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好莱坞传奇导演正版免费阅读 > 第689章 杰伊的嫡系班底(求订阅,票票)

第689章 杰伊的嫡系班底(求订阅,票票)


  次日,萤火虫就正式跟杰伊-罗杰签署了导演合同。

  除了确定剪辑权和拍摄事项之类的琐事,标注的薪酬范围里,800万的基础导演费用加北美净票房收益的百分之5也都是双方认可的一致条件。

  协议达成,杰伊-罗杰开始着手剧组筹备......

  莱曼出了会议室,心里也是轻松。

  这个项目算是公司年末的大戏,能找来一条粗点的大腿导演,对喜剧拍摄还很有积累,肯定是一种保障。

  虽然说请的贵了点,但贵有贵的价值。

  人家9几年就是破三亿大导演,身上两个大卖系列,除了拍非喜剧之外的题材老是不讨好,外加产量低了点,其他方面没什么挑剔的地方。

  等莱曼回到办公室,拿起公司正推进的项目观看,不由得有些自满。

  公司实力的积累以及人才的笼络,现如今多拍几部电影,完全没什么问题。

  想想看,扎导、诺兰加温子仁以及墨西哥三杰的搭配,都是极具个人风格,并且在各自熟悉领域都能出成绩的......

  哎呀呀,“天下英才尽入毂中”好吗。

  ......

  杰伊-罗杰在喜剧方面很有两把刷子,但从另一个方面讲,思维也就这样被限制住了。

  在导演这一块,拍喜剧的成名的,再去拍正经一点的,就感觉缺了点什么,或许这也是人的侧重点和精力有限,这一块用的多了,另一些就有可能不足。

  接手《博物馆》项目后,杰伊-罗杰拿着剧本反复的琢磨更合适、更有笑料的场景设计,不时拉上本-斯蒂勒一块推敲。

  虽然他产量低,但一旦确定要拍摄,还是很下功夫的,年龄大了也不例外。

  写写画画的日子里,他也没忘了寻找演员一事。

  这日上午,几个相熟的演员就都通过电话相邀跑了过来。

  其中,就有合作过多次的欧文-威尔逊、本-金斯利。

  欧文-威尔逊近些年已经很少出现在闪光灯下,究其原因,是他两年前在拍《同居三人行》时与女主角凯特-哈德森因戏生情,正处于热恋当中,当然,激情过后,两人也很快出现争吵、矛盾,已经在闹翻的边缘。

  杰伊-罗杰对非嫡系演员根本不感冒,就像他从未与金-凯瑞合作过一样,只喜欢提拔自己相识的或者嫡系的嫡系。

  而欧文-威尔逊,就是本-斯蒂勒的好基友。

  两人从默默无闻时便认识了,后来各自得到际遇,中间一直没断了联系,这两位也是合作最多的组合,基本上本-斯蒂勒能说得上话的项目,就少不了欧文-威尔逊的身影,哪怕只是客串,都要去捧场。

  自然而然的,杰伊-罗杰也就对欧文熟悉起来,这一个新项目,都不需要到处试镜挑选,从过往的人脉里就能找到合适的。

  至于,本-金斯利,这位有些瘦弱、大光头的英国演员极富可塑性。

  而且有饰演喜剧类型角色的经验,更别提他还演过清正廉洁的美国副总统南斯,天然就与《博物馆》项目契合。

  两人来了之后,就围坐着以剧本形象商量。

  这中间,欧文-威尔逊的情绪一直不对。

  或者说,过分的沉默了。

  最熟悉他的本-斯蒂勒主动着引导话题,但欧文还是如此。

  反复询问,欧文也说出了自己的烦恼。

  却是他与哈特的感情出了问题。

  本-斯蒂勒劝他,大不了就分了,也没有放在心上。

  分分离离这事,在好莱坞不要太常见。

  可惜,这一次欧文-威尔逊有那么点重视。

  外加喜剧演多了,整个人的心理压力很大。

  强颜欢笑是做公众人物的必备技能,但演喜剧的,真的是奉献自己来取悦别人。

  你想想看,喜剧角色吗,不是憨憨,就是脑回路单一,总是或刻意或顺着剧情以角色的倒霉、不顺达到某种喜剧效果。

  这类角色演多了,还要被影评人追着说没演技,评个金酸梅啥的,除了能多赚点片酬,涨点名气,能图啥。

  现在名气有了,也不怎么缺钱了,自然就更容易钻牛角尖。

  这也是为什么成名之后的喜剧演员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心理问题,最常发生的就是莫名的情绪低落、郁闷。

