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沦为笑柄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任何一个产业,在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肯定要走很多的弯路,就像好莱坞电影产业达到如今的规模不是一帆风顺一样,太平洋对岸这个产业的发展,也遇到了各种困难。
一些困难是这个行业必然经历的,另一些困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却是人为制造的。
比如墨菲最后生活在那边的几年里,一些影片因为相关电影网站的打分问题,掀起过不小的舆论风波。
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压力或者代表哪方面的资本,那边的国家级的官媒竟然公开发文,称‘恶评伤害电影产业’,甚至诱导性的撰文‘某影片网站电影评分,让我怎么再相信你’之类较为夸张的话。
不可否认,这些网站确实有恶意人身攻击行为,个别自媒体、公众号为博眼球、圈粉丝、流量变现等目的,发布恶意的、不负责任的言论,但用这种方式来堵悠悠大众之口,真是让人无语。
影片差,还不让买票观看的人说差,这样的媒体岂能是NB二字可以形容的?
那个特殊的社会环境里面,有电影网站为了自保,只能把一些较差的评分删除,留下较高的评分,来保持自己向前看齐的正确性。
“在这些低评分的引导下,不少观众对国产影片大失所望,甚至因此拒绝观看国产影片,严重伤害了国内电影产业。”
恐怕这样的言论,比差评更加伤害电影产业吧?
对于某些电影来说,没有差评就不是烂片吗?取缔了那几个电影评分网站,以后网络上全是一片赞歌,就能证明不烂了吗?
无论哪个电影市场,都要承认观众有“用脚投票”的权利,也就要承认观众有“打星评级”的权利,这都是一种选择。
看电影前去网络上面看看相关评分,看完电影后到网站上面写写评价,顺手给个分数,无论在北美,还是在太平洋对岸,都已成为不少互联网用户的观影习惯。
在互联网这个开放的平台上与友邻交流感受、分享观点,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观影体验,也解决了关于电影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无数人有弹有赞,给一星也给五星,就形成了电影评价的“大数据”。
偏激的、赌气的、找茬的人,肯定都会有,但样本量足够大,也能照见整体性的观感、多数人的态度了。
当然,就像有多少人喜欢就有多少人痛恨一样,在太平洋两岸也应该看到,开放的舆论场中,对电影的评价,确实有失序现象存在。
在打分平台上,刷好评、刷恶评者,都有之;哪怕是专业化的影评人,也不乏博取眼球的恶意差评,甚至有“人身攻击”。
可以说,有开放的市场和开放的舆论,就必然有各种意外情况带来的压力,对于这样的情况,需要合理引导、妥善解决,而不是脑袋一拍,就省时省力的搞个一刀切,“洗澡水脏了,不能把盆里的孩子也倒掉”,这应该是共识。
不过,话说回来,电影作品真的会被“一星”毁掉吗?电影生态真会被“差评”影响吗?只要脑袋没毛病的人都能看清,这根本不可能。
否则,别说太平洋对岸正在起步的电影产业了,好莱坞的爆米花商业大制作早就完蛋了,哪里会有今天的规模和疯狂?
