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流民的去处
几乎每个人从这边走过去,都要这样评论一番。
以至于得到消息的谭星渊,气的脸色铁青。
由于有的家长来的早,此时看见水池中有鲤鱼。
而且离家长会召开还有一点时间。
有不少家长是钓鱼佬,竟然回去拿起钓竿,坐在水池边开始钓鱼了。
不过一刻钟功夫,谭星渊放在里面的鲤鱼都被这些钓鱼佬钓光了。
等待谭星渊得到消息的时候,这些鲤鱼已经进入这些钓鱼佬家的后厨了。
谭星渊生无可恋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到了开会的时候,原本不愿意发言的谭星渊,此时开始侃侃而谈。
“感谢诸位百忙之中前来开会,我就简单说几句,绝对不耽误大家时间。”谭星渊说罢,台下家长立刻热烈鼓掌。
“众所周知,孩子就是我们的希望,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诸位家长忙于工作,切莫不能忽视了孩子的教育……”
台下家长见谭星渊在说话,于是皆认真听着。
但是谭星渊竟然滔滔不绝说个不停。
“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孩子们的努力,将来一定会有收获,请大家树立起目标,跟随学院一起把孩子教育好……”
“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若是没有家长的配合……”
台下百姓已经昏昏欲睡了。
“谭先生平时说话不是挺精炼的吗?”
“是啊!这都快一个时辰了!”
“谭先生都说了什么?”
“好像什么都说了,也好像什么都没有说。”
……
就连月欣郡主和那些书生,也惊奇的看向谭星渊,心中暗自吐槽:废话都能说一个时辰,不亏是谭大人啊!
最后谭星渊清了清嗓子,宣布道:“所以,为了我们的孩子,我现在宣布,诸位回去要盯着孩子的作业有没有完成,并且把作业批改好,若是哪个孩子考试不及格,那么我就扣哪位家长的工钱。好了,我就说这些了。”
说罢笑眯眯的起身,心中暗自得意:让你们说读书顶个球,让你们这帮钓鱼佬到这里钓鱼。
此时台下家长面面相觑,不是说学院教育孩子的吗?
怎么现在学院教育不好孩子,要让家长在家教育?
虽然家长们有意见,但是迫于谭星渊的威望,也只能妥协。
就连月欣郡主和这些书生也暗自感叹:没想到谭大人竟然是一个如此重视教育的人。
于是乎,在这位新上任的院长管理下,在谭星渊的高压下,九安学院立刻步入正轨。
又到了朝会的日子了。
今日的朝堂,百官表情异样。
谭星渊看在眼中,心中已经知晓他们的心思在哪里了。
朝会上,三司使李洪首先说道:“启禀陛下,流民在京城已经接近两月了,眼看的年后春耕在即,如今需要早做打算了。”
如今长公主端坐在帘后,一言不发,主要是为了锻炼小皇帝处理国事的能力。
而且,自从副都检点唐渊被杀头之后,长公主把自己人按插在禁军之中。
所以三大家族气焰不如原来那么嚣张了,于是自己也就乐得清净了。
小皇帝虽然没有能力给出意见,但是养成了踢皮球的能力。
于是问道:“李卿觉得应该如何安置这些流民呢?”
李洪沉声道:“需要早做打算,下官认为,还是让这些流民回归原籍才是上策。”
百官皆附和李洪的提议,毕竟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况且在古代,朝廷一般是要限制人口的流动。
小皇帝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但是保险起见,还是问道:“诸公有不同的意见吗?”
同时用眼神询问谭星渊。
谭星渊早有打算,见百官不说话,于是幽幽的说道:“下官不同意。”
小皇帝见谭星渊有不同意见,于是立刻直了直身子,问道:“谭卿有何高见?”
谭星渊清了清嗓子,说道:“这些流民都是来之冀州,究其原因,是因为冀州水患,导致农名欠收,以至于让这些流民典卖土地,进而产生大量的佃农,所以冀州佃农要把土地收入的七成上缴地主,这才导致了流民的产生。”
其实谭星渊心中明白,冀州土地兼并的背后,就是朝堂诸公。
所以百官希望这些流民赶快回到冀州去,这样可以继续剥削。
而冀州一共人口有五百多万,去除城镇以及军队人口,剩余三百万为农民。
如今每年冀州都要流失大量的农业人口,如果长此以往,这些地主怎么找这些廉价的佃农来种地?
