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秦时之七剑传人在线阅读 > 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岭南处置

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岭南处置


皇帝需要臣子忠心,但皇帝不能指望臣子忠心,哪怕是嬴政这种偏感性的皇帝。

    即使是嬴政,心中对自己的亲儿子都存有忌惮,更不要说那些跟他非亲非故的朝臣。

    嬴政用人看的本就不是忠诚——这也是古寻话里的意思。

    “国师对他倒是信赖有加。”嬴政确实没有纠缠这个话题,如此评价了一句。

    古寻嘿嘿一笑,回道,“他是聪明人,聪明人是好打交道的。”

    韩信这种人,是最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了。

    虽然以前他对帝国多有瞧不上,但既然入了古寻的彀中,就不会冒然生出小心思了。

    嬴政微微点头,对此也是认可,“帝国法度自有定理,赏罚必须分明。”

    “连上峄山那次,韩信也算接连立功,国师希望朕如何赏赐于他?”

    “赏罚之事,自由陛下定夺,再不济也该问他本人,我就不合适开口了。”古寻摆了摆手推脱道。

    嬴政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然后说道,“按律,自当是给他加官进爵,赏金赐玉,不过他年纪轻轻已经在短时间内接连升迁,朕也无从再封,至于金玉财物……不值一提。”

    韩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从一介布衣直升为了校尉,军爵也足有八级,再往上升就得是将军和九级爵。

    这算什么级别呢?

    举个例子,当初的平阳重甲军统帅王齮正好就是这个级别,将军职加九级爵左庶长。

    这已经算是帝国军方举足轻重的人物了,把韩信升上去,会有很多人不满的。

    况且以他立下的功劳也不足以赏这么大。

    事实上,要不是嬴政格外看重这次泰山封禅,韩信这点功劳也就够赏点黄白之物。

    “此事,朕确实不好决断,他是你看重的人,所以还是听听你的意见吧。”

    至于古寻说的去问韩信本人这个方案,嬴政直接提也不提。

    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站在他这个皇帝面前讨要赏赐的,反正韩信现在还不够格。

    见嬴政坚持,古寻也不再推辞,低眉沉吟少顷之后,笑着回道:

    “不知道陛下对百战穿甲兵接下来有何安排?”

    嬴政闻言抬起了头,脸色看不出变化,平静的反问道:

    “国师看上百战穿甲兵了?”

    “只是有个想法。”古寻也不客气,笑呵呵的回了一句。

    嬴政想了一下,回道,“农家仗有十万弟子,目无法度,违抗帝国,其罪当诛!”

    “朕将百战穿甲兵留驻东郡,便是为了防备农家,不过此事倒也不必非得这支部队。”

    “国师有什么想法?”

    古寻微微颔首,回应道,“如今百战穿甲兵损失惨重,没个大几年光景只怕恢复不过来,实在不宜执行作战任务,陛下安排他们盯着农家倒也算正合适。”

    正常来说,百战穿甲兵这种精锐中的精锐,都是用于执行最艰巨的攻坚任务。…。。

    若是南北战事有所不顺,嬴政很有可能就会直接派百战穿甲兵顶上去——当然,这是在百战穿甲兵受创之前。

    但现在这支部队编制不齐,不宜再执行高难度战事,用来盯着农家这种菜鸡,边盯梢边修养确实是最合适的安排。

    不过古寻觉得还是有点浪费——而且对农家威胁太大。

    只要别再出现王离那种失了智的情况,残废的百战穿甲兵还是能打穿农家的散兵游勇。

    所以还是给调走吧。

    古寻说出了自己的建议,“不过我觉得,不如让百战穿甲兵南下闽中,和平阳重甲军汇合。”

    “哦?”嬴政眼眸一闪,反问道,“岭南战事如今的状况,国师应该很清楚,将伤了元气的百战穿甲兵调去,又有何益?”

    古寻解释道,“岭南如今确实战事胶着,当地人反抗激烈,屠睢将军本人都屡次遇险。”

    “但是,岭南于陛下而言已是囊中之物,无非早几年晚几年的区别,待到灵渠挖成,岭南的反抗再不足为虑。”

    “但岭南本身,还需要陛下注意啊!”

