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金秋


“谁惹到我了?你惹到了,你打算怎么收拾自己吧!”说着高桂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双带着英气的眼睛盯着李鸿业。

  “额~桂英姐这话从何说起啊!我今日一整天都是在将作坊里待着啊,面都没见就惹你生气了啊”李鸿业很是委屈。

  ‘呦!不见面就不能惹了啊?你跟我说说,你和那晏家丫头是怎么回事啊!’说着高桂英已经走到了李鸿业跟前,伸手揪住了他的耳朵往上一提。

  李鸿业一声惨叫“哎呦,桂英姐我错了我错了”这个时候先认错准是没错的,他早已经摸清楚了自家嫂子的脾气性格。

  果然高桂英松开了手,往椅子上一坐那意思是我听你怎么给我编。

  “桂英姐,开始我和明月只是因为学堂的事情有交际,后来去学堂次数多了,就慢慢的熟络了起来……你要说没感觉那是不可能,可还我俩可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啊!”李鸿业一边解释一边连连摆手。

  三人静静听着,邢秀娘脸上还有一丝羡慕。

  “还没有发生什么!没有发生什么怎么明月那丫头非你不嫁呢?怎么他爹火急火燎的请人找你大哥说亲事啊?”高桂英质问道。

  “桂英姐、大哥冤枉啊,我真的什么都没干啊,就是聊聊天,偶尔送个小礼物,手都没牵过一下!”李鸿业就差诅咒发誓了。

  “行了老二,你也别解释了,你桂英姐她们两个已经替你受了一天罪了,别说骂你几句,就是打你一顿你也得受着”李自成插话打断了李鸿业。

  “是是是,多谢桂英姐!婷玉我……?”李鸿业急忙起身对着两人鞠了一躬,然后带有期许的看向袁婷玉。

  这时候袁婷玉还能说什么,只是眼眶微红着不做声。

  “你还好意思问,害的婷玉妹子哭了一天,还好她深明大义,愿意接受明月了,我可告诉你以后你要是敢对她不好小心你的皮子!”高桂英严声警告着。

  “是啊二爷,你以后可一定要对婷玉好一点啊,婷玉那么伤心还在为你着想。还有明月姑娘也是一片痴心!”邢秀娘也开口说道。

  李鸿业心里一块石头落地,连忙感谢:“是是是,我一定!多谢婷玉体谅,也多谢桂英姐和秀娘姐了!”

  “好啦好啦,都是一家人别这么客气,老二啊之前咱们一直忙,正好现在闲下来了,秋收之后就给你们成亲,不过她们两个虽然都是妻,但是哪一边大你自己心里把握好。好吃饭吃饭!”李自成这个时候做起了和事佬。

  吃完饭李鸿业回到自己的院子,李鸿业又哄了袁婷玉半天,才算是把事情摆平了。

  思量想去又去书房提起笔给晏明月写去了一封信,大致内容就是以自己这样寒末出身,能得她的青睐是祖坟上冒烟了,自己也是诚惶诚恐,恐怕伤及到任何一人,索性结果还算圆满,但也累她伤心了,然后保证自己以后绝对会对她好之类的一些话。写完之后看了看,差门人分别送了去。

  第二天收到了回信,明显能看到纸张上有眼泪的痕迹,但信上言语之间尽是透露出自己是心甘情愿的。

  李鸿业松了一口气,暗暗对自己说以后一定要对她们好。

  事情即已经定下,采纳问吉之类的事情自由人去管。

  李鸿业则是再次投身到了紧张的事务之中,别看地盘不大,事务却极其繁杂,境内农林牧副、百姓民生;境外商贸往来、各方战事都要关注。现在最要紧的两件事;其一、给义军的武器;其二、秋收。

  能不能顺利的熬过今年的冬天,老百姓全都指望着这次秋收了,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看陕地百姓实在太可怜了,谷物灌浆的时候下了几次雨,再加上境内临时疏通的水利设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今年秋粮的长势还算不错,根据农科的主事汇总上来的情况,绥德境内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境内其他地方虽然有所欠收,但是收到好年景时候的八成左右还是不成问题的。这让李自成和李鸿业欢喜不已,决定秋收时亲自带着人下田收秋。

  转眼到了金秋十月,延安城外呈现出一片金黄和火红,金黄的谷穗、火红的高粱,都低垂着沉甸甸的穗子,杨老汉叼着旱烟蹲在自己的地头前,小心翼翼发从地上捡起一根掉落的谷穗,放在手里搓揉起来,用嘴一吹露出剩在手心里金黄色的小米,随后放进了嘴里,用力的咀嚼着,脸上尽是幸福和满足。

  过了很长时间才睁开眼睛,喃喃的说了一句:“再过两天就可以收了,老婆子你在天之灵保佑吧,咱家终于有地有粮了,不用饿肚子了。”

  杨老汉今年六十多岁,从他记事的时候起就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家里穷没有自己的土地,一直都是耕种地主家的地,勉强的能维持生活,等到二十来岁的时候还是没有娶上婆姨,爹娘用妹妹给他换了一门亲,这个年月穷苦人家换亲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次算是成家,婚后婆姨也是踏实肯干的好女人,只是太能生了接连给他四个儿子,一个半大小子就可以吃死老子,更别提他家的四个了。老两口拼死拼活的干,好歹把几个儿子拉扯大,多出来四个壮劳力家里日子好过多了,前些年趁着好年景的时候,给大儿子娶了个媳妇,还生了两个小孙子,杨老汉以为这辈子也就这么过去了。

  哪曾想日子一年不如一年,天灾人祸,官府还不停的加税,一年地里产出的那点粮食交税都不够,还怎么生活,村里的乡亲们把树皮草根都给吃完了,一家人还是逃荒要了饭,后来听人说延安府那边有官府在放粮赈灾,一家老小直奔延安而来,路上老伴为了给小孙子省一口吃食活活的饿死了,好不容易到达延安城,果真有官府在放赈这才保住了全家人的性命。

  后来官府贴出告示说,顺侯因不满朝廷苛政,率延安、庆阳、榆林自立,免除所有苛捐杂税,还给百姓们分田分粮,当时他就听到有识字的相公大骂顺侯是乱臣贼子。

  但是杨老汉不管这些,只要能让家人活下去就是好官,管他造反不造反,领着几个儿子去官府登记了户籍,被分到了延安城十几里外的一个小村子,每人三亩耕地,两亩山地;连上小孙子一家子领到了二十亩耕地,十五亩山地;

  后来听说给侯爷当兵给田还翻倍,两个最小的儿子直接就去投军了,又换回来五亩地和一头牛;官府的老爷还带领乡亲们挖水渠、整田地;真是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官,虽然那只是小吏,但是在杨老汉眼里已经是顶大顶大的官了。


  (https://www.lw00.net/2803/2803621/11111007.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