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第195章 取消农业税的导火索
第195章 取消农业税的导火索
整个华夏历史主要有三次农业税改革,大明,大清,后世。
大明的农业税改革随着张居正的死亡而人亡政息,大清的农业税改革随着乾隆的妥协而大打折扣。
唯有后世的农业税彻底取消,让种地的老百姓不再有负担,这种成就不可谓不大。
各朝古人非常清楚取消农业税意味着什么,可以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在他们的记忆中,老百姓上缴农业税天经地义。
就好比人需要吃饭一样,这是与生俱来的,就像农业税也同样如此。
哪怕是最抗拒农业税的老百姓,心底想的也只是朝廷可以降低一些农业税,从来没有想过取消农业税,做梦都没敢这么想。
也正因此,他们得知后世彻底取消农业税才会如此震惊。
即便张居正和雍正这两人也同样如此,震惊得无以复加。
他们不管是实施一条鞭法,还是大搞摊丁入亩,只是希望可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可从未想过取消老百姓的农业税。
要是老百姓不上缴农业税,那朝廷财政怎么办,朝廷还怎么运转?
他们两人是农业税改革的先驱,清楚的知道改革农业税有多么困难,势必会遭到利益集团的阻挠反对。
连稍稍改动一丁点农业税就会遭遇重重困难,更别说像后世一样大刀阔斧的改革。
也正是清楚农业税改革的水有多深,他们两人才会对后世取消农业税感到不可思议。
于是乎,他们两人万分专注的接着往下看视频。
他们迫切想知道后世是如何成功取消农业税的,期望可以从中借鉴一二。
【星中华成立之后,虽然经历了土改,把土地重新分配给劳动人民,但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税收结构依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
从一九四九年星中华建立一直到改革开放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农民贡献的农业税和人头税一直以来都是推动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来源。
四九年至两千年的五十余年里,农民给朝廷缴纳了7000多亿公斤的粮食。
从五三年开始到八三年取消统购统销政策,农民对工业化贡献超过6000亿元,这都是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实现的。
除了要比城里人多缴税多纳粮以外,赚的还比城里人少。
这是由于当时的中华粮食定价体制,仍然采取朝廷调控与市场供求相结合的方式。
这导致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落后于农资的工业产品价格上涨幅度。
当然,剪刀差并不是中华特有,它是全世界每一个工业化朝廷,在工业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必然现象和必经结论。
英国的圈地运动、西班牙的殖民掠夺,本质上也都通过某种形式牺牲某些人的利益,来获得工业化初期的资本。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化,中华其实已经度过了工业化早期阶段。
剪刀差按理说应该取消了,但是不巧的是,八五年开始的财政制度,让地方官府,又有继续提高农民负担的动力。
而九四年的税制改革收入大幅减少的地方官府,更是不得不继续从农民身上想办法。
农村基层各种乱收费现象层出不穷,比如说三提五统。
三提指的是农户上交给村级的三种费,包括公积金、公益金和村管理费。
五统指的是农民上交给上面官府的五种统筹,包括教育附加费、计生费、民练费、乡村道路建设费和优抚费。
这些开支,城里人可能完全都没有听说过。
中华农民所承受的压力,最终在九十年集中爆发出来了,一时间全国上下都在讨论农业税的收取问题。】
嬴政:农民五十年时间,上缴了7000多亿公斤的粮食,简直是不可思议。
听到如此庞大的数字,嬴政整个人被震惊得目瞪口呆,心中惊骇欲绝。
他在心里算了一笔账,老百姓五十年上缴7000亿公斤的粮食,平均算下来每一年就要上缴140亿公斤的粮食。
按照100斤为一石粮食来计算,后世的老百姓每一年就要上缴两亿八千万石粮食。
这是什么概念,他光是想一想就头皮发麻。
他们大秦老百姓每年上缴的粮食不过几百万石而已,连后世的一个零头都不到。
这差距之大,令他触目惊心,不忍直视。
他也知道后世各方面的条件都比大秦好,上缴的粮食理应比大秦多。
可这也太多了吧?