在墨菲看来,看电影就像吃饭一样,好不好吃一尝便知,不能别人说不好吃,你反而质疑别人的口味。
说到底,一部电影的品质,也不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更不是“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试想,类似《黑暗骑士》或者《肖申克的救赎》这样的电影,如果不是拿高完成度的作品说话,怎么可能聚起这么多“自来水”,依靠市场和口碑完成逆袭?而换个角度看,多少靠“小鲜肉”、靠“五毛钱特效”、靠“炒作绯闻”博眼球的电影,即便买了一万个“五星好评”,最终也不过是沦为笑柄。
与其跟互联网上面的评分较劲,真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态度,提高下一部影片的品质。
事实上,一些电影能逆袭,一些电影会折戟,本身就意味着观众越来越成熟,不会再轻易被烂片骗进电影院。
站在墨菲现在的位置,遥想那几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可谓只能用“高歌猛进”来形容,他最后那几年的增长分别是百分之二十七、百分之三十六和创纪录的接近百分之五十,电影业界甚至有“人傻、钱多、速来”的调侃。
但最后那两年,增长骤然减速,市场突然没有了之前那种狂热的气氛。
很多人因此露出悲观的情绪,当时的墨菲也不例外,不过站在现在的位置看过去,从某种程度上说,那时的电影票房增速放缓,也未尝不是电影市场更健康的标志。
毕竟,电影市场的成熟,前提是要有一批成熟的观众。
电影票房很重要,但不可能也不需要搞成面子工程,每年都“大幅增长”——增不增长,增长多少,都应该是市场决定的。
像某些媒体和电影公司那样,吃相未免太过难堪,用脚投票和打星评级这是观众最基本的权力,正如北美市场和墨菲的影片一样,在一些网友、观众为电影评分的平台上,也有刷差评、或者刷好评的营销行为存在,但只要平台够大、够开放,就能容得下、乃至沉淀得下那些杂质。
当然,平台也应该更好地完善评分机制,尽量让不管是“一星差评”还是“五星好评”,让不管是“点映阶段”还是“公映阶段”,评星都能是网友意愿的真实反映、
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如果连容得下“打一星”的肚量都没有,干脆把整个产业取缔得了。
相比于搞一刀切和一言堂,真正拿出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可能是重要得多得多的问题。
结合曾经的那些相关的记忆,墨菲其实很清楚,二十世纪福克斯和《混乱之城》遭遇的情况,在太平洋对岸并不是个例,对岸的电影市场颇像北美起步阶段那样,显得有些混乱,甚至可用用‘群魔乱舞’来形容。
这个时候,例如大剪刀这样的官方组织,应该担任的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而不是跳出来替观众来决定影片的质量。
还是那句话,很多影片,不是说好它就好的,更不是强硬的让网站取消差评,它就会变好的。
没有哪部电影天生和注定就是经典或者烂片,但任何一部影片,不但需要能看懂、乐于看的观众,更需要能够制作出优秀影片、吸引观众来懂的电影人。
《混乱之城》在太平洋遭遇的事情,并没有太过让墨菲关注,这些事由二十世纪福克斯处理足够了,而且他是一个好莱坞导演,就算是真想要做些什么,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比起这些事,《迭戈-罗斯》的筹备,才是他现阶段工作的中心。
从九月初开始,在墨菲的带领下,包括小罗伯特-唐尼、乔纳-希尔和詹姆斯-弗兰科等主要演员的剧组队伍,在洛杉矶市区的旧中国城附近频繁出现,为电影的拍摄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玛格特-罗比也暂时结束《权力的游戏》的拍摄,从朴茨茅斯赶回洛杉矶,与小罗伯特-唐尼几个人对戏排戏,准备参与拍摄。
像是这种规模很小,墨菲又思考和筹划良久的项目,除了开始时理念上的犹豫和动摇之外,之后的筹备都相当的顺利,到时间接近2011年九月中旬的时候,所有的工作基本上都已经完成,拍摄随时可以开始。
在开机的前两天,墨菲特意把菲力-拉舍尔和大卫-罗比找了过来。
“大卫,拍摄时以自然光为主,不过很多场地需要你利用设备遮挡光线,”墨菲对大卫-罗比做着最后的交待,“不止是室内戏份,我要外景场地的环境,同样产生一种光线阴暗压抑的感觉。”
“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大卫-罗比显得信心十足,“我和灯光组去所有的外景地做过实地考察了。”
“那就好。”墨菲又转而对菲力-拉舍尔说道,“镜头的取景色调,除了一贯的阴暗之外,还要有一种泛黄的质感,以营造上个世纪**十年代的那种感觉。”
这方面,菲力-拉舍尔也没有问题,老式的胶片摄像机和35MM胶片,都有助于摄影组达成墨菲的要求。
每个部门的筹备工作,墨菲都进行了审核,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即便是有些小麻烦,完全可以边拍摄边解决。
按照他的计划,《迭戈-罗斯》这部影片在9月11日正式开机拍摄,最晚不会超过10月25日拍摄完所有的镜头,然后用一个半月的时间来完成后期剪辑。
为了节约时间,后期制作只有两位数的特效镜头需要处理,影片的配乐也不是原创,而是像墨菲最初拍摄电影时那样,选取合适的音乐加入到其中。(未完待续。)
(https://www.lw00.net/770/770480/353081051.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