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大汉永存免费阅读小说 > 第220章 太学之路

第220章 太学之路


第220章  太学之路

        一番认识之后,刘良看了几眼刘胖子,没有过多交谈,这些年,他这个大侄子刘縯时不时就收留一些人,他已经习惯了。

        似乎想到什么,便说道:“过些时日,你们去长安求学吧,特别是秀儿,老在家里种田也不是事。”

        听说要去长安求学,刘秀笑了,他在家里也不是天天种地,叔父刘良也教他们识字,读书的,他是喜欢学习的。

        这个时候,一旁的刘縯笑了,“三弟学啥,好好种田就可以了,三弟的性子和当年的合阳侯一模一样。”

        刘秀无奈的笑了笑,没有反驳,其实这样的话,他这个亲大哥不止一次说过。

        刘縯口中的合阳侯是刘邦的二哥刘喜,此人从小就很老实,也胆小怕事,只知道埋头陇亩,胸无大志,辛勤耕作,可略有节余,稍置产业,因此得到父亲刘太公的赞扬,说其干活卖力,持家有方。

        反之,当年的刘邦其实一点都不被刘太公喜欢,他老爹刘太公认为刘邦是个无赖,不能处理生产的事务,不如儿子刘喜勤快。

        当然,刘邦可不这么想,他认为大丈夫应该建功立业,在见到秦始皇后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是”的感叹。

        刘邦心里觉得做农活不是大丈夫该干的,大丈夫应该像自己一样立大志才行,比如当个皇帝。

        后来,刘邦真得了天下,有一次在酒会上,他看到自己的兄长刘喜和侄子等人都恭敬地向自己敬酒,心里十分得意。

        想起自己以前因为整日不干农活,而是四处交友,时不时带朋友来家里吃饭,经常遭到自己父亲刘太公的训斥。

        父亲刘太公还说自己不如二哥,以后需要二哥接济。而如今所有的刘家人都靠当年他们眼里不成器的人养着。

        想到这,刘邦很是开心,便问自己父亲刘太公,是自己二哥有本事还是自己有本事,这时刘太公连忙说刘邦本事大。

        刘邦听了哈哈大笑,几杯酒下肚,宴会的气氛变得更热烈了……

        这也就算了,刘喜后来干了蠢事,汉高祖刘邦下诏封刘喜为代王,统辖今河北、山西一带。

        汉高帝八年(前199年),匈奴入侵代国,身为代王却毫无军事才能的刘喜,根本无力坚守边疆,最后只好弃国独自逃回洛阳……

        好家伙,敌人一来,自己国家都不要了,你是后世赵跑跑?完颜构?刘邦大怒,褫夺王爵,贬为合阳侯。

        到了如今,王莽篡汉,建立新朝,这一下,刘氏一族也从尊贵的皇室子弟变为平民。

        对于家道中落的刘縯来说,皇族是他唯一可以炫耀的身份了,可是随着王莽的称帝,这唯一的光环也彻底失去了。

        刘縯对此自己非常气愤,这吹牛的资本也没有了,我还如何装B呀?

        于是,他想恢复汉朝,学习老祖宗刘邦,以他为榜样,不干农活,也不经营家产,反而卖掉部分家产结交天下英雄……

        反观,而刘秀则是非常勤奋地种田养家,很像当年刘邦的二哥刘喜,所以刘縯经常嘲笑刘秀,说他是当年的刘喜,以后不会有什么大成就。

        天凤元年(公元14年)七月,益州夷不堪扰,起兵反莽,杀益州大尹程降。王莽遣平蛮将军冯茂发巴、蜀、犍为吏士,前往镇压,连年不克。

        同年,刘秀和他大哥来到长安了,他大哥随便看看就回老家继续谋划了,他则在长安多待了好几年。

        在这里,刘秀遇到一个很重要的朋友,那个人叫邓禹,才13岁,长得清秀。

        邓禹是南阳郡新野人,十三岁的时候到长安太学游学,能背诵整部《诗经》,学富五车,见识非凡,被人称为南阳神童。

        他的外貌看上去与同龄人相差无几,但透露出一种成熟和深思的气质,有一头乌黑且略显凌乱的头发,看起来有些不修边幅,但这并不妨碍他那灵动的眼神。

        他的眼睛深邃而明亮,带有一种异常的思索力,仿佛他的灵魂深处蕴藏着无尽的智慧,锐利而警觉,透露着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和观察力,面容略显清秀,五官精致而端正。