    最后几个字,古寻特意加重了语气。

    嬴政闻言眉头微皱,显然已经领会了古寻话里的意思。

    就如古寻所说,只要灵渠一建成,帝国的军需辎重可以快速运往岭南区域,无论当地人反抗的有多激烈都再无意义。

    胳膊终究是拧不过大腿的。

    但当地人的反抗可以消灭,可岭南本身的特殊地势就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了……至少短时间内不可以。

    古寻意味深长的继续说道,“岭南地区距离关中朝廷几有万里之遥,且出入要道就那么几条,不可不防啊。”

    虽然嬴政对百越之地的态度和中原其他地区一样,坚决推行郡县制,但他只是厌恶分地封君,不是脑子有问题。

    岭南地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全纳入中央朝廷的管理,必须实行一定程度的自治。

    而拥有这个自治权的人,无论是从岭南地区本地土著中选,还是中央朝廷亲自指派人去,都不安全。

    之前就说了,即使是嬴政,也不会真的相信臣子的忠心。

    真正得他信任的全天下可能都凑不出来一个,古寻算是半个——这是因为古寻不止一次救过他的命。

    可他总不能把古寻派去管理岭南地区。

    而其他人嬴政是真的信不过,不过也不怪他信不过,岭南那块地实在太容易拥兵自立了。

    只要控制住为数不多的几条出入要道,就能彻底脱离中央朝廷的管治。

    帝国想要再打下来,哪怕有了灵渠,也少不得二三十万兵力的调动。

    嬴政但凡脑壳没问题,肯定是不愿意再来一次岭南之战的。

    那就得做好防范。

    防范的方法也只有一个——驻兵。

    只要在岭南的出入要道提前安排好兵力把守,自然不用担心岭南官员封地自立。…。。

    不过这就出现了新的问题——驻军出问题怎么办?

    从当地征兵显然不行。

    从中原派兵过去,短时间内或许没事,但时间长了军队上下也会产生异样的心思。

    岭南太远了,远到任何人去了都跟被永远发配没区别,这足以让他们彻底在中原的一切,安心在当地生存。

    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妥善的方法就是定期换防。

    但还是那句话,岭南太远了!

    帝国根本不可能频繁进行驻军换防。

    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安排最精锐的职业军人长期驻扎以把守岭南要道了。

    当然,依旧算不上万全之策,但这种事就不存在完美的解决办法。

    问题的根本在于人心思变,而这个问题是无解的。      

    嬴政并不会去纠结无解的问题,所以他现在的问题就是派哪支军队前去驻守岭南要道。

    “嗯……有内史腾率领的平阳重甲军,国师觉得还不够吗?”嬴政看着古寻,轻飘飘的问了一句。

    古寻一摊手道,“以内史腾的能力,和平阳重甲军的实力,理论上是够了。”

    “但岭南地势注定不适合平阳重甲军发挥,多做一道防范也不是坏事,反正百战穿甲兵也需要休整恢复。”

    选择岭南作为百战穿甲兵的休整地区也正合适。

    百战穿甲兵需要先补齐编制,然后操练配合,最后再以实战磨练。

    因为骆越和西瓯地区还在抵抗,岭南的其他地方反而会暂时处于平静之中,让百战穿甲兵可以安心练兵。

    等过上一段时间,整个百越被彻底打下来,大概率就会开始局部的,不间断的小规模暴动,正适合百战穿甲兵新兵实战磨练。

    如果本地官员真的有了不臣之心,更是可以直接配合平阳重甲军打大规模战事。

    “嗯……”嬴政手指点了点,发出一声轻哼,对古寻的提议不置可否。

    古寻给出的理由,嬴政是认可的,觉得这么安排确实合适。

    但到底要不要这么做,就是另一回事了。

    他看古寻的话,貌似还没说完。

    “国师还有什么想法?之前朕跟你聊的是那个韩信的奖赏,你说起百战穿甲兵应该不是心血来潮吧?”

