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刘备的机会
第747章 刘备的机会
兖州的风变了,吹来咸咸的气息,带着血腥的气味。
刘备与曹操见面,可谓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至今为止对刘备创伤最大的一次,就是当初曹操突然袭击他的军队。
二人从那一次后,彻底决裂,各自建王国后都未曾发过任何一封国书。
刘备策马上前高声道:“曹贼,恐怕你没想到寡人会这么快就能够率领着大军出现在你面前吧。
昔日之仇,今日便回报于你!”
曹操却颇有些不在意的笑道:“兵不厌诈,是伱刘玄德太愚蠢,寡人略施小计,你就损兵折将,实在是怪不得寡人。
如今你使出围魏救赵之计,可曾想过寡人会兵分两路前来迎你?
现在就让你知道,你与寡人间的实力差距有多大!”
魏国士卒皆齐声大喝,声若雷霆,军中骑兵不算是多,但刀枪如林,甲胄鲜明,一列列一排排,宛如遮天蔽日般。
刘备军营中,刘备的脸色有些难看。
洛齐轻轻咳嗽着说道:“王上,如今的曹操与攻灭袁绍时,已经完全不同。
他夺取了魏郡那一块最肥沃的土地,河东和河内彻底倒向了他,拥有了三河地区的曹操。
若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他甚至可以迁都洛阳!”
刘备闻言只觉自己牙都要咬碎了。
那可是洛阳啊!
自邦周开始的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洛阳有近千年都是天下的都城,那里是后汉冠冕啊!
若是被曹操这个乱臣贼子占据,那岂不是……
刘晔皱着眉头道:“王上,曹贼虽率领主力前来,但我军兵精将勇。
关张赵太史四位将军皆是不世出的顶级战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不惧曹军!
尤其是曹军两线作战,只要我军将曹军拖在这里,他定然顾此失彼。
曹贼如今的统治,完全依靠强大的军队。
他找借口杀戮亲近汉室的大臣和士人,但却堵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朝廷中反对他的人比比皆是,这是他杀不尽,杀不绝的。
一旦他被拖在这里,这些问题内部和外部的问题,就会爆发将他所有的一切都毁灭殆尽。”
众人都认可的点点头。
军事力量是一切的支撑,但某种情况下又没有那么至关重要。
一个能对抗全天下的强权,可能会在军队不损一毫的情况下,灰飞烟灭。
一个表面看起来完全不至于灭亡的国家,可能会因为皇帝的贸然投降而陷入前所未有的耻辱中。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军事目标以政治目标为准则,这是凌驾于一切军事理论之上的理论。
若是曹魏内部生出龃龉,陷入疯狂的内斗中,那曹魏军队的战斗力将会遭到极大的削弱,甚至会在对外战争中一败涂地。
当年秦国灭亡山东诸国,与其说是军事的胜利,不如说是政治的胜利,那些强力的对手几乎全部用非军事的手段解决掉了。
然后赵国中发生的事情向着刘备军中传了过来。
顿时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中,就连洛齐都有些懵。
万万没想到回旋镖这么快就击中了自己。
魏国还没出问题,赵国先出问题了,而且政治上的变化的确影响了赵国的军事。
说的都没错,只可惜应验的人不对。
按照洛齐等人的计算,邺城被破后,是出击的最好时机。
因为魏军定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会大举进攻。
魏军将会彻底离开本土,粮道压力瞬间就会变大。
在这个时候,刘备再出击攻击魏军,魏军就会陷入回击刘备,还是继续进攻赵国的两难之地。
赵国邺城虽破,但凭借实力扛住魏军很长时间没问题,光是邯郸城都能坚守一年半载。
赵王袁谭和麾下群臣反抗的意志都很强烈,不会和曹操和谈。
这么长的时间,足够楚国彻底复苏过来,而后大军入境。
一切计划都很是完美,这本该是刘备对曹操的一次绝杀,至少要让曹操损兵折将,彻底不能再染指河北。
万万没想到啊。
一个如同小透明的王太后刘氏和如同猪狗一样的袁尚,竟然能够将洛齐等人设计的计策破坏的体无完肤。
刘备手都有些抖,他这一刻甚至都感觉,老天爷是不是真的在帮着曹操,为什么所有的好事都能够撞到曹操身上。
几次危机都因为突发的变故让曹操安稳脱身。
这种滔天的气运,让刘备恨得牙痒痒,想要赢曹操一次怎么就这么难呢?
