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脚印浅浅 > 第2章 教师

第2章 教师


第一次做老师,些许是紧张和对未来工作的胆怯心里,我就开始利用寒假,认真准备起下学期所代一个班级的计算机绘图备课了。

  在当时放寒假前,作为新同事的我,小心翼翼和各位老师相处。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春节后新学期开学了,这年二零零三年三月一日,记得那天,去学校打扫完办公室卫生,接着就是全校老师开学典礼、领取各种办公用品、备课材料和课表等等,整整忙了一天。

  老师比学生早到校三天,都是先填各种上课计划,这些都是跟着老教师执行,照猫画虎没什么难度。那年学校教学条件也不太好,给同学上课还没有专门计算机房,上课都是抱着一台旧台式计算机满地找教室,之前老师也是这样,觉得当时条件已经不错了,但学生动手机会几乎为零,操作课程变成了用粉笔在黑板上说叫的形式,现在总觉得落后,操作类计算机课程现都在机房一人一台机子上课,但那个时候觉得正常且顺理成章,条件和状态就那样。

  那学期的课程就这么开始了,我也把家里那台旧电脑进行了更新,很多第二天要讲给学生的内容和例题,都会当晚在家电脑上模拟一遍。就这么抱着电脑上完了这门课程,自己也慢慢体会做老师的过程。

  四个多月时间的教学,到七月份初便开始迎来了我教学成果的检验,学生期末考试开始了。还好在总共三位老师所带这门考试中,我所带的那个班级,最终考试成绩排名中上水平!

  在那教学当间,自己还有一项重要工作要做,即必须取得执教高等学校资质,即考教师证。取得必须通过四门课程全国统考,教学间隙,平时利用时间自学这些内容。经过三个月辛苦努力,终于当学期通过了此项考试,顺利取得了教师证,成为了一名具备正式资格人民教师。

  其实我所在学校,因隶属公司所办,五十年代到如今招收高职之前,一直是从事公司职工培训工作。经过几十年办学努力,学校在计算机、机械和管理领域积累了相当教学经验,后经过省教委批准具备大专资质几个领域的教学和办班资质。在进入九十年代后期,学校通过系列国家资质考核,具备在西北和北方部分省招收国家统招统分高职教育生源。二零零零年开始,学校便纳入国家高校招生目录,具备在承担公司职工培训同时,兼顾社会范围招收高职学生。学校招收经过了两轮炙热期,第一就是在全民兴起计算机热的九十年代中后期,据说那时学校主要教育和招生规模围绕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在学校教育方面成为了大头;第二波是在二十年代初期及从二零零二年这段光景,社会对机械专业特别是数控、模具加工行业需求急速上升,教学工作重头落在了机电系头上。我也正好赶上了这波机械系大繁荣时候。也是因为这部分教学任务剧增,才使得我和同另一位女同事得以进入学校。

  从二零零三年到二零零七年的这四年间,学校百分之九十的教学任务和专业都是由机电系打头,管理、计算机和外语作为辅助。学校先后在机电系开办了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铸造技术和飞机装配和维修技术等特色专业。

