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最终胜者
在秦政说完之后,身后的大屏幕上,出现了这一次的题目要求以及一些限制。
听到题目要求,在场的参赛人员都长出一口气。
古代文人尤为喜爱花草,留下的诗词歌赋更是数不胜数。
其中又以梅兰竹菊四君子最受喜爱,它们有着流传已久的文化象征。
又有宋代张景修以十二种名花比作十二客,以牡丹比作贵客,莲花比作静客,茶花比作雅客等等。
文人也对喜爱的花卉给予了诸多雅称,比如大家熟知的梅兰竹菊四君子。
梅花、杏花、桃花、牡丹等花中十二仙,岁寒三友松竹梅,画中双绝牡丹芍药,花中四友茶花迎春梅花水仙等等。
可以说花草承载了古代文人太多的精神象征。
而书法,不仅仅有着观赏的作用,更是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
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一般都写在纸之上,从而流传下来,这也让世人能够欣赏到他们的文采。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学习书法时,肯定都观看临摹了很多古代书法家的字帖。
在练习书法的同时,了解华夏的传统文化,不至于在书写时无字可写。
其中关于花草的文章必然是没少了解,能够有更多的选择。
书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华夏传统文化传承,在书写时了解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
要想成为一个书法家,必然得了解华夏千古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这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大家学习书法也有不少的年头了,自然对涉及到花草的文章十分熟悉。
无论是梅兰竹菊四君子还是花中十二仙,可以说都能随口说上两句诗来。
这也是参赛人员长出一口气的原因,至少在内容上大家都相差不大。
有些人甚至还有自己的原创作品,说不定还能有一定的加分。
两个小时的时间,定然是能够完成作品的。
当然在两个小时时间内完成一幅作品平也是需要好好谋划的,既要选择合适的字体也要选好文章。
万一选了一篇长篇文章却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肯定是不行的。
看完所有的规则之后,大家开始磨墨。
青年组的参赛人员基本上都已经学习书法不短的时间了,研墨肯定是毫无问题的。
当然为了防止有的参赛人员不习惯研墨,秦政也让人准备了调配好的墨水供大家使用。
毕竟研墨颇为费时,小孩子在学习书法时很少有人能够沉下心来研墨。
不过研墨对于书法家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有水平的书法家必然是会选择使用墨锭研墨,而不是使用这些调配好的墨锭。
更何况研墨也是一种心境的修炼,在研墨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进入状态,写出更好水平的作品。
在研墨的过程中大家也在思考着接下来应该选择什么花草,哪篇文章来进行比试。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陆续开始动笔。
秦政等人也在悄无声息的在场中巡视,欣赏大家的书法。
大家选择的花草也是各不相同,不过诸如梅兰竹菊四君子这种家喻户晓的花草还是出现的频率更大一些。
毕竟它们在华夏文化中占据了太多的比重,尤其在书画中,时常有关于它们的作品。
这个时候就看出参赛人员的底蕴了,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有些人直接书写的自己的原创作品,虽然内容上不及古人,但也相当不错了。
行书、草书、小楷甚至连瘦金体都有人写,看的秦政也是手心发痒,要不是在巡视会场都想亲自书写一篇。
时间悄然流逝,距离比赛结束只剩下最后的五分钟。
基本上场内的人员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静静的等待结束。
在场的参赛人员年龄都不小了,都能很好的规划时间,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有些人甚至还拿了自己的印章铃印,倒是给作品平添了几分韵味。
“各位参赛人员,这次比赛正式结束,请大家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序退场,最终的比赛结果将在明天揭晓。”等到比赛结束之后,秦政高声喊道。
由于书法墨迹尚未干透,自然不能随意动弹。
因此只能让参赛人员离场,等到墨迹干了之后再收起来打分。
工作人员会将他们逐个收起,然后放在一起送到专门的房间,由评委们进行打分。
这时刘清泉走了过来笑道:“还是你们这里的比较安静,少年组真是哭声一片呀。”
秦政听到声音后热不住问道:“刘老,这是怎么回事?”
刘清泉解释道:“小孩子嘛,难免会有些紧张,有些人未能完成作品,心里难受自然就哭了出来。”
秦政不禁笑了起来,这也情有可原。
少年组即使没有完成作品也不会太过于影响打分,对于少年组来说,他们看中的是潜力。
当然青年组和成年组自然不能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了。
中午吃完饭之后,大家聚集在专门的房间开始评选。
一百五十幅作品整齐的摆放在桌上,所有的评委都将对他们进行打分。
然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计算出平均值就是作品的最终成绩了。
由于三个组别的题目不同,因此打分的方式自然也是不同的。
大家按照顺序逐个对这些作品进行打分,有些参赛人员的水平确实不错,甚至隐隐有了自己的风格。
这些人都被秦政他们特别记下,即使没能进入前二十,也值得好好培养。
经过大家一下午的评鉴,所有的作品都完成了打分。
然后大家又对排名前三十的作品重新慎重的评鉴,确保没有意外的产生。
最终在前二十的作品上签上了名字,这些作品也成功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胜者。
之前秦政等人关注的苏东华也因为一手漂亮的瘦金体成功杀出重围,获得了成年组第三名的好成绩。
获得冠军和亚军的两人分别是天海省的裴清和苏省的张怡。
“这两人我倒是有些印象,裴清是书法大家裴裕德裴老爷子的孙子,一手行书非常漂亮。”刘清泉指着裴清的作品说道。
“张怡应该是苏省草书大家张翠霞张老太的孙女,没想到她也培养出了一个草书传人。”牛老爷子也感叹道。
(https://www.lw00.net/3497/3497580/14782927.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