刘备深吸几口气,他想要将激荡的心情彻底平复下去,连续深吸三口气,他失败了,直接大声怒吼道:“悖逆主君的贼人,和曹操一样的贼人!
假使我为冀州主,定当杀尽这冀州中的不忠不义之人,实在是可恨啊。
众卿,如今该当如何?
这曹军……”
曹军这下是真的不能力敌了。
洛齐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心,他重重地咳嗽了两声,这一战是他准备为刘备拿下冀南的一战。
他想要再死前再把楚国的国势往前推一些,如今却变成这样的结局,他又怎么能够甘心呢?
但不甘心又能如何?
洛齐的性格就是稳,很少去做那些冒险的事情。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退守,却没想到刘备咬着牙道:“子齐,我军可能和曹操一战吗?”
洛齐以及所有人都听出来了,刘备这是不想走!
他在曹操身上吃过的亏太多了,他实在是太想打回来了。
对刘备的选择,众人竟然都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这就是刘备的性格,即便现在已经是诸侯王了,但他身上还是充斥着那一股游侠之气。
这天下间的诸王,只有曹操最有王相。
但想要留下,当然不行!
关羽微微眯着眼,猛然睁开道:“大王,关羽愿为先锋,曹操营中,唯有典韦许褚二人有些勇力,其余众人,皆是插标卖首之徒,臣愿冲阵而出取他们首级而还。”
<div class="contentadv"> 张飞哇哇叫道:“大王,俺也一样,把他们捅几十个窟窿出来,就算是许褚也捅死他。”
赵云没说话,只是负手站着,就有一种沉渊之势,太史慈振奋道:“臣手中有弓,大王想要谁死,臣就杀谁!”
楚国四大重号将军,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洛齐和刘晔对视一眼,都有些头疼,这些将军们是只要有仗打,都不在乎其他的东西。
他们二人正思索要怎么劝说刘备,便听见刘备自己叹息了一声道:“唉。
诸位将军所愿,寡人都知晓了。
但今日是寡人任性了,寡人知道不应当和如今势大的曹操硬拼,准备撤退吧。
又是棋差一招。
下次绝不如此!”
刚才还想要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刘备,竟然短时间内就改变了态度,让洛齐和刘晔都有些好奇。
原因实际上相当的简单。
刘备心里面的确是不甘心,毕竟他和曹操有那么大的仇。
但说真的,刘备对自己很狠,他很能忍。
所以心中没有一个,一定要支持他和曹操决一死战的理由。
同意他和曹操大战的都是武将,楚国两大智囊都面露难色,刘备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刘备决定退守,洛齐反而皱了皱眉,轻声道:“就这么让曹操得到了赵国之地,等到数年之后,站稳脚跟,我楚国就有覆灭之危。
赵国建立的时间虽然短,但自袁绍进入河北后,袁氏已经统治两代人,民心归附,不是曹操短时间内所能够撼动。
此番曹操接受赵国投降,那河北依旧会有大量的赵国残余势力,这是接受投降所必然遇到的结局。
如今曹操刚刚进入赵国,其间关系错综复杂,他还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够掌握赵国故地。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大王,接下来曹操对我军的攻击应当不会太过强,因为他不可能胃口大到同时吞掉冀州中南和青徐二州。
那样他只会撑死。
臣以为,虽然赵国不能再协助我军使曹操两线作战,但是计划却不能放弃。
依旧要割裂魏国和汉室间的关系,依旧要为魏国寻找一个强大的敌人,使他分身乏术,甚至让曹操不断失血,最终将其拖垮。”
强大的敌人?
