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解放加拿大(七)
一场激烈的战斗,诞生了中国国防军登陆北美作战后的第一批一等功,战斗英雄。
中层的同志们需要将这些英雄故事向全国进行宣传,让人民看到在北美这个全新的战场上,年轻的中国军人不仅没有懈怠,战争的意志变得更强烈更坚定。
上层自然也关心此事,但是在上层的视野中还有其他更多东西。譬如,中国弹道导弹的第一次实战应用,实战中的表现让负责装备研发的同志们非常兴奋。
在何锐本来的时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类在陆地、天空、海面、水下进行了全方位的战争。闪击战,地空一体化,宽正面大纵深,精锐步兵班排战术。这些极大影响到后世军事发展的战术全部被开发出来。
在装备领域,喷气式战斗机,弹道导弹,无人机。虽然这时代的技术不如21世纪,但是在开创性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创出来的新式武器装备到了21世纪依旧作为战争的核心装备。
这次在北美使用的使用的东风2型弹道导弹,在军委会议上引发了讨论。此时程若凡元帅在莫桑比克地区坐镇世界人民解放军的后勤工作,钟义府元帅在新加坡负责中太平洋与南太平洋地区,胡秀山元帅在夏威夷负责协调北美战争的后勤。许乘风在日本,协调整个亚洲联军的工作。
只有郑四郎元帅在京城,他虽然也算是坐镇中央,不过郑四郎本人还有指挥国内的部队随时应对突发状况的任务。更直白的说,就是准备在苏联出现意料之外变化的时候,执行针对苏联的军事任务。
所以郑四郎对于弹道导弹在战场上的应用很感兴趣,在军委会议上,郑四郎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是否应该让弹道导弹成为执行日常任务的武器?”
李润石问道:“现在不是已经有加装了陀螺仪的火箭弹么?”
对这样的回答,郑四郎皱起眉头,思索了一阵后才问道:“李主席认为这是两个不同作战模式的武器装备?”
李润石当即点头,“我的确这么认为。”
说完,李润石让秘书将他摘抄出报告中要点写在黑板上。中国此时不仅有导弹,也有火箭炮。两种武器的虽然从外形和推进方式上看,很类似,但是具体要点一旦明确列出来,其中本质的不同立刻清清楚楚的呈现出来。
射程:火箭弹的射程相对较短,一般不超过100千米;而导弹的射程更远,现在已经达到了了数百公里。导弹的射程还有巨大的提升潜力。
制导系统:火箭弹的制导系统相对简单,部分火箭弹没有制导系统;导弹的制导系统更为复杂和先进,通常配备自动驾驶仪和多种制导方式,打击精度更高。
飞行方式:火箭弹大多在大气层内飞行,全程有动力;导弹则可能在大气层内外飞行,且只在主动段有动力,发动机关机后弹头靠惯性飞行,弹道呈抛物线状。
控制系统:火箭弹的控制系统较为简单,可能仅在弹道的几个设定节点进行纠偏和控制飞行轨迹;导弹则具有全时控制系统,从发射开始就在制导系统的控制下飞行。
打击目标:火箭弹主要用于对付工事、装甲和有生力量集群等面目标;导弹则能更精确地打击特定的战略战术目标。
发射方式:火箭弹通常采用倾斜发射;导弹则多采用垂直发射方式。
……
等郑四郎元帅和其他军委次级成员读完了对比特点后,李润石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又研究了主席最初的导弹研发的系统设定,在设定中,主席将导弹的使用领域定在特定目标上。”
听了李润石的看法,郑四郎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意见。作为军人,郑四郎对这次导弹的作用评价非常高。这些东风2弹道导弹的作战部携带了500公斤炸药,根据报告,导弹落如密集的英国进攻部队,顷刻杀死了数百名英军。
从费效比的角度,导弹太贵了,同等价值的火箭炮对英军密集部队的杀伤将是导弹的数倍乃至于十几倍。
火箭弹的射程短,飞机的航程可比导弹远多了。飞机从空中投掷500公斤战斗部的炸弹,其成本更是远低于导弹。
虽然郑四郎对导弹有各种不怎么好的看法,但是郑四郎也认为导弹的反应速度非常快。这是火箭炮与飞机无法比拟的。如果这次支援武器是火箭炮或者飞机,就没办法做到这么快速的支援。
李润石看着郑四郎的反应,虽然不确定郑四郎的思路,却也能理解郑四郎本人肯定是从纯军事角度考虑弹道导弹。
这种想法对于郑四郎这样的职业军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但是在李润石看来,这种考虑就显得比较狭隘。
就在李润石准备讨论别的问题之时,就听郑四郎开口问道:“李主席,从政治角度看导弹,会怎么考虑它的应用范围?”
