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小说免费阅读 > 第212章 这是生活

第212章 这是生活


嫁入皇家、成为皇太孙妃的徐妙锦感觉有些奇怪,她没有觉得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虽然有些事情好像是刷新了她的认知。

    从小到大都不是懒散的人,也是比较贤慧的,不过有些时候她还是觉得成为皇太孙妃之后,反而比在娘家还要轻松。

    她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就稀里糊涂的跟着皇太孙搬进了乾清宫,总之就是皇帝住正寝,她和朱允熥住在偏殿。一开始还有些担心,可是现在觉得十分适应和自然。

    刚刚起身,就有侍女上前,“殿下,今日陛下设宴,还请殿下定夺。”

    徐妙锦也不客气了,这是她的责任,“去让人问问,看看皇姑、皇姐何时入宫。安排好了,到时候将四皇孙、五皇孙也接来。”

    侍女和太监自然也不敢反驳,老老实实的记下来这位皇太孙妃的话,要好好的去执行一系列的事情。这一位刚刚入宫的,就算得上是现在皇宫里排位第三的实权掌控人了。

    皇帝从来都不管皇太孙和太孙妃的偏殿,但是徐妙锦这个太孙妃需要负责整个乾清宫上下的衣食住行,偶尔郭宁妃还要带着她去学习、处理一些宫里妃嫔的事情,或者是一些宫里太监、侍女的处置。

    各大负责皇宫日常生活的太监、侍女,徐妙锦现在也基本上都认识了。皇宫里内部的一些事情,现在很多事情的处置都是在朝着这位新晋的太孙妃转移。

    其实乾清宫里的人都知道,这是要过年了,所以皇太孙安排着将一些亲人给叫回来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真的是到了过年那天,老朱和朱允熥不只是要上朝接受朝贺,还需要各种祭祀等等,实际上是非常忙的。

    所以提前安排一下团圆饭也是应该的,最多也就是以前的老朱对此不是很在意,儿子和闺女出宫后都不会刻意的叫回来。

    “咱就和你说了,用人就得狠!”老朱非常不满意,一边走一边训斥,“你那个礼部尚书,现在做的是什么荒唐事!让他出使安南,他就是这么做的?”

    任亨泰出使安南大半年了,很多的事情可以说做的非常不错,朝廷也是安排着召他回来了,这都是没什么问题。

    老朱和朱允熥原本还担心任亨泰到了安南胡作非为,像汉唐使臣那样到了藩属国就是‘太上皇’。

    任亨泰没有做那么荒唐的事情,不过他在安南买了蛮人成为奴仆,这就非常的犯忌讳了,大明理论上是不准这样的一些人口买卖。

    什么大户人家有侍女、佣人等等,不过情况不一样,那些就算是签了卖身契等等,勉强还是有些人身安全的保障。

    但是任亨泰呢,他在安南买的就不只是单纯的奴仆、佣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奴隶了。

    大明的礼部尚书出使藩属国,正事做完之后买奴隶,这是何等荒唐的事情啊!

    朱允熥也有些尴尬,理论上来说任亨泰是他手里头第一个有分量的文官。结果倒好,任亨泰来这么一出好戏。

    “回来了我就给他贬官,实在是有些不像话了!”朱允熥也没好气的说道,“本来想着六部尚书齐全了,现在又要空一个出来。”

    “还是你手腕不够硬,你手段狠一点,他才知道畏惧!”老朱就不满的说道,“你是仁厚,你仁厚了,底下人就放肆,现如今不就是如此?”

    朱允熥哑口无言,老朱的那种刻薄等等,朱允熥觉得学不来。他不是什么真正的仁厚之人,可是相比起老朱确实是宽仁不少了。

    现在任亨泰这么一员大将闹出这般笑话,朱允熥也就在老朱面前抬不起来头了,气短自然也就只能听话。

    估计过几天这桩事情在朝野上传开,到时候任亨泰势必是要被弹劾了,朱允熥也懒得去保,该贬官肯定还是要贬官,这事真的有些荒唐了。

    “皇祖父。”看到朱允熥挨骂,徐妙锦赶紧奉茶,“天气凉了,皇祖父请用茶。”

