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落进大人物眼里
冼耀文在汇丰银行大厅喝咖啡之时,他办理的4万2港币的存款业务之举却被人通报到大班亚瑟·摩士的耳朵里,顿时,他引起了亚瑟·摩士的兴趣。
听着仿佛有点夸张,这么点存款居然能惊动大班,也太不拿汇丰当回事了。
事实上,这一点都不夸张。
汇丰成立于鸦片战争时期,开局很差,当时,怡和已经成立30多年,一些赚钱的买卖已经被怡和把持在手里,特别是利润巨大的鸦片业务,那是怡和的禁脔,任何人都别想染指,别说是老乡,就是亲爹惦记都能打出屎来。
怡和之外,还有旗昌、宝顺两家洋行在满清也有不少业务,三家洋行是华夏之地的洋行三巨头,其他小洋行想在满清立足,要么吃点三家不要的残羹,要么拜三家之一的码头,自认小弟伏低做小,拜求大哥给条路走,有了好处自有表示云云。
汇丰就是拜了宝顺的码头,打通了关系,当时的大班得到了接近胡雪岩的机会,据说,汇丰大班为了招待胡雪岩,花巨资包下了某窑子三天,请了不少女明星(歌伶)、女网红(花魁),让胡雪岩玩得那叫一个开心加愉快。
当时啊,左宗棠正在搞西征,慈禧那个老帮菜点着手指头盘算了一遍,这笔银子要拿来盖园子,这笔要用来做Spa,这笔要用来养爱新觉罗家那帮光会吃饭的废物,这笔……
好嘛,国库里的每笔钱都有去处,压根没有钱拨给左宗棠,正当老帮菜为难之时,她的贴心人李莲英就说了一个很符合她心意的提议——让小左找那帮番邦蛮夷贱商去借钱。
还别说,这真他娘是个好主意,借钱可不单单是一借一还这么简单,债权人把钱借出去之后,整天都要提心吊胆地盯着借债人,生怕借债人出什么意外,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这等于是把债权人给绑架了。
西征赢了,有钱还,输了,为了保留天朝上国的颜面,顶多把左宗棠的脑袋砍了当做赔罪,钱,慢慢等着,什么时候凑手,什么时候再坐下来聊聊还款方案。
这买卖很棘手,却有不少洋行抢着做,胡雪岩身为左宗棠不记名的“财政部长”,轻松搞定了三次借款,汇丰银行跳出来的时候,他正在筹谋第四次借款。
他看汇丰不仅诚意满满地请他逛窑子,还在他喝花酒的时候承诺他借款12%的利息,汇丰只取8%,剩下的4%交给他来运作,汇丰不管钱最终进谁的口袋。
既然汇丰这么上道,胡雪岩就把第四次的借款大部分额度给了汇丰,以及后面的第五次、第六次也是一样,额度基本给了汇丰,只是为了堵人口舌,分出去微不足道的一点额度。
就是这三次借款让汇丰捞到了第一桶金,也逐渐在满清站稳了脚跟,只是很可惜,没过多久,宝顺在怡和的从中作梗之下倒了,上面没人罩着,汇丰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也认清了什么叫“英国人不骗英国人”,自那以后,汇丰的业务多与以胡雪岩为首的华商合作,走了一条“本土化”的发展之路。
上海解放之前,汇丰总部从上海搬来了香港,面对老对头怡和洋行和和记黄埔、太古洋行、会德丰早就瓜分掉的待兴之地,亚瑟·摩士不由吐了一句粗口:“他姥姥的,这帮该死的英国佬,一口汤都不给留啊。”
为了能在香港生存,打开汇丰的局面,汇丰的董事局开了好几次股东大会,经过几番争吵,最后达成了共识:押注华商崛起,筛选起步阶段的华商进行扶持,等其壮大后,揍他奶奶的英国佬洋行。
正因如此,有着明显半唐番特征,又操着一口粤语且能熟练夹英文的冼耀文落入了亚瑟·摩士的视野,他吩咐下面的人,只要冼耀文下次再来,就列入待观察对象名单。
冼耀文可不知道居然已经有大人物注意到自己,虽说他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很快会走向高位,但目前他正走在地气之上,还处于谋划第一桶金的阶段,整个人正一门心思想着尽快吃满地气,进入接地气的阶段,相距太远的“大人物”心理,他还没有心思,也没有综合条件去揣摩。
先走好当下的路对他来说才是紧要的。
喝完味道非常一般的咖啡,冼耀文左右环视,找不到一位可供调情的姣婆,只好打消了顺便埋个伏笔,给自己找个临时磨枪之地的念头,站起身,理了理西服,走出汇丰的大门,又一次叫了辆黄包车。
去置业公司的路上,冼耀文让车夫从维多利亚港绕了绕,见冼耀武三人还在原地好好地待着,三少爷和管家瞌睡连天,他这才放心往置业公司过去。
不到二十分钟,他就到了李郑屋邨那栋楼的开发商巨鹰置业的办公所在地。
自解放战争伊始,内地就有不少富商来到香港躲避战火,随着他们的到来,也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产业迁移,大部分资本集中在工业上,过去的1947年、1948年,香港的经济每年都有超过35%的增长,工业与产品出口才是经济的主旋律。
在夜总会、歌舞厅斗富的小开们,多是工厂的少东家,在普通人眼里,开工厂的才叫有钱人,比较有钱人有钱程度的主要衡量标准是工厂的规模和数量,家里若是开杂货铺、商行,哪怕是银行,都属于不入流的行业。
在香港人的普世价值观里,有实业的有钱人才能称为大亨。
地产业于香港而言,是一门新兴行业,无论是早期靠着鸦片起家的何、利两大家族,还是稍晚靠着开厂起家的大亨们,都对地产不是太过重视,虽说,随着香港人口的剧增,地产行业的利好显而易见,但此时的香港地产行业之利润,对大亨们犹如针头线脑,利润率可观,利润额太低,投资几万、十几万用来盖楼,不如拿来扩大生产规模。
正因如此,此时的地产商人多是目光敏锐但本钱缺乏,干不了大买卖之人。仅以房价和当下的地产行业形势而论,一栋10万港币的楼宇买卖堪比四十年后的大厦交易,所以,根本不需要冼耀文故意刁难职员,进而引出老板,他进入巨鹰置业,提出是来谈楼宇买卖的时候,职员直接把他引到了老板的办公室。
“我是巨鹰置业的老板罗鹰世,先生怎么称呼?”
见到冼耀文,罗鹰世热情的打着招呼。
新书期间,请多支持推荐票、月票!
(本章完)
(https://www.lw00.net/2466/2466820/1111109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