简直可以用云泥之别来形容,让他备受打击。
要知道,新中华四九年才成立。
刚刚建立的朝廷一片破败,老百姓都还没有从战乱中恢复过来,就可以向朝廷上缴上亿石粮食,这简直令他难以置信。
任凭他想破了脑袋,也想象不出那种场景。
神州大地,山河破碎,历经百年战乱,中华大地被打得面目全非,老百姓死伤无数。
就是在这种中华大地和老百姓都奄奄一息的情况下,新中华成立了。
然后星中华刚一成立,死伤殆尽的老百姓就上缴了上亿石粮食。
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除了这种猜测又没有合理的解释。
他虽然不知道星中华成立的那段历史,但通过之前的视频可以知晓一二。
从文物逃出大英博物馆就能大致猜得出来,中华大地在清朝末年遭受了外国侵略者的洗劫。
大英博物馆那么多的中华文物,足可见当时中华大地面临的灾难有多绝望。
在双方实力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中华儿女用了一百年时间才把外国侵略者赶出去,并成功建立了新中华。
就是在中华大地被打得支离破碎的情况下,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死伤惨重的老百姓是怎么上缴上亿石粮食的。
他记得很清楚,高产的粮种是后来才研究出来的。
刚刚成立的新中华除了一片破败,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他思索片刻,想到了唯一一个可能靠谱的推测。
那就是后世的人口数量极多,多得超出他想象,很大可能有上亿人口。
唯有如此多人口数量,才可以在新中华成立之初,给朝廷上缴上亿石的粮食。
各朝的老百姓深深叹了一口气,不管到了什么时代,官府乱收费的现象始终存在。
本以为只有他们朝代才有乱收费,没想到即便到了后世,老百姓也有诸如三提五统的乱收费。
他们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很艰难了,可官府还是对他们各种加征赋税,简直要把他们老百姓往死里逼,所承受的压力都快把他们压塌了。
可各朝的老百姓此刻顾不得伤感,而是集中全部注意力,屏住呼吸认真的聆听接下来所发生的。
因为视频中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后世的中华农民承受的压力太大,最终在九十年代集中爆发出来,使得全国上下都在讨论农业税的收取问题。
他们非常清楚,这可能就是后世取消农业税的契机,最终讨论过后就全面取消了农业税。
各朝古人迫切的想知道,后世的九十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才导致延续几千年的农业税被取消。
这一刻,各个朝代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皆是全神贯注的盯着天幕。
他们知道,之所以能取消农业税的答案即将揭晓。
尤其是各朝的普通老百姓,对此更是大气都不敢喘,眼睛都不眨一下。
毕竟接下来的答案将关系他们每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他们倒想看看九十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才使得取消农业税的契机得以出现。
唯有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老百姓才好从中借鉴学习。
他们不指望所处的时代也取消农业税,只希望借鉴后世九十年代的经验,让他们的农业税可以降低一些。
【九九年,在江西凤城有一位周姓农民。
他鉴于当时农民生活艰苦,不仅要劳作,还要承受繁重的农业税。
于是就自费整理了当时朝廷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文书,并将其散发到每一个人手里。
同时他鼓励农民争取自己的利益,去抵制一些不合理的费用。
当地的官府得知之后,就以妖言惑众、扰乱民心的罪名将周姓农民抓走。
问题却是仅在两天后,周姓农民就死亡了。
得知消息的周氏家属纠结了50多人闹到当地官府门口要求给一个合理的说法,当地的官府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继续敷衍了事,把这些人赶出了官府。
这种行为彻底惹恼了农民,好好的人不明不白的死了,再联想到那些年当地官府为了完成交代的任务不顾农民的死活,当时在早已经变质的官吏中还流传着一个顺口溜。
上吊不解绳,喝药不接瓶,投河不拉人,要敢打人,就抓你的人。
很快,这件事迅速在四个周边地区发酵,总共数万百姓拿上自家的农具,一大帮人浩浩荡荡的来到当地官府门口,一心想着报复的农民已经被冲昏了头脑。
他们冲进衙门,把县长和一个官吏从二楼扔下。
随即就挖了一个很大的坑,把两人货卖。
而前来调解的当地捕头和一个捕快也被当场打死,捕头的实体被钓在树上示众。