  学校虽然规模不大,鼎盛时期学生两千多人,教职工八十四人,专业老师多为具备科班出身又有工厂加工背景的经历,在教学管理和教学继承方面,也秉承了五十年代到目前的办学风格,某些方面区别于社会上后来兴起功利高职学校的弊病。这期间,每届学生教学分三年制,在课程设置了注重理论应用,淡化原理分析,特别加强后期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由于学校体系和管理背靠国企资源,教师管理和保障属于国企模式,类似于公办大学模式,回避了私立办学的利弊。在高职教育办学、管理和教学严格到各环节。针对高职教育培养动手和应用的蓝领目标,学校利用公司企业资源的优势,加强与工厂合作,使得加工各专业的认知、实训和实践教学,都在公司找到了实训和实习的连接教学点。比如:数控加工专业与公司机加分厂和车间建立对应教学基地关系,数控维修与公司设备部门的数控维修站建立教学基地培养模式,模具设计和制造和公司工具厂建立教学基地联系,焊接和铸造专业对应于公司的焊接厂和铸造厂,飞机装配与维修技术专业更是特色专业,它依托公司两大飞机装试厂和大修厂资源,开展学生系列教学和实践操作学习。另外,在进入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学校很多专家和老师,可以临时聘请公司技术骨干,直接为同学授课和辅导学生。实习阶段也会把学生直接分配到工厂生产线,由工艺技术人员直接指导毕业实习和论文准备,公司专业工艺人员会对应的指导四到五位学生从事毕业实习,学校专业老师也会加强实习指导和实习管理环节。这些方面公司给予了大力的便利条件,在学生出入公司和便利开展校企合作方面,多年也是给了帮助。那段时间和年代,不时会看到高年级同学统一着实习服装,列队在实习老师带领下,常与工厂职工同上下班的景象。在这点上,可以自豪说没有几个社会和民营高职能有如此天然便利条件,包括丰富的加工领域和一线教学资源,所以从后来毕业生就业看,公司毕业生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我们也做过分析和比较,社会对于我们培养学生见识和动手素质方面,社会与企业高度认可,普遍反应我们学校学生素质高、理论知识全面,动手和操作能力极强,就业初期就与社会零距离接触。还有一个更为特色吸引优势,就是公司每年都会在学校选拔一些优秀学生直接进入公司任职,这对社会、家长和学生吸引力和认知度特别大,很多学生和家长宁愿放弃三本不上,也要高分进入学校学习,瞄准的就是进入国企工作的机会。

  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第一届开班的发动机装配与维修技术专业,该专业社会招收了二十名学生,我也有幸参与了教授给这批学生计算机绘图,和机械原理这两门课,后来,这个班级从二年级后半学期,都是一边上课,一边在公司装试厂直接从事装配实习及工作。给他们带队的是位田老师,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认真负责的老教师,在他与工厂双轨制的管理和实习过程中,学生在企业的能力和融入周围氛围方面,受益匪浅。到这个班级毕业的时候,除一名学生家庭要求分配回原籍外,全班二十名中的十九人,都荣幸地进入公司工作,他们分别分配到了公司的两大装试厂、维修厂和客户外场服务部门。

  另外,数控加工、数控维修、模具、焊接和铸造专业的优秀学生,很多也有机会直接被从学校分配进公司,其他在毕业招聘中,公司直接被把学生安排到位,用人单位可以进学校现场选择学生。

  每次招聘现场,都会吸引家长来参与,不亚于高考场面,使得我们这些做老师也很自豪。学校招生办,也会在每年的就业分配中,帮助学生与社会企业联系。机电系和负责招生分配的老师,也会直接带队,南下浙江、广州、深圳等地,把一批批学生亲自送到了企业。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的家长看到了学校办学教育的实惠,企业招聘学生后看到了学校特色,学校老师也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在家长学生、企业和老师之间看到了良好互动和社会效应,所以,学校名誉逐渐得到了社会认知。特别是,在每年新生的报道中,作为几次接待工作和当过一届班主任的我,真是从中体会到了自豪和宽慰。

