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脚印浅浅 > 第18章 日子

第18章 日子


从一九九三年十月开始,我就彻底告别了单身大院的生活,在公司南面街道后面的农村,租房过起了自己的日子。当时,公司分房条件苛刻,近乎十年之内结婚的公司职工,大凡没有父母家在公司的,都在外面,租农村的房子。

  我租的房子,是最北边一排,北出了村口,就到了公司东北角的街道农贸市场,平日里,下班后,买蔬菜等日用品非常方便。一到下班后,往村里回家的本厂职工不少,大家几乎都是顺路去自由市场,买点菜、面条等中午的原料,回到租住的地方,自己开火做饭。

  说到当时租住的地方,现在看来条件是比较差的,因为当地农民都是东西走向盖一排排的家院,进各家大门布局也差不多。一层房东一家住,二层隔成小间出租,上二楼的楼梯大都露天在各家院子里,没有任何遮挡。我租住的,是二层中间的屋子,东西两间房子,分别也租住着厂内的其他两户人家,大家白天做饭用的无烟煤炉子,都放在过道上,楼道一边,也没有任何遮挡。房间内大约十四个平方左右,南面的窗户就到头了。那是我的小窝,屋子的东面,从里到外依次是三开门的衣柜、一排矮柜通向门边,在矮柜的上面,摆放一台当时不错的十九寸黄河牌彩电,用的是带拉杆的室内天线,接收电视信号总共也就五个频道节目可看。距离南窗户一个小过道的西侧,摆放着我们的双人床,东西方向床头顶在西墙上,床尾距离大立柜,正好可以过一个人,在床的北面,是个三人坐的布沙发,顺着西墙,沙发在北面有个拐头的沙发尾,这样与床形成一个n型的空间。就在两面是沙发和一面临床的此空处,摆放一个小小的长条玻璃茶几,在沙发的北面、西墙及门的北窗户,被隔成了一块两平米左右的厨房区域。在西面墙正好够摆放一个高二米,长一米左右的橱柜,橱柜的上层,有带有纱窗的对门,里面隔开成两层,可以摆放碗碟之类,柜子中间两个抽屉,可以放刀叉和筷子等用具,柜子的最下层对开门,可以放米、面和油及洗碗的盆子等。在橱柜和北墙的角落里,可以摆放买菜篮子等杂物。在北窗户的下面顺墙,可以立放案板之类物品,北窗户下和门之间,摆放一把带靠背的旧木椅子,顺便提及一下,这把椅子还是从单身那边顺过来的吆!平时,把洗脸盆就放在他上面,做饭切菜案板也可放它上面,全当现在的橱柜台子。

  整个房子这样的布局,是费一番精心的,屋子里唯一大的空地,就是屋门和厨房区域的两平米的地方。屋子的主照明,是一根悬挂在床上顶上四十瓦的日光灯,当然也有电视旁边的台灯,另外,在床头的上面,各安了一盏圆球形状的红绿两色床前灯。那时候,没有洗衣机和冰箱,就是有了也没有地方可放。

  这就是我结婚后温馨的家。其实当时,大家租住在外的家基本都是这样的布局,也没有感觉有什么寒碜,反倒是温馨和紧凑,只是觉得地方是小了。

  平时,洗菜洗碗都要下楼梯,在房东的院子中间的下水口去洗,家里要的水,也要下楼去提,整天楼下楼上要跑很多趟。但很开心的去处,就是从过道到住家门房上头的屋顶平台。整个门房上头平台很大,大家洗漱的衣服和晾晒被褥,都可以在那个天台上。出我的房门,正对着这个天梯,跨三步就来到天庭台上。没有雨季或气温适中的时候,我们都端着饭碗,去那里吃饭,同层的三户人家,经常坐在那里聊天。特别是有星星和月亮的夏季晚上,在那里会纳凉,到很晚才去睡觉,而且从那里,也可以俯瞰整个村子和前面街道和道路,看人来人往。我也经常在下班后,端个小凳子,拿本书,抱着收音机在那里休闲。那个天台,是个很让人至今想起的地方。总之,我们屋子虽然是小,但那个天台可以弥补我们的活动狭小。经常看左右女邻居,和爱人也在那里聊天,因为都是本厂职工,所以说的话题,自然比较多。