刘备猜测了几个人。
洛齐缓缓道:“司州太过混乱,诸侯相争不断,尤甚中原。
吴国太强若是让他们得到曹操的汝南等地,对我徐州核心的威胁比曹操还要大,青徐二州守望相助,一州一失,另外一州也难以守御。
况且吴国有志于蜀王国,立志要打造铁板一般的南方防线,能够不窥视我楚国淮泗已经是幸运,绝对不会和我楚国联盟。
吕布,他曾经是赵国的盟友,但如今的态度却不知道会如何。
关键就在于吕琦玲有没有跟着袁谭投降曹操,若是吕琦玲不在,那吕布的态度是相当值得暧昧的。
数遍如今天下间实力强劲,又能够帮助我们的,唯有吕布和燕国。”
燕国?
虽然知道洛齐一定会说出这个名字,但真的说出来后,众人还是一震。
要知道燕国国君可是直接称皇帝的人,是在大汉王朝之外又再立皇朝的唯一一人。
让刘备这么一个汉室宗亲去和燕国联合,这岂不是太过滑稽了吗?
这是政治上的巨大灾难。
有的事情是不能做的,有的话是不能说的,即便所有人都知道,但依然要装作不知道才行、
不过众人都知道洛齐不可能犯这种明显的错误。
果然洛齐紧接着就说道:“不过和燕国结盟是绝对禁止的,我们唯有利用燕国和曹操起冲突才行。
燕国实力强劲,但是粮草不足,导致不能南下,只能白白看着一个远比赵国有威胁的魏国出现在自己南侧,甚至就连渤海郡都位于曹操的兵锋之下。
臣不相信燕国不想出击。
如今我军已经不愿意和曹操死战,臣以为可以通过民间商人向燕国倒卖一些粮草物资,使燕国快速的恢复过来。
燕国以武立国,最多半年,最快那就不知道了,燕国定与曹操有一战,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是赢不了,但曹操对冀州的统治也将会极大的延后。
这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消息!”
驱狼吞虎!
经典的借力打力计策,利用利益纠葛以及政治形势来让双方不得不陷入战争状态。
这是洛齐刚才在情急之下为曹操想出来的一份大礼。
曹操喜不喜欢不知道,总之刘备是相当的喜欢,甚至直接哈哈大笑起来,先前因为错失良机而产生的阴郁之气,消散的一干二净。
“就按照子齐所说的去做,子扬,你和子齐一起商议出一个最完善的计划出来,务必要让曹操数年之内不能真正的掌握冀州。”
不能真正的掌握冀州,那收上来的税就会变少,能够征调的兵源以及资源就会减少。
想要彻底阻止曹操是不可能的,这已经是所能够达到的最好结局。
至于之后该做什么?
刘备又将目光投向了洛齐,既然刚才能够提出这个计划,那想必后面的计划也已经有了。
洛齐脑海中的确是又出现了一个计划的雏形,但有些比较怪,而且涉及的人非常多,他不确定刘备能不能接受,不确定楚国的臣子能不能接受。
于是低声道:“大王,臣的确是有些想法,但现在这里不方便说,等到散会之后臣便与您商议一番。”
哦?
这下刘备更是好奇了。
能让洛齐都这么讳莫如深,这到底是什么计策?
刘备的好奇心几乎在一瞬间就提升到了极点,他立刻对众人说道:“众卿,立刻去整备军马,准备撤离兖州,固守通往青州的通道,迎接曹操的进攻。”
众人齐声应“喏”,而后皆步出帐外,洛齐则开始缓缓讲述自己的想法,刘备脸上的表情很是精彩,有些震撼,又有些感慨。
————
帝常教太子曰:“人之成业,既在人事,又曰天命,朕前半生奋勇,时有非战之罪而败,每逢其时,心气郁结,不能自已。
殊不知,天意偏转,钟意不弃之人,朕终得垂青,运势在朕,故有此基业。
尔且谨记,胜败常事,不可因此而蹉跎颓丧,生机之道,就在其中。”——《季汉书·宣烈本纪》
(https://www.lw00.net/2964/2964075/115675511.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