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大明元辅完整版 > 第1133章 封赏

第1133章 封赏


第1133章  封赏

        缅甸大捷,西南抵定,这样的功劳,有功人士获得封赏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只不过这次的封赏,实在有些不同寻常的地方。

        最先得到封赏的人没有问题,是内阁诸位阁老和兵部、户部的堂上官,甚至连带工部都得了赏赐,原因是他们“运筹于帷幄之中”,不过大抵都是赏赐一些虚名,诸如张四维由少师升太傅,恩荫一子锦衣卫千户之类。

        接着便是刘世曾等地方官员的赏赐:刘世曾由右佥都御史升右副都御史,仍抚云南,赐大红纻丝飞鱼服;镇守云南总兵官黔国公沐昌祚加太子太保;一干边境地区的兵备道各有加升(太多,省略)。

        然后就轮到真正打仗的武将,其中:邓子龙由永昌参将加副总兵衔,仍守永昌;刘綎由腾越游击升副总兵衔,改新设孟密参将守缅北;黄芷汀因属内属都统使司,暂不封赏,命缅甸事毕回京受赏……

        到了这一条,众官就有些错愕,内属都统使司虽然有些特别,但……暂不封赏却又要求人家回京受赏是个什么操作?

        难道皇上想给她升个都统使,把莫茂洽给撸了?这不太好吧?莫茂洽别的不说,至少很老实啊,要撸了他可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不过百官想百官的,陈矩却是继续念到了下文,接下来受赏的居然是高务实。

        一开始大伙儿还有些诧异,高务实这个辽东巡抚关滇缅之战屁事?一个东北一个西南,相隔万里啊。

        但皇帝当然有皇帝的说道,按照圣旨中的说法,高务实提出并妥善处理了滇战宝钞的相关事宜,使得前线后勤保障得力,已经是一大功。

        然后破家为国,动用大海船一百余艘,万里迢迢将远征军送至缅南开辟第二战场,使莽贼首尾不能相顾。先在缅北急于撤退,被刘綎大败,后在疲于奔命之下又于东吁城外被黄芷汀大败,主力尽失,遂不能再战。

        总而言之,这次大胜至少有两大功劳得记在高务实头上,封赏理所当然——德懋懋官,功懋懋赏嘛。

        不过高务实已经是兵部右侍郎了,而且赐服已经到了坐蟒袍,因此这次的封赏只能在都察院方面想办法,最后的结果是由右佥都御史升右副都御史,加太子少保,余官照旧。

        也就是说,将来要念高务实的全职务就变成了“太子少保、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地方赞理军务”。

        其他都好说,主要是太子太保这个加衔比较有意思。所谓三公、三孤、三少,都叫做“宫衔”,其中又以太保、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最有意思,它们都有一个别称,叫做“宫保”。

        袁宫保的那个宫保。

        当然,一开始只有太保被称为“宫保”,后来按照“副职按照正职称呼”的特色习俗,就慢慢的把太子太保也称之为“宫保”,最后连太子少保也成了“宫保”。

        因此,从现在起高务实也可以被叫做“高宫保”了——因为太子少保这个加衔是正二品的,比他的正任官兵部右侍郎(正三品)和右副都御史(正三品)都高。

        当然,说是这么说,大明虽然已经有“宫保”这个称呼,但直接称“少保”的也很多,甚至更多一些,主要还是看个人习惯。(注:我可能会恶趣味的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都写成高宫保。)

        非勋贵出身却在二十出头就混成太子少保,这本来是很容易遭嫉妒的,只是眼下大家刚受了高务实的好处,这反对的话实在有些说不出口。

        本来有一些没有买过滇战宝钞的官员还是心中不爽,但想想高务实今后二十年还得每年“赞助”京中各衙门一笔经费,这不满的话说出来没准会被人喷。于是很多人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把话又咽了回去。

        圣旨没念完,高务实自然不好说什么,等后面一大串封赏全部念完了,他才和张四维等阁老、部堂等一起上前请辞恩赏。

        这是个例行公事一般的举动,皇帝当然不允。于是双方一个说自己坐享其成不敢受恩,一个说卿等功勋卓著不赏不行,好一幅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

        三辞已毕,高务实这才跟着阁老、部堂们“无奈接受”,开始了他的宫保生涯,就差鸡丁了。

        也许待会儿回到白玉楼之后应该跟大厨们说一说,教他们一手宫保鸡丁的做法,唯一的缺陷是现在没有辣椒,总好像差了点什么。

        想到辣椒,高务实又想起之前黄芷汀和高璟的汇报,西班牙人对于美洲特殊植物的保护这一块还挺重视的,以至于京华到现在还只搞到番薯和玉米,土豆和辣椒到底什么时候能到手啊?

