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出征匈奴
皇陵外,卫兵们如同石雕般挺立,眼神锐利,身上散发森严气势甚至比他的禁卫军都可怕一二。
脚步声空旷陵墓入口回荡,抬头一望。
只见一片肃穆的墓碑林立,宛如历史的长河在眼前缓缓流淌。
他们大乾虽建立皇朝不过五百年,但是他们家族历史,可不仅仅是五百年。
金龙帝御诀,以及龙脉探查、操控、铸造,都是经历了不知道多少岁月和朝代形成的。
而江山轮流转,五百年前,大周覆灭,就来到了赵家。
大乾皇帝在此,并未过多停留。
他深吸了一口气,步入了地下皇陵之中。
同想象中阴冷潮湿不同,地下皇陵中是一股磅礴龙气扑面而来。
这股龙气仿佛有生命一般,在皇陵中盘旋、游走。
金黄色的龙脉在地下闪烁,仿佛一条条巨龙在沉睡中,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威压。
这就是大乾皇室的根基所在,大乾十三州龙脉皆汇聚于此,即为龙心所在。
“见过老祖宗,今匈奴入侵,天人出手,还请老祖宗镇压。”
“匈奴吗?”龙脉之中,传来了丝丝疑惑之声,“怎么还在?”。
大乾皇帝解释道:“如今此战,乃匈奴亡国之战。
若此战可胜,能将匈奴纳入大乾领地之中。”
说到这里的大乾皇帝有些紧张,这种感觉可不太好,这就是为什么他不喜欢来这地方。
匈奴是极其难以灭的,因为以往胜了匈奴,大乾也不可能统治北漠那地方。
若是派遣官员,也很容易反叛,故而大乾一直没有什么统一想法。
但是现在不同,若是能以经济捆绑,那么匈奴就彻底被大乾拿捏在了手中。
"北漠?龙脉太过于贫瘠,罢了,若是可以,那就一劳永逸吧。"那声音仿若龙鸣。
这位大乾老祖宗,已经彻底同龙脉融为了一体,就是龙脉本身,就是大乾本身。
大乾皇帝见此,眼神之中有了丝丝羡慕之色。
大乾皇帝为何不能用“金龙帝御诀”突破天人,当然是因为大乾龙脉属有主之物。
----------------
而后就是召集百官开朝会了。
大乾朝堂之中,大乾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身着龙袍,头戴十二冕旒。
双目如炬,俯视着殿下的百官。
兵部尚书从队列中走出,躬身禀告道:“陛下,匈奴近频扰我朝边境,其势汹汹,意图不轨。
但北地军民同协一心,拒敌于北境之外,匈奴却有卷土重来之势。
然我朝国力强盛,将士勇猛,岂容外敌挑衅?
臣愿请陛下调精锐之师,出战匈奴,以彰我朝之威,卫国土之整。”
大乾皇帝听得此话,微微颔首,目光在百官中扫过,示意众人发表看法。
枢密院枢密使迈步上前,双手抱拳提议道:“镇国公多次挫败异族进攻,此战若是镇国公出战,必能平定匈奴。”
不过这答案,大乾皇帝当然不会满意。
毕竟镇国公薛达若是出征,不管胜败,都是麻烦,到时候又该如何?
“二殿下勇武过人,又有灭羌族之功,此次出征,可为主帅。”又有一人声音平稳道。
“云麾将军吕布曾经一人灭国,乃将帅之才。”
“归德将军单魏.......”
............
此时,朝堂上议论纷纷,各位大臣各抒己见。
这一战,大家都明白,可能是他们同匈奴的最后一战,乃真正的国战。
有资格当这主帅的,其实就两人。
一人是镇国公薛达,另外一人当然就是二皇子了。
但是大皇子这一派系,却想要帮吕布争取一下。
为帅和为将的功劳,就算是胜了,那么差距也极大。
除非吕布又能一人灭国,但是这很明显,不太可能。
若是吕布为帅胜利了,那么其在大乾军队之中的声望,可就只低于薛达了。
二皇子面色坚毅,目光如炬,他跨步上前,双手抱拳,声音洪亮而坚定:
“父皇,儿臣请战!