  抑郁,转瞬即至。

  原时空里,2004年之后开始淡出公众视野的欧文-威尔逊便在与女友分手后,没多久,就以割腕、服药过量差点死亡上了新闻。

  要不是他家人、朋友发现的及时,后果......

  萤火虫影业新的电影项目,很快便进入了拍摄阶段。

  预计7000到7500万美金的成本,也注定是个投资颇高的项目。

  而因为制作方和导演的改变,主创阵容自然也跟着换了一批。

  如果说原版那个是打上福克斯印记的产物,那么现如今这版说是打上《拜见岳父大人》印记也很恰当。

  萤火虫除了提供资金和剧本思路,其他的都是杰伊-罗杰和本-斯蒂勒这两位在统筹。

  看看演员名单,欧文-威尔逊、本-金斯利、泰瑞-波罗、托马斯-麦卡锡......

  超过7成都是跟杰伊-罗杰合作过的演员,剩下一些小配角才直接让经纪公司筛选进入。

  这一套班底,名气和号召力都不缺,那么自然也不便宜。

  除了本-斯蒂勒拿到一千万美金,欧文戏份少许多,只有320万,其他林林总总加起来,光演员这一块,就花出去2200万,大约占到了项目总额的十分之三。

  当然,这戏拍起来其实不算复杂,外景地也早就选中了英国的一处博物馆。

  之所以剧组去英国拍,为的便是英国政府对影视行业的退税政策。

  像《侠影之谜》也是这种途径的产物。

  因为英国政府规定,只要某个影视项目中有超过3成以上的英国行业人员加入并有一半以上的拍摄放在英国境内,以工会评判,对项目估值退以百分之20到30不等的税收。

  当然,影视拍摄本就能带动服务产业和旅游业,倒也说不上谁更占便宜。

  对这一块,好莱坞一向研究的很透彻。

  这也是为什么影视拍摄老喜欢选择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缘故,因为这几个国家都有类似的能减少项目投入的政策,对制片厂来说,能省点钱何乐而不为。

  需要比较的,不过是哪里更方便,更有利于项目制作罢了。

  当然,如果是小成本题材,就没必要天南地北到处跑了,省不下,机票钱可能都抵不了。

  另外,就是数字领域负责的特效工作了。

  经过这些日子,来自萤火虫的资金扶持和业务扶持,数字领域比前世卡梅隆退出后凄凄惨惨的状况不知好上多少。

  眼下,这家特效公司有5个项目组各自负责推进新技术的深入研发,重点便是动作捕捉和背景渲染这两方面。

  前段时间,莱曼还去看过,虽然肯定没有维塔数码研发的那套拍摄系统牛逼,但与工业光魔比起来,还是能过个几招。

  或者说,工业光魔的那套技术强在对环境的适应性,哪怕不搭建专业的摄影棚,也能在室外作业,不受强光、噪音等环境因素影响;

  而数字领域则对大场面和渲染这一块心得颇多,拿《斯巴达》里面的战争戏份来举例的话,想达到扎克-施耐德要的那种油画般浓厚的色彩效果以及慢镜头下的动作写实场面,数字领域接手起来起码能比工业光魔的花销省个两成,人力投入还更少些。

  像是此时,他们一边负责《斯巴达》的特效,一边接手《博物馆惊奇夜》,根本不存在什么人手不足的情况......

  


  (https://www.lw00.net/314/314425/541814992.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