当天晚上,江西调派大批捕快进驻凤城,这件事才逐渐平息。
不久之后,朝廷召开紧急会议,通报了多起因为农民负担过重而噬人的重大群体事件。
鉴于事态的严重性,强调了全国立即停止以强制手段征收上缴农业税。
两千年三月,朝廷果断发布了关于进行税费改革农业工作的试点通知,并正式在江西开始了第一个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取消了农业税。
零三年,朝廷再次发布通知,全面推进农村试点工作税费改革在全国进一步推广。
到零五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取消了农业税。
零六年一月,在中华有着2600年历史的农业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取消农业税一定程度上确实要归功于江西凤城事件,让朝廷看到了农民的困境和迫切的需求。】
各朝古人看到这里,无不内心震撼,目瞪口呆。
尤其是各朝的老百姓,此刻的情绪极为激动,面色潮红,内心澎湃不已。
原来答案是这个,超乎他们老百姓的想象。
原本他们还以为是后世的朝廷主动取消农业税的,可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一回事。
要是后世老百姓自己没有抗争到底,估计这个农业税是永远不可能取消的。
各朝一些头脑灵活的老百姓对于此事没有丝毫的意外,因为他们知道世上的任何变革是不可能不经历流血牺牲就能成功的。
这一点是历朝历代总结下来的规律,哪怕是后世也不能避免。
但凡改革,尤其是取消农业税这种史无前例的改革,肯定会有流血牺牲的。
历朝历代的改革,从秦国的商鞅变法,一直到清朝的雍正改革,都会伴随着流血事件。
他们深刻的明白,从来都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每当朝廷加征赋税,逼得他们活不下去,没有任何人站出来救他们老百姓,最终只能通过自救。
从大秦到大清,无不如此。
在这一刻,各朝的老百姓无不内心躁动,心思各异。
他们从后世的凤城事件中大受启发,觉得找到了一个方向,可以让他们的生活负担大为减轻。
后世的农业税之所以能够取消,全都是后世老百姓努力抗争的结果。
要是他们也能站起来,和苛捐杂税斗争到底,是不是也可以迫使朝廷降低赋税?
此时此刻,各朝老百姓心中顿时涌现向后世学习的念头。
他们从后世子孙身上学到了一点,遭遇朝廷不公正的对待,要学会抗争。
处于王朝末年的老百姓见到如此煽动性的一幕,心中本就愤恨的情绪瞬间释放出来,大声嚷嚷着要抗争。
并且这种星星之火有愈演愈烈的迹象,时刻处在火山爆发的边缘。
估计这个时候有谁振臂一挥,就能得到万千老百姓的响应。
各朝的统治者得知了取消农业税的缘由,一个个不禁脸色大变。
其中各个朝代前中期时候的皇帝还要好点,顶多是感到有些头疼。
但处于各朝晚期的皇帝,无不脸色惊恐,一副天要塌下来的架势。
他们朝代的形势原本就不好,现在天下老百姓知道后世的例子,恐怕要有样学样。
此时此刻,他们万念俱灰,已经预感到天下即将战乱四起。
李世民:这天幕哪都好,就是不适合给老百姓看,太容易煽动老百姓了。
他从天幕得到的好处不知道有多少,不管是未来的信息,还是各种惊艳的商品,都让他甘之如饴。
可唯有一点,天幕有时候播放的一些视频极容易引得老百姓心思躁动。
不过对他而言,他倒是不用担心。
他的大唐本就处于上升期,而且很快就会迎来史无前例的盛世,根本就不用担心老百姓发生暴乱。
【这一次,小农经济语境下的农业税之所以没能像过去几千年那样,对商品经济税产生彻底的绞杀,反而是后者轻轻松松对农业税完成了反杀。
是因为新中华在当时攒到了一把王炸,准确的说是三个历史级别的重大机遇。
首先是在建国之初打土豪、分田地,进行土改的时候完全把寄生在农业上的地主阶层彻底清除掉了。
并且把土地全部收为国有,只向公众开放了承包经营权,用来防止曾经的土地兼并再次发生。
这样一来,过去几千年来商品经济税落地的最大阻力,农业地主阶级彻底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第二个机遇是是中华决定解放思想,拥抱商品经济,走向改革开放之路。
对于商业行为和商业思维的污名化活动被迅速从生活中剔除出去。
一系列试点工程和项目的展开,不断证明着商业繁荣带来税收繁荣的可能性。
商品经济第一次在官方口中有了比小农经济更高的待遇。
第三个机遇就是零一年底中华成功加入WTO世贸组织。
加入了国际商品经济大循环的中华,爆发出了更加巨大的能量。
商品经济带来的利税规模,也已经远远把农业税甩在了身后,农业税收对于朝廷财政的贡献已经微乎其微。
尤其是再考虑到征收农业税背后巨大的成本,从朝廷角度来看农业税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王莽:把土地全部收为国有,只向老百姓开放使用权,用来防止土地兼并再次发生,后世的这个土地改革,不就是朕如今在推行的土地改革吗?
