的消息,终于是把这离别的愁绪给消解了不少。

    但这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要走的事只要确定下来,短时间内宿舍少一个人,少的还是主心骨。

    没那么容易适应。

    索性,陈钧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干脆带上班里所有人,跑到学生会大厅,连带着给所有人嘱托。

    把全部的工作,还有要交代的事情都安排下去。

    当晚,几人一直聊到深夜。

    话题中谈起了当年的新训,谈起了班长王恒,也说起了以前的学生会会长楚鸿飞。

    那个时候训练,虽说苦吧,但每天仍然是干劲十足,至少对未来不曾担心过。

    如今对陆院的课程以及各种安排,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却也产生了一丝迷茫。

    尤其是陈钧这一走,他们也将面临大四实习时,这份迷茫全部化作了愁绪。

    在闲聊中畅谈,在畅谈中寻求一丝方向。

    最后一夜了。

    陈钧不知道以后集中培训完,授衔回来时,还能不能见到这帮家伙。

    毕竟到了大四,一旦实习的话单位不同,安排不同,毕业季大家还真不一定能凑在一块。

    所以,他对于舍友提出来的问题,尽可能的去解答,这些问题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原先副院长,给的历届学长写出来的那些实习报告。

    当中提到了很多实习碰到的问题,但却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法,或者说写出来的方法,不适合杨帆他们。

    看多了,有些问题自然就会被他们放在心里,成了自己忧虑的事。

    陈钧自然是来者不拒,反正知不知道,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分析。

    这一夜聊天,大家具体是什么时候睡的。

    陈钧还真说不上来了。

    但第二天六点半,舍友都还在床上或侧身,或趴着的睡觉时,陈钧快速穿上青色的短袖,配一套黑色的长腿裤子。

    穿着运动鞋,一身便装准备出发了。

    那个黑色的大号行李箱就在床边放着,陈钧轻轻拉过箱子。

    尽量不发出一点声音。

    其实他知道大家都醒着,每天的生物钟那可不是白养的。

    但是没人敢睁眼,也没人能面对这种离别的场面。

    逃避,可能是这种时候最佳的选择了。

    杨帆侧身用被单蒙着脑袋,用力的捂着耳朵,让自己尽可能的听不到任何班副离开的声音。

    何京则是默默的转头看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梁魁通红着双眼,面向墙壁,一动不动。

    大家听着宿舍门轻轻关上,一股酸楚的感觉直涌心头。

    而门外的陈钧。

    已经提着行李箱下楼了。

    尽管他也不舍,可离别终究要到来,陆院只是他追逐理想的其中一个地方。

    这里留下过他的足迹,已经最后了。

    接下来,还有广阔天地,可以任其翱翔。

    (本章完)


  (https://www.lw00.net/2405/2405994/1111084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