此时谭星渊顿了顿,说道:“以下官之见,应该遵循流民的意见,以此决定他们的去处。”
宰相卢承德轻笑一声,说道:“笑话,朝廷有制度,百姓不可离开户籍所在,如今就应该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谭星渊点点头,说道:“卢大人说得对,但是如今冀州遍地都是佃农,这才导致地租上涨,若是流民减少,自然地租就会下降,地租下降了,这些流民自然就愿意回冀州了。”
谭星渊知道,这是触动了百官的利益了,但是没有办法,这些流民一旦回去,只会让这些地主肆无忌惮的提高地租。
毕竟廉价劳动力多了嘛!
直到流民忍无可忍,到时候必将发生叛乱。
李洪不屑道:“谭大人化简为繁了,只要朝廷可以下旨,规定冀州之地的地租上限便可,何必这般大费周章。”
百官点头。
虽然这话说的没有毛病,但是这其中必然有猫腻。
毕竟这李洪就是冀州的大地主之一。
哪有地主限制自己土地地租的上限的道理。
此时户部尚书范承平出列,说道:“好一个化简为繁,即使朝廷限制了地租的上限,但是这些地主逃避手段可是层出不穷,比如在量斗上做手脚,或者故意在佃农的农产品上挑刺,以此增加佃农的负担。”
范大人是从基层做起,自然明白自己中的猫腻。
谭星渊接着说道:“所以最好的方案,还是让流民自主决定,若是冀州流民大量流失,那么冀州地租必然下降,到那时,冀州的流民就会回流冀州,这个方法最为稳妥。”
谭星渊的意思,就是以市场的机制,控制冀州的地租,进而控制流民的数量,以此缓解冀州的矛盾。
宰相卢承德不屑的笑了笑,问道:“若是依谭大人所言,这些流民不回冀州,难道就一直在京城?”
谭星渊也学者卢承德不屑的表情,笑了笑说道:“下官身为流民安抚使,自然已经想好了这些流民的去处。”
谭星渊顿了顿,说道:“青州常年战乱,如今西戎人稍稍安定,但是青州有不少土地荒废,此时正好可以让这些流民去开垦。而垃圾场还需要一些流民做清理工作,凡此种种,都是流民的去处。”
当然了,还有那些在九安坊接受培训的流民,将来都是九安坊的高素质产业工人,但是谭星渊此时不好说出口。
百官此时哑然,看来这个谭星渊压根不想让这些流民回冀州被他们这些地主盘剥了。
这可如何是好,毕竟若是流民常年流失,没有佃农租地,那么只好降低地租了。
李洪想到一点,于是刁难道:“去青州路途遥远,这路费可不应该再由朝廷出钱了啊!”
谭星渊自信的笑了笑,这些自然他都考虑过来。
于是说道:“这些流民在垃圾场中清理垃圾,每日都有收益,到了开春之时,这些流民每人可以得到三四钱银子,作为路费。”
谭星渊有理有据,竟然把百官堵的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长公主此时满意的在帘后笑了笑,并且说道:“本宫觉得谭卿所言甚妙,下朝后便派人去青州询问耕地闲置情况。”
三位大佬虽然心有不甘,但是此时也无能为力。
散朝后,大太监高世杰把谭星渊和范承平留下,说是长公主有请。
于是两位跟随着高世杰入了后宫,进入了御书房。
不出谭星渊意外,长公主依旧坐在屏风后面。
这倒让范大人有些奇怪,毕竟往日见长公主,都没有这个规矩的啊!
怎么今日要隔着个屏风。
长公主在屏风后吩咐道:“赐座。”
于是就有两位宫女各搬了一个凳子上前。
两位大人刚刚坐下。
长公主便发话问道:“两位爱卿,如今每年的流民数量都在增加,今年虽然可以安置这些流民,但是明年、后年又该如何?”
户部尚书范大人首先说道:“一旦年景不好,粮食欠收,农民无法过冬,便要借高利贷,而后无力偿还,最终只能以土地还债,这就是流民产生的根本。而且一旦某地遭遇天灾,朝中百官便一窝蜂的涌入,大量收购农民土地,最终的局面就是土地集中在少数权贵手中。”
长公主一听不免叹气。
而谭星渊明白,这是哪一个朝代都难免经历的厄运。
范承平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只有朝廷拨款,在各地兴修水利,以此增加农名抗灾能力。”
长公主毕竟也算是博览群书,于是不解道:“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在兴修水利,但是为何不能杜绝土地兼并?”
(https://www.lw00.net/783/783141/11025206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