他深刻明白大汉出现的问题在哪里,归根结底就是豪强大肆兼并土地造成的。
也正因此,他篡汉建立新朝后,就下令把土地收归国有,以此来解决土地兼并的顽疾。
没想到后世也是实行这样的土地政策,也不知道是不是参考他的做法。
只不过有些可惜的是,从原先历史得知,他的土地改革一败涂地,并且还丢了江山,丢了性命。
他汲取了历史教训,没有大刀阔斧的进行土地改革。
而是采取温和的方式,一点一滴的推行土地国有化,想要使用润物细无声的策略麻痹反对派。
到了那时,等反对派回过神来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确定这次土地改革能不能成功,担心会重蹈覆辙。
他不禁有些羡慕后世朝廷的同时,也很钦佩后世朝廷能取得土地改革的成功。
他深知想要成功推行土地改革,遇到地主阶级的阻力有多大。
可偏偏后世朝廷能够成功,这让他羡慕无比的同时,也期待自己也能取得成功。
各朝的地主阶级看完之后,内心无不胆战心惊。
后世为了把土地收归国有,强行清除了地主阶级,这让同样身为地主阶级的他们难免有些感同身受的伤感。
不过让他们庆幸的一点,就是这事没有落到他们头上,和他们关系不大。
而且他们的朝代不同于后世,后世可以成功清除地主阶级,强制把土地收归国有,但他们的朝代想要如此做是绝不可能成功的。
要是他们朝代的皇上想要效仿后世强行实施土地改革,他们地主阶级会让皇上知道改朝换代的滋味。
各朝的皇帝此刻只有对后世朝廷的佩服,做到了他们想做不敢做的事。
他们身为皇帝,自然非常清除土地兼并的弊端。
历朝历代王朝的灭亡,无不是因为土地兼并大行其道,导致老百姓走投无路之下造反引起的。
他们也想要进行土地改革,强行把土地收归国有,然后重新分配给老百姓,一劳永逸的解决土地兼并的弊病。
可他们也只敢想一想,根本就不敢实施。
别说不敢实施,就是透漏一星半点这种迹象,恐怕就会引得天下战乱四起。
土地是地主阶级的命根子,强行把他们的土地充公,他们一定会联合起来造反的。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这个皇帝也走到了尽头,根本不会有半分生机。
要知道一个地主不可怕,一个地主阶级才可怕。
严格说起来,他们身为皇帝,手中的皇庄无数,他们自己就是全国最大的地主。
土地充公的土地改革,那他们广袤无垠的皇庄也要充公吗?