那匈奴犯我边境,实乃我朝之大患。
儿臣愿披甲上阵,为父皇分忧,为百姓除害。
凯旋之日,必将匈奴王首级献于父皇御前。”
至于三皇子、四皇子倒也没有开口,他们在军队之中的势力很弱。
又不想得罪其两位皇子,其实他们当然想镇国公出战。
毕竟镇国公胜率最高,胜利了之后,也不会让大皇子和二皇子势力激增。
至于镇国公尾大不掉,他们还没继位,这是大乾皇帝应该考虑的问题,而不是他们。
就在诸位为了谁挂帅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
为四品官员、枢密院同佥的荀攸,上前一步,提议道:
“陛下,臣有一策,可分兵两路,一主一辅,互为犄角。
主路以二殿下为帅,辅路则由吕将军领兵,两军互相支援,共同抵御匈奴。”
大乾皇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盯着荀攸,点了点头。
他当然知道二皇子同吕布两人关系微妙。
而现在大乾的将才很缺,这次上战场,为了保证胜利,吕布是必然需要上战场的。
若是将吕布派给了二皇子作为将,可能导致将帅不合,这个是大忌。
但是分为了两路之后,也不需要什么配合。
互相完成自己任务就行了,就看谁取得的战果更大。
而此战,因为天人之战的胜利,倒是留住了开拔和后勤的时间。
荀攸如此之作,自然就是为了给吕布争取一个可以独自带兵的机会。
八皇子见着荀攸如此言语,又得了父皇嘉奖。
而大皇子同二皇子两边都得了领兵,接下来他们都要各凭本事,就算是输了也怪不得自己。
最后还有感谢自己,这让八皇子更加满意这位荀攸了。
皇帝微微颔首,心中已有决断。他目光扫过众臣,最终落在荀攸身上,
道:“荀爱卿此策甚妙,便依卿所奏。”
既然主帅人选已定,接下来的议题便是出兵的数量和部署。
这本是枢密院与户部共同商议之事,但大乾皇帝正忙于炼丹,无暇顾及。
他挥了挥手,示意此事交由枢密院和户部自行处理,只需将最终结果呈报给他即可。
最后,在枢密院和中书省合力之下,最后得了一封讨伐匈奴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奉天命,统御万方,寰宇之内,皆朕赤子。
然匈奴不道,屡犯我疆,烧杀掳掠,至生灵涂炭。
朕闻之,痛心疾首,誓必除之而后快。
匈奴之侵,由来已久,单于野心勃勃,觊觎我中原沃土,欺我朝无备,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今朕决定,兴师伐匈,以彰天威,以保疆土。
命奉国将军赵峰统领三军,即日起整肃兵马。
挑选精锐之士,准备出征。
望赵峰将军与诸将同心协力,共赴国难,扬我国威,振我朝声。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具体兵力安排便是派出了三十万禁军,这是大乾真正精锐。
冀州、并州、幽州、青州这北方四州调集的二十万地方军队。
若是不够的话,其实还能够有已经服役结束的士兵调配。
大乾最不缺的其实就是人,但打仗也并不仅仅靠的是人数。
而后再从四州征调了三十万的民夫,作为后勤补给。
现在正在工业化,倒也能拉出很多失业的人,并且运输速度也有了提升。
再加上北地边军四十万,这数量,可已经超过了百万大军了。
而匈奴兵力,在大乾的预计之下,真正有实力的军队其实也就王庭的十几万,还有几个大部落的十几万军队。
加起来也不会超过四十万。
当然,你算上普通的匈奴士兵,不管战斗力的话,那数量就多了。
起码几百万吧,毕竟匈奴兵户比例对于大乾来说,实在是太过于夸张了。
不过人数从来不是胜利的关键因素。
(https://www.lw00.net/2641/2641380/1111094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