  在顺利打通生源、毕业分配通道的同时,学校平时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补充教学硬件设置方面,也做很大的努力。首先,在系部主任和院长的安排下,机电系在这年的冬天,建立起来一个可容纳四十多名学生同时上机的电脑房,配备了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平时用三维软件培训学生,会教绘图软件和上机实习使用外,又安装了数控机床编程仿真加工教学和实训软件,这个电教室的建成,解决了机械加工和图形学习的瓶颈,使得机械制图后期计算机绘图和专业课程仿真一跃成为靓点。随后的第二年,又着手组建了数控维修实验室,配备了数控维修所需分解机床、PLC等编程调试试验设备和仪器,使电工基础实验室、专业维修实验室与公司数控站的维修过程和理念同步,最终形成了从低到高的教学梯队。到了第三年,根据加工行业前期实训和课程学习的需要,又组建了数控加工实验室两个,一个室配备了五台数控车、一个室配备三台三坐标数控铣床和一台数控加工中心,满足了数控、维修及模具专业加工训练的需要。其它专业,则依托公司加工基地开展教学和组织实习。在硬件教学改善的同时,学院还因材施教,组织老师自编实训内容和培训课题,先后形成了《数控编程车工实训指导》、《数控编程铣工实训指导》、《数控编程实训技术操作》等操作性强的课程,在一届届教学实践的同时,逐步总结和完善,三年下来,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实训体系,部分课程,趋于精品课程的要求。

  在课程体系研究和配套培训方面,系部和学院开展了多方面的社会需求,和工厂实际要求研讨,聘请工厂技术骨干参与讨论,先后对数控编程、数控维修、焊接技术、铸造技术、模具技术、发动机装配和维修专业,以专业小组长牵头总体讨论、分专业设置研讨等,按照社会需求倒推法,逐步分解为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基础课三个培养阶段和梯度,注重外围必须的理论支持,最终形成了六大专业,较为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内容,并在教学中推广和使用。

  时间进入二零零五年,随着系部孙主任退居二线,我则被学校委任为机电系副主任,主持机电系的日常和教学管理工作。随着教学任务的加大,系部内先后三年补充进了六名年轻的大学生,充实到教学工作。在做好系部日常管理工作外,继续领导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在这期间,组建数控加工实验室两个,并使之顺利投入使用。系部主任的工作,是琐碎而又繁杂的,我在一边承担自己教学课程的同时,还担当着一个班级班主任的工作,还要处理和管理本系部的日常工作。从二零零五年初到二零零六年末,紧张繁杂的工作,使我付出了额外的经历和思想,身体和思想压力方面也严重的透支,终于在二零零六年夏季,犯了严重的颈椎疾病,晚上休息不好,加之系部主任的兼职管理工作,且必须天天坐班(其他教师不必坐班),又要不减少的从事日常上课教学工作,使得自己精神恍惚而又疲惫。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努力,在那时的现行考核体系下,又加之管理系部工作的牵扯,自己的教学工作量自然减少,而系部主任收入和辛苦,又不能弥补工作量的减少,加之身体不舒服。还有另外一个伴随我的系统无形阻力,那就是我被破格和没有资历的提拔,动了系部许多老师多年熬,又没有得到所谓这个主任领导的角色,虽然我没有特意顾及这些,但背后时不时就有议论和软阻力,其实在我的潜意识中,这个主任是个什么角色,更多的是为大家辛苦,而我一再辛苦为大家,总有些看不惯的人,多少会让人很委屈和冷心,所以种种辛苦和权衡交织,在二零零六年初,我特意申请辞去了负责系部工作的角色,则一心一意的做起老师行当。这样经过一年的调整,我颈椎毛病也好了。在模具专业和辅助计算设计方面,我站住了自己的专业角色,随后,又进行了几个学期《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等基础教学工作,也掌握了几门属于自身的基础,和专业教学课程。

  由于做的是纯粹的教学工作,自己也有了闲暇的课余和工作外经历,也更多的与学校的老师交流和交往,在学校的同事和老师中间,也愉快的工作和处事,这样在学校顺利的工作,到了二零零八年十月为止。

  学校工作是愉快的,我在学校的这几年,是学校机电系收入状况最好的时期之一,学校除了平时的节假日吃饭、聚会外,每年的暑期都会组织老师外出旅游,和开展一系列的集体活动,工作在愉快的气氛中,和大家和平共处,自己也变得格外心情舒畅,自己也在二零零六年,顺利的通过了高级工程师的考评,资质过关。


  (https://www.lw00.net/2717/2717667/11110988.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