即便他们愿意,这个土地改革也实施不下去。
毕竟朝廷的文武大臣,可全都是有大量土地的地主。
而且各地的官员,读书人,乡绅等等,他们都是地主。
他们要是真是的推行土地充公的改革,就会发现朝堂上的官员会强烈抵制,手握重兵的将军也会强烈抵制,全天下的读书人也会强烈抵制。
这么一看的话,除了身为皇帝的自己,周围的人全都强烈抵制。
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推进土地改革。
要知道,不管是推行一条鞭法的张居正,还是推行摊丁入亩的雍正。
他们两个土地改革者也只敢向地主阶级征收赋税,可从不敢打地主阶级土地的主意。
即便是他们两人向地主阶级征税,都遭到了极大的阻力,就更不用说强制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了。
恐怕他们两人一旦提出没收土地的想法,下一刻就会被周边的人撕得粉身碎骨。
【中华全面取消农业税,意味着我们几千年来第一次成功突破了小农经济思维下重农抑商的本能思考与思维惯性。
在铲除了既得利益集团五十多年后,中华从官方到百姓终于获得了拥抱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能力。
然而拥抱商品经济只是开始,真正的难点在于维持,在于随时提防开改革开放倒车的思维。
虽然维护小农思维的地主阶层早已消亡,但是它们所留下的认知惯性,依然刻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随时准备着反扑。
西方人他们从几百年前就搞商品经济这一套,早就习惯了,所以根本没有倒退的担忧。
但是我们有,而且还很重。
在漫长的中华历史中上,经商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行诈,因为赚差价有悖于儒家礼法。
而且商人居无定所,相比于农民更加有管理。
所以商人几千年都是被文人和官员共同鄙视的存在。
汉朝时期商人不能穿丝织品衣物,也不能做官。
晋朝规定商人必须穿一黑一白两色鞋,用来专门羞辱商人。
哪怕是唐宋明这种商业气息比较浓厚的朝代,对于商人的限制依然较多。
不能穿什么颜色的服装,不能出入哪些场合,都有着明文规定。
这一切都是源于小农经济思维下,对于自由商品经济本能的鄙视哼唾弃。
因为亚洲农业文明不像西方海盗殖民文明,饿肚子出去抢一把就行。
在小农经济的思维看来,中华人要都是去经商、没人耕作,全国就要一起饿肚子,所以社会整体性的厌恶除了农业生产之外的一切行为。
当然现在我们知道这是错了,商业繁荣会反哺科技,科技就会促进粮食产量。
几千年下来,我们最终达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共识,而商人被排在了士农工商的最后一名。
这样的心态,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然根深蒂固的扎根在我们不少人心中。
我们总是要求商人展示完美人格,否则就转而成为唾弃和抨击他们的工具。
这其实就是小农经济思维和商品经济思维杂糅在一起的一种异化思维,是一种亚洲所有受儒家文化思想影响朝廷都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
比如我们常常听到诸如“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这些带有冷嘲热讽的评论,来贬低一些不从事生产的文娱行业。
这说明即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依然没能摆脱小农经济思维所带来的认知惯性。
还是在有意无意的根据几千年前所谓的上下九流排名,来随意打击商业活动的生存环境。
戏子也是商品经济,而且还是附加值不低的商品经济。
比如美国迪士尼公司,一年的收入就接近6000亿人民币。
而作为贵州全省的纳税主力茅台的年收入也不过是1300亿。
迪士尼公司单是缴税金额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果迪士尼公司开在中华,把税交给中华,那这些钱就可以像农业税一样被拿去搞发展搞基建,补贴农民和造福民生,更别提还能进行全球文化输出甚至舆论宣传。
就像美国好莱坞电影所做的一样,英雄都是美国人,坏人都是外国人。
当年中华的一部《十面埋伏》,顶了不知道多少个孔子学院的效果。
但是我们在做什么呢?