    老朱狠狠的瞪了一眼朱允熥,然后就接过茶。这个封建老古板在儿媳、孙媳面前总是板着脸,但是也会维护儿子、孙子的面子。

    一开始徐妙锦看到朱允熥挨骂会心惊肉跳,可是后来也习以为常了。因为皇帝就算是经常骂太孙,也不影响太孙受宠的事实。

    更何况更加让徐妙锦心惊肉跳的事情,就是她也没少见到皇太孙经常顶嘴,将皇帝气的直嚷嚷要请家法。

    所以徐妙锦也学聪明了,她会及时出现,避免皇帝和太孙越吵越厉害。

    当着孙媳的面,老朱是不会将朱允熥骂的太厉害。徐妙锦在场的时候,朱允熥也不会真的顶撞老朱。

    看到老朱接过茶,徐妙锦说道,“皇祖父,大约半个时辰后姑姑们会入宫,宴席也备好了。”

    “也就是你们事多,天不亮就去上朝,这逢年过节的还要吃饭,多烦人。”老朱口不对心的说道,“你们啊,也就是会折腾人。”

    朱允熥就不乐意的说道,“大过年的一家人吃个团圆饭,这难道还错了不成?寻常百姓家都是如此,我们家就不该这样?”

    “人真的齐了?”老朱就反问,“你没嫁出去的姑姑、没就藩的叔叔,你就请了?还不是你亲姑、亲姐,就是给他们叫来了。”

    徐妙锦插话说道,“皇祖父,弟弟们也会过来,已经让人去请了。”

    老朱看向徐妙锦,笑着点头说道,“你做事大气,比允熥要强些。”

    “是我叫的人啊,她可不敢去叫老四和老五。”朱允熥更不爽了,争辩说道,“再说了,我真要是把叔叔们都叫来了,到时候你肯定要赶人。”

    老朱冷哼一声也不反驳,有些儿子、孙子在他看来,看一眼也就行了。真的要是一窝蜂的都在跟前,他也烦。

    徐妙锦有些时候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皇帝和太孙有些时候聊着天,在其他人看来好像就是在抬杠、在责骂或者是顶嘴。

    但是那两个当事人浑然不觉,他们早就习以为常了。可是其他人看着这些心惊肉跳的,生怕皇帝大怒、太孙忤逆。

    以前就听说过太孙受宠、太孙纨绔,可是真的嫁入皇家之后,她觉得有些事情比传言还要夸张。

    现在甚至想想皇家的规矩实际上很大,唯独皇帝和太孙不是特别守那些规矩。

    这两位的规矩都是用在其他人身上,住在东宫也好、现在在乾清宫也罢,徐妙锦觉得这里的规矩甚至还不如在她娘家的时候。

    食不言寝不语是不存在的,每天见了长辈要行礼、说话做事要懂规矩等等,这也是不存在的,主打的就是一个随意,亲近的好像有些时候没了规矩一般。

    有些时候徐妙锦甚至觉得以皇帝和太孙的相处方式,看着更像是家人,是亲密无间的那一种。

    其实郭宁妃也对徐妙锦说过,皇帝和太孙的相处方式,和当年皇帝对太子几乎如出一辙。

    不同的地方就是太孙看着是更加性格外向,不像太子那样比较隐晦的表达情感。

    所以别看有些时候皇帝暴跳如雷一般的大骂太孙不懂规矩,或者是板着脸不接受太孙的亲近,可是私底下不知道多高兴呢。

    “明天还要准备朝贺、大宴,从早就要忙到晚。”朱允熥懒洋洋的晒着太阳,说道,“祖父,要不你明天晚些过去,我先去上朝。”

    老朱就笑着说道,“咱有了重孙就不当皇帝,朝贺的时候皇帝不露面,你个太孙就这么急?要不要咱哪天划个船,你就不急了。”

    要是以往听到这话,徐妙锦肯定会被吓得跪在地上不敢动,皇帝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拿皇太孙和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做对比啊。

    可是现在她习惯了,皇位之类的玩笑,皇帝就总是对太孙开,好像根本就不在意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一般。

    “那我晚点去,我睡懒觉!”朱允熥嬉皮笑脸的说道,“一个人去遭罪,总好过两个人都去遭罪。”

    虽然知道朱允熥是在开玩笑,不过徐妙锦还是劝道,“殿下,朝贺和宴请众臣是大事,还请殿下慎言。”

    朱允熥顿时吃瘪,而老朱就笑的很开心,这个孙媳还是非常有分寸的,比起口无遮拦的孙子要强太多了。

    老朱也跟着数落说道,“这话在家里头说说还行,传出去了多难听。这还没当皇帝就怠政,那还了得!你啊,这张嘴迟早惹出事端!”