        辣椒也还算了,不吃也死不了人,只能说是个锦上添花的产物,但土豆可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对北方来说更加重要。

        虽说这次拿下缅南和暹罗之后,粮食产地大大丰富,另外还有“问题不大”的柬埔寨湄公河流域等着自己得空了去收取。

        可毕竟从中南半岛往大明北方运粮本身耗费比较大,而且还要浪费运输量——这些船只做海贸可比运粮食的利润高得多了,运粮而不海贸,等同于是在亏损。

        所以说,这种事在救急的时候尚可考虑,要长期坚持那真和做慈善差不多,虽然没有真的亏本,但……少赚就是亏啊。

        最好的办法,还是赶紧把土豆引入大明。要知道,历史上的爱尔兰、德国等国家,都有多次靠着土豆撑过大饥荒的经历。连地大物博的沙俄情况也差不多,甚至到了苏联时期,还出现了“西伯利亚种土豆”这种流传后世的梗。

        想到西班牙人,高务实就又有些走神:上次葡萄牙马六甲总督虽然明面上认怂了,不过黄芷汀和高璟都提到,有个在阿拉干王国混出来的葡萄牙冒险家正在打缅甸的主意,如今缅甸之战都打完了,这厮怎么还没动静?

        那位阿尔法罗会长该不是改变主意,不帮忙引诱那个德布里托上当了吧?

        德布里托这厮虽然是个海盗,但和他打一场还是很有好处的,倒不是为了窥视西方海军、陆军的作战水平——这个已经有所试探了,西沙海战和东吁之战,高璟和黄芷汀已经见识过西班牙舰队和葡萄牙雇佣军的作战方式。

        当然,这两场战斗规模都太小:西沙海战参战舰只不到十艘,而东吁之战更别提,几百葡萄牙雇佣军夹杂在六万大军之中,除了跟着溃败,啥也干不了,所以也看不出个高低来。

        但不管怎么说,两次战斗下来,黄芷汀部和高璟舰队都没有觉得西方人真的多强,要不是高务实一直很重视,没准他们汇报的时候都只是随口一提了。

        其实这还真是高务实鉴于原历史中的情况太过于担心的缘故,此时的西方军队并没有真正和东方军队拉开太大的差距,尤其是和火器化程度比较高的明军相比,他们的优势并不明显。

        事实上,要到西方火器化程度越来越高,而鞑清却因为一句“本朝以弓马取天下”把自己都忽悠瘸了之后,双方的差距才越拉越大。

        历史上同一时期的大明,除了重型火炮之外,本来在军事技术上并没有落后于西方多少,真正落后的是军工质量体系以及军队的职业化程度。

        职业化程度的问题,高务实暂时帮不上太大的忙,因为这个问题在他看来得从兵制着手,而他在这一块暂时还使不上太多力,不如先放一放。

        但军工质量体系这一块,高务实这十多年来倒是出了大力,自军工私营以后,北兵换装已经有差不多一半了,南兵之中的戚继光部(戚家军即便在蓟镇,其军籍也一直隶属于浙江)、刘綎部等跟高务实走得比较近的军队换装程度也比较高。

        此外还有两广督标、应天抚标、福建抚标、广西抚标等因制军、抚军属高党或者高党盟友的关系,也大多换装完成。

        当然,总的来说,大明完成第一步换装的部队,大概也只占目前大明主力部队的五分之二左右(因为南军换装率低,只有几个督标、抚标),提高的空间还很大。

        朝廷不是不知道这个情况,但朝廷财力有限,实在加快不了了——现在所谓的换装完成,单从火枪上来说,也有一大半是换装的隆庆二式,而不是更先进的刺刀款万历一式呢。

        言归正传,高务实之所以希望德布里托主动来袭缅甸,其实是为了找一个战争借口——不是对葡萄牙,是对阿拉干王国。

        阿拉干王国的主体就是后世的缅甸若开邦,在缅甸的最西南边,靠近印度洋的“一长条”,此国还占据孟加拉一部分,据有后世著名的吉大港,受“孟加拉十二邦朝贡”,历来以优秀水手众多而著称。