  但住那里久了,也有心烦的事情,首先就是厕所问题,整个村子,每排在一个集中的地方,是公共厕所,我们所处的附近厕所,就在所住家户大门前三十米的地方,男女分开,也非水冲洗,后面粪池里的粪便,定期有人来拉,但下雨或冬天上厕所,的确是件痛苦的事情。夏季,臭气熏天,雨天路上竟是稀泥,掩着鼻进出厕所。

  还有,就是平时洗衣服,和做饭的用水,也很是不方便,当时房东的水,在一层院子的中间,是用一个黑胶皮管子引过来的自来水,洗碗锅筷或衣服,都要蹲在地上。夏季,还好受点,冬天日子,洗碗或衣服的冻水,刺骨淋漓,有时候,只有把水提到楼上面,掺和热水洗,但在楼上洗的脏水,又要一盆盆的提下楼,小心翼翼的端。冬天,楼梯结冰或雨滑的时候,更是要操心,那时候的这活,一般都由我来完成。

  另外,平日里最关注的,就是生怕蜂窝煤炉子熄火,所以管理好蜂窝煤炉子不熄灭,是我们家的头等大事。平日里,爱人从单位捡来木条,我则劈成很多小,用来以备炉子熄灭,好重新生火用,但即是小心地照顾,也经常发生炉子熄火现象,一旦这个发生,就必须把炉子搬到阳台上,重新生火。烟熏火燎、青烟袅袅是经常的事情。除了自己动手生火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去向隔壁两家借火种。方法也简单,把他家第二层的煤球移置过来,再把我家的新煤球,给人压在他家的炉子顶层上,我们管这叫借火。冬天,蜂窝煤炉子放在屋子里,安装上排烟烟筒,并让其通过北面窗户玻璃上的小孔,伸向外面,以便排烟,一则可以使得屋子里保持暖和,二就是冬天,必须在屋子里做饭,其它三个季节炉子,基本都放屋外窗户下。当然,晚上临睡觉前,都要定时记住加块新煤球,管这叫换煤,才不至于第二天熄火。

  所有这些,都是在平日的反复中摸索出来的。这样生活,日日天天过着,当时,也过的有滋有味,但还是整天盼望,什么时候公司能分间厕所、厨房和自来水在屋内的房子,大小并没有奢望很多,这种期盼,随着在农村住的时间越久,就越强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诗句在我这里,可以改成“安得小屋一小间,大避我处寒士尽欢颜”,这几乎成了我人生的第一个追求和目标,我那时的理想,就是什么时候,能让爱人住上房子里,有自来水、厕所和厨房的屋子,哪怕是放小小的床,都不在乎!

  结婚后的第一个冬天,很快来临了,晚上,虽然屋子有炉子取暖,但整个屋子还是冰冷渗骨。那年冬天,我们晚上八点过后,基本都早早的上床,开始用人的体温暖和被窝,再看会电视,也就入睡了。后来,爱人开始有了身孕,上下楼的行动,更是要百倍小心,后来上下提水、倒水我基本是承包了下来。要度过一个冬天,一般还要买几次的煤球,为了节省每次三元的搬运费用,我自己便从单位借来三轮车,从煤场拉煤球回来,然后一趟趟,楼上楼下的搬煤球。遇上风雪交加,特别冷的日子,我们就很少做饭了,数次回岳父家混饭吃,特别是在当年春节前后的隆冬里,更是如此。随着爱人身孕的笨重,我们也为来年小孩子的降生,做了些屋子方面的准备,后来爱人上下班,也不再骑自行车了,更多是我们结伴,步行上班。

  按照预产期推算,孩子会在来年的五月初降生,我们都怀着喜悦的心情,等待新生命的降临。那年春节的我,是一人回老家看的父母,爱人则在她家过的春节。春节过后,随着时间逐渐推移,春天又逐渐重回大地,一切又都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随着天气的暖和,除了上下班外,晚饭后,我基本都会陪同爱人,上街边或去足球场散散步。为未来的孩子,准备了两个名字,一个是女孩的名字,另一个是男孩的名字。爱人坐月子前所需各种物品,岳母也提前准备了一些。那些日子里,我也减少了为单位的外出和民品服务东跑西颠,专心呵护着爱人和她肚子里的宝宝。


  (https://www.lw00.net/2717/2717667/1111103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