    “在外面端着,我说笑也不敢太过,生怕其他人多想。”朱允熥就无可奈何的说道,“在家里头也不能说笑,整天都要端着,这多累!”

    老朱这就不好反驳了,谁让自家孙儿有些时候看起来是有些‘轻浮’的性格呢。

    现在这样真的算是很不错了,起码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不会随意开玩笑,就是担心一些臣子解读错了引起麻烦。

    在说笑间,张福生来奏报,安庆公主等人已经入宫求见。

    乾清宫顿时热闹起来了,实际上自从朱允熥和徐妙锦搬到了乾清宫,这里就热闹了很多,起码老朱不至于回到了乾清宫没人说话了。

    只是朱允熥有些时候叫苦不迭,老朱本来是个工作狂的性格,工作起来就是没日没夜、更是不存在分场合,不存在上下班的概念。

    以前还可以躲在东宫,可是现在不行了。老朱想起来了什么就直接叫人,朱允熥敢躲在寝宫不出来,老朱就站在门口大声喊、大声骂。

    “梅顺昌,给我过来!”朱允熥一声喊,说道,“好好的小子,没点精神头,这是瘟头鸡了!”

    梅顺昌赶紧上前,苦着脸说道,“回殿下,臣知罪。”

    老朱就看着这外孙,对梅殷和宁国公主说道,“你们教得好,咱这外孙明经守礼,小小年纪如此沉稳,这是好事!”

    宁国公主就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父皇,儿臣也是为难。顺昌的性子本来就沉闷,儿臣觉得这是好事情,他身份如此肯定不该张扬。只是允熥喜欢皮实的孩子,这可如何是好。”

    “不管他,咱就喜欢老实孩子。”老朱就开心说道,“梅殷这样的多好,这能成咱托孤重臣。”

    其他人都觉得皇帝说话水分太大,皇帝要是真的喜欢老实孩子,就不会对这位皇太孙宠的没边。所谓的托孤重臣,看看这位太孙手里的权力,真要是托孤重臣反而是被收拾的厉害。

    皇帝喜欢的,只是除了他那储君孙儿之外的所有的老实孩子,这样可以让皇太孙省心一点,这样的宗室或者外戚老实本分不惹祸。

    梅殷这样恪守本分、不张扬的臣子,那是更好不过,用起来非常的顺手,这就是他的一些喜好了。

    “呆头呆脑。”朱允熥揉着梅顺昌的脑袋,对宁国公主说道,“大姑,说了好些次了,顺昌太老实。总是压着他,孩子都没了调皮劲。”

    安庆公主不惯着朱允熥,直接怼道,“你好到哪去?一天到晚就琢磨人心,要我说你比顺昌这些人老成太多!”

    “胡咧咧什么?”老朱顿时不高兴了,冲着‘小女儿’就要吼,“多大的人了,真以为还小说话都没个分寸、轻重?”

    安庆公主也是习惯了,她的父皇就是这么偏心,重男轻女不说,眼里只有大儿子、大孙子,其他人就算是再怎么努力都很难得到一句夸奖。

    朱允熥就岔开话题,说道,“顺昌这也算是有些长进了,有点英武的样子。明年开春了,随五叔去北平,和有燉一道负责巡边练兵。”

    梅殷和宁国公主有些担心,但是也不会反驳什么,这是大事由不得他们推辞、拒绝。而且真要是去北平也可以接受,又不是真刀真枪冲在第一线。

    乾清宫就这么热热闹闹的,看起来也是稍微的有着那么点生活的气息。

    不过老朱老神在在的安坐着没什么,他是大家长,所有人都不会说什么。

    而朱允熥脸皮厚,不只是坐着晒太阳,还时不时的说说这个、安排一下那个,大家好像也都觉得理所当然。

    这一老一少的地位在那呢,大家长以及未来的当家人。(本章完)


  (https://www.lw00.net/2534/2534111/1111089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