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小说 > 第88章 088要成立文学社(求追读票票收藏)

第88章 088要成立文学社(求追读票票收藏)


此时的他正坐在自己办公室里,看着方明华寄来的信笺,桌上还摆放着一本新出版的杂志《朔方》。

    “这青年不错,有才华,还挺机灵!”王濛很是赞赏。

    想了想,他拿起办公桌上的座机,拨了几个号码,是打给《燕京文学》主编周燕如的。

    “周主编,你看最新出版的《朔方》杂志了吗?”

    “没有?怎么了?”

    “上面刊登了一篇方明华写的介绍意识流小说文章,内容详实,非常客观!你可以看看。”

    “好啊.我空了买本看看。”周燕如回了声在电话里又说道:

    “王主席,最近这期《燕京文学》销售量大增啊,特别是在兰州,这几天突然脱销了,当地新华书店都打电话给杂志社让赶紧加印呢,你知道兰州一直不是我们杂志的销售重点地区。”

    “哈哈,那个小方跑到人家兰大做了两次讲座,讲他的意识流小说,顺便帮伱们杂志社卖了些杂志。”

    王濛的口气很幽默。

    “是吗?这小伙子还挺能折腾。”周燕如笑道。

    “周主编,你看看小方发表在《朔方》上的那篇文章,如果觉得合适,可以转载嘛.注意,保持客观!编辑部不对文章本身进行评论!”

    “我明白。”

    很快,《燕京文学》就转载了这篇文章,不仅是《燕京文学》还有几家报纸杂志也全文转发。

    意识流这种写法慢慢开始普及,有些作者开始注意到这种写法。

    燕京,中央民族学院。

    琴房里传来优美的琴声。

    “同学们,《贝加摩组曲》第三乐章今天就学到这里,希望大家回去后好好练习,注意指法弹奏速度,特别是15小节的变化!下课!”

    “老师好.”

    等学生们纷纷散去,台上的女老师这才收拾讲义出了琴房。

    她曾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师从于杜鸣心先生毕业,现在在民族学院任教。

    音乐是她的职业也是爱好,除此之外还有一大兴趣爱好——写作。

    已经写了好几篇小说,投寄出去不过都是石沉大海。

    现实主义作品伤痕文学现在流行的是这个。

    虽然她的父母在那个年代也受到冲击,但她本身没有受到什么磨难,在父母不在的时期,她和一群同样父母不在的小伙伴整天在燕京街上游荡,在公园里唱歌、画画,爬城墙撒野,这群有些叛逆的的孩子过着没有爹妈管束的好日子。

    现在已经翻过30岁,但内心依然一颗躁动的心,喜欢新鲜叛逆的东西,怎么能写出那种厚重的现实主义作品?

    下了课,准备回家,在路上经过新华书店进去转了转,买了一本经常看的《燕京文学》,里面有一篇文章吸引了她。

    意识流文学?

    看起来好新鲜,挺有意思嘛。

    于是她又买一本《燕京文学》里面有文章中介绍的那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回到家连饭也不做,认真看起来。

    这就是意识流?!

    简直和文坛上流行那些小说写作手法完全不一样!

    哇.

    她的眼前,仿佛打开了一扇大门,里面有自己从未见过的世界,非常新鲜的世界。

    于是,她这段时间,就疯狂收集有关各种意识流小说的资料。

    一个想法渐渐浮上心头。

    自己是否也写一篇意识流小说?

    对,就写音乐学院的!

    自己最熟悉的生活。

    她叫刘索拉,后来的国内著名音乐家、作曲家。

    还有一个身份:被视为中国真正的“现代派”的作家,先锋类小说杰出代表。

    西京的天气逐热起变得燥热起来。

    方明华穿白色背心,蓝裤子凉鞋,坐在自己的宿舍里看书。

    这段时间,文坛上关于意识流写作手法的争论还在继续,不过已经没有开始那么火爆。

    自己的那篇类似科普性的作品在《朔方》发表后,又经过多家报刊杂志转载,广大读者还有一部分作者对这种写作手法也逐步了解,有的人甚至开始尝试写作。

    《太阳照常升起》也不显得如当初发表时候那么突兀刺眼,给予正面评价的文章也多起来。

    好事嘛.

    不写东西的方明华顿时陷入无所事事的状态。

    说真的,有时候也想得慌。

    要不,继续写?

    手头还有一本《驴得水》还没发表呢。

    方明华决定再改一改。

    精益求精

    嗯.就这样,不过也不急。

    方明华泡了杯凉茶,翘着二郎腿,微微闭着眼睛,想着想着不由的哼起歌来。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自从在春天在燕京又看到宋棠棠独舞之后,方明华就觉得这歌特别上头。

    没事就哼两句。

    “哎呦.小方,你这日子过的悠闲啊。”

    门外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

    方明华睁开眼睛,就看到一个留着偏分手里拿着烟的男人走进来。

    是贾平娃。

    “贾哥,如果我们保卫科的忙,那说明单位就有问题喽,和你们编辑部刚好相反。”方明华笑着回了句。

    “哎,浪费人才啊,干脆跟我去《长安》,我向社长推荐你当编辑干脆给你个副主编,让你也忙起来!”

    “别,千万别!”方明华闻言大惊:“我有何德何能干副主编?编辑这这活我干不了,我觉得在保卫科干挺好。”

    “你呀就是偷懒!”

    方明华嘿嘿笑两声没说什么,站起来贾平娃倒了杯凉茶。

    “贾哥,你可是大忙人,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吧?”

    “是有点事。”贾平娃喝了口茶继续说道:“你听过咱们西京城的笔耕社’和‘破土’诗社吗?”

    方明华未穿越前自然没听过,但来到这个时代,听说过西京城内颇有名气的两家民间文学社。

    于是笑着说道:“听过,笔耕社是一帮搞文艺评论的,破土社是几个诗人搞的,怎么了?”

    “既然这些文艺评论、诗人能搞,咱们写小说的为啥不搞个文学社?大伙相互交流切磋,免得让这帮人小瞧咱们。”

    啊?

    有这个必要吗?

    平时不是也切磋吗?

    不过看到贾平娃热切的样子,就点头答应。

    “行,我没意见。”

    “那好,我去找陆遥。”贾平娃兴冲冲走了。

    方明华摇摇头,又拿起茶缸,他实在想不通贾平娃咋来这一处?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历史上贾平娃真的成立了一个民间文学社,召集了西京一批小有名气的作家,谈古论今,相互切磋。

    方明华答应了,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反正自己就是一个参与者。

    仅仅过了一周,贾平娃打电话打到杂志社找方明华,告诉他要找的人都召集齐,明天晚上开始文学社第一次活动,地点就在他的家。

    “都有谁?”方明华好奇问道。

    “中时、陆遥,还有周矢,张敏,郭培杰,也不多,七八个人。”

    “行,我准时到。”

    贾平娃说的这几个人,方明华都听过名字,只不过有几个不太熟而已,反正都是搞文学的。

    明天是周日,方明华照样去函授班上课,赵红军在,不过很少再见到那个留着短发,一天风风火火的李丽。

    晚上吃完饭,方明华骑车向贾平娃的住处——南院门方向骑去。

      感谢恒o我呸、书友20191013081256047、海边看雨的情怀投的月票

    (本章完)


  (https://www.lw00.net/2622/2622506/1111101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