        水手众多、拥有吉大港,光是这两条,就容不得高务实不放在心上了。

        嘉靖年间的时候,实力大增的莽瑞体曾经进攻阿拉干王国,但却意外的失败了,使得阿拉干现在还游离在缅甸之外。

        高务实原本以为这次失败只是单纯的战斗意外,后来才知道未必尽然,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地形问题。

        从缅甸中部进入阿拉干,由于南北走向的隆格朗山阻挡,实际上很难穿行。比较好走的路只有一条,就是从缅南地区往西北方向,沿着滨海平原走。

        但这样一来,行军道路就被限制了,阿拉干完全可以在交通要道扼守,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缅军陆军即使强于阿拉干,也只能望着坚城雄关干瞪眼。

        而高务实之所以敢于把目光放到阿拉干地区,则是因为他不惧海军挑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他现在就想要好好锻炼一下自己的舰队,让他们在海上真真正正跟人打上几仗!

        阿拉干的海军可不只是单纯的东方海军,它和葡萄牙人打交道多年,已经成了一支糅合东西方海军风格的特殊海军,甚至在很多方面来看,还更偏向与西方海军的样子。

        除此之外,高务实对阿拉干的兴趣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那就是一旦拿下阿拉干,就等于进入了孟加拉地区,换句话说就是一脚踏进了印度边缘。

        当然,暂时来说,即便能够拿下阿拉干,高务实也不会马上去和孟加拉苏丹国开战。因为万一要是真把孟加拉也给占了,那就要直面正处于国力上升期的莫卧儿帝国……呃,以一己之力单挑一个在世界史上都占据一席之地的大帝国,这有点超出他目前的计划。

        就算将来会考虑,那也是将来的事,现在连南洋攻略都没有完成,西班牙控制的菲律宾还如芒在背,这个时候还是不要树敌过多。

        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步子大了总是容易扯到蛋,莽应里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面前,他高务实可不打算跟着上。

        眼下他的战略在“向西”这个方向,基本上就到阿拉干为止,具体的目标地就是拿下吉大港。

        按照他的想法,如果德布里托现在就来袭击缅甸,那是最好不过了,因为缅甸方面现在大军云集而且士气高昂,胜率应该比较高。

        如果是黄芷汀奉命北上进京受赏之后,那么至少狼兵和安南部队会撤走,之前黄芷汀收降的缅军、暹军也会跟着撤,留下的就只有三万勃固警备军,最多再加上高务实暂时给高琏调度的那七千前金港警备军。

        这样的话,要拿下阿拉干,难度就大多了。

        至于舰队,这次来已经耽误了两个多月,虽然舰队方面属于不差钱的主,但长此以往也不是事,不可能一直等在缅甸,该回来继续跑海贸的还得继续跑,坐吃山空谁扛得住?

        走了一会儿神,高务实才发现都散朝了。他刚要走,才出殿门下了台阶,就有一名司礼监太监带着两名小宦官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将他叫住。

        “高宫保,恭喜恭喜。”

        “原来是张秉笔,多谢。”高务实微微一笑,颔首致谢。

        张秉笔自然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他名叫张诚,和张鲸一样都是出自张宏门下。不过他和张鲸的关系并不好,两个人长期处于竞争状态。

        这次张鲸栽了,他反倒渔翁得利,顺势升任了司礼监秉笔太监,位居黄孟宇和陈矩之后。

        张诚笑眯眯地一摆手,他身后的两名小太监便托着两个大托盘出来了,两个托盘上都放着衣服。

        “咱家此前还真不知道,高宫保不仅圣眷无双,连潞王都仰慕宫保得紧——瞧,这冬夏两套蟒袍就是潞王殿下特意送给高宫保的。”

        “哦?潞王殿下?”高务实心中顿时一动。

        ——

        感谢书友“系统崩溃”、“苏梅岛风”的月票支持,谢谢!

        PS:忽然冒出一点想法,是关于另一本明穿的构思,嗯……明末的那种,所以这章提前发了,我去研究一下晚明史和南明史,把几个记忆里有点存疑的东西查证一下。


  (https://www.lw00.net/2442/2442190/117267222.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