李润石以一贯的坦率态度答道:“虽然这个世界的确战争不断,但是整体来说,战争的成本越来越高。打赢战争后的利益太高,以及发动战争的成本太低,是战争爆发的两个重要原因。在未来,导弹可以有效的提升战争成本,以及降低冲突成本。”
李润石刚说到这里,郑四郎忍不住赞道:“说的好!通过威慑来降低冲突成本,这个看法太精准了。能够提升对战略目标的威慑力,从制止战争的角度看,这点成本完全能接受。”
见郑四郎居然能接受导弹的威慑力,李润石的确有些讶异。因为郑四郎不可能不知道中国的导弹能够威胁到别国,别国的导弹也能威胁到中国。在李润石看来,何锐政府到现在为止的理念底色还是寻求解放的民族主义。
哪怕是那些外国毕业的博士、硕士、学士,也没有因为见过更多外国人而变得更有共产主义理想。事实恰恰相反,这些本身非常优秀的留学生正因为见识过外国的真实模样,在中国拥有巨大优势的现在,也更倾向于将外国佬所做的一切原样奉还。
帝国主义这种低级别的政治模式其实非常接近人类的本能反应,睚眦必报,恃强凌弱。甚至不用专门去学习,就可以完全拥有这样的思路。
郑四郎见李润石没有开口,以为自己打断的不是时候,便笑道:“还请李主席继续说。”
李润石点点头,继续说道:“所以,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我们有必要继续研发弹道导弹。完毕。”
“……这就完了?”郑四郎有些讶异。不过李润石的结论也没什么问题,郑四郎很清楚,以中国现在的实力,只要打赢了这场战争,就将变得更加强大。到了那个时候,只有疯子才会直接挑起与中国的正面战争。这种疯子可是比较稀有的存在,并不能作为维持中国超强军事体系的理由。
郑四郎虽然没有说出口,其实已经开始在研究如何在战后维持一支足以打世界大战的军队。想维持这么强大的军队,就必须有合理的理由。如果不存在一个让世界再次爆发大战的势力,中国的确没有必要维持打世界大战的军队。
想到这里,郑四郎就赞道:“从报告来看,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是爱国。原本很多老同志认为,这些年轻人完全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只怕是缺乏血性。现在看,这些年轻人的血性一点都不差。呼叫司令部向自己的阵地进行覆盖性的轰击,当年便是打红了眼,也没有几人有这样的勇气!”
李润石并不想与郑四郎讨论此事。倒不是说李润石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这样的优秀案例进行操作,也不是李润石不知道这种案例其实是一种必然。李润石知道这些,所以李润石很想与何锐讨论这件事,而不是与郑四郎。
好在郑四郎只是发自感慨,军委会议很快就讨论起战略方面的问题。美国并没有发疯一样的杀过来,这的确降低了战争的难度,却也让之前的安排出现了偏差。军委这边必须做出预案,做预案的前提无疑是对美国的行动做出判断。这种按兵不动到底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
做出这方面的判断可是李润石的长项,李润石很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美国现阶段的迟疑源自美国到现在还没能拿到他们想要的加拿大的实际控制权。只要英国交出控制权,美军将全面进入加拿大。到了那个时候,战争必然爆发。
所以现阶段需要判断的不是美国的打算,而是英国的打算。英国到底准备用加拿大交换到什么!
这个判断令同志们都眼前一亮。必须得说,虽然到了1940年初,英国依旧是世界霸主,凡尔赛秩序的维护者以及最大的受益者。但是3年不到,军委考虑问题的时候,英国不再是一个必须独立考虑的国家。更没人会去想起英国还曾经是世界霸主。
只有考虑美、苏、德三国的时候,只有考虑到解放非洲广大殖民地的时候,英国才作为一个利益关联方存在。
中国现在太忙了,英国又实在没办法当盘菜。以至于提到英国竟然能够决定中美一次大战役节点变化的时候,大家才想起英国还能够对现在的世界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是想到了英国的作用,却不等于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同志们甚至感叹道:“既然英国很难判断,我们干脆就继续执行之前的方案吧。”
李润石并不喜欢这样的怠惰。他提出了建议,“我们联系与我们合作,以及向我们提出合作意向的英国人。让他们去搜索情报。同时,我们也可以请苏联发动他们的情报系统,得到我们所需要的情报。”
郑四郎眉头不自觉的微微皱起,满心不确定的问道:“苏联靠得住么?”