        双眉修长而黑,微微上扬,透露出一种自信和聪慧,鼻子挺拔而立体,给人一种坚定和果断的感觉。

        嘴唇细而柔软,下巴修长而线条分明,略显消瘦,步伐轻盈而敏捷,穿着整洁而舒适的衣物,注重实用性。

        大概是惺惺相惜,两人一见如故,这一年,刘秀19岁,邓禹13岁。

        只因为多看了一眼,从此难以忘记,邓禹便认定刘秀不凡了,成为了他的小迷弟。

        关于刘秀的长相,史书记载说:“他身长七尺三寸,美髯眉,大口隆准,确是汉朝龙种,比众不同。”

        七尺三寸,换算一下,也就是现代的1.75米左右,在如今看来,也许刘秀的身高并不算高,但是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刘秀已经算是比较高的。

        毕竟古代人普遍吃的一般,一年都吃不到肉,好些农民时常挨饿,身高自然上不去,一点营养也没有,这也是他们短命的原因之一吧。

        髯指的是两颊上的长须,美髯眉衬托出刘秀飘然的气质,后世的关羽就是美髯公,刘秀有着一副高挺的鼻子,饱满的额头,白皙的肌肤,有神的眉目。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刘秀长着梁朝伟一样的美眼,刘德华一样的高鼻,像是古天乐早期一般皮肤白皙如玉,丰神俊朗,绝对是一个大帅哥,几大天王合体那种。

        两人一起进入太学学习,这个太学可了不得,为华夏古代最高学府,当时的新朝可以算是世间第一强国,那太学自然是第一学府,没有之一那种,地位甚至超过后世的哈佛。

        太学始设于汉武帝元朔五年,他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上书“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

        汉武帝便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而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夏、商、周,太学的称谓各有不同,三皇五帝时期的太学名为成均,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在周代名为上庠。

        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全国上千万人,只有50人,可想当初太学质量之高。

        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

        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

        王莽上台,建立新朝后,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并笼络广大的儒生,为他歌功颂德,便在长安城南兴建辟雍、明堂,又为学者筑舍万区。

        一番操作下来,博士弟子高达一万余人,太学规模之大,实前所未有,就是比之后世大学也不差了。

        这太学进去可了不得,一旦进入,便被称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而且毕业后,可以直接当官的,再差也可以后补,不用考试,毕竟这个时期没有科举,大多是举孝廉。

        当然,在太学的时间,刘秀还认识了严光,还有加深了朱祐和二姐夫邓晨的感情。

        太学发展上百年了,汉武帝建立的时候是元朔五年,即公元前123年,如今已经是天凤元年,公元14年,快140年了,西汉都灭亡了。

        可以说太学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细分出很多专业,一部经书就是一个专业。在太学中比较流行的是儒家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

        <div  class="contentadv">        在造纸术成熟之前,写一点东西是非常困难的,任何能写东西并且长期保存的成本都非常高,除了石板,但石板费力气,要一个一个字的刻上去。

        所以,在古代写字,他们一般是能写少就写少,不像是后世那些小说想怎么水就怎么水,动不动几百万字,上千万字。

        孔子写春秋,那个省字呀,后面的人甚至弄出一字注释万种,充分探讨孔子简单字背后的微言大义。

        孔子编辑一个诗集,收集了上百年的诗歌,总共也就凑出来3万字,吕不韦加上一堆门客,把诸子百家的著作折腾来折腾去,也才弄出20万字。

        《易经》两万个字左右,老子《道德经》5000字左右,《周礼》四万字左右,

        可是,随着时代发展,这些经书经过历代大师的注释和讲解,已经延伸为非常庞杂的体系,一本经书可能原文只有数千或数万字,而其注释和讲义却有几十万字,那是要穷极一生的。

        故而,太学生们入学时一般都会拜投在某位大师名下选择某个专业学习,类似于后世大学分学科,博士生找导师。

        所以,刘秀和邓禹商量一番之后,便决定拜刘秀为老师。

        此刘秀非彼刘秀,他应该叫刘歆,是他跟其父共同编定了《山海经》。

        除此之外,他在儒学、校勘学、天文历法学、史学和诗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是新朝目前当之无愧的儒学大家,执掌牛耳,他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他还是古文经派的开山鼻祖。

        王莽执政后,他任右曹太中大夫,迁中垒校尉、羲和、京兆尹,封红休侯,王莽篡位称帝,封他为国师。

        这样一个牛的人,如果能拜在他门下,那刘秀和邓禹的后半辈子就发达了,可以说是青云直上,一飞冲天。

        于是,他们把拜帖递过去了。

        这一日,国师府中,刘歆看着拜帖,似乎有印象,随口问了起来,“邓禹?新都神童,听说他14岁就能背诵整部《诗经》?”

