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刘景升,在三十六厂是一个不起眼儿的存在。
职位不高不低,作用可大可小。
职位不高不低,是我工头的身份。手底下管着一群人,但三十六厂的一万多人,至少有两千人比我的职位要高;
作用不大不小,是我在三十六厂不同时期的表现。
辉煌时,我就是个带班的;落魄时,我是个带头的。
没办法,大家信任,说我是三十六厂最具备“冒虎炮”气质的人。
我曾一度成为比厂长说话还好使的人。
厂长说开会,人不一定全到;但我一说“明天有可以引起领导重视的行动”,第二天的活动一定是旗装满员。
如何引起领导的重视?
这么说吧,但凡有能让领导看到我们这群人的机会,我都不会放过。
当然,咱可不能像歪国仁那样,连小孩子都开着拖拉机去攻占柏林……
快过年了,进城置办点年货,顺便给领导送点有机肥……
你看看,这像个什么样子?这跟宣战有什么区别了?就差加几门装填有穿甲蛋的120mm火炮了。
咱这社会,可不能干那事儿,多让人笑话?
说起来,干这些事儿我也是迫于无奈。
有些事儿,总得有人干。
你不说话,他不说话,总得有个人站出来。
而我站出来也许并不是因为我勇敢,我怕的是当有一天我有此类需求时,没人替我发声,甚至跳出来很多人,一人踩我一脚。
说来话长,还是从三十六厂的辉煌说起吧……
……
三十六厂,国家大型二级企业。
套用曾繁宇的话说,当年最好的时候,能当上三十六厂的职工,那可真是有“摇头尾(yǐ)巴晃”的资本。
有铁路专线,有用最厚重的钢材建起来的大吊车,有全市最高最粗的水塔;
有九个车间,最少的三百多人。其中被钱亦文买去的三车间,工人有九百多;
(写书的没写这么多,我猜是脑子不灵光,牵涉太多怕写乱了……)
这是真正的三车间……
我一个没啥实权的人,当时都跟着沾了很多的光。
别人家孩子结婚要打家具,入冬了买柈子取暖,这些事经常帮人干。
你说能干这么大的事儿,是不是得觉得特别有面子?
三十六厂的小伙儿找对象,说满城扒拉着挑那是有点扯了。
但有一点绝对真实,当时要不是教师、一百二百的营业员,或是其它单位的正式职工,嫁到三十六厂来,想都不想。
非正式职工要想嫁入三十六厂,那得漂亮成啥样?
所以,文中说游手好闲的郑勇那伙人二十好几了还没有对象,是不真实的。
在他当婚的年龄时,三十六厂还没有颓败(至少表面上不是)。
所以,多了不敢说,至少娶一个媳妇儿还是现实的。
说件最实际的事情,就发生在我身边。
邻居是一个战场上负过伤的老兵,拖着一条伤腿,娶的就是一个比他小了十几岁的黄花大媳妇儿。
当然,有组织照顾、替他联姻的成分,但也不排除是他媳妇儿对形势和双方实力的判断左右了她的决定。
我把这些告诉了写书的,她说我给她提供的素材不错,她要写进来。
我翻了半天,没发现有他的影子。
杨铁腿?腿是像了,可人不像,他也不是三十六厂的;
老周?那就是个用来体现三十六厂破败时期的典型,不可能是他;
看门老刘头儿?组织上也没照顾过他的婚姻……
实在无解,我去问了一下。
她说:是钱君!
我去!一个在厂里屁事儿不管的人能给夸大成这样,也只有写书的才敢这么干了吧?
起步就是保卫科长,处级干部;
军功是有,不过可和她连职衔都不敢说的首长一点关系都没有;
组织照顾他成了家是真的,而且我看他那媳妇儿还真是长得好看,但可不是厂长的小婊子……
……
三十六厂的最后结局,也并没有文中描述得那么好。
如同红旗饮料厂、欢胜久泰制药厂一样,这些企业最后的结局大体相同,都落魄了。
三十六厂的发展,停滞在八十年代。
进入九十年代,我们学会了些新名词。
当时关于这种情况有很多好听的词来描述。
有叫“停薪留职”的,也有的地方叫“厂内待业”,还有些更有范儿的,叫“放长假”、“两不找”……
东北人直接,你听——买了个断、下了个岗……
在新名词的感召下,最终我们含泪唱着“心若在,他妈梦就在,大不了大不了就从头再来”,离开了三十六厂。
不过,三十六厂这一万多人也有收获。
曾经的一团火,如今成了满天星,竟然涌现出了很多风云人物。
人口基数,永远是成就一切可能的基础!
所以,国家鼓励生育二三四五六七胎的时候,别犹豫!
赶紧找个人捏咕几个出来,你知道哪个长大后当总统?
好吧,先学好英语,移个民再说吧……
前些日子回乡,拎着啤酒和当年的一些工友聊天的时候得知——
郑勇,厉害了!
偷了一家三口的买断钱,只身南下,做起了买卖。
归来时,俨然已是个富家翁。
父母弯了两年的腰也终于直起来了,住进了福乾一期的大房子后,还不时回来看看当年曾奋斗过的地方。
每遇到熟人,都嘱咐司机落下车窗,和人聊上几句。
有人问及怎么又回来了,老头儿总是动情地重复着几句话——
“时间长见不着你们,想啊!”
“时间长不吃,就想三角线的烧饼……”
老周的现状也不错。
虽然死了,没挺过他得过肺结核的媳妇儿,但儿子有出息了,在妙香山花十几万给了一块风水宝地。
背山面水的,想必他挺满意。
孙启胜,是那个来种地的。
2000年以后,退耕还林了,他的地种不成了,但也把钱挣足了。
正当我以为他的现状应该是最好的时候,工友告诉我说:“钱是不缺,都投到股市了,听说买的股票个个冒绿光,这下子八成是赚大发了!”
你瞅瞅人家这命,步步踩着点儿……
“三十六厂那院子现在还在吗?”我问。
工友回道:“在呀!现在可红火了!
“虽然三十六厂现在只剩下四十一个人处理剩下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了,但大院子还在,而且现在很红火。
“全市卖煤的大户,都在那院子里呢。
“全市最大的一家废品收购站,也在那儿……”
我想,是时候让三十六厂的本来面目示人了……
(https://www.lw00.net/3130/3130032/244828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