此言一出,其他军委成员都纷纷点头。作为中国最大的邻国,苏联对中国的态度越来越让中国上层感到不爽。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苏联的东部国土随时在中国军事威胁下。
中国上层当然很清楚这点,反倒不在乎苏联国内一众惊呼中国威胁论的家伙。毕竟,真心喊出这样话的家伙们都是防御心态,而且中国的确是苏联的巨大威胁。
让中国上层对苏联非常不快的是苏联国内持主动进攻态度的一群人。这帮家伙里面有官方的,有民间的。他们的最大特点是以中国的现实威胁的可能为理由,考虑如何“彻底消除中国威胁”。
从地缘政治与世界现实来看,苏联永远不可能永远消除中国的威胁。除非苏联能够促成中国的永久分裂。
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来看,这么考虑的人无疑已经站在了中国敌人的角色上。已经可以称为是中国的敌人。所以越来越多能够得到相关消息的中国人对苏联的看法越来越负面,郑四郎就是其中之一。由于郑四郎能够得到的消息远超普通中国人,所以郑四郎对苏联的看法是格外的负面。
李润石倒是无所谓。在承认事实方面,李润石发现自己的格局的确远超党内高层。哪怕是面对所谓的敌人,李润石也没多少个人仇恨。因为从唯物主义辩证法看,那些人并非是靠自己的能力塑造出他们的个性与看法。他们只是一个结果而并非原因。就如吃席的时候,每一盘菜虽然吃着都有自己的特色与味道,但是真正做出这盘菜的是厨师而不是菜品本身。李润石对厨师有兴趣,对菜品并没有个人看法。
“同志们,苏联方面是不是可靠其实不重要。我们需要的是搜集情报,既然苏联现在有一定渠道,何不问一问。再说,我们向苏联提出要求,苏联反倒会安心一些。”李润石答道。
这次军委会议进行的比较顺利,却不怎么令大多数同志们开心。会议结束后,郑四郎请李润石吃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郑四郎严肃的提出了一个问题:“李主席,你之前说过,如果中国变成了一个帝国主义国家,你就要号召全世界人民来推翻帝国主义中国。你真的认为这样的外部制衡能够帮助中国不再走上王朝周期律的老路么?”
即便这个问题很敏感,李润石却完全不在意。听郑四郎居然问出“王朝周期律”的问题,李润石心中甚至相当欣慰。在之前的时间里,郑四郎这样的高级干部们很自然的以开国功臣自居,不自觉的用建立一个强大王朝的传统思维模式去建设新中国。
每一个靠全面战争推翻前朝王朝建立之初,上头官位多,资源多。加上组织度足够高,这种新王朝初期大多数都朝气蓬勃,高层颇为自律,呈现出所谓“新朝气象”。
但不管如何的新朝气象,也不过是王朝周期律中的一环而已。从创立时候的朝气蓬勃,到高速发展期导致的分配不公,之后60年再来一次全面改革,如果出现了“中兴之主”,王朝将再次兴盛几十年。再之后就是积重难返,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没落衰亡。
李润石答道:“我当然不认为依靠外部条件能够解决中国问题。任何事情的内在矛盾决定其属性,外部矛盾决定内部矛盾何时爆发。如果期待外部压力确保中国不变成帝国主义国家,那就等于是放弃了中国的主导权。四郎同志,这不像是你能问出的话。”
郑四郎脸一红,思考片刻后又正色点头,“的确,李主席,你说得对。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起了之前与主席聊此事的时候,主席说过。哪怕从功利的结果导向来看,所谓的压制四方也未必是好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中国不仅在内部要成为一个有自制力的国家,也要接受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制衡。只有这样,国内才不会去开分赃大会,而是维持认真讨论问题的氛围。
从李主席的方法论去看,才突然明白了主席的意思!”
李润石见郑四郎心情不错。索性提出了一个要求,“既然提起主席,不如今日我们去主席那边求见,看看主席有没有空。”
郑四郎也很久没与何锐聊天,此时理顺了一个想法,又不敢完全确定,便点头答应下来。如果能够见到何锐的话,郑四郎准备瞅机会单独向何锐请教,听听何锐所说的那些与李润石所说的是不是同一个方法论。
李润石与郑四郎两人原本都做好了不被接见的准备,却没想到到了何锐这里,很快就被请进去。就见何锐穿着还挺厚的衣服,坐在书房的沙发上看书。见两人进来,何锐起身笑道:“郑元帅,你现在才来,让我都没办法亲自向你庆贺。”
郑四郎听何锐这么说,心中很是开心。晋升元帅这件事是政治局全会上做出的决定,何锐一个人其实没办法推动。既然何锐这么说,自然是为了郑四郎欢喜。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郑四郎其实怀疑何锐也是借此敲打郑四郎,不想看到郑四郎翘尾巴。
就在此时,李润石问道:“主席,这次我与郑元帅一起来,很想请教主席是怎么考虑发展弹道导弹的问题。”
(https://www.lw00.net/912/912447/10928540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w00.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lw00.net