    古寻抬手一揖,“陛下明鉴。”

    “我想……不如让韩信继续暂领百战穿甲兵,前去驻守岭南。”

    嬴政的眼神泛起了一丝波动,但还是保持着平静的神色,没有回应古寻,也没说其他话。

    他在考虑。

    古寻提的这个奖赏方案,倒不是不行。

    虽然没给韩信任何实质性奖励,但能执掌帝国王牌军,是任何一个帝国军人都无法拒绝的殊荣。

    不过这个提议也让嬴政起了疑心。

    对于古寻,他比其他人要信任的多,但也不是完全信任,更何况他对古寻的信任也只在其一人身上,而古寻背后的流沙,他是半点信任也无的。…。。

    统领平阳重甲军的内史腾算是长公子派系的,虽说不算是核心成员,却也足以让嬴政无法对他彻底放心。

    若是百战穿甲兵再交给被古寻一手提拔起来的韩信,那就相当于岭南要道落入了长公子派系的掌控之中了。

    虽然扶苏被他贬去了北地,按理说岭南是怎么也够不着了,可……这种事终归是不得不防的。

    古寻当然也知道嬴政心中的疑虑,并未多说什么,只是静静等着对方的回应。

    沉默持续了良久,嬴政终于开口了:

    “国师为什么会想到让韩信执掌百战穿甲兵?”

    古寻哈哈一笑,解释道,“也算是韩信自己的意愿吧。”

    “上次我让他去清扫泰山周遭的时候,跟他闲聊了几句。”

    “他这人心比天高,自认为领兵作战天下少有人能出其右,不仅自己自视甚高,连掌管的兵也想要最好的。”

    韩信如果本人在场的话,只怕不知道会在心里骂的多难听。

    古寻说的话不算错,韩信的性格就是如此,但这话他可没有说过。

    至少不是这么说的,最多只是大概意思有些接近。

    古寻说的却好像是他特别想要执掌百战穿甲兵一样,把责任都推到了他的头上。

    不过古寻本人对此倒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这本来就是他在给韩信争取好处,当然应该那小子自己承担相关的代价。

    反正不会坑死他。

    更何况嬴政八成也不会尽信古寻这话。

    嬴政看起来像是相信了古寻的话,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说道,“照国师所说,这韩信倒是个自负之人。”

    古寻不甚在意的回道,“军伍之人,没点锐气如何能带兵打仗?等他到了王老将军当年的年纪再修身养性,韬光养晦不迟。”

    “国师的率性洒脱,朕最是欣赏。”嬴政先是夸了古寻一句,然后说道,“至于国师的提议……容朕之后见见那个韩信,再做决定吧。”

    “全由陛下定夺。”古寻对此自无任何异议,揖手回道。

    “嗯……”嬴政点了点头,然后突然转换话题说道,“几日后的封禅大典,朕希望由国师你来代领百官。”

    “我来?这不合适吧?”古寻有些诧异的回道。

    泰山封禅之礼基本算是规格最大的祭礼,主祭自是皇帝本人亲自担任,而代领百官及随行人员的人就算是副祭了——当然,只是粗略这么一说,实际划分并非如此。

    总之,按照惯例,代领百官之人基本都是由储君担任,帝国没有储君,所以都是扶苏来。

    上次春日大典就是扶苏。

    若是扶苏不在,则由百官之首,也就是相国李斯担任。

    之前帝国的大型祭典都是如此安排,古寻一向只是当个凑热闹的气氛组。

    “国师不愿意?”嬴政闻言反问了一句。

    “呃……没问题。”古寻想了一下,直接同意了。

    大一统后的第一次泰山封禅,意义重大非常,能够深度参与其中古寻当然不会拒绝。

    “不过李斯那边……”

    嬴政并不在意,一摆手道,“李相国不会在意这种事的。”

    古寻心中不由一笑。

    李斯这人极度务实,一般情况下确实不会在意这种事。

    但在嬴政已经表现出对泰山封禅莫大重视的情况下,他却被临时从副祭的位置上换掉,就未必不会让他心生忌恨了。

    荣誉李斯不在意,但皇帝的眷顾他可在意的很呢。

    嬴政同样了解李斯,所以他这话根本不是说李斯不在意,而是在说李斯不敢在意——李斯做官的最大准则就是不跟皇帝做对。

    “既然如此,我没有问题了。”

    古寻回答完,突然顿了一下,急忙又问道,“流程不会很繁琐吧?我可能做不来啊!”

    他对礼制这玩意最是深恶痛绝。

    若是代领百官参与祭礼需要经过十分繁琐的准备和流程,他可就得考虑考虑要不要费这个事了。(本章完)

39314408。。

...


  (https://www.lw00.net/2495/2495961/79457787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