当初李小龙让几代外国人了解了中华功夫,然而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还可以看到有些人在批评说李小龙不会真功夫,只是一个被吹上天的演员。
这正是小农思维不断的要求所有人都拥有完美人格的体现,否则最终都难逃污名化的归宿。
因为小农经济思维从不看可能带来的利益,最典型的就是网络游戏产业,它曾经在不少国人口中是堪比电子鸦片的东西。
而今天我们才意识到,当年西方对于游戏画质的追求,最终竟然成了人工智能大脑GPU诞生和壮大的温床。
站在今天的视角来看,当初满口正能量去抵制的那些人,和清朝末年满嘴“西洋玩意儿不过是奇技淫巧,中华还是要看重礼法”的守旧大臣并没有本职的区别。
他们的思维决定了认知上限,根本意识不到烧开水顶开的锅盖最后可以推着火车跑。】
各朝的商人无比羡慕后世的商人,能够得到后世朝廷的身份认可。
后世朝廷亲自下场给商人群体站台,这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要知道,在他们所处的朝代,不管上到朝廷官员,还是下到黎民百姓,对他们商人都是抱着歧视的心态,总是动不动就辱骂他们。
他们商人也是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的,不仅互通货物,还给朝廷缴税,可大家常常对此视而不见。
他们虽然相比于普通老百姓更加富有,生活也过得更好。
但他们商人的社会地位是最低的,谁都可以骂上两句。
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提高社会地位,和普通的黎民百姓有同等的地位。
可仅仅只是这一点,就永远也无法做到。
他们商人群体甚至愿意多给朝廷缴税,以换取朝廷对他们商人的一视同仁。
但朝廷根本就不愿意给他们这个机会,甚至会嗤笑说他们痴心妄想。
对此,他们商人除了无可奈何抱怨两句,什么也做不了。
他们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当今皇上看完这个视频后,知道商人的重要性,愿意提高商人的地位。
【好好学习才能成材,成材了才能去帮助社会发展。
所以为了最终的结果,在最开始就必须要戒掉干扰因素去专心学习,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朴素认知。
结果主导行为,这能符合农耕文明的思想。
要想有个好收成就得从春天开始努力,朝廷要想财政充盈就得收税。
而农业税最好收,至于商人这个干扰因素就需要时时打压和贬低,好让大家绝了经商的想法,都去老老实实的种地交税。
这种保守的小农经济思路,在当今的全球化贸易时代,给我们商业经济带来的隐藏危害极大。
不过这也让我们回过头来看,改革开放以及取消农业税等改革的重大挑战和现实意义。
商人不是圣人,我们不能再用小农经济的视角去要求所有人。
确实,商人天性是贪婪的,但是我们的法律就是限制他们贪婪的工具。
商人如果肆意作乱,那不应该只怪罪商人,而是应该反思立法的进步空间。
朝廷只需划好监管红线,剩下的舞台全部交给企业自由发挥,对金钱的渴望会自发驱动商人去追逐利润,然后转变成为税款进入国库。
所以经商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只要能替朝廷财政赚钱就行,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而不能一听到蝈蝈叫就吓得不敢下地种庄稼。
小时候我们都会嘲笑刻舟求剑里面那个对着刻痕找剑的人,长大了我们会发现,单单是不要用有色眼镜用原罪论看待合法商人,就已经花费了我们两千年时间。
因为现实和意识等种种原因,尤其是对于我们一个上千年小农经济思维深入骨髓的朝廷,废除农业税无比艰难。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新时代。
总有一种错觉,认为商品经济占据主导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其中从改革开放到今天也不过短短45年。
而一条鞭法从试点到全国推开,就持续了51年之久。
一条鞭法改革看起来已是木已成舟,但是张居正死后一生心血付诸东流。
如果从取消农业税算起来到今天也不过17年时间,很多人心中仍然有着小农经济的心魔,开历史的倒车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万幸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华怀着破釜沉舟的勇气,可以说是以最快的速度永远把农业税封印了起来。
而这也证明了我们坚定继续扩大开放,维护商品经济市场繁荣的决心。】
李隆基: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朕自然知道商人的重要性,朕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商人的贡献。
会不会抑制商人,这要看当时的农业情况。
毕竟民以食为天,只有先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才能谈其他的。
如果连老百姓的吃饭都成问题,这个时候自然要打压商人的,否则会出乱子。
相比于其他朝代的皇帝,他对商人更加友好,也制定了很多支持商业活动的政策。
他之所以大力支持商业活动,正是因为大唐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接下来就需要大力发展商业让大唐繁荣昌盛。
所以他对视频中的一些观点非常认同,只要制定好政策,商人会给朝廷带来积极的影响。
也正因如此,在他对商人的大力支持下,大唐才会迎来万国来朝的开元盛世。
(本章完)
(https://www.lw00.net/2520/2520914/11110907.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