        “是的,老爷。”

        “南阳刘秀,汉高帝的九世孙,这么说他算是我堂玄孙了?”

        刘歆为高祖弟楚元王刘交的五世孙,刘向之子,五世和九世可是足足差了四辈,当然相差太远,已经不能这么算了,硬要攀亲戚,也是可以的……

        “是的。”

        “刘秀,刘秀!”

        刘歆喃喃自语,这个名字很重要呀。

        “见一见吧。”

        刘歆虽然改名为刘秀已经二十多年了,但大家还是习惯他是刘歆,除了他自己,也没有人认为他是那个刘秀,如今的新朝还算勉强可以,远远没有亡国的样子。

        刘歆如今已经64岁了,胡子大半都白了,他在府中接见了刘秀和邓禹,见两人器宇不凡,眉清目秀,脸上露出笑容。

        简单交谈了几句,刘歆突然问了起来,“刘秀,你这名字是什么时候取的?”

        “回国师,是我仙世的父亲,在我出生没有多久替我取的。”

        大概是第一次见这么厉害的人物,刘秀显得有些拘谨。

        刘歆仔细从上到下打量气刘秀,见刘秀纵然容貌不凡,可一脸温雅,没有王霸之气,心中渐渐踏实下来。

        他见刘秀一脸疑惑地看着自己,笑问道:“令尊给你取这个名字是因为你长相秀气儒雅吗?”

        刘秀这个时候,脸色一红,见刘歆虽然精神矍铄,但面色苍老,脸上皱纹多,带着上位者的压迫,有一股咄咄逼人的感觉。

        刘秀不知刘歆是在嘲笑自己还是另有他意,不愿说起父亲给自己取名的缘由,一时竟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答。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年轻的邓禹给他解围了,开口说道道:“国师大人,文叔是因为家里书香流淌,所以就取这样的名字。”文叔是刘秀的字。

        “多读书是好的,不错。”刘歆没有过于追究,扶着胡子,点头说着。

        刘秀也回过神,没有刚刚的拘谨了,“国师是新朝大儒,博学多才,所以我们想拜国师学习。”

        刘歆沉默片刻侯,问道:“其实你们已经读了不少书,我所知道的不过是初学而已,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诗》、《书》、《易》、《谷梁春秋》、《左传》或者《周礼》,你们想学哪方面的呢?”

        “国师大人谦虚了,您要是还初学,那新朝没有人深学了,学生愚钝无知,不知学什么好,还请国师指点迷津。”刘秀对学什么其实没有仔细思考过,只要能拜在刘歆门下,就是成功了。

        刘歆这一下,有些不满意了,微微皱眉,不满地说:“天下学问,何其繁多,普通人穷极一生也难以钻研好一方面,你连自己想学什么都不知道,我又能如何指点你们?”

        邓禹连忙补充起来,“学生愚钝,所以才渴求名师指点,为我们破云开悟,敦敦教诲,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孔子有教无类,希望国师不要嫌弃我们。”

        刘歆看着邓禹有把自己比作孔子的样子,微微一笑,说道:“其实你们都不错,主要是我没有太多时间了,如今我已经是耳顺之年,怕是没有几年可能就入土了,我经历都放在著书上,还有朝廷的改革,没有时间教你们,免得误人子弟。”

        刘秀和邓禹知道这是婉拒了,他们只能无奈告辞。

        最终,刘秀拜在中大夫许子威门下学习《尚书》。除邓禹外,与刘秀同住一室的还有来自其他州郡的严光和彊华。

        几人各学不同专业,刘秀学的《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它记录了距今约四千年到二千六百年间虞、夏、商、周时期,即华夏古代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制社会时期的历史状况,涉及政治、宗教、思想、哲学、艺术、法令、天文、地理、军事等诸多领域。

        邓禹、朱祐,还有邓晨学的《诗经》,这是华夏最早的诗歌总集,语言精炼优美,涉及周朝时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情。

        严光学的《春秋》,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等,是华夏春秋时期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鲁国的重要史实,因为春秋时期。

        鲁国是当时天下诸侯国中的礼仪之邦,所以鲁国的国史在各国国史中最具影响力。而且这是孔子的著作,他就出生于鲁国。

        彊华学的《周易》,它是华夏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华夏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https://www.lw00.